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林匹克運動會火炬傳遞列表

奧林匹克運動會火炬接力是指奧運聖火由採集經接力而點燃至奧林匹克運動會主場館的主火炬的接力活動。首個奧林匹克運動會聖火在1928年的阿姆斯特丹奧運荷蘭阿姆斯特丹採集及點燃,而國際奧委會批准自1936年的柏林奧運起的奧運聖火於希臘奧林匹亞採集然後經接力的方式傳至奧林匹克運動會主辦城市[1];至於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奧運聖火也於1936年及1948年的冬季奧運上採集及點燃,及至1952年的奧斯陸冬季奧運起進行首次傳遞;而1964年的因斯布魯克冬季奧運起的火炬接力規格也跟隨夏季奧林匹克聖火火炬接力[2]

最近一屆夏季奧運會冬季奧運會聖火傳遞
位於巴西聖保羅傳遞的裡約奧運會聖火
位於韓國坡州傳遞的平昌冬奧會聖火

傳遞目的

奧林匹克聖火接力是傳遞著奧林匹克運動會即將到來的訊息外,它也代表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友誼[2]

採集及傳遞

身穿古希臘服飾的女祭司會在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數月前(日期視乎該屆奧林匹克運動會而定)於希臘奧林匹斯的赫拉神廟進行聖火的採集儀式;女祭司根據古法的太陽光線中的拋物面鏡來採集火焰,此火焰即為奧林匹克運動會聖火,當火焰被採集到火炬上;而聖火隨即會傳至該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火炬接力的第一棒手持該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火炬上並開始火炬接力。奧運火炬接力的方式慣常是火炬手以緩步跑的方式進行傳遞,當一名火炬手完成其傳遞時,聖火將會被傳至另一名火炬手的火炬上繼續接力;然而奧運火炬接力也可以經水路及飛機傳遞,但聖火將會被放入在聖火火種燈之內繼續點燃著;而當聖火經過一日傳遞後,它將會被點燃在臨時聖火盤上,完成當日的傳遞也會被放入在聖火火種燈之內[2]。奧運聖火最後會被接力傳遞至該屆運動會主場館作為最後一站。奧運聖火點燃儀式慣常是奧運開幕典禮的最後一個環節;當聖火進入主場館經數名火炬手接力傳遞後,聖火會被點燃在主場館的聖火主火炬之上,代表著該屆奧運火炬接力整個傳遞完成。

奧運火炬接力

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主辦城市 採集聖火日 聖火點燃日 傳遞日數 火炬手數目 總長度
(公里)
路線 備註
1936年 柏林 7月20日8月1日 12 3331 3187 希臘奧林匹亞雅典塞薩洛尼基)→ 保加利亞索菲亞)→ 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 匈牙利布達佩斯)→ 奧地利維也納)→ 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 納粹德國德累斯頓柏林 [1][3]
1940年 東京 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取消 [3]
1944年 倫敦 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取消 [3]
1948年 倫敦 7月17日7月29日 13 1416 3365 希臘奧林匹亞克基拉島)→ 意大利巴里米蘭)→ 瑞士洛桑日內瓦)→ 法國貝桑松梅斯)→ 盧森堡盧森堡市)→ 比利時布魯塞爾)→ 法國里爾加萊)→ 英國多佛爾倫敦 [1][4]
1952年 赫爾辛基 6月25日7月19日 25 3372 7870[註 1] 希臘奧林匹亞雅典)→ 丹麥奧爾堡歐登塞哥本哈根 ) → 瑞典馬爾默哥德堡斯德哥爾摩)→ 芬蘭托爾尼奧奧盧赫爾辛基 [1][5]
1956年 斯德哥爾摩馬術項目) 6月2日6月10日 9 490[註 2] 350[註 3] 希臘奧林匹亞雅典)→ 丹麥哥本哈根)→ 瑞典馬爾默斯德哥爾摩 [1][6]
1956年 墨爾本 11月2日11月22日 21 3118[註 4] 4912 [註 5] 希臘奧林匹亞雅典)→ 印度加爾各答[註 6]泰國曼谷[註 6]新加坡[註 6]印尼雅加達[註 6]澳大利亞達爾文布里斯班悉尼堪培拉墨爾本 [1][6]
1960年 羅馬 8月12日8月25日 14 1529 2750[註 7] 希臘奧林匹亞雅典)→ 意大利雪城卡塔尼亞墨西拿雷焦卡拉布里亞那不勒斯羅馬 [1][7]
1964年 東京 8月21日10月10日 51 101866[註 8] 26065[註 9] 希臘奧林匹亞雅典)→ 土耳其伊斯坦堡)→ 黎巴嫩貝魯特)→ 伊朗德黑蘭)→ 巴基斯坦拉合爾)→ 印度新德里)→ 緬甸仰光)→ 泰國曼谷)→ 馬來西亞吉隆坡)→ 菲律賓馬尼拉)→ 香港香港)→ 中華民國台北)→ 日本沖繩東京 [1][8]
1968年 墨西哥城 8月23日10月12日 51 2778 13620[註 10] 希臘奧林匹亞雅典)→ 意大利熱那亞)→ 西班牙巴塞羅那馬德里塞維利亞帕洛斯拉斯帕爾馬斯)→ 巴哈馬聖薩爾瓦多島)→ 墨西哥韋拉克魯斯墨西哥城 [1][9]
1972年 慕尼黑 7月28日8月26日 30 6000 5532 希臘奧林匹亞雅典塞薩洛尼基)→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 保加利亞瓦爾納)→ 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 → 蒂米甚瓦拉)→ 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 匈牙利布達佩斯)→ 奧地利維也納林茨薩爾茨堡因斯布魯克)→ 西德加爾米施-帕滕基興慕尼黑 [1][10]
1976年 蒙特利爾 7月13日7月17日 5 1214 775 希臘奧林匹亞雅典)→ 加拿大渥太華蒙特利爾 [1][11]
1980年 莫斯科 6月19日7月19日 31 5000 4915 希臘奧林匹亞雅典塞薩洛尼基)→ 保加利亞索菲亞)→ 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 蘇聯基希訥烏基輔圖拉莫斯科 [1][12]
1984年 洛杉磯 5月7日7月28日 83 3636 15000 希臘奧林匹亞雅典)→ 美國紐約波士頓費城華盛頓底特律芝加哥印第安納波利斯亞特蘭大聖路易斯達拉斯掘金鹽湖城西雅圖舊金山洛杉磯 [1][13]
1988年 漢城 (今首爾 8月23日9月17日 26 1467[註 11] 15250[註 5] 希臘奧林匹亞雅典)→ 韓國濟州釜山漢城 [1][14]
1992年 巴塞羅那 6月5日7月25日 51 10448[註 12] 6307 希臘奧林匹亞雅典)→ 西班牙岩貝尼斯畢爾巴鄂拉科魯尼亞馬德里塞維利亞拉斯帕爾馬斯馬拉加華倫西亞帕爾馬巴塞羅那 [1][15]
1996年 亞特蘭大 3月30日7月19日[註 13] 92 12467 26875 希臘奧林匹亞雅典)→ 美國洛杉磯拉斯維加斯舊金山西雅圖鹽湖城丹佛達拉斯聖路易斯明尼阿波利斯芝加哥底特律波士頓紐約費城華盛頓邁阿密伯明翰亞特蘭大 [1][16]
2000年 悉尼 5月12日9月15日 127 13300 27000 [註 14] 希臘奧林匹亞雅典)→ 關島帛琉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瑙魯所羅門群島巴布亞新幾內亞瓦努阿圖薩摩亞美屬薩摩亞庫克群島湯加斐濟新西蘭皇后鎮基督城惠靈頓羅托魯阿奧克蘭)→ 澳大利亞烏魯魯布里斯班達爾文珀斯阿德萊德墨爾本堪培拉悉尼 [1][17]
2004年 雅典 3月25日8月13日 142 11360 78000 希臘奧林匹亞馬拉松雅典)→ 澳大利亞悉尼墨爾本)→ 日本東京)→ 韓國漢城)→ 中國(北京)→ 印度新德里) → 埃及開羅)→ 南非開普敦)→ 巴西里約熱內盧)→ 墨西哥墨西哥城)→ 美國洛杉磯聖路易斯亞特蘭大紐約市)→ 加拿大蒙特利爾)→ 比利時安特衛普布魯塞爾)→ 荷蘭阿姆斯特丹)→ 瑞士洛桑日內瓦)→ 法國巴黎)→ 英國倫敦)→ 西班牙馬德里巴塞羅那)→ 意大利羅馬)→ 德國慕尼黑柏林)→ 瑞典斯德哥爾摩)→ 芬蘭赫爾辛基)→ 俄羅斯莫斯科)→ 烏克蘭基輔)→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 保加利亞索菲亞)→ 塞浦路斯尼科西亞)→ 希臘伊拉克利翁塞薩洛尼基帕特雷雅典 [1][18]
2008年 北京 3月24日8月8日 129[註 15] 21880 137000 希臘奧林匹亞馬拉松雅典)→ 中國(北京)→ 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 俄羅斯聖彼得堡)→ 英國倫敦)→ 法國巴黎)→ 美國三藩市)→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 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 阿曼馬斯喀特)→ 巴基斯坦伊斯蘭堡)→ 印度孟買)→ 泰國曼谷)→ 馬來西亞吉隆坡)→ 印尼雅加達)→ 澳大利亞堪培拉)→ 日本長野)→ 韓國首爾)→ 北韓平壤)→ 越南胡志明市)→ 中國香港香港)→ 中國澳門澳門)→ 中國(三亞五指山萬寧海口廣州深圳惠州汕頭福州泉州廈門龍巖瑞金井岡山南昌溫州寧波杭州紹興嘉興上海蘇州南通泰州揚州南京合肥淮南蕪湖雞西黃山武漢宜昌荊州岳陽長沙韶山桂林南寧百色昆明麗江香格里拉縣貴陽凱里遵義重慶廣安綿陽廣漢樂山自貢宜賓成都山南拉薩格爾木青海西寧烏魯木齊喀什石河子昌吉敦煌嘉峪關酒泉天水蘭州中衛吳中銀川延安楊凌咸陽西安運城平遙太原大同呼和浩特鄂爾多斯包頭赤峰齊齊哈爾大慶哈爾濱松原長春吉林延吉沈陽本溪遼陽鞍山大連煙台威海青島日照臨沂曲阜泰安濟南商丘開封鄭州洛陽安陽石家莊秦皇島唐山天津北京)〕珠穆朗瑪峰 [1][20]
2012年 倫敦 5月18日7月27日 70 8000 2400 希臘奧林匹亞雅典)→ 英國英格蘭威爾斯萌島北愛爾蘭) → 愛爾蘭都柏林)) → 英國北愛爾蘭蘇格蘭英格蘭倫敦 [21]
2016年 里約熱內盧 4月21日8月5日 10000 30000[註 5] 希臘奧林匹亞雅典)→ 巴西
2020年 東京 2020年3月12日2021年7月24日[註 16] 希臘奧林匹亞雅典)→ 日本福岛县
2024年 巴黎 8月2日 希臘奧林匹亞雅典)→ 法國
2028年 洛杉磯 7月21日 希臘奧林匹亞雅典)→ 美國

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主辦城市 採集聖火日 聖火點燃日 傳遞日數 火炬手數目 總長度
(公里)
路線 備註
1952年 奧斯陸 2月11日2月12日 2 94 225 挪威(莫戈達爾 → 奧斯陸 [1][23]
1956年 科蒂納丹佩佐 1月22日1月26日 4 不詳 不詳 意大利羅馬威尼斯科爾蒂納丹佩佐 [1][24]
1960年 斯闊谷 1月30日2月18日 19 700 960 挪威(莫戈達爾 → 奧斯陸)→ 美國洛杉磯弗雷斯諾斯闊谷 [25]
1964年 因斯布魯克 1月22日1月29日 8 不詳 不詳 希臘奧林匹亞雅典)→ 奧地利維也納因斯布魯克 [1][26]
1968年 格勒諾布爾 1967年12月19日2月6日 50 5000 7222 希臘奧林匹亞雅典)→ 法國巴黎斯特拉斯堡里昂波爾多圖盧茲馬賽 (香港)尼斯夏慕尼格勒諾布爾 [1][27]
1972年 札幌 1971年12月28日2月13日 48 16300 18741 希臘奧林匹亞雅典)→ 日本沖繩東京都札幌市 [28]
1976年 因斯布魯克 1月30日2月4日 6 不詳 不詳 希臘奧林匹亞雅典) → 奧地利維也納林茨薩爾茨堡格拉茨克拉根福〕→ 因斯布魯克[註 17] [1][29]
1980年 普萊西德湖 1月31日2月14日 15 52 12824 希臘奧林匹亞雅典)→ 愛爾蘭(香農)→ 美國漢普頓蘭利空軍基地 → 華盛頓巴爾的摩費城紐約奧爾巴尼普萊西德湖 [1][30]
1984年 薩拉熱窩 1月28日2月7日 11 1600 5289[註 18] 希臘奧林匹亞雅典)→ 南斯拉夫杜布羅夫尼克斯普利特盧布爾雅那薩格勒布薩拉熱窩 〔斯科普里 → 諾維薩德貝爾格萊德〕→ 薩拉熱窩 [1][31]
1988年 卡爾加里 1987年11月15日2月13日 91 7342 18000[註 18] 希臘奧林匹亞雅典)→ 加拿大聖約翰斯魁北克市蒙特利爾渥太華多倫多溫尼伯因紐維克溫哥華埃德蒙頓卡爾加里 [1][32]
1992年 阿爾貝維爾 1991年12月13日2月8日 58 5500 5700[註 18] 希臘奧林匹亞雅典)→ 法國巴黎南特勒阿弗爾里爾斯特拉斯堡利摩日波爾多圖盧茲阿雅克肖尼斯馬賽 (香港)里昂格勒諾布爾阿爾貝維爾 [1][33]
1994年 利勒哈默爾 1993年11月23日2月12日 82 5900 6000 希臘奧林匹亞雅典)→ 德國丹麥芬蘭瑞典挪威(莫戈達爾 → 卑爾根特隆赫姆特羅姆瑟 → 斯瓦爾巴德 → 奧斯陸利勒哈默爾 [1][34]
1998年 長野 1997年12月13日2月7日 47 6901 1162[註 18] 希臘奧林匹亞雅典)→ 日本東京都北海道千葉市東京都沖繩廣島市京都市鹿兒島大阪市靜岡市〕 → 長野市 [1][35]
2002年 鹽湖城 2001年11月16日2月8日 85 12012 21725 希臘奧林匹亞雅典)→ 美國亞特蘭大查爾斯頓傑克遜維爾聖奧古斯丁奧蘭多邁阿密莫比爾比洛克西新奧爾良休斯敦聖安東尼奧奧斯汀達拉斯小石城孟菲斯納什維爾路易斯維爾辛辛那提匹茲堡坎伯蘭華盛頓巴爾的摩費城紐約哈特福德普羅維登斯波士頓伯靈頓普萊西德湖錫拉丘茲克里夫蘭哥倫布芝加哥密爾瓦基底特律韋恩堡印第安納波利斯列剋星敦聖路易斯堪薩斯城奧馬哈威奇托俄克拉何馬市阿馬里洛阿爾伯克基鳳凰城洛杉磯三藩市斯闊谷雷諾波特蘭西雅圖朱諾博伊西博茲曼夏延丹佛鹽湖城 [1][36]
2006年 都靈 2005年11月28日2月10日 75 10001 11300 希臘奧林匹亞雅典)→ 意大利羅馬佛羅倫薩熱那亞卡利亞裡巴勒莫那不勒斯巴里安科納)→ 聖馬力諾聖馬力諾)→ 意大利博洛尼亞威尼斯 → 里雅斯特)→ 斯洛文尼亞盧布爾雅那)→ 奧地利克拉根福)→ 意大利特倫托科爾蒂納丹佩佐米蘭)→ 瑞士盧加諾)→ 意大利(巴當尼西亞)→ 法國格勒諾布爾阿爾貝維爾)→ 意大利都靈 [1]
2010年 溫哥華 2009年10月22日2月12日 106 12000 45000 希臘奧林匹亞雅典)→ 加拿大維多利亞育空西北地區艾伯塔省薩斯喀徹溫省馬尼托巴省努納武特地區魁北克省紐芬蘭-拉布拉多省新斯科舍省愛德華王子島新不倫瑞克省魁北克省安大略省馬尼托巴省薩斯喀徹溫省艾伯塔省 ) → 美國溫哥華) → 加拿大卑詩省溫哥華 [1][37]
2014年 索契 2013年9月29日2月7日 123 14000 65000 希臘奧林匹亞雅典)→俄羅斯莫斯科→格勒馬拉→奧金佐沃→阿爾漢戈爾斯克→克拉斯諾沃茨克德米特羅夫→多倫瑞克→特維爾→拉瑞夫→斯摩棱斯克→雅和諾夫→卡盧加→亞斯那亞·柏林那→新莫斯果夫斯克→圖拉梁贊→莫拉曼→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伊萬諾沃→巴洛斯→科斯特羅爾→雅羅斯拉夫爾沃洛格達彼得羅紮沃茨克→普羅瑞阿→奧羅涅茨→諾夫哥羅德→伊茨波洛斯克→普斯科夫加特契納聖彼得堡喀琅施塔德→羅蒙洛索夫)〕→波黑彼得羅夫)→俄羅斯普希金→斯威特洛哥羅德→加裏寧格勒摩爾曼斯克→斯維爾德維恩斯克→阿爾卡格里斯克→瑟克特夫卡爾納里揚馬爾→新烏爾戈連→薩裏哈拉德→涅夫傑尤甘斯克→漢特-曼西斯克諾里爾斯克→米里勒伊→雅庫茨克→馬加達→阿拉德里→葉尼茨瓦→巴甫洛夫斯基南薩哈林斯克海參崴哈巴羅夫斯克比羅比詹→比羅赫斯克→布拉戈維申斯克赤塔烏蘭烏德伊爾庫茨克→季維諾哥羅德→克拉斯諾爾斯克→阿巴坎克孜勒克麥羅沃托木斯克戈爾諾-阿爾泰斯克→巴明斯克-烏拉斯克→巴羅→沙德林斯克→車裏雅賓斯克→馬格尼托哥爾斯克烏法奧倫堡→瑟茨塔裏→多利亞季→薩馬拉烏裏揚諾夫斯克切博克薩雷約什卡爾奧拉→斯維亞瑞斯克→喀山伊熱夫斯克昆古爾彼爾姆→格羅夫→下諾夫哥羅德→薩蘭斯克奔薩薩拉托夫坦波夫米丘林斯克利佩茨克葉列茨→奧勒爾→布良斯克→庫爾斯克→別爾哥羅德→沃爾涅日→烏留彼斯克→伏爾加格勒新切爾卡斯克→使哈德→頓河畔羅斯托夫皮亞季戈爾斯克斯塔夫羅波爾埃利斯塔→雅什古裏→阿斯特拉罕馬哈奇卡拉格羅茲尼馬加斯→納茨蘭→弗拉季高加索納爾奇克切爾克斯克→麥柯普→克拉斯諾達爾索契)〕
2018年 平昌 2017年10月24日2月9日 2018 希臘奧林匹亞雅典)- 平壤 (North Korea) (by airplane) - 仁川廣域市 (by airplane) – 濟州市 (by airplane) – 釜山廣域市蔚山广域市巨濟市 - 統營市 (by ship) - 昌原市 - 昌宁郡 - 泗川市 (庆尚南道)麗水市 (韓國) - 順天市 - 康津郡 (by helicopter) - 木浦市 - 潭陽郡 - 谷城郡 (全羅南道)茂朱郡 - 全州市 (全羅北道)扶餘郡 (忠清南道)大田广域市世宗特別自治市 – Osong – 镇川郡 - 忠州市 - 丹阳郡 (韩国) (忠清北道)奉化郡 - 安东市 (庆尚北道)大邱廣域市浦项市 (庆尚北道)水原市 (京畿道)首爾坡州市 - 漣川郡 (京畿道) (by bike) – 華川郡 (by bike) - 高城郡 (韓國) - 華川郡 - 華川郡 - 橫城郡 - 三陟市 - 旌善郡平昌郡 (江原)
2022年 北京市 2月4日 希臘奧林匹亞雅典)→中國香港香港)→ 中國澳門澳門)→ 中國(三亞五指山萬寧瓊海海口廣州深圳佛山東莞江門珠海汕頭福州泉州廈門龍巖瑞金井岡山南昌溫州寧波杭州紹興金華嘉興湖州上海無錫蘇州南通泰州揚州南京合肥淮南蕪湖績溪黃山武漢宜昌荊州岳陽長沙韶山桂林南寧百色昆明大理麗江貴陽凱里遵義重慶廣安綿陽廣漢樂山西昌自貢宜賓成都山南拉薩格爾木青海西寧烏魯木齊霍爾果斯吐魯番喀什石河子昌吉敦煌嘉峪關酒泉天水蘭州中衛吳中銀川延安楊凌咸陽渭南西安運城平遙太原大同呼和浩特呼倫貝爾鄂爾多斯包頭赤峰齊齊哈爾大慶哈爾濱松原長春吉林延吉沈陽本溪遼陽撫順鞍山大連煙台威海青島日照濰坊臨沂曲阜泰安濟南商丘開封鄭州洛陽安陽三門峽石家莊秦皇島唐山保定張家口天津北京)〕珠穆朗瑪峰

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

主辦城市 採集聖火日 聖火點燃日 傳遞日數 火炬手數目 總長度
(公里)
路線 備註
2010年 新加坡城 7月15日8月14日 30 2400 2305 希臘奧林匹亞雅典)→德國柏林)→塞內加爾達喀爾)→墨西哥墨西哥城)→新西蘭奧克蘭)→韓國首爾)→新加坡新加坡城
2014年 南京 4月30日8月16日 108 104(實體) 11.8(實體) 網絡: 希臘雅典)→〔(塞浦路斯尼科西亞)→以色列特拉維夫)→馬耳他瓦萊塔)→阿爾巴尼亞地拉那)→保加利亞索非亞)→土耳其安卡拉)→亞美尼亞埃裏溫)→阿塞拜疆巴庫)→格魯吉亞第比利斯)→烏克蘭基輔)→俄羅斯莫斯科)→摩爾多瓦基希訥烏)→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斯科普裏)→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黑山波德戈里察)→波黑薩拉熱窩)→克羅地亞薩格勒布)→斯洛文尼亞盧布爾雅那)→聖馬力諾聖馬力諾市)→義大利羅馬)→摩納哥摩納哥城)→安道爾安道爾城)→西班牙馬德里)→葡萄牙里斯本)→法國巴黎)→瑞士伯爾尼)→奧地利維也納)→列支敦士登瓦杜茲)→匈牙利佈達佩斯)→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發)→捷克布拉格)→盧森堡盧森堡市)→德國柏林)→比利時布魯塞爾)→荷蘭阿姆斯特丹)→丹麥哥本哈根)→波蘭華沙)→白俄羅斯明斯克)→立陶宛維爾紐斯)→拉脫維亞里加)→愛沙尼亞塔林)→芬蘭赫爾辛基)→挪威奧斯陸)→瑞典斯德哥爾摩)→愛爾蘭都柏林)→英國倫敦)→冰島雷克雅未克)→百慕大群島漢密爾頓)→加拿大渥太華)→美國華盛頓特區)→墨西哥墨西哥城)→伯利茲貝爾莫潘)→危地馬拉危地馬拉城)→薩爾瓦多聖薩爾瓦多)→洪都拉斯特古西加爾巴)→尼加拉瓜馬那瓜)→哥斯達黎加聖何塞)→牙買加牙買加)→古巴哈瓦那)→開曼群島喬治敦)→巴哈馬拿騷)→海地太子港)→多米尼加聖多明各)→波多黎各聖胡安)→英屬維爾京群島羅德城)→美屬維爾京群島夏洛特阿馬利亞)→聖基茨和尼維斯巴斯特爾)→安提瓜和巴佈達聖約翰)→多米尼克羅索)→聖盧西亞卡斯特里)→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巴巴多斯布裏奇頓)→格林納達聖喬治)→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西班牙港)→阿魯巴奧臘涅斯塔德)→巴拿馬巴拿馬城)→哥倫比亞波哥大)→圭亞那喬治敦)→委內瑞拉加拉加斯巴西巴西利亞)→蘇里南帕拉馬裏博)→厄瓜多爾基多)→秘魯利馬)→玻利維亞拉巴斯蘇克雷)→巴拉圭亞松森)→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烏拉圭蒙得維的亞)→智利聖地牙哥)→佛得角普拉亞)→摩洛哥拉巴特)→阿爾及利亞阿爾及爾)→突尼斯突尼斯市)→利比亞的黎波里)→埃及開羅)→厄立特里亞阿斯馬拉)→吉布提吉布提市)→索馬里摩加迪沙)→埃塞俄比亞亞的斯亞貝巴)→蘇丹喀土穆)→乍得恩賈梅納)→尼日爾尼亞美)→馬里巴馬科)→毛里塔尼亞努瓦克肖特)→塞內加爾達喀爾)→岡比亞班珠爾)→幾內亞比紹比紹)→幾內亞科納克里)→塞拉里昂弗裏敦)→利比里亞蒙羅維亞)→科特迪瓦亞穆蘇克羅)→布基納法索瓦加杜古)→加納阿克拉)→多哥洛美)→貝寧波多諾伏)→尼日利亞阿布賈)→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聖多美)→加蓬利伯維爾)→赤道幾內亞馬拉博)→喀麥隆雅溫得)→中非班吉)→剛果(布)布拉柴維爾)→剛果(金)金沙薩)→布隆迪布瓊布拉)→盧旺達基加利)→烏干達坎帕拉)→肯尼亞內羅畢)→坦桑尼亞多多馬)→馬拉維利隆圭)→贊比亞盧薩卡)→安哥拉羅安達)→納米比亞溫得和克)→博茨瓦納哈博羅內)→津巴布韋哈拉雷)→莫桑比克馬普托)→斯威士蘭姆巴巴內)→南非茨瓦內布隆方丹開普敦)→萊索托馬塞盧)→馬達加斯加塔那那利佛)→毛里求斯路易港)→科摩羅莫羅尼)→塞舌爾維多利亞澳大利亞堪培拉)→湯加努庫阿洛法)→新西蘭惠靈頓)→庫克群島阿瓦魯阿)→美屬薩摩亞帕果帕果)→薩摩亞阿皮亞)→斐濟蘇瓦)→瓦努阿圖維拉港)→所羅門群島霍尼亞拉)→圖瓦盧富納富提)→瑙魯亞倫)→基裏巴斯塔拉瓦)→馬紹爾群島馬朱羅)→密克羅尼西亞帕利基爾)→關島阿加尼亞)→帕勞梅萊凱奧克)→巴布亞新幾內亞莫爾茲比港)→東帝汶帝力)→印度尼西亞雅加達)→馬來西亞(吉隆坡)→新加坡新加坡城)→汶萊斯裏巴加灣市)→馬爾代夫馬累)→斯里蘭卡科倫坡)→也門薩那)→阿曼馬斯喀特)→阿聯酋阿布紮比)→卡塔爾多哈)→巴林麥納麥)→科威特科威特城)→巴勒斯坦耶路撒冷)→約旦安曼)→沙特阿拉伯利雅得)→黎巴嫩貝魯特)→敘利亞大馬士革)→伊朗德黑蘭)→伊拉克巴格達)→土庫曼斯坦阿什哈巴德)→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阿斯塔納)→蒙古烏蘭巴托)→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阿富汗喀布爾)→塔吉克斯坦杜尚別)→巴基斯坦伊斯蘭堡)→印度新德里)→尼泊爾加德滿都)→不丹廷布)→孟加拉國達卡)→緬甸仰光內比都)→泰國曼谷)→老撾萬象)→柬埔寨金邊)→越南河內)→菲律賓馬尼拉)→中華臺北臺北)→日本東京)→韓國首爾)→朝鮮平壤)→中國香港香港)→中國澳門澳門)〕→中國〔海南海口)→廣東廣州)→福建福州)→江西南昌)→湖北武漢)→湖南長沙)→廣西南寧)→貴州貴陽)→重慶四川成都)→雲南昆明)→西藏拉薩)→新疆烏魯木齊)→青海西寧)→甘肅蘭州)→寧夏銀川)→陝西西安)→山西太原)→內蒙古呼和浩特)→黑龍江哈爾濱)→吉林長春)→遼寧沈陽)→河北石家莊)→北京天津河南鄭州)→山東濟南)→安徽合肥)→浙江杭州)→上海江蘇徐州連雲港宿遷淮安鹽城揚州泰州南通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南京國際博覽中心鼓樓秦淮河金牛湖珍珠泉燕子磯天生橋 (溧水)淳溪老街雨花臺玄武湖南京奧體中心)〕南極月球→西北太平洋北極珠穆朗瑪峰

实体:中國南京分享青春線〔(南京奧林匹克廣場→南京國際青年文化公園→濱江公園→萬景觀江風情區廣場)〕共築未來線〔(東水關遺址公園→白鷺洲公園→武定門→夫子廟→老門東→中華門城堡→長幹門→秦淮河→集慶門)〕

2018年 布宜諾斯艾利斯 9月11日 希臘雅典)→阿根廷

冬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

主辦城市 採集聖火日 聖火點燃日 傳遞日數 火炬手數目 總長度
(公里)
路線 備註
2012年 因斯布魯克 2011年12月27日1月13日 17 2012 2182 希臘奧林匹亞雅典)→奧地利維也納奧地利的其餘63個城市→因斯布魯克
2016年 利勒哈默爾 2016年1月1日2月12日 42 2025 2040 希臘雅典)→挪威奥斯陆挪威行政区划利勒哈默爾
2020年 洛桑 希臘雅典)→瑞士

相關條目

備註

  • 「→」:表示聖火傳遞由一城市至另一城市
  • 」「」「」表示在同一時間而分拆的不同路線,並以「〔」及「〕」分別為表示該路線之始終點
  1. 當中4725公里為陸路運輸[1]
  2. 約330名在希臘以跑步傳遞,而約有160人在丹麥及瑞典以騎馬方式傳遞[1]
  3. 只有以跑步傳遞記錄,而以騎馬方式傳遞則為不詳[1]
  4. 但在國際奧委會官方資料中表示為「不詳」[1]
  5. 當中包括空中運送的里程[1]
  6. 只作中途停留[1]
  7. 當中1863公里是以跑步方式傳遞[1]
  8. 根據國際奧委會官方資料中表示在日本傳遞時,每一公里有兩個後備運動員及20多名隨行人員也計算在內[1]
  9. 當中包括空中運送的里程,而傳遞實數為7487公里[1]
  10. 當中包括海上運輸,而傳遞實數約為2,500公里
  11. 根據國際奧委會表示有20,899人,但當中包括隨行人員數目[1]
  12. 當中559位是騎單車 [1]
  13. 4月7日至4月26日是沒有進行火炬傳遞
  14. 只計算在澳大利亞的傳遞[1]
  15. 5月19日至21日期間因四川大地震全國默悼日而停止傳遞三天,但也計算傳遞日數在內[19]
  16. 本屆奧運會聖火原計劃于2020年7月23日到達主會場,但由於受到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而推遲到2021年7月24日。[22]
  17. 由於因斯布魯克曾主辦1964年冬季奧運會,因此聖火將被燃點在1976年冬季奧運會的聖火盤外,也點燃在1964年冬季奧運會的聖火盤上。[1]
  18. 當中不計算在希臘傳遞[1]

參考文獻

  1. (PDF). 國際奧委會. 2011年1月 [2011年7月1日] (英语).
    • (PDF). 奧林匹克博物館. 2007年 (英语).
  2. . Olympic Games Museum. [2011年7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24日) (英语).
  3. . Olympic Games Museum. [2011年7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0月30日) (英语).
  4. . Olympic Games Museum. [2011年7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0月30日) (英语).
  5. . Olympic Games Museum. [2011年7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0月30日) (英语).
  6. . Olympic Games Museum. [2011年7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0月30日) (英语).
  7. . Olympic Games Museum. [2011年7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0月30日) (英语).
  8. . Olympic Games Museum. [2011年7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27日) (英语).
  9. . Olympic Games Museum. [2011年7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0月30日) (英语).
  10. . Olympic Games Museum. [2011年7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0月30日) (英语).
  11. . Olympic Games Museum. [2011年7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0月30日) (英语).
  12. . Olympic Games Museum. [2011年7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9月23日) (英语).
  13. . Olympic Games Museum. [2011年7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0月30日) (英语).
  14. . Olympic Games Museum. [2011年7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12月4日) (英语).
  15. . Olympic Games Museum. [2011年7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0月23日) (英语).
  16. . Olympic Games Museum. [2011年7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0月30日) (英语).
  17. . Olympic Games Museum. [2011年7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0月30日) (英语).
  18. . 中国新闻网. 2008年5月18日 (中文(中国大陆)‎).
  19. . China Daily. 2007-04-26 [2008-10-23] (英语).
  20. . London 2012. 2011年 [2011年7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7月12日) (英语).
  21. .
  22. . MuscularMente. [2011年7月16日] (英语).
  23. . MuscularMente. [2011年7月16日] (英语).
  24. . MuscularMente. [2011年7月16日] (英语).
  25. . MuscularMente. [2011年7月16日] (英语).
  26. . MuscularMente. [2011年7月16日] (英语).
  27. . MuscularMente. [2011年7月16日] (英语).
  28. . MuscularMente. [2011年7月16日] (英语).
  29. . MuscularMente. [2011年7月16日] (英语).
  30. . MuscularMente. [2011年7月16日] (英语).
  31. . MuscularMente. [2011年7月16日] (英语).
  32. . MuscularMente. [2011年7月16日] (英语).
  33. . MuscularMente. [2011年7月16日] (英语).
  34. . MuscularMente. [2011年7月16日] (英语).
  35. . PR Newswire. [24 November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4).
  36. . Vancouver 2010. [2011年7月18日] (英语).
  • (PDF). IOC. July 2011 [2011-09-0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