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在马克思主義理论中,指由無產階級(僅從勞動取得收入的產業工人)統治的政體,是從廢除資本主義邁向共產主義的過渡階段的統治;在此過渡階段,無產階級得壓制資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反抗力量,打破階級制度的社會關係,以創建一個新的無階級社會[1]

理论路径

無產階級專政的構想最早由卡爾·馬克思提出,讓作為多數者的無產階級取得獨裁專政的體制;由於馬克思認為各國政府都是階級獨裁專政,所以他認為無產階級專政並不會比其他的政府形式來的更糟[1]。马克思认为:“(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恩格斯在给《法兰西阶级斗争》写的1891年序文中,认为“巴黎公社就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实例”。

列宁尖锐地说:“机会主义……不承认在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期,在推翻资产阶级并完全消灭资产阶级的时期有阶级斗争。实际上,这个时期必然是阶级斗争空前残酷、阶级斗争形式空前尖锐的时期”,“……一个阶级的专政,不仅对一般阶级社会是必要的,不仅对推翻了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是必要的,而且,对于介于资本主义和‘无阶级社会’即共产主义之间的整整一个历史时期都是必要的,只有了解这一点的人,才算领会了马克思国家学说的实质……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当然不能不产生非常丰富和繁杂的政治形式,但本质必然是一个,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在歐洲

波兰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俄羅斯文)及史達林的個人評論,打破了傳統的三權分立而引進蘇聯憲法的無產階級專政的概念[2]

无产阶级专政在歐洲共產主義革命時在蘇聯及數個東歐國家獲得實踐[3]列寧以理論及政治革命來證成蘇維埃,從一個「无产阶级专政的俄國形式」變成跨國的政權形式[4][5]。蘇聯的外交政策也使用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論,列寧和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發展出相關的國際无产阶级专政理念,討論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在俄羅斯及其他國家成立方式、時機和進程[6]

斯大林主張十月革命證實列寧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論的正確[7];斯大林援引无产阶级专政理論來合法化其獨裁統治的策略[3]。透過法律及政治手段,斯大林在實踐无产阶级专政時,強調權力往國家及政黨的最高領導集中是強化國家力量的做法,无产阶级专政概念被用來合理化斯大林的個人權力及其推動新的集中式工業及軍事發展策略來打造蘇維埃,並合理化其恐怖統治手段[8]

在波兰,又稱七月憲法或1952年憲法的波兰人民共和国宪法於1952年7月22日通過,打破了傳統的三權分立而引進蘇聯憲法的無產階級專政的概念[2]

1917年俄國布爾什維克革命結果,在具體政治實踐上並不是馬克思所預想的,由無產階級的多數者階級專政,而是由一個宣稱代表無產階級利益的共產黨專政,英國左翼作家喬治·奧威爾(1903至1950年)[9]及俄國革命家、著名無政府主義者米哈伊爾·巴枯寧(1814年至1876年)[10][11][12]皆批評共產黨實踐無產階級專政的作法,最終演變成由先前無產者(但已變有產者)的獨裁專政政體[1]

在1990年,蘇聯在戈巴契夫的主導下,放棄共產黨的一黨專政,也放棄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念[13]

无产阶级专政在亞洲

中華人民共和國引入无产阶级专政深受列寧蘇聯革命的影響[4][5];後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蘇維埃在概念及實踐上的差異,也影響了後來中苏交恶[14]北越在實踐无产阶级专政時,在路線上莫斯科和北京有不同意見,而北越較傾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看法[15]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人民民主專政革命政權,實質是一黨专政,革命專政的形式因各國具體情況而定,而其主要特點是以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由無產階級政黨領導組成政治革命聯合[16]

在越南的无产阶级专政建立的議題上,毛澤東批評蘇聯的作法,反駁當時蘇聯認為无产阶级专政在越南可以以和平方式取得的想法[17]北越領導人胡志明的回應,較傾向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看法,並在中國人民日報1956年4月4日上發表專文談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15]

無產階級專政為文化大革命主要的意識形態及口號之一,表現在數張文化大革命中的政治宣傳海報中,在1949年文盲率為80%到1964年文盲率降為57%的歷史背景下,以海報圖文的方式去對大眾宣傳特定想法及口號,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在文革期間內部的路線鬥爭[18]

197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以無產階級專政想法設立的憲法,對治權來說提高了集權和任意性,而無產階級專政的立憲模式在毛澤東去世、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仍影響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体制發展[19]

毛澤東主張,无产阶级专政若無社會主義經濟的建立,其專政「就会变成修正主义的国家」,「就会转化为资产阶级专政,而且會是反動的、法西斯的專政」[20]

1975年,中國共產黨左派強調要堅持「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對鄧小平等進行批評[21]。自改革開放後,「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主張被官方描述成是毛泽东晚年過左的錯誤主張[22],是「貫穿10年『文化大革命』的錯誤的指導口號」[23]

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改,僅在序言裡表示了「人民民主專政」即「無產階級專政」,在條文裏不用「無產階級專政」僅用「人民民主專政」[24]

评价

马克思设想的無產階級專政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革命斗争时的战时状态。然而,1917年俄國布爾什維克革命結果,並不是由無產階級的多數者階級專政,而是由一個宣稱代表無產階級利益的一黨專政。不同於馬克思所預想的那樣,而是像喬治·奧威爾(1903—1950年)[9]米哈伊爾·巴枯寧(1814年—1876年)[10][11][12]所預見的,無產階級專政的作法最終變成由先前無產者(但已變有產者)的獨裁專政政體[1]

德国共产党的创始人罗莎·卢森堡批评列宁“用一小撮人的专政取代了无产阶级专政”,并明确指出“无产阶级专政不是一个党或一个集团的专政”。[25]

陈独秀於其《我的根本意见》主張:「所谓『无产阶级独裁』,根本没有这样东西,即党的独裁,结果也只能是领袖独裁。任何独裁都和残暴、蒙蔽、欺骗、贪污、腐化的官僚政治是不能分离的。」[26]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卡尔·柯尔施认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专政有三个特点:(1)它是无产阶级的专政,而不是对无产阶级的专政;(2)它是一个阶级的专政,而不是一个党或一个党的领袖的专政;(3)它是革命的、进步的专政,其目的是为大多数人创造更多的自由。[27]

参见

觀點比較:

參考來源

  1. . . 伊利諾斯州芝加哥: 大英百科全書出版社. 2013. 162253 (英语).
  2. 苏联1924年宪法,[xuewen.cnki.net/R2006070540004344.html 斯大林:苏联独裁者对波兰1952年宪法的秘密行动]
  3. Harold Henry Fisher.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5: 10–. GGKEY:TJW6YZQZ5BA.
  4. 黃金麟. . 聯經出版. 2005: 43–. ISBN 978-957-08-2933-4.
  5. Alexander Pantsov. . Routledge. 23 October 2013: 12–. ISBN 978-1-136-82893-5.
  6. Robert H. Donaldson; Joseph L. Nogee. . M.E. Sharpe. 2005: 36–. ISBN 978-0-7656-2741-4.
  7. .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4: 42–. ISBN 978-7-302-08172-2.
  8. F. J. Ferdinand Joseph Maria Feldbrugge; Gerard Pieter Van den Berg; William Bradford Simons. . BRILL. 1985: 254–. ISBN 978-90-247-3075-9.
  9. 周仕寶(中國浙江紹興文理學院外國語學系專任講師), , (PDF) 11, 淡江大學, 2001 [2013-12-1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12-15)
  10. Cynthia Kaufman. . Lexington Books. 2012-08-25: 112–. ISBN 978-0-7391-7281-0. Debating with Marxists at that time, Russian anarchist theorist and organizer Mikhail Bakunin argued that while the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would be made up of workers, these same workers, <quote>as soon as they become the people's governors and representatives, will stop being workers and will begin to look down upon the proletarian world from the heights of the State: they will then represent, not the people, but themselves and their ambitions to govern it.</quote>
  11. Madsen Pirie. . Continuum. 2009-11-01: 137–. ISBN 978-0-8264-2386-3. Mikhail Bakunin 1814–1876 Mikhail Bakunin sometimes seems like an all- purpose, roving revolutionary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ere was ... Bakunin rejected Marx's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as another form of tyranny.
  12. 程震東, , 歐亞出版社, 1963
  13. 庆耀·尹.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994: 219–. ISBN 978-957-11-0819-3.
  14. Alfred D. Low. . Fairleigh Dickinson Univ Press. 1976: 199–. ISBN 978-0-8386-1479-2.
  15. Cheng Guan Ang. . McFarland. 1 January 1997: 26–. ISBN 978-0-7864-0404-9.
  16. 大陸常用辭語編輯委員會. . 秀威出版. 2009-01-01: 3–. ISBN 978-986-221-155-7. 民主專政實質是無產級奪取政權以後,必須建立自己的革命專政,但是無產階級專政採取什麼形式,應根據各國的歷史條件和具體情況決定。人民民主專政的主要特點,是將民族資產階級劃為人民的一部分,實行的是以工人階級為領導、以工農聯盟為基礎、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在無產階級政黨領導下的革命聯合。
  17. Ilʹi︠a︡ V. Gaĭduk.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100–. ISBN 978-0-8047-4712-7.
  18. Lincoln Cushing; Ann Tompkins. . Chronicle Books. 27 September 2007: 140–. ISBN 978-0-8118-5946-2.
  19. Benny Tai 戴耀廷. .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 December 2011: 55–56. ISBN 978-988-8083-91-6. 《七五憲法》作為第二份《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無產階級專政的立憲模式下的憲法 文本,確立了高度的集權和任意的權力 o 毛澤東去世及粉碎「四人幫」後,文化大革命 宣佈結束,但無產階級專政的立憲模式仍未能正式終結。
  20. 游梓翔 (编).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6: 123–. ISBN 978-957-11-4276-0. 毛澤東演講:「我们的国家,如果不建立社会主义经济,那会是一种什么状况呢?就会变成修正主义 的国家,变成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的国家,无产阶级专政就会转化为资产阶级专政,而且會是反動的、法西斯的專政。」
  21. 張豈之 (编).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2: 308–. ISBN 978-957-11-2913-6. 「要繼續批判孔孟之道,研究儒法鬥爭和整個階級鬥爭的歷史」。 3 月 1 日和 4 月 1 日,姚文元、張春橋分別發表《論林彪反黨集團的社會基礎》和《論對資產階級的全面專政》的文章,把按勞分配中等量勞動相交換原則體現的「資產階級權利」 說成是「產生新的資產階級分子的重要經濟基礎」,提出要造成資本主義既不能存在又 不能再產生的條件,「就必須堅持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
  22. 高占祥. . 长春出版社. 1994. 【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是毛泽东晚年在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问题上的左的错误主张。 1967 年 5 月 18 日
  23. “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
  24. 洪韻珊. .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1983: 42. 文化大革命後,由於"左"的干擾,一度停止把人民民主專政同無產階級專政並提,從1979年刑法(草案)頒布起,又恢復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提法,在1982年憲法中,只在序言裏表示了人民民主專政即無產階級專政之後,在條文裏已不用兩者並提而只提民主專政。
  25. 罗莎·卢森堡《论俄国革命》
  26. 降大任. . 秀威出版. 1 November 2010: 124–. ISBN 978-986-221-637-8.
  27. 卡尔·柯尔施《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问题的现状——一个反批判》,1930年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