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T牙买加线

牙買加線英語:),又稱「百老匯線」()或「百老匯(布魯克林)線」(),是一條位於美國紐約市布魯克林區皇后區,屬於紐約地鐵B分部的高架地鐵路線。此線由威廉斯堡大橋東南跨過百老匯到東紐約,乲後再向東跨過福爾頓街牙買加大道牙買加。路線在牙買加西部進入隧道,並在牙買加中心成為射手大道線下層。J線Z線列車服務牙買加線全線,而M線服務百老匯交匯以西的路段。

BMT牙買加線
J線Z線列車服務整條BMT牙買加線。M線列車服務百老匯交匯以西的路段。
概覽
服務類型地鐵
所屬系統紐約地鐵
起點站馬爾西大道
終點站121街
技術數據
路線結構高架
正線數目2-3
車站數目22個
軌距4英尺8 12英寸(1,435毫米)
電氣化方式600V DC 第三軌供電
開通營運1885-1918
擁有者紐約市
營運者紐約市公共運輸局

此線是紐約地鐵最長的高架鐵路,牙買加線也包括紐約地鐵最古老的高架結構:布魯克林高架鐵路原初1885年的路線,舊BMT萊辛頓大道線,介乎蓋茲大道凡希克凌大道,也有最新的高架結構,1988年進入射手大道線地下段的斜坡。

布魯克林-曼哈頓運輸股份有限公司(BMT)起初營運西行列車前往曼哈頓和東行列車前往中村卡納西或牙買加,大致上與羅盤方向相同。然而紐約市公共運輸局的鐵路方向以南北為準,取代了BMT東西向的鐵路方向。這次重新分類導致通過BMT納蘇街線布魯克林下城的列車有兩個南端總站。為了消除混亂情況,東分部的列車服務方向對調,開往牙買加的列車視為北行[1][2]KK線(後來的K線)和現時的M線列車是少數的例外,因為都自IND第六大道線通過克里斯蒂街連接線進入牙買加、百老匯交匯或大都會大道,故此繼續成為南端總站。

服務頻率

以下路線使用部份或全部BMT牙買加線[3]

  時段 路段
繁忙時段 日間、黃昏及週末 深夜
  • 百老匯交匯以西慢車
  • 百老匯交匯以東隔站停靠
全部車站 全線
無服務
慢車 無服務 百老匯交匯以西

車站列表

車站服務圖例
任何時候停站
任何時候停站(深夜除外)
僅平日停站
任何時候停站(除繁忙時段的尖峰方向外)
僅尖峰時段的尖峰方向停站
時段資料
車站符合ADA標準
  車站在指定方向符合ADA標準
 
升降機只到夾層
鄰里
(大約)
中文站名 英文站名 軌道 服務 啟用 轉乘和備註
皇后區
牙買加 原初路線已拆除路段
168街 1918年7月3日[4] 1977年9月10日關閉[5],由Q49線巴士取代,1988年12月11日取消。
160街 1918年7月3日[4] 1977年9月10日關閉[6],由Q49線巴士取代,1988年12月11日取消。
蘇特芬林蔭路 1918年7月3日[4] 1977年9月10日關閉[6],由Q49線巴士取代,1988年12月11日取消。
皇后林蔭路 1918年7月3日[4] 1985年4月15日關閉[7],由Q49線巴士取代,1988年12月11日取消。
大都會大道 1918年7月3日[4] 1985年4月15日關閉[8],由Q49線巴士取代,1988年12月11日取消。
 
延續BMT射手大道線J  Z 
里奇蒙山 121街 全部 J  Z  1918年7月3日[4] Q10線巴士往約翰·甘迺迪國際機場
111街 全部 J  1917年5月28日[9]
104街 全部 J  Z  1917年5月28日[9] 較早時為102街
伍德哈文 伍德哈文林蔭路 全部 J  Z  1917年5月28日[9] Q52/Q53選擇巴士服務
85街-森林公園道 全部 J  1917年5月28日[9] 較早為森林公園道
75街-埃爾德斯巷 全部 J  Z  1917年5月28日[9] 較早為埃爾德斯巷
布魯克林
塞普雷斯山 塞普雷斯山 全部 J  1893年5月30日
克雷森街 全部 J  Z  1893年5月30日
諾伍德大道 全部 J  Z  1893年5月30日
克里夫蘭街 全部 J  1893年5月30日 較早為克里夫蘭大道
東紐約 凡希克凌大道 全部 J  Z  1885年12月3日[10]
阿拉巴馬大道 全部 J  Z  1885年9月5日[11]
軌道連往東紐約車廠
中央快車軌道開始(沒有定期的服務
BMT卡納西線匯入慢車軌道(沒有定期的服務
百老匯交匯 全部 J  M  Z  1885年6月14日[12] A  C IND福爾頓街線
L BMT卡納西線
連接長島鐵路東紐約
較早為曼哈頓海灘跨線或曼哈頓交匯或東公園道
軌道連往東紐約車廠
貝德福德-斯圖弗森/
布什維克
昌西街 慢車 J  M  Z  1885年7月18日[13]
哈爾西街 慢車 J  M  Z  1885年8月19日[14]
蓋茲大道 慢車 J  M  Z  1885年5月13日[15]
科斯丘什科街 慢車 J  M  Z  1888年6月25日[16] B46選擇巴士服務
BMT默特爾大道線ZZZ暫時關閉)匯合
默特爾大道-百老匯 全部 J  M  Z  1888年6月25日[16] 原本位於斯圖弗森大道,1889年4月移動到默特爾大道高架鐵路[17]
公園大道 1888年6月25日[16] 1916年6月5日關閉
威廉斯堡 法拉盛大道 慢車 J  M  Z  1888年6月25日[16]
羅里默街 慢車 J  M  Z  1888年6月25日[16]
休斯街 慢車 J  M  Z  1888年6月25日[16]
往慢車軌道渡線(沒有定期的服務
馬爾西大道 慢車 J  M  Z  1888年6月25日
中央快車軌道在馬爾西大道車站以止衝擋結束
跨過威廉斯堡大橋,成為BMT納蘇街線J  M  Z 
 
威廉斯堡 原線拆除段
德里格斯大道 1888年6月25日[16] 1916年7月3日關閉[18]
百老匯渡輪 1888年7月14日[19] 1916年7月3日[18]

參考資料

  1. 1967市紐約市公共運輸局路線圖的車站導覽的服務時間表在JJ線與QJ線視為南行早上隔站停靠列車。
  2. Dougherty, Peter. 3rd. Dougherty. 2006 [2002]. OCLC 49777633 Google Books (英语).
  3. (PDF). 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 2017-06-25 [2017-07-01].
  4. Dembart, Lee. . nytimes.com. The New York Times. 1977-09-09 [2015-07-02].
  5. Lee Dembart, New York Times, A Sentimental Journey on the BM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September 9, 1977, page 61
  6. . www.nycsubway.org. [2018-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14).
  7. . www.nycsubway.org. [2018-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12).
    • (May 27, 1917). New York Times Company. 1917-05-27: 24 [2015-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8).
    • (PDF) (May 31, 1917). Leader Observer (Queens/Brooklyn, NY). 1917-05-31: 1 [2015-04-2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3-30).
    • . New York State Public Service Commission. 1918-01-15: 73, 81, 312–314 [2015-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7).
  8. . Brooklyn Daily Eagle (Brooklyn, NY). 1885-12-03: 4.
  9. . Brooklyn Daily Eagle (Brooklyn, NY). 1885-09-05: 6.
  10. . Brooklyn Daily Eagle (Brooklyn, NY). 1885-06-13: 6.
  11. . Brooklyn Daily Eagle (Brooklyn, NY). 1885-07-18: 4.
  12. . Brooklyn Daily Eagle (Brooklyn, NY). 1885-08-19: 4.
  13. . Brooklyn Daily Eagle (Brooklyn, NY). 1885-05-13: 1.
  14. . Brooklyn Daily Eagle (Brooklyn, NY). 1888-06-25: 6 [2018-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9).
  15. . bklyn.newspapers.com. [2018-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9).
  16. BMT Lines: Brooklyn Manhattan Transit: A History as Seen Through the Company's Maps, Guides and other Documents: 1923-1939," by James Poulous
  17. . Brooklyn Daily Eagle (Brooklyn, NY). 1888-07-13: 1 [2018-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