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軌距

雙軌距鐵路又称骑马线,是指同一條軌道提供兩個分開的軌距可供運行。一條混合軌距鐵路可提供多於兩個軌距,但有時也指雙軌距[1]

一個雙軌距鐵路通常有三條鐵軌,兩條「活動軌道」,兩個軌距各一條,以及一條「共用軌道」。然而有時軌距差異窄得少於鐵道宽度,無法使用共用軌道,有時需要變成四條鐵軌。這個配置不應與第三軌供電護軌混淆。

理由

鐵路最重要的部分是鐵路軌距(鐵軌之間的距離)。鐵軌和輪子都必須以相同軌距建設,除非兩者可以在一般公差13毫米的差異以內,否則列車將跌出軌道或無法通過轉轍器。然後有少量公差,例如香港鐵路地鐵部分建设时使用的是1432毫米軌距。两铁合并后,新建的觀塘線延綫港岛线西延段都是以1435毫米的轨距建设且已经开通。当观塘线的列车通过油麻地站前往何文田站时,这段延线区间段为1432毫米轨距和1435毫米轨距的转换段。但使用的依旧是前地鐵部分的列车,且可完美行驶;反之亦然。港岛线往来上环站西营盘站西延区间段的轨距转换段也是采用了这种手法。同时,前地鐵部分的列車也可在前九鐵部分,以及两铁合并后新建的南港岛线的1435毫米轨距行駛,反之亦然。但為避免電壓不同造成設備損壞,需要以機車或前九鐵電力動車組拉動。而前往南港岛线并未有电压不同的问题,但有月台过短的问题(南港岛线列车只有三节编组)。另一個例子是芬蘭俄羅斯:1970年代蘇聯俄羅斯軌距由傳統的5英呎(1524毫米)重新定義為1520毫米,而芬蘭鐵路則繼續使用舊軌距。但沒有實際軌距工程進行而不需要轉軌,該定義只是改變公差計算方法,兩條鐵路維持與對方的公差。幾年後芬蘭也收緊了公差,卻沒有更改名義軌距。

不同軌距在公差以外相遇是將出現問題,即需要轉軌。要麼軌道容許不同軌距,要麼使用可變軌距列車,或乘客、貨物需要轉乘別的列車,也有可能需要抬起列車更換轉向架。

容許不同軌距共用同一走線將可降低成本並共用基建,如月台、橋樑和隧道等。

然而雙軌距也有一些問題。其中一項是轉轍器會更複雜,而會變得昂貴。同時也需要兩個不同軌距的列車同樣可以接收信號,而軌道電路和機器聯鎖則要透過共用鐵軌營運。同時共用鐵軌的磨損也比其他鐵軌嚴重。

图片

參考資料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雙軌距
  1. . 搜狐. 2017-10-1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