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节
上巳節,俗稱三月三、三月節、三日節,是源於中國的傳統節日,也見於漢字文化圈其他地區,包括朝鮮、日本本土、日本琉球、越南亦有此節日。該節日在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固定在農曆三月初三,有些地區在三月初三有掃墓習俗,順便踏青,故又稱小清明[2][3][4]、古清明[5][6] 。
上巳節 | ||||||
---|---|---|---|---|---|---|
中文名稱 | ||||||
| ||||||
日文名稱 | ||||||
| ||||||
韓文名稱 | ||||||
| ||||||
琉球語名稱 | ||||||
|
歷史
據記載,春秋時期上巳節已在流行。而「上巳」一詞最早出現在漢初的文獻。這個節日在漢代以前有個很獨特的風俗,它同時是政府為男女青年舉辦的狂歡節,《周禮·地官·媒氏》:「中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司男女之無夫家者而會之。」。其中的「奔」便是指男女於戶外各自約會,在河邊的男男女女除了臨水沐浴,此時於聚會期間的私情歡愛並不算違反常禮規範。人們也在這天祭祀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高禖。高禖為何人眾說紛紜,通說女媧,尚有簡狄、伏羲、勾芒等說法。
上巳節也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7]。《論語》:「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就是寫當時的情形。
習俗
上巳节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祓即祓除疾病,清洁身心。禊為修整、净身,又有驅除災厄的意思。上巳春浴的习俗,发源于周代水滨祓禊,后由朝廷主持,并专派女巫掌管此事,成为官定假日。[8]祓除畔浴,修禊之事,既是清潔身體,也是去除身上的晦氣。
這天也是文人臨水宴飲、吟詩作賦的節日,並會舉行曲水流觴遊戲,最著名的是王羲之蘭亭之會。
春遊踏青也是上巳節的習俗,人們又會野餐、採花。是青年男女談情說愛好時機,此時野合有所不禁。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宋代以後理學盛行,禮教漸趨森嚴,上巳節風俗在漢人文化中漸漸衰微,但近世仍未絕跡,清光緒《善化縣志》中就有記載。
各族情況
腳註
- . [2013-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22).
- 3/3日本是女兒節 台灣是小清明?!
- 逢節祭祀,增福造運(三月初三--清明掃墓)
- 【清明冷知識】清明分大中小,小清明是古代的情人節
- 張靖委/為什麼客家人都提早掃墓?六堆客家人「掛紙日」的擇定
- 古清明掃墓 江家500人聚大肚山
- 《周禮》鄭玄註:「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
- . 中国政府网. 2007年11月15日 [2014-04-02] (中文(中国大陆)).
- . [2011-04-01].
- . [2017-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1).
- Shangsi Festival food (in Chinese)
- . 新华网. 2014-04-02 [2015-04-17].
- . 南宁铁路局. 2015-04-15 [2015-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7).
參考資料
- 《中國民俗大系·湖南卷》,龍海清主編,甘肅人民出版社,2003年。
- 刘晓峰:〈上巳节与日本的女儿节〉。
參見
- 日本上巳節、雛祭
- 琉球濱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