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政治作戰局
國防部政治作戰局 Political Warfare Bureau, MND(英語) | |
---|---|
中華民國政府機構 | |
國防部政治作戰局局徽 | |
基本資訊 | |
所屬部門 | 中華民國國防部 |
授權法源 | 國防部組織法、國防部政治作戰局組織法 |
主要官員 | |
局長 | 簡士偉(陸軍中將) |
副局長 | 劉慶斌(海軍少將)[1] |
任命者 | 國防部部長 |
成立沿革 | |
成立日期 | 1925年7月 |
前身機關 | 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
聯絡資訊 | |
地址 | 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409號 |
電話 | (02)2311-6117 星期一~星期五 08:00~17:00 |
網站 | gpwd.mnd.gov.tw |
系列条目 |
中華民國軍事 |
---|
臺灣軍事 |
臺灣現行軍事編制 |
臺灣主題 |
歷史
1920年代,中國國民黨總理孫中山有感當時中國各地軍閥分據,需要教育養成一支革命軍隊;時值蘇聯為拉攏中國國民黨,而孫中山亦需尋求外力抵抗國內分裂局面,於1923年派蔣中正赴蘇聯考察其黨政軍,以為參考。故建軍時,師法蘇聯政工體系。1924年5月,黃埔軍校籌辦之時,任命廖仲愷為黨代表;戴傳賢為政治部主任,下轄組織、宣傳、事務三科;另設政治教官3人(汪兆銘、胡漢民、邵元沖)。1924年秋季,黃埔軍校教導團成立,團、營、連級亦均設黨代表。
1925年6月,黃埔軍校開辦政治訓練班,此為正式培訓政工幹部之始。7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成立,下設「軍事委員會政治訓練部」,正式成為國軍政工體制的最高主管機構。1926年2月,軍事委員會頒《國民革命軍黨代表條例》、《政治訓練部組織條例》,為政工制度明訂組織法規[2]。
國民革命軍北伐期間,軍事委員會政治訓練部增設「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政治部」,下設黨務、宣傳、總務三科。其後陸續增設祕書處、國際宣傳處、戰地政務委員會。1928年2月,軍事委員會政治訓練處、大本營第六部及訓練總監部國民軍訓處三機構併編為「軍事委員會政治部」;4月,廢除黨代表制。
1946年6月,軍事委員會改制為國防部;軍事委員會政治部改為「國防部新聞局」,原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的監察工作另成立「國防部監察局」,原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的康樂工作則另劃歸「國防部後勤司令部特勤處」。1948年2月,國防部新聞局再次整併監察與康樂部門,改制為「國防部政工局」。
1950年4月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臺後,國防部政工局又擴編為「國防部政治部」,由蔣經國擔任主任,设立人事、党务、保防等9处4室1委员会和5个总队,职能掌理国军政治作战政策、军事新闻、心理作战、组织训练、政治教育、文化宣传、康乐、监察、保密防谍、军眷管理、官兵福利及战地政务等业务。1951年5月,政治部改為「國防部總政治部」。1951年2月在台北近郊北投的赛马场成立「政工幹部學校」(今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以培养笃信三民主义、服从最高领袖、忠党爱国、坚决反共抗俄之健全政治工作干部,使能参与陆海空军各级部队……共同完成国民革命第三任务使命为教育宗旨”。[3]1963年8月,總政治部更名為「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平行軍事系統。2000年1月29日,總政治作戰部改組為「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仍為國防部所屬一級機關。2012年12月12日,總統令,制定公布《國防部政治作戰局組織法》。2013年1月1日,《國防部政治作戰局組織法》施行,總政治作戰局組織調整並更名為「國防部政治作戰局」。
組織架構
- 局長1人(中將)
- 副局長1人(少將)
局本部
- 政戰綜合處(上校)
- 文宣心戰處(少將)
- 保防安全處(少將)
- 軍眷服務處(上校)
- 軍事新聞處(少將,兼任國防部軍事發言人)
- 主計室(上校)
参考文献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zh;zh-hans;zh-hant| |
- 國軍政戰新人事 林傳盛、唐才彬摘星2020-01-31
- 政工制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中華百科全書
- 國軍政工史編纂委員會編纂,《国军政工史稿》,國防部總政治部1960年8月15日初版(不對外發行),第1565页。
外部連結
- (繁體中文)(英文)國防部政治作戰局(行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