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

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是指中華民國改制為直轄市後,原本管轄的山地鄉隨之改制而成的地方自治團體,與自治區類似。由於直轄市之下的依法並未擁有地方自治權,為解決山地鄉改制為區後,喪失原有部落自治與地方自治權力的問題,透過修正《地方制度法》,特別將改制為直轄市後,山地鄉改制而成的區定為「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且準用同法之鄉、鎮、縣轄市相關規定,使其得以擁有地方自治權限[1],延續原住民族既有的部落自治傳統文化,達到尊重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的美意[2]。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長及區民代表為民選。


中華民國
行政區劃單位‎
(虛級化)








相關行政區劃
臺灣日治時期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模板)
原中華民國公告疆域
簡易版行政區劃表

歷史緣由

「山地鄉」源自於日治時期的「蕃地」,戰後初期改制為鄉。為尊重原住民自治精神,山地鄉鄉長除比照普通縣轄市長,由鄉民依法選舉產生外,亦於《地方制度法》中規定須為具有原住民身分者才可擔任[3]

然而從2010年開始,若干縣直接改制為直轄市(如台北縣改為新北市),或透過縣市合併改制為直轄市,轄下的山地鄉也同時與其他鄉、鎮、縣轄市一併改制為直轄市管轄的「」。依《地方制度法》原有的規定,區並非如同鄉、鎮、縣轄市屬於地方自治團體,當時由山地鄉改制而成的區,也因此無法繼續保有地方自治的權限。

相關輿論促使內政部與相關部會及地方政府研議修正《地方制度法》,並由立法院於2014年1月14日三讀通過相關修正條文。當中增列專章規範「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明文規定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為:「直轄市之區由山地鄉改制者,稱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以下簡稱山地原住民區),準用鄉鎮制度為地方自治團體,設區民代表會及區公所,分別為山地原住民區之立法機關及行政機關,依本法辦理自治事項,並執行上級政府委辦事項。山地原住民區之自治,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準用本法關於鄉(鎮、市)之規定;其與直轄市之關係,準用本法關於縣與鄉(鎮、市)關係之規定。」[4]

分布

目前共有6個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4],分布上以高雄市最多,共3個。各直轄市原住民區皆已頒定地方通行語[5]。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人口最多者為桃園市復興區,人口12,259人。

直轄市 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 通行語 族語名稱
新北市 烏來區 賽考利克泰雅語 Ulay
桃園市 復興區 賽考利克泰雅語 Pyasan
臺中市 和平區 賽考利克泰雅語 Pasing賽考利克泰雅語
高雄市 那瑪夏區 布農語卡那卡那富語 Namasia布農語, Namasia卡那卡那富語
桃源區布農語拉阿魯哇語 Ngani布農語,Ngani拉阿魯哇語
茂林區 茂林魯凱語、萬山魯凱語、多納魯凱語 Teldreka

參考文獻

  1. 曾盈瑜. . 中央社. 2014-01-14.
  2. . 原住民族委員會. 2014-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3. 地方制度法》第58條第4項:直轄市之區由山地鄉改制者,其區長以山地原住民為限。
  4. . 內政部民政司. 2014-01-14.
  5. 林彥彤. . 自由時報. 2017-10-12 [2017-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3).

參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