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处机
丘處機(1148年1月19日-1227年7月9日)[註 1],字通密,道號長春子,山東棲霞人,金末元初[註 2]全真道道士。丘處機為金世宗、金章宗、金卫绍王、金宣宗和元太祖成吉思汗敬重,並因遠赴西域勸說成吉思汗減少屠杀而聞名。在道教史和信仰上,丘處機被奉為全真道「北七真」之一,以及龍門派的祖師。
| ||
---|---|---|
字 | 通密 | |
號 | 長春子 | |
出生 | 金熙宗皇统八年戊辰龍年正月十九日 1148年2月10日 山東登州棲霞 | |
逝世 | 元太祖二十二年丁亥豬年七月初九日(八十歲) 1227年8月22日(79歲) 燕京長春宮(今北京白雲觀) | |
國籍 | 金末元初 | |
種族 | 汉族 | |
宗派 | 全真教 | |
頭銜 | 全真教掌教(1203年-1227年) | |
徒弟與學生 | 尹志平 李志常 宋德方 丘幻凱 |
道教 |
---|
![]() |
神仙
|
道教主題 |
生平
丘處機本名不詳,金熙宗皇統八年農曆正月十九日(1148年2月10日)生於山東登州棲霞。1166年開始學道。1167年拜全真道祖師王重陽為師,王重陽為他訓名處機,字通密,號長春子。1168至1170年間,丘處機跟隨王重陽在山東和河南傳教。1170年春,王重陽在河南汴梁逝世後,丘處機跟隨同門馬鈺、譚處端和劉處玄到陝西終南山拜會王重陽的朋友,及後於1172年將王重陽遷葬終南山。
1174年為王重陽守喪的期限屆滿後,丘處機先後在陝西寶雞磻溪和隴州龍門山修煉十餘年,自此聲望日隆。1186年冬,他重返終南山主持「祖庭」(今重陽萬壽宮)事務。
金世宗大定二十八年春(1188年),應金世宗的诏书邀請前往燕京會面,受命主持万春节醮事,留居官庵,期间获得金世宗三次召见。他在燕京留居半年後,当年秋天得到同意返回的圣旨,1189年春,返回終南山祖庭。
1191年冬,由於金章宗限制全真道在陝西的活動,丘處機被迫帶領部分弟子回到故鄉棲霞。稍後,他將舊宅拓建為太虛觀,繼續弘揚道法。
掌教時期
1203年劉處玄逝世,丘處機成為全真道第五任掌教。丘處機掌教時間長達二十四年,期間他在政治和社會上積極發揮自己的影響,使全真道的發展進入興盛時期。
金章宗泰和七年(1207年),金章宗和李元妃先后赐额与《玄都宝藏》予栖霞太虚观。
金卫绍王大安三年(1211年),丘处机奉金卫绍王诏书前往中都,游德兴琅山。
在1203至1219年間,他在山東蓬萊、芝陽、掖縣、北海和膠西等地傳教。
金宣宗贞祐二年(1214年),山東登州、宁海州发生农民起义,金朝駙馬都尉仆散安贞請丘處機協助招撫亂民,憑藉丘處機的聲望,登州和萊州等地很快恢復平靜;朝廷赐赠封號“自然应化弘教大师”。
金宣宗贞祐四年(1216年),金宣宗下诏派东平军王庭玉召丘处机赴汴梁,但丘处机认为金朝皇帝有“不仁之恶”,推辞未前往。
宋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年)夏天,宋宁宗派遣将领李全、彭义斌持诏书敦请丘处机赴临安,丘处机认为南宋皇帝有“失政之罪”,也推辞未前往。
成吉思汗的邀請
元太祖十四年(1219年)农历五月,成吉思汗派使者劉仲祿等人携带诏书前往山东邀请丘处机前往蒙古帝国相见,1219年农历十二月,劉仲祿到达山東莱州昊天观,奉命邀請丘處機前往蒙古帝国與成吉思汗會面,丘處機说:“我循天理而行,天使行处无敢违。”欣然同意前往。
元太祖十五年(1220年)农历正月,丘处机挑选门人弟子赵道坚、宋道安、尹志平、李志常等十八名弟子離開山東昊天观,启程西去,這時他已經年屆73歲。几个月后到达大蒙古国统治的燕京(原金朝中都,1215年5月31日被蒙古帝国攻陷后改名燕京),丘处机一行人入驻玉虚观,得到当地官员的热情接待。此时,丘处机听说成吉思汗已经于1219年农历六月统兵西征中亚的花剌子模沙朝,而自己年事已高倦冒风沙,欲约成吉思汗来燕京会见,于是写了一份陈情表。刘仲禄乃令曷剌急驰报告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忙于西征战事,不能东到燕京,便写了回复诏书,派遣曷剌带回复丘处机。
丘处机知道燕京会见不可能,便于1221年春天继续西行。当时刘仲禄欲为成吉思汗挑选处女,丘处机当即劝阻,他说,“春秋时期齐景公为了削弱鲁国,派人挑选美女80人送给鲁定公。定公与国相季氏朝欢暮乐,朝政日衰,孔子为此指责定公:君相沉溺于声色,国家何以图强?”后成吉思汗知悉而罢选。
元太祖十六年(1221年)四月出居庸关,途經漠南和中亞地區,在漠北草原拜会铁木哥斡赤斤后一路西行,途经镇海城时接纳田镇海的建议留下宋道安、李志常等九名弟子修建栖霞观,然后再经回纥城、昌八刺城、阿里马城、赛蓝城。於1221年冬天抵達撒馬爾干。
元太祖十七年(1222年)四月,丘处机途经铁门关抵达「大雪山」(今興都庫什山)八鲁湾行宫觐见成吉思汗,实现了龙马相会(成吉思汗属马,丘处机属龙)。成吉思汗稱他為「神仙」。同年秋冬,成吉思汗三次召见丘處機,詢問治國和養生的方法,丘處機向他以「敬天愛民」、減少屠杀、清心寡欲等為回應。及後,成吉思汗下詔耶律楚材將這幾次的對話編集成《玄風慶會錄》。
元太祖十八年(1223年)春天,丘處機向成吉思汗辭行,成吉思汗下詔豁免全真道的賦役,並沿途派兵護送,一行人於冬天抵達宣德府。
跟随丘处机一路西行的十八名弟子之一的李志常(1193年-1256年,1238年-1256年为全真教掌教),根据一路上的西行见闻,后来写成《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晚年
元太祖十九年(1224年)农历二月初七,丘處機應燕京行中书省尚书石抹咸得卜的邀請主持天長觀,是时教门大兴,当地的道众组织了“燕京八会”。(平等、长春、灵宝、长生、明真、平安、消灾、万莲)同年,丘处机持圣旨拯救数万生灵。《元史·丘处机传》记载:“此时,国兵践蹂中原,河南、(河)北尤甚,民罹俘戮无所逃命。处机还燕京,使其徒牒牌招求于战伐之余,由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与濒死而更生者,毋虑二三万人,中州人至今称道之。”自此,全真教盛极一时,丘处机的声誉亦登峰造极。寺庙改道观、宗教上信奉佛教更道教者不计其数。
元太祖二十年(1225年)秋天,燕京行中书省宣抚使王楫以“荧惑犯尾”请丘处机作醮祈禳。
元太祖二十一年(1226年)春天,丘处机应邀到蓟县盘山启建黄箓。1226年夏,燕京大旱,丘处机为百姓设醮祈雨,非常灵验,很快下雨。
元太祖二十二年农历五月(1227年),燕京大旱,丘处机为百姓设醮祈雨,天马上就下雨,被誉作“神仙雨”。
1227年农历五月二十五日,王志明自秦州前来传成吉思汗圣旨,圣旨中將天長觀改名長春宮(今北京白雲觀),北宫仙岛为万安宫,並賜「金虎牌」,以“道家事一切仰『神仙』處置”,即詔命丘處機掌管天下道教。诏书中还提到“朕常念神仙,神仙毋忘朕也。”,显示成吉思汗对丘处机的礼遇极高。
元太祖二十二年農曆七月初九日(1227年8月22日),丘處機在長春宮寶玄堂羽化逝世,享齡80歲。在逝世一周年,他的弟子將他安葬在長春宮內的處順堂。至元六年(1269年),忽必烈下詔贈封他為「長春演道主教真人」,他去世三天後成吉思汗去世。
相關文獻
成吉思汗派刘仲禄邀请丘处机前往蒙古草原的诏书全文
1219年农历五月,成吉思汗派刘仲禄前往山东,邀请丘处机前往蒙古草原相见,下面是诏书全文相关资料:
《成吉思皇帝赐丘神仙手诏碣》全文共406字,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四月,河南内乡县石堂山普济宫的人们为不忘成吉思汗的皇恩,纪念丘神仙的功德,请邓州(当时内乡隶属邓州)石堂山石匠李进忠将此手诏刻于圆顶石碑上,以诏后人。碑高1.8米,宽0.63米,厚0.23米,平首。字体为楷书,计16行字,满行32字,碑文行楷。手诏碑文如下:
制曰:天厌中原骄华太极之性,朕居北野嗜欲莫生之情,反朴还淳,去奢从俭,每一衣一食,与牛竖马圉共弊同飨。视民如赤子,养士若弟兄,谋素和,恩素畜,练万众以身人之先,临百阵无念我之后,七载之中成大业,六合之内为一统。非朕之行有德,盖金之政无恒,是以受之天佑,获承至尊。南连蛮宋,北接回纥,东夏西夷,悉称臣佐。念我单于国千载百世已来,未之有也。然而任大守重,治平犹惧有缺,且夫刳舟剡楫,将欲济江河也;聘贤选佐,将以安天下也。朕践祚以来,勤心庶政,而三九之位未见其人。访闻丘师先生,体真履规,博物洽闻,探赜穷理,道充德著,怀古君子之肃夙,抱真上人之雅操。久栖岩谷,藏身隐行。阐祖师之遗化,坐致有道之士,云集仙径,莫可称数。自干戈而后,伏知先生犹隐山东旧境,朕心仰怀无已。岂不闻渭水同车、茅庐三顾之事?奈何山川弦阔,有失躬迎之礼。朕但避位侧身,斋戒沐浴,选差近侍官刘仲禄,备轻骑素车,不远数千里,谨邀先生暂屈仙步,不以沙漠悠远为念。或以忧民当世之务,或以恤朕保身之术,朕亲侍仙座,钦惟先生将咳唾之余,但授一言,斯可矣。今者,聊发朕之微意万一,明于诏章,诚望先生既着大道之端,要善无不应,亦岂违众生小愿哉!故咨诏示,惟宜知悉。
御宝五月初一日 至大二年四月朔 邓州石堂山石匠李进忠刊。 |
丘处机因为年事已高希望能在燕京和成吉思汗相见的陈情表全文
1220年正月,丘处机启程北行,二月,抵达燕京。之后得知成吉思汗已经在1219年六月西征中亚花剌子模沙朝,觉得自己年事已高,西行太远,希望约成吉思汗在燕京相见,于是在三月写了一份陈情表。
下面是丘处机写给成吉思汗的陈情表全文:[1]
登州栖霞县道丘处机,近奉宣旨,远召不才。海上居民,心皆恍惚。处机自念谋生太拙,学道无成,辛苦万端,老而不死。名虽播于诸国,道不加于众人。内顾自伤,哀情谁测?前者南京及宋国屡召不从,今者龙庭一呼即至,何也?伏闻皇帝天赐勇智,今古绝伦,道协威灵,华夷率服。是故便欲投山窜海,不忍相违;且当冒雪冲霜,图其一见。兼闻车驾只在桓、抚之北,及到燕京,听得车驾遥远,不知其几千里,风尘澒洞,天气苍黄,老弱不堪,切恐中途不能到得,假之皇帝所,则军国之事,非己所能。道德之心,令人戒欲,悉为难事。遂与宣差刘仲禄商议,不若且在燕京、德兴府等处盘桓住坐。先令人前去奏知。其刘仲禄不从,故不免自纳奏帖。念处机肯来归命,远冒风霜,伏望皇帝早下宽大之诏,详其可否。兼同时四人出家,三人得道,惟处机虚得其名,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伏望圣裁。龙儿年三月日奏。 |
成吉思汗第二次派曷剌邀请丘处机前往中亚草原的诏书全文
刘仲禄乃令曷剌将丘处机的陈情表急驰报告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忙于西域战事,不能东到燕京,便写了回复诏书,派遣曷剌带回复丘处机。1220年十月,曷剌带诏书回到燕京。丘处机得知诏书后,决定于1221年春继续西行。
下面是成吉思汗给丘处机的第二份邀请诏书全文[2]:
成吉思皇帝敕真人丘师:省所奏应诏而来者,备悉。惟师道踰三子,德重多端。命臣奉厥元纁,驰传访诸沧海。时与愿适,天不人远。两朝屡诏而不行,单使一邀而肯起。谓朕天启,所以身归。不辞暴露于风霜,自愿跋涉于沙碛。书章来上,喜慰何言?军国之事,非朕所期;道德之心,诚云可尚。朕以彼酋不逊,我伐用张。军旅临试,边陲底定。来从去背,实力率之故然;久逸暂劳,冀心服而后已。是用载扬威德,略驻车徒。重念云轩既发于蓬莱,鹤驭可游于天竺。达磨东迈,元印法以传心;老氏西行,或化胡而成道。顾川途之虽阔,瞻几杖以非遥。爰答来章,可明朕意。秋暑,师比平安好,指不多及。 |
丘处机从中亚草原返回山东途中成吉思汗发的四道圣旨全文
1223年,丘处机向成吉思汗辞行,向东返回山东,在丘处机回途中,成吉思汗一共给他发了四道圣旨,其中的癸未羊儿年为1223年。圣旨具体内容如下[3]:
圣旨其一
成吉思皇帝圣旨道与诸处官员每:
丘神仙应有底修行底院舍等,系逐日念诵经文告天底人每,与皇帝祝寿万万岁者,所据大小差发赋税都休教著者。据丘神仙底应系出家门人等随处院舍,都教免了差发赋税者,其外诈推出家,影占差发底人每,告到官司,治罪断案。主者奉到如此,不得违错,须至给照用者。右付神仙门下收执。 |
圣旨其二
照使所据:神仙应系出家门人,精严住持,院子底人等,并免差发税赋。准此。癸未羊儿年三月日。 |
圣旨其三
宣差阿里鲜面奉成吉思皇帝圣旨:丘神仙奏知来底公事,是也煞好。我前时已有圣旨文字与你来,教你天下应有底出家善人都管著者,好的歹的,丘神仙你就便理[会]合你识者,奉到如此。癸未年九月二十四日。 |
圣旨其四
宣差都元帅贾昌传奉成吉思皇帝圣旨:丘神仙,你春月行程别来至夏日,路上炎热艰难来,沿路好底铺马得骑来么?路里饮食广多不少来么?你到宣德州等处,官员好觑你来么?下头百姓得来么?你身起心里好么?我这里常思量着神仙你,我不曾忘了你,你休忘了我者。癸未年十一月十五日。 |
評價
丘處機對成吉思汗的勸說,稍微減少了蒙古帝国進攻金国時的屠杀和破壞,使他在當時已得到大眾的高度評價,亦使全真道成為當時最興盛的宗教。
後世不少評價,都盛讚丘處機拯救生靈的功德,甚至超越他在宗教上的貢獻。
例如全真道道士撰寫的《金蓮正宗記》便收錄了一個故事,記載三個人在討論丘處機的貢獻,首兩個人分別稱許他的修煉精湛和弘道有功,而最後一人則批評兩者「見其小不見其大」,讚揚丘處機的最大貢獻是使「四百州半獲安生」,倖免於難的百姓「不啻乎百千萬億」。
明代民間戲曲也有一段,正一派道人、茅山派道人與全真派道人相遇,正一道人說他們的法術可以救出地獄中受苦的亡魂,這是道教的精華。茅山道人則說他們可以使信徒清修無礙,死後根本不可能墮入地獄。全真道人則表示,他們的祖師丘長春真人勸服了蒙古可汗,避免了中土遭到蒙古軍的彻底屠殺而變成人間地獄。另外兩人一聽此言,嘆服不已。
又清高宗撰寫一幅對聯,謂「萬古長生,不用餐霞求秘訣;一言止殺,始知濟世有奇功」,都表達了同類的看法,其中「一言止殺」四字成為簡括丘處機貢獻的常用詞。
注释
参考文献
- 参见:元朝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十《丘真人传》,第120-121页,王雪玲校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
- 《长春真人西游记》附录中的记载
- 《长春真人西游记》附录中的记载
- 陳時可《長春真人本行碑》:「師於道經無不讀,儒書梵典亦歷歷上口,又喜屬文賦詩,然未始起稿,大率以提倡玄要為意,雖不事雕鐫,而自然成文,有《磻溪》、《鳴道》二集行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