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種對發生部位產生抓撓欲的不快感覺,與疼痛有許多相似之處。其發生多源自周圍神經系統皮癢性神經性)和中樞神經系統(神經性、神經源性心理性)。[1][2]

瘙癢
抓癢的男人
类型症狀, somatosensory disorder[*], skin and integumentary tissue symptom[*]
分类和外部资源
醫學專科皮肤病学
ICD-10L29
ICD-9-CM698
DiseasesDB25363
MedlinePlus003217
eMedicinederm/946
Patient UK
MeSHD011537

病理

皮癢性

皮癢顧名思義是皮膚上的瘙癢,多源於機械化学等刺激。由組織胺所引起的痕痒的主要传入神经為无髓鞘C-纤维。人類C-纖維有對於機械性敏感和不敏感的兩種傷害感受器。前者多感受疼痛,後者多感受组織胺引起的痕痒。不過這還不能解釋機械性瘙癢和不涉及組織胺的無眩光反應條件下的瘙癢。所以現在不能排除皮癢性神經纖維有多層次的可能。[3]

瘙癢刺激感不是均勻分佈在皮膚,而是像疼痛一樣密度地分佈在隨機點。總體而言,癢的感覺介於最上層的皮膚的A -三角洲和C傷害感受器之間。[4]

神經性

由於神經系統的損傷,神經性瘙癢會沿傳入神經產生於任意部位,可能包括中樞神經系統周圍神經系統的疾病或障礙。[2] 例如感觉异常性背痛肱桡肌瘙痒症腦癌多发性硬化症周圍神經病變神經刺激[5]

神經源性

神經源性瘙癢來自中樞神經,但無神經損傷。通常與內源性鴉片和可能的合成鴉片類藥物的累積有關。[2]

心理性

癢也與一些像觸覺幻覺妄想性寄生蟲病強迫症(強迫症有關的神經質抓撓)一類的精神病有關。[2]

癢與疼痛

痕癢與疼痛同為不快,各自反應不同。疼痛會造成退避反射,而痕癢則造成搔刮反射[3]痕癢及疼痛的無髓鞘神經纖維都源自皮膚,但它們的信息集中由兩個使用相同的神經束脊髓丘腦束的不同系統傳達。[6]

医学史上,科学家曾经长期认为痕痒是一种较弱形式的疼痛。1987年,德国的H.O. 汉德威克与同事用轻微的电脉冲驱使組織胺(一种发痒时产生的物质,人体在过敏反应时将其释放出来)进入志愿者的皮肤。当研究人员增大组织胺的剂量时,发现他们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增强志愿者发痒的程度——从勉强感受到的微弱的痒到“能想象的最剧烈的”痒。但是受试者始终没有感觉到疼痛。因此,推断發痒和疼痛是两种完全独立的感觉,通过不同的机制传输。1997年,瑞典和德国研究人员发表论文,发现了一类专门与发痒有关的神经。每根负责疼痛的神经只覆盖一平方毫米的区域;与之不同,每根负责发痒的神经能够在7.6厘米以外的距离收集到发痒的感觉,这也是长期以来研究者没有发现发痒感觉神经的原因之一。这些發痒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非常慢。用PET检查发痒时的大脑,大脑边缘区和运动区能够产生不可抑制的抓挠冲动。痒-挠反射在大脑中产生而不是在脊髓中产生。因而,人可以通过高级神经活动自我制造出痒的感觉,例如看到蜱虫在皮肤上爬的影片,会使观众不由自主地增加抓痒频次。2009年,美国《科学》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实验敲除了鼠的 gastrin-releasing peptide receptor (GRPR)基因,发现它的瘙痒反应消失了,但是疼痛反应卻不受影响,证实疼痛和痒是基于两种不同神经传导途径。

疼痛止癢

實驗表明,一個短暫的傷害性刺激能止癢30分鐘以上。癢並非一種潛意識形式的疼痛,有害的相反刺激更多通過中樞神經而非外周。[7]而灼傷和搔癢能夠抑制組織胺透皮離子導入造成的瘙癢,並減少皮膚的血流量。[8]

外周性致敏

疼痛或瘙癢發炎過程中釋放的炎症介質如緩激肽5-羥色胺前列腺素不僅刺激瘙癢感受器,也造成疼痛感受器的急性敏感。此外,神經生長因子(NGF)的發散可能會導致疼痛感受器的結構性變化。神經生長因子在受傷或發炎組織處於活動高發期,其增加也可見於異位性皮膚炎遺傳性和非傳染性的皮膚病與慢性炎症。[9]其屬於P物質類的上調神經肽。已知P物質對造成疼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不能證實P物質直接導致急性過敏,反而其有可能通過加重神經過敏來刺激瘙癢。[3]

引起發癢的原因

感染與寄生蟲感染

頭蝨陰蝨體蝨疥瘡皮膚幼蟲移行症水痘疱疹

環境和過敏

昆蟲叮咬、蕁麻疹、接觸特定的化學物質(如酚)所造成的過敏性反應、光照性皮炎刮鬍子

皮膚科疾病

皮膚乾燥症皮膚病(如牛皮癬濕疹曬傷腳氣化膿性汗腺炎等)、結痂癒合掌蹠角化病、大量頭皮屑異位性皮膚炎皮膚疾病

內科疾病

惡性腫瘤及內科癌(如淋巴瘤霍奇金病[10]黃疸膽汁淤積真性紅細胞增多症甲狀腺疾病、甲狀旁腺功能亢進[11]尿毒症糖尿病缺鐵性貧血更年期或與年齡有關的荷爾蒙變化

藥物

嗎啡等阿片類藥物、氯喹

妊娠相關

妊娠肝內膽汁淤積症妊娠瘙痒性荨麻疹性丘疹及斑块(PUPPP)、妊娠性類天皰瘡

以及精神疾病。

中醫角度

风瘙痒者,是体虚受风,风入腠理,与气血相搏,而俱往来于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瘙痒也。[12]
此由游风在于皮肤,逢寒则身体疼痛,遇热则瘙痒[13]

中醫臨床上,風瘙癢可分為泛發性和局部性。局部性多在肛門陰部等;而泛發性即見於全身。瘙癢表現出陣發性,晝輕夜重,亦會因飲酒、情緒變動、受熱、抓撓、摩擦而發作甚至加重。无原发性皮损因反复抓撓,可引起抓痕、表皮剥脱和血痂,日久皮肤會出现肥厚、苔藓样变、色素沉着以及湿疹样变。患者會失眠或睡眠質量下降,白天精神、食慾不振。

秋末及冬季發生的瘙癢,多因氣溫驟降引發,称冬季风瘙痒,入春可治愈;夏季的瘙癢多由温热引發者,称為夏季风瘙痒,入冬會減輕。[14]

止癢

一支撓後背的花栗鼠

止癢可採用多種處方和非處方藥物,也有一些植物草藥一類有效。另外非化學療法還有冷卻、加熱和軟性刺激等。外用的止癢藥膏和噴劑往往是非處方藥。也有通常為處方藥的口服止癢藥,該活性成分通常屬於下列類別:

光療有助於嚴重瘙癢,特別是腎功能衰竭所引起的瘙癢。通常使用紫外線光。[10]

抓癢

抓癢等一直是解癢所用的辦法。也有享樂主義者認為傷害性抓撓更快活。[3] 這在過敏性皮炎一類慢性瘙癢患者中可能產生問題。他們可能會一直撓到不再有痛感或快感,而不是癢感消失。[16]抓癢的動機可能與額葉的反應決策有關,因此其可能造成強制性癢和瘙癢。[3]

癢的傳染

在公共場合下,癢和抓癢在視覺刺激下就可以傳播開來。這方面還缺乏詳細數據,但基於人體存在镜像神经元的假定。類似現象有打哈欠的傳染。[3]

註釋

  1. Yosipovitch G, Greaves MW, Schmelz M. . Lancet. 2003, 361 (9358): 690–4. PMID 12606187. doi:10.1016/S0140-6736(03)12570-6.
  2. Twycross R, Greaves MW, Handwerker H; 等. . QJM. 2003, 96 (1): 7–26. PMID 12509645. doi:10.1093/qjmed/hcg002.
  3. Ikoma A, Steinhoff M, Ständer S, Yosipovitch G, Schmelz M. . Nat. Rev. Neurosci. 2006, 7 (7): 535–47. PMID 16791143. doi:10.1038/nrn1950.
  4. Schmelz M, Schmidt R, Bickel A, Handwerker HO, Torebjörk HE. . J. Neurosci. 1997, 17 (20): 8003–8. PMID 9315918.
  5. Bernhard JD. . Dermatol Ther. 2005, 18 (4): 288–91. PMID 16296999. doi:10.1111/j.1529-8019.2005.00040.x.
  6. Greaves MW, Khalifa N. . Int. Arch. Allergy Immunol. 2004, 135 (2): 166–72. PMID 15375326. doi:10.1159/000080898.
  7. Ward L, Wright E, McMahon SB. . Pain. 1996, 64 (1): 129–38. PMID 8867255. doi:10.1016/0304-3959(95)00080-1.
  8. Yosipovitch G, Fast K, Bernhard JD. . J. Invest. Dermatol. 2005, 125 (6): 1268–72. PMID 16354198. doi:10.1111/j.0022-202X.2005.23942.x.
  9. Rukwied R, Lischetzki G, McGlone F, Heyer G, Schmelz M. . Br. J. Dermatol. 2000, 142 (6): 1114–20. PMID 10848733. doi:10.1046/j.1365-2133.2000.03535.x.
  10. Botero F. Pruritus as a manifestation of systemic disorders. Cutis. 1978; 21:873-880.
  11. . 2020-02-19.
  12. 宋仲甫. . . 南朝宋.
  13. 巢元方. . . 隋朝.
  14. 劉忠德. . .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09年9月. ISBN 9787802317109.
  15. Hercogová J. . Dermatologic therapy. 2005, 18 (4): 341–3. PMID 16297007. doi:10.1111/j.1529-8019.2005.00033.x.
  16. Karsak M, Gaffal E, Date R; 等. . Science. 2007, 316 (5830): 1494–7. PMID 17556587. doi:10.1126/science.1142265.

參考文獻

參見

  • 掌蹠角化病(Palmoplantar keratoderma)
  • 化膿性汗腺炎(Hidradenitis suppurativa)
  • 疙瘩(Pimple)
  • 皮膚乾燥症(鱗癬、Xeroderma)

外部連結

分類
外部資源

Template:Diseases of the skin and subcutaneous tissue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