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
干支是天干与地支的合称,由两者经一定的組合方式搭配成六十对,为一个周期,循環往復,称为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
天干 | ||||||||||||||||||||||
---|---|---|---|---|---|---|---|---|---|---|---|---|---|---|---|---|---|---|---|---|---|---|
| ||||||||||||||||||||||
地支 | ||||||||||||||||||||||
|
古代中国用以记录年、月、日、时。日本、朝鲜、越南、琉球等汉字文化圈地区也曾跟随古代中国,使用干支来记录时间。
用干支纪年法纪年时一个周期为六十年,所以也用“甲子之年”或“花甲之年”来形容60岁的老年人。
干支歷史
考古发现,最早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六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根据考证,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西元前720年2月22日,即農曆庚申年属猴),曾发生一次日食,这是中国古代使用干支纪日的確切證據。而使用皇帝年号纪年则始自汉武帝太初年号。[1]
干支在古代稱干枝,好比樹幹和樹枝[2][3],有主幹分枝之意。
干支曆作为中国传统历法,在古代中国一直使用,从未间断。因此对研究历史相當有帮助,便於推算历史时间。
循環天干地支(甲子至癸亥年)
原則要求天干与地支配对使用,兩兩相配,始於甲子,終於癸亥,六十為一循環。即如下两组配对且交叉使用:
干支纪年
《御批歴代通鑑輯覽》載記軒轅黃帝「作甲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謂之幹,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謂之枝,枝幹相配以名,日而定之以納音。」創立干支紀年法,將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別組合起來,共配成為六十個組合,用來表示年、月、日之次序,周而復始,循環使用。
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西元85年,即農曆乙酉年属鷄),朝廷下令在全國推行四分曆與干支紀年。可是,其实是类似的太岁纪年,用太岁所在位置來纪年,干支只是用以表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木星(太岁)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太岁约86年会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在颛顼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即農曆丙子年属鼠)是太岁在丙子,太初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統曆又將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即農曆乙酉年属鷄)从乙酉改变为丙戌。而东汉的曆學者没用超辰法。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从太始二年表面一样。
干支纪年,一个周期的第一年为“甲子”(如黄巾起事口号为“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第二年为“乙丑”,依此类推,60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60甲子年后的天干地支,如:1744、1804、1864、1924、1984、2044年同为甲子年;1745、1805、1865、1925、1985、2045年同为乙丑年,依次类推。這種作記法俗稱一為「天運歲次○○年」。
干支紀年→西曆
西曆新年和華夏新年或干支曆新年相差少於兩個月;在西曆新年後,華夏新年或干支曆新年之前,例如西曆1月2日,則續用上一年之干支。
- 6×天干 - 5×地支+3(或1983)+60n = 西曆年份
- 即,設Year是西元後某個年份,H(heaven的首字母)是Year的天干(甲=1, 乙=2, 丙=3,....., 癸=10),E(earth的首字母)是Year的地支(子=1, 丑=2, 寅=3,....., 亥=12),則
- 證明
- 甲子=1,乙丑=2,丙寅=3,.....,癸亥=60,設干支是六十干支的第個,則
- x除以10的餘數為H,,同乘以6,得
- x除以12的餘數為E,,同乘以5,得
- 兩式相減,
- 由於西元3年是癸亥年,是六十干支的第60個兼最後一個,故 ,代入即得
- 註和例子
註一:第一行的意義是在60年循環中的位置。負數並無不可,因後面可任意加或減60的倍數(n是整數,即零或正負整數);但若規定頭一行須為正數(第1至60個之間),則當(天干-地支)是負數的時候,在括號內加12或在括號外加60(12×5=60)。當且僅當(天干-地支)是負數的時候,[(天干-地支)×5+天干]不是1至60間的整數。
註二:為何加3或1983:因西元4年和1984年是甲子年(1),1+3=4,1+1983=1984。這兩個年份的差額1980是60的倍數。3容易記,1983年最接近現在之年份。
例子1:辛亥年。辛是天干中的8,亥是地支中的12。6×8- 5×12=-12。1983-12=1971,1971+60=2031,1971-60=1911;計算得2031年、1971年和1911年都是辛亥年。
例子2之1:癸巳年到辛酉年最少隔幾年?癸=10,巳=6,辛=8,酉=10,6×(8-10)-5×(10-6)=-32,-32+60=28,故最少隔28年。
例子2之2:反過來問,辛酉年到癸巳年最少隔幾年?只要將上述答案取相反數,再加60,使之為正整數(或說用60減去上述答案),即為答案,故最少隔-28+60=32年。此運算特性符合一般大眾對於循環事項的先後間距的認知。
可見所有亥年在60循環中都相當於[天干×6]:乙亥年:12;丁亥年:24;己亥、辛亥、癸亥:36,48,60。這是很簡單直接的(第一個亥年是12),亦可從以上公式得出。
西曆→干支紀年
將西元後年分減3,再除以10,所得餘數即為第幾個天干(餘0則視為第10個);將西元後年分減3,再除以12,所得餘數即為第幾個地支(餘0則視為第12個)。
- 例如:西元1995年
1995-3=1992,1992除以10的餘數是2,所以是第2個天干——乙,1992除以12的餘數是0,所以是第12個地支——亥,故西元1995年为乙亥年。
- 再如:西元1861年
1861-3=1858,1858除以10的餘數是8,所以是第8個天干——辛,1858除以12的餘數是10,所以是第10個地支——酉,故西元1861年为辛酉年。
西元前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表: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
---|---|---|---|---|---|---|---|---|---|---|---|---|
天干 | 辛 | 庚 | 己 | 戊 | 丁 | 丙 | 乙 | 甲 | 癸 | 壬 | 辛 | 庚 |
地支 | 酉 | 申 | 未 | 午 | 巳 | 辰 | 卯 | 寅 | 丑 | 子 | 亥 | 戌 |
如:西元前155年
尾数5对应天干中的“丙”; 155除以12得余数11,对应地支中的“戌”。该年为丙戌年。 西元前8年则为癸丑年。
干支纪月
史書中通常以序數紀月[5],干支紀月除了月建(月支)之外,月干在研究中國歷史時並不普遍,而較常在計算八字時使用。月建於春秋時期即已可見[6]。「以子建月」即以日南至的十一月為一年的開始。可能到了唐代才配上天干[7]。
此外由於各帝王可能採用不同曆法,因此干支紀月亦不見得準確。例如三國時期,由於景初曆的使用,可能出現在不同國家,卻在不同日換月分的情況;一國是初一,另一國是前一個月的月末,此時月干支即不同。
計算八字時使用的干支曆,與史書、傳統曆法(包括農曆)或使用太陰曆的紫微斗數有所不同。傳統曆法以月亮的盈亏周期作为一月,而八字計算则以二十四节气其中的十二节气(非中氣)所在時刻(非以日首)分月,并赋以地支之名,如大雪小寒之间为子月,小寒到立春为丑月[8]。因此八字計算過了當月節氣發生之時刻才換月干支,可能產生月中與日中換干支的情況。
計算八字時使用的干支曆以立春時刻為一年之始,每五年一循環,每月的天干由该月支所在年的天干决定。例如:若某年的子月所在之年为甲子年,则该子月为丙子月,紧接着其后的丑月是丁丑月。
年上起月的歌訣,《五虎遁月歌》:甲己之年丙作初,乙庚之歲戊為頭,丙辛歲首從庚起,丁壬壬位順流行,若問戊癸何方法,甲寅之上好推求。
具体的推算如下表[9]:
月地支 | 节气段 | 中气 | 近似夏曆月份 | 近似西历月份 | 甲或己年 | 乙或庚年 | 丙或辛年 | 丁或壬年 | 戊或癸年 |
---|---|---|---|---|---|---|---|---|---|
寅月 | 立春至惊蛰前一日 | 雨水 | 正月 | 2月 | 丙寅月 | 戊寅月 | 庚寅月 | 壬寅月 | 甲寅月 |
卯月 | 惊蛰至清明前一日 | 春分 | 二月 | 3月 | 丁卯月 | 己卯月 | 辛卯月 | 癸卯月 | 乙卯月 |
辰月 | 清明至立夏前一日 | 谷雨 | 三月 | 4月 | 戊辰月 | 庚辰月 | 壬辰月 | 甲辰月 | 丙辰月 |
巳月 | 立夏至芒种前一日 | 小满 | 四月 | 5月 | 己巳月 | 辛巳月 | 癸巳月 | 乙巳月 | 丁巳月 |
午月 | 芒种至小暑前一日 | 夏至 | 五月 | 6月 | 庚午月 | 壬午月 | 甲午月 | 丙午月 | 戊午月 |
未月 | 小暑至立秋前一日 | 大暑 | 六月 | 7月 | 辛未月 | 癸未月 | 乙未月 | 丁未月 | 己未月 |
申月 | 立秋至白露前一日 | 处暑 | 七月 | 8月 | 壬申月 | 甲申月 | 丙申月 | 戊申月 | 庚申月 |
酉月 | 白露至寒露前一日 | 秋分 | 八月 | 9月 | 癸酉月 | 乙酉月 | 丁酉月 | 己酉月 | 辛酉月 |
戌月 | 寒露至立冬前一日 | 霜降 | 九月 | 10月 | 甲戌月 | 丙戌月 | 戊戌月 | 庚戌月 | 壬戌月 |
亥月 | 立冬至大雪前一日 | 小雪 | 十月 | 11月 | 乙亥月 | 丁亥月 | 己亥月 | 辛亥月 | 癸亥月 |
子月 | 大雪至小寒前一日 | 冬至 | 十一月 | 12月 | 丙子月 | 戊子月 | 庚子月 | 壬子月 | 甲子月 |
丑月 | 小寒至立春前一日 | 大寒 | 十二月 | 1月 | 丁丑月 | 己丑月 | 辛丑月 | 癸丑月 | 乙丑月 |
干支纪日
干支纪日,60日大致合2个月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複使用,周而復始,循环下去。天文計算指出干支纪日至少始于[10]《春秋》所記,鲁隐公三年夏历二月己巳日(周平王五十一年,西元前720年2月22日)之日食[11][12]。
因為儒略曆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西元年能被4整除,閏年有366日,平均一年365.25日,所以4年1461日和一甲子的60日,最小公倍數是29220日,合80年。這就是說,過了羅馬失閏之後,每80年,干支紀日對應的儒略曆月日日期會反復一次循環。
因為格里曆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西元年份的可能被100但非400年一次整除(非閏年,如:1700、1800、1900、2100、2200、2300年為只是平年沒閏年;如:2000、2400年為閏年),閏年有366日,平均一年365.2425日,所以400年146097日和一甲子的60日,最小公倍數是2921940日,合8000年。這就是說,每8000年,干支紀日對應的格里曆月日日期若沒有遇到能被100但非400整除的西元年,會反復一次循環,但整體而言,假設未來從不改格里曆,每8000年,干支紀日對應的格里曆月日日期才會反復一次完整的循環。1912年(中華民國元年)2月18日,合農曆壬子年正月初一,以及9912年2月18日,都是“甲子日”。
干支紀日与西历换算
公式法
若我們為天干的「甲、乙、……、壬、癸」編上 1, 2, ……, 9, 0 等序號;地支的「子、丑、……、戌、亥」亦編上 1, 2, ……, 11, 12 等序號,從已知日期計算干支紀日的公式為:
儒略曆
格里曆
其中奇數月 i=0,偶數月 i=6,C 是年份除一百向下取整,y 是年份後兩位,M 是月份,d 是日數。1月和 2月按上一年的 13月和 14月來算,例如1912年2月=1911年14月。表示向下取整。gz 除以60的餘数是干支数,如果餘数为0,则取60;gz 或 g 除以 10 的餘數是天干,gz 或 z 除以 12 的餘數是地支。
查表法
日干速查表 | ||||||||||||||||||||||||||||||||
格里历 百年数 | 日期 月份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格里历年的后两位数 儒略历年数 MOD 80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31 | ||||||||||||||||||||||||||||||||
16 | 08 | 儒略历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己 | 庚 | 辛 | 壬 | 癸 | 00 | 02 | 21 | 23 | 40 | 42 | 61 | 63 | 80 | 82 | ||||||||||
---|---|---|---|---|---|---|---|---|---|---|---|---|---|---|---|---|---|---|---|---|---|---|---|---|---|---|---|---|---|---|---|---|
23 | 02 | 06 | 07 | 癸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己 | 庚 | 辛 | 壬 | 04 | 06 | 25 | 27 | 44 | 46 | 65 | 67 | 84 | 86 | |||||||||
18 | 01 | 04 | 05 | 02 | 壬 | 癸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己 | 庚 | 辛 | 08 | 10 | 29 | 31 | 48 | 50 | 69 | 71 | 88 | 90 | ||||||||
20 | 03 | 01 | 辛 | 壬 | 癸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己 | 庚 | 12 | 14 | 33 | 35 | 52 | 54 | 73 | 75 | 92 | 94 | ||||||||||
庚 | 辛 | 壬 | 癸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己 | 16 | 18 | 37 | 39 | 56 | 58 | 77 | 79 | 96 | 98 | |||||||||||||
22 | 己 | 庚 | 辛 | 壬 | 癸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01 | 03 | 20 | 22 | 41 | 43 | 60 | 62 | 81 | 83 | ||||||||||||
17 | 24 | 戊 | 己 | 庚 | 辛 | 壬 | 癸 | 甲 | 乙 | 丙 | 丁 | 05 | 07 | 24 | 26 | 45 | 47 | 64 | 66 | 85 | 87 | |||||||||||
丁 | 戊 | 己 | 庚 | 辛 | 壬 | 癸 | 甲 | 乙 | 丙 | 09 | 11 | 28 | 30 | 49 | 51 | 68 | 70 | 89 | 91 | |||||||||||||
19 | 11 | 12 | 丙 | 丁 | 戊 | 己 | 庚 | 辛 | 壬 | 癸 | 甲 | 乙 | 13 | 15 | 32 | 34 | 53 | 55 | 72 | 74 | 93 | 95 | ||||||||||
21 | 09 | 10 | 乙 | 丙 | 丁 | 戊 | 己 | 庚 | 辛 | 壬 | 癸 | 甲 | 17 | 19 | 36 | 38 | 57 | 59 | 76 | 78 | 97 | 99 | ||||||||||
日支速查表 | ||||||||||||||||||||||||||||||||
格里历 百年数 | 日期 月份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 12 | 格里历年的后两位数 儒略历年数 MOD 80 |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11 | 儒略历 | 子 | 丑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戍 | 亥 | 00 | 07 | 16 | 23 | 32 | 39 | 48 | 55 | 64 | 71 | 80 | 87 | 96 | ||||||
20 | 23 | 09 | 亥 | 子 | 丑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戍 | 14 | 30 | 46 | 62 | 78 | 94 | ||||||||||||
17 | 戍 | 亥 | 子 | 丑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05 | 21 | 37 | 53 | 69 | 85 | ||||||||||||||
07 | 酉 | 戍 | 亥 | 子 | 丑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03 | 12 | 19 | 28 | 35 | 44 | 51 | 60 | 67 | 76 | 83 | 92 | 99 | |||||||
24 | 01 | 05 | 申 | 酉 | 戍 | 亥 | 子 | 丑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10 | 26 | 42 | 58 | 74 | 90 | ||||||||||||
21 | 01 | 03 | 未 | 申 | 酉 | 戍 | 亥 | 子 | 丑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01 | 17 | 33 | 49 | 65 | 81 | 97 | |||||||||||
18 | 12 | 午 | 未 | 申 | 酉 | 戍 | 亥 | 子 | 丑 | 寅 | 卯 | 辰 | 巳 | 08 | 15 | 24 | 31 | 40 | 47 | 56 | 63 | 72 | 79 | 88 | 95 | |||||||
10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戍 | 亥 | 子 | 丑 | 寅 | 卯 | 辰 | 06 | 22 | 38 | 54 | 70 | 86 | ||||||||||||||
08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戍 | 亥 | 子 | 丑 | 寅 | 卯 | 13 | 29 | 45 | 61 | 77 | 93 | ||||||||||||||
22 | 02 | 06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戍 | 亥 | 子 | 丑 | 寅 | 04 | 11 | 20 | 27 | 36 | 43 | 52 | 59 | 68 | 75 | 84 | 91 | ||||||
16 | 19 | 02 | 04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戍 | 亥 | 子 | 丑 | 02 | 18 | 34 | 50 | 66 | 82 | 98 | ||||||||||
丑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戍 | 亥 | 子 | 09 | 25 | 41 | 57 | 73 | 89 |
口算法
- a = Y mod 80
- b = (5a + [a/4]) mod 60
- c = 10 + [C/4] - C (格里历), c = 8 (儒略历)
- d = (M + 1) mod 2 x 30 + [0.6(M + 1) - 3] - i
M = 13或14时平年i = -5, 闰年i = -6 (详见下表) - e = D
- f = (b + c + d + e) mod 60
- g = f mod 10, z = f mod 12
M | 13 | 14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 12 |
---|---|---|---|---|---|---|---|---|---|---|---|---|
d | 00 | 31 | -1 | 30 | 00 | 31 | 01 | 32 | 03 | 33 | 04 | 34 |
闰 | -1 | 30 | d = [30.6(M + 1) - 3] mod 60 - i |
1. 西元前720年2月22日
- a = -719 mod 80 = 1
- b = 5 × 1 + [1/4] = 5
- c = 8
- d = (14 + 1) mod 2 x 30 + [0.6(14 + 1) - 3] - 5 = 31
- e = 22
- f = (5 + 8 + 31 + 22) mod 60 = 6
- g = z = 6, 己巳
2. 西元前211年11月1日
- a = -210 mod 80 = 30
- b = (5 × 30 + [30/4]) mod 60 = 37
- c = 8
- d = (11 + 1) mod 2 x 30 + [0.6(11 + 1) - 3] = 4
- e = 1
- f = 37 + 8 + 4 + 1 = 50
- g = 50 mod 10 = 0, z = 50 mod 12 = 2, 癸丑
3. 西元1912年2月18日
- a = 1912 mod 80 = 72
- b = (72 mod 12 × 5 + [72/4]) mod 60 = 18
- c = 10 + [19/4] - 19 = -5
- d = (14 + 1) mod 2 x 30 + [0.6(14 + 1) - 3] - 6 = 30
- e = 18
- f = (18 - 5 + 30 + 18) mod 60 = 1
- g = z = 1, 甲子
干支計算日數
由於華夏曆法中每個月日數不定,且可能有閏月,故若在史書中記載「某年某月某日」在計算經過的時間長度時會非常麻煩。而利用干支計日則可以方便地計算。
例:《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始皇)三十七年十月癸,始皇出遊。……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臺。」秦曆每年十月為歲首,然後是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九月。計算此次出遊的總日期數。
解:從癸(第50日)到丙寅(第3日)總共是13日。所以總出遊日期數一定是60n+13。9個月大約是270日,但270日並不是60的倍數,所以可以判斷有一個閏月;從而,n=5,總共出行10個多月,日期數為313天。
事實上,如果換算成西曆,則為前211年11月1日出遊,前210年9月10日駕崩,共313天。
干支紀時
以12時辰為1日之紀時法,在周髀算經已有雛型[13]。干支紀時法則源起年代未明[5]。《史記‧曆書》以十二支紀時,可能到了唐代才將十二支配上十干[6][7]。
以干支紀時,60時辰合5日一個週期;一個週期完了重複使用,週而復始,循環下去。日上起時亦有歌訣[14][15]。下表列出日天干和時辰地支構成的時辰干支,以UTC+8為準[16]:
時辰地支 | UTC+8 | 甲或己日 | 乙或庚日 | 丙或辛日 | 丁或壬日 | 戊或癸日 |
---|---|---|---|---|---|---|
子時 | 23時至1時 | 甲子時 | 丙子時 | 戊子時 | 庚子時 | 壬子時 |
時 | 1時至3時 | 乙丑時 | 丁丑時 | 己丑時 | 辛丑時 | 癸丑時 |
寅時 | 3時至5時 | 丙寅時 | 戊寅時 | 庚寅時 | 壬寅時 | 甲寅時 |
卯時 | 5時至7時 | 丁卯時 | 己卯時 | 辛卯時 | 癸卯時 | 乙卯時 |
辰時 | 7時至9時 | 戊辰時 | 庚辰時 | 壬辰時 | 甲辰時 | 丙辰時 |
巳時 | 9時至11時 | 己巳時 | 辛巳時 | 癸巳時 | 乙巳時 | 丁巳時 |
午時 | 11時至13時 | 庚午時 | 壬午時 | 甲午時 | 丙午時 | 戊午時 |
未時 | 13時至15時 | 辛未時 | 癸未時 | 乙未時 | 丁未時 | 己未時 |
申時 | 15時至17時 | 壬申時 | 甲申時 | 丙申時 | 戊申時 | 庚申時 |
酉時 | 17時至19時 | 癸酉時 | 乙酉時 | 丁酉時 | 己酉時 | 辛酉時 |
戌時 | 19時至21時 | 甲戌時 | 丙戌時 | 戊戌時 | 庚戌時 | 壬戌時 |
亥時 | 21時至23時 | 乙亥時 | 丁亥時 | 己亥時 | 辛亥時 | 癸亥時 |
宋代記時辰已有「初」、「正」之分[5][17][18]。如23時為「子初」,0時為「子正」。並可配合刻使用,如「己初初刻」、「子正四刻」、「寅初四刻」。
隋後普遍行百刻制,每天100刻[19]。至順治二年(西元1645年)頒行時憲曆後,改為日96刻,每時辰八刻(初初刻、初一刻、初二刻、初三刻、正初刻、正一刻、正二刻、正三刻)[20][13]。自此每刻15分,無「四刻」之名。
從前一日23時到凌晨1時叫作子,繼續下去,丑、寅……從11時至13時叫作午。所以現代,半夜0時叫「子夜」,白畫12時叫「中午」。中午之前叫「上午」,中午之後叫「下午」。
陰陽五行說
- 五行相剋:金剋木,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
-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中每一行都有不同性能。「木曰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生長、升發之特性;「火曰炎上」,是火具有發熱、向上之特性;「土曰稼牆」,是指土具有種植莊稼,生化萬物之特性;「金曰從革」,是金具有肅殺、變革之特性;「水曰潤下」,是水具有滋潤、向下之特性。古人基於此種認識,將宇宙間各種事物分別歸屬於五行,因此在概念上,已經不是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一大類在特性上可相比擬之各種事物、現象所共有之抽象性能。
- 十干
陰陽五行是針對十干表示命運的說法,用了五行(木、火、土、金、水)與陰陽(陽為兄、陰為弟)配對。
十干 | 普通話拼音 | 粵拼 | 日語 | 韩国語 | 越南語 | 本義[30] | 陰陽五行 | ||
---|---|---|---|---|---|---|---|---|---|
音讀 | 訓讀 | 意思 | |||||||
甲 | jiǎ | gaap3 | こう kou | きのえ kinoe | 木的兄 | 갑 gap |
giáp | 植物的芽生長、象徵芽鱗的豆芽 | 陽木 |
乙 | yǐ | jyut3 | おつ otsu | きのと kinoto | 木的弟 | 을 eul |
ất | 陽氣還未來臨,需要等待的地方 | 陰木 |
丙 | bǐng | bing2 | へい hei | ひのえ hinoe | 火的兄 | 병 byeong |
bính | 陽氣的發揚 | 陽火 |
丁 | dīng | ding1 | てい tei | ひのと hinoto | 火的弟 | 정 jeong |
đinh | 陽氣的充溢 | 陰火 |
戊 | wù | mou6 | ぼ bo | つちのえ tsuchinoe | 土的兄 | 무 mu |
mậu | 和“茂”相通、由陽氣區分繁榮 | 陽土 |
己 | jǐ | gei2 | き ki | つちのと tsuchinoto | 土的弟 | 기 gi |
kỷ | 和紀相通、有防止分散的作用 | 陰土 |
庚 | gēng | gang1 | こう kou | かのえ kanoe | 金的兄 | 경 gyeong |
canh | 結實、形成、陰化的階段 | 陽金 |
辛 | xīn | san1 | しん shin | かのと kanoto | 金的弟 | 신 shin |
tân | 加強由陰的控制 | 陰金 |
壬 | rén | jam4 | じん jin | みずのえ mizunoe | 水的兄 | 임 im |
nhâm | 和“妊”相通,在下孕育陽氣 | 陽水 |
癸 | guǐ | gwai3 | き ki | みずのと mizunoto | 水的弟 | 계 gye |
quý | 和“揆”一樣,把沒有生命的殘物清算 | 陰水 |
- 十二支
十二支皆有相對應的五行。四季所對應的五行為:春季為木、夏季為火、秋季為金、冬季為水,土則是對應各季節的最後一個月分,用於表示季节轉換。另外日語的訓讀來自地支所對應的生肖,比如「亥」的訓讀い(i)來自於いのしし(inoshishi),日本漢字寫作「猪」。
將其分配為:
十二支 | 普通話拼音 | 粤拼 | 日語 | 韩国語 | 越南語 | 四季 | 陰陽五行 | |
---|---|---|---|---|---|---|---|---|
音讀 | 訓讀 | |||||||
子 | zǐ | zi2 | し/shi | ね/ne | 자 ja |
tý | 冬季 | 阳水 |
丑 | chǒu | cau2 | ちゅう/chū | うし/ushi | 축 chuk |
sửu | 冬季 | 陰土 |
寅 | yín | jan4 | いん/in | とら/tora | 인 in |
dần | 春季 | 陽木 |
卯 | mǎo | maau5 | ぼう/bō | う/u | 묘 myo |
mão | 春季 | 陰木 |
辰 | chén | san4 | しん/shin | たつ/tatsu | 진 jin |
thìn | 春季 | 陽土 |
巳 | sì | zi6 | し/shi | み/mi | 사 sa |
tỵ | 夏季 | 陰火 |
午 | wǔ | ng5 | ご/go | うま/uma | 오 o |
ngọ | 夏季 | 陽火 |
未 | wèi | mei6 | び/bi | ひつじ/hitsuji | 미 mi |
mùi | 夏季 | 陰土 |
申 | shēn | san1 | しん/shin | さる/saru | 신 shin |
thân | 秋季 | 陽金 |
酉 | yǒu | jau5 | ゆう/yū | とり/tori | 유 yu |
dậu | 秋季 | 陰金 |
戌 | xū | seot1 | じゅつ/jutsu | いぬ/inu | 술 sul |
tuất | 秋季 | 陽土 |
亥 | hài | hoi6 | がい/gai | い/i | 해 hae |
hợi | 冬季 | 阴水 |
陰陽五行説是起源於中國的戰國時代,為鄒衍的五德終始說與陰陽思想相互結合所產生。並且與干支結合而成為干支五行説,進一步成為天地間萬物的根本起源。
方位和角度
參考文獻
引用
- 改订西汉新莽纪年表
- s:白虎通/卷08#姓名s:太平御覽/0362#名. [2014-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甲乙者,干也;子丑者,枝也。干為本,本質,故以甲乙為名也。
- 张公瑾. .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77,. 1977年第04期.
干支在古代称干枝, 好比树干和树枝, 如《白虎通》中所载: “ 甲乙者干也, 子丑者卜也。” 在汉代还有称干支为母子。《淮南子‧天文訓》“數從甲子始,子母相求”
- 李崇智. . 北京: 中华书局. 2004年12月: 233. ISBN 978-7-101-02512-5.
- 丁緜孙. . 1989.
- 王焕春 等 编. . 科学出版社. 1991-12.
- . [2014-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9).
- 张培瑜、陈美东、薄树人、胡铁珠. .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 2008年3月. ISBN 9787504648365.:"中历一直配合采用干支来纪时(年月日时),这是中历的第二个特点。……。2000年来中国干支纪时与历法数序纪时既互相配合又各自成系统。实际上中历干支纪时系统是中国特有的阳历历法体系。可称之为干支历、节气历或中国阳历。它以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年长即回归年,一节一中为一月。在节气历中年月日全由太阳视运动决定而与太阴月相无关。但它又与通常的阳历不同,后者月长是由人为规定而与天象无涉。所以它是有中国特色的阳历。"
- 林啓元. 1992年(民國八十一年)5月1日11版. 臺灣臺中市: 文林出版社出版、華成書局印行. : 第17、21頁.
- . [2013-02-13]. 如果該紀日干支與後世相連續的話,可以推出這一日對應於西元前720年2月22日。根據現代天文計算當日正好發生日食,在魯都曲阜可見食分0 41,因此證實了這條記錄。這也是中國連續干支紀日的最早獨立證據。
- . [2013-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18).
- . 卷二‧論遁月日時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古歌曰:甲已之年丙作首,乙庚之歲戊為頭,丙辛之歲尋庚上,丁壬壬位順行流,更有戊癸何處起?甲寅之上好追求。 遁時如甲子日子時生人即甲己,還加甲,便知子時乃甲子,丑時乃乙丑,順行十二時。 古歌曰:甲己還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從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發?壬子是直途。
- . 甲己還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從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發,壬子是真途。
- 林啟元. 1992年(民國八十一年)5月1日11版. 臺灣臺中市: 文林出版社出版、華成書局印行. : 第23、24頁.
- 《寶祐四年會天曆》
- . [2013-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4).
- . [2013-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4).
- . [2013-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5).
- . 卷第一百九十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十一月,甲子朔,冬至,上祀南郊。時《戊寅歷》以癸亥為朔,宣義郎李淳風表稱:「古歷分日起於子半,今歲甲子朔冬至,而故太史令傅仁均減餘稍多,子初為朔,遂差三刻,用乖天正,請更加考定。」眾議以仁均定朔微差,淳風推校精密,請如淳風議,從之。
- . [2013-02-15]. 更早更權威的證據見于漢初伏生所傳《尚書大傳》,該書言:“周以十一月爲正,色尚赤,以夜半爲朔。”東漢奉诏總結經學的名著《白虎通》,亦征引和重申了伏生之說。正者,爲改朝換代後重新确定的一歲之首月,朔爲初始。
- . [2013-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2013-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06). 李淳風於《新唐書歷表》認為「古歷分日,起於子半」、民國初袁樹珊在《命理探源》認為「子時的上半個時辰屬於前半夜是昨日,下半個時辰屬後半夜是今日。」也就是說,出生在子夜12點前的命造,按昨日的日干;生在子夜12點以後的,按當日的日干。其所採用的時柱,仍維持子時,只是日柱之干支不同,所以此派命盤存在不連續的問題。
- . [2013-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15).
- . [2013-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23). 在紫微斗數的《安星訣》當中,子時給劃分為兩半:前一個小時是當日的子時,稱為夜子時;而後一個小時是新一日的子時,稱為早子時。
- . [2013-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有一派說早夜子時之爭起源於民國,但問題是,我手上《果老星宗》的版本是《古今圖書集成》版,成書於清代康熙年間,可見在當時已經有早夜子時的存在
- . [2013-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21). 在《三命通會》這樣多的命例之中,怎會沒有一件是依照「早子時、晚子時」所起的命例。
- . [2013-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30). 子平八字所採用的日是取用太陽過天底作為計算基礎的「日曆日/陽曆日」,其換日點是子正/0時。 紫微斗數所採用的陰曆生日是取用月相變化計算而得的「月曆日/陰曆日」,其換日點是子初/23時。
- (日語)参考文献:(著:木村英一)、(著:小林信明)、(著:今井宇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