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尔特号战列舰

韦尔特号战列舰德語:[註 1])是德意志帝国建造的首个远洋战列舰船级——勃兰登堡级的第二艘,是为纪念1870年普法战争中的韦尔特战役胜利而命名。其姊妹舰还包括有勃兰登堡号魏森堡号腓特烈·威廉选帝侯号。舰只于1890年5月在基尔日耳曼尼亚船厂开始龙骨架设,1892年8月6日下水,并至1893年10月31日投入舰队使用。韦尔特号及其三艘姊妹舰是当时仅有的装备有六门大口径重炮的战列舰,而非其它海军常用的双炮塔四门炮配置。

韦尔特号于1902年的石版画
历史
德意志帝国
艦名 韦尔特号
艦名出處 韦尔特战役
建造者 基尔日耳曼尼亚船厂
動工日 1890年5月
下水日 1892年8月6日
服役日 1893年10月31日
结局 1919年拆解报废
技术数据
艦級 勃兰登堡级战列舰
排水量 10670吨
全長 115.7米
全寬 19.5米
吃水 7.9米
動力輸出 7627千瓦特
動力來源 双轴三胀蒸汽机
速度 16.9节
續航距離 4300海里以10节
乘員 568人
武器裝備
  • 4 × 280毫米40倍径箍炮
  • 2 × 280毫米35倍径箍炮
  • 8 × 105毫米35倍径速射炮
  • 8 × 88毫米30倍径速射炮
  • 6 × 450毫米鱼雷发射管
装甲

韦尔特号在职业生涯的前十年都跟随德国舰队服役,参加和平时期常规的例行训练巡航和演练。它于1900年曾随帝国海军远征至中国,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但当舰队抵达时,北京之围已经解除,使得韦尔特号在中国几乎没有执行任何直接行动。1906年,由于更新更强大的舰只取代了勃兰登堡级的前线战列舰地位,韦尔特号只得作储备安置。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已过时和能力有限的韦尔特号于头两年在帝国海军内充当岸防舰,但没有参与任何行动。至1916年,它进一步沦为宿营船,并在战争结束前一直担当此职。尽管有计划在战后将其改造为一艘货船,但韦尔特号最终于1919年在但泽拆解报废。

设计

勃兰登堡级舰只线条画

作为德意志帝国海军建造的首批前无畏战列舰船级,韦尔特号是四艘勃兰登堡级战列舰的二号舰[1]。在威廉二世于1888年6月加冕德意志皇帝之前,帝国海军仅为一支主职本土防御的沿岸舰队,并由帝国海军部国务大臣列奧·馮·卡普里維于1880年代订购了许多岸防舰[2]。1888年8月,对海军事务有着浓厚兴趣的德皇任命海军中将亚历山大·冯·蒙斯接替卡普里维的职务,并指示他在1889-1890年度的海军预算中加入四艘战列舰。相比起前任所强调的岸防策略,蒙斯更青睐于战列舰队。他取消了卡普里维授权的最后四艘岸防舰,转而订购四艘万吨级别的战列舰。尽管它们是德国建造的首批现代化战列舰,预示着提尔皮茨时代公海舰队的来临,但这些舰只的授权是作为建造计划的一部分而授权,反映了1880年代由绿水学派引起的战术和战略的混乱。[3]

韦尔特号的全长115.7(379英尺7英寸),有19.5(64英尺0英寸)(加装防鱼雷网后为19.74(64英尺9英寸))的舷宽,以及7.6(24英尺11英寸)前吃水7.9(25英尺11英寸)的后吃水。舰只所设计的标准排水量10,013公噸(9,855長噸),满载排水量则达10,670公噸(10,500長噸)。它配备有两组三缸三胀蒸汽机以驱动三副螺旋桨,由十二台横向筒形锅炉供应蒸汽;在试航中所产生的最大功率为10,228匹指示馬力(7,627千瓦特),最高速度达16.9節(31.3每小時),并可以10節(19每小時)的速度巡航4,300海里(8,000。而标准船员编制则为38名军官及530名士兵。[1]

舰只在当时显得十分独特,因其主舰炮是由布置在三座双联装炮塔中的六门280毫米箍炮组成,而非同时代战列舰典型的四门炮[2]。其中舰艏和舰艉炮塔的炮管长度为40倍径[註 2],舯部炮塔则载有较短的35倍径炮管[1]副炮是由八门105毫米35倍径速射炮和八门88毫米30倍径速射炮组成,同样装在炮廓内。武器套件中还有六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均布置于船体水上部分的旋转支架上[1]。尽管主炮较当时其它主力舰更重,但与其它战列舰相比,勃兰登堡级舰只的副炮被视为弱项。[2]

韦尔特号受到复合装甲的保护。其装甲带在中央部分的厚度达400(16英寸),用于保护弹药舱轮机舱甲板装甲的厚度为60(2.4英寸)。而主炮塔的炮座则以300(12英寸)厚的的装甲板覆盖。[1]

服役历史

建成至1895年

作为同级的二号舰,韦尔特号是根据合同代号“B”[註 3]作为新增编入舰队的单位进行订购,并于1890年5月在基尔日耳曼尼亚船厂开始架设龙骨[1]。其初始工程进度为全部四艘同级舰中最慢;致使船体直至1892年8月6日才下水,较另外三艘姊妹舰晚了八个多月。在下水仪式上,维多利亚公主作为德皇威廉二世的胞妹,主持为舰只命名。其后的舾装工程进展迅速,并于1893年10月31日交付使用,成为首艘投入现役的同级舰。广泛的海上试航则一直持续至1894年4月。在此期间,它曾被临时分配至秋季演习舰队(,即公海舰队前身)的机动分舰队,以取代因蒸汽阀爆炸而受损的姊妹舰勃兰登堡号[6][7]1894年8月1日,韦尔特号被指派为德国舰队的旗舰参加年度秋季演习,受海军上将马克斯·冯·德尔·戈尔茨指挥。戈尔茨于8月19日与其参谋人员登上新战列舰,其中便包括当时的海军上校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在北海波罗的海的演习结束时,威廉二世也于9月21日登上韦尔特号检阅了舰队。[6]

韦尔特号于威廉皇帝运河

在这一时期,韦尔特号的舰长是由威廉二世的胞弟——海因里希亲王担任[8];而自1894年起,舰只的高级瞭望官则为弗朗茨·冯·希佩尔,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指挥了德国的战列巡洋分舰队,后来又成为整个公海舰队的指挥官[9]。11月1日,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逝世,威廉二世原本派其胞弟代表德国搭乘旗舰前往圣彼得堡出席葬礼。但步兵上将贝恩哈德·弗朗茨·威廉·冯·韦尔德却指出,派遣一艘以普法战争中韦尔特战役命名的军舰会引致法国代表团的反感,鉴于最近签署的《法俄同盟》,这将是极不明智的。威廉二世对此表示同意,因此海因里希亲王只得搭乘火车前往葬礼[10]。在姊妹舰腓特烈·威廉选帝侯号入役后,它取代了韦尔特号成为舰队旗舰。此后,韦尔特号被分配至第一分舰队的第一支队,进而取代老旧的铁甲舰德国号[6]

韦尔特号随分舰队余部出席了1894年12月3日在基尔举行的威廉皇帝运河开凿仪式[8]。分舰队随后开始在波罗的海进行冬季训练巡航;这是德国舰队首次展开这样的巡航。而在往年,舰队大部都会在冬季停航。巡航期间,第一分舰队从12月7日至11日锚泊在斯德哥尔摩,以参加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诞辰300周年的庆典。奧斯卡二世国王为到访的德国代表团举办了招待会。随后,在舰只需要返回母港进行保养维护之前,还于波罗的海进行进一步的演习。巡航期间,第一分舰队从12月7日至11日锚泊在斯德哥尔摩,以参加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诞辰300周年的庆典。[8]从12月19日至1895年3月27日,韦尔特号重新担任旧时的舰队旗舰职务,而腓特烈·威廉选帝侯号则在船坞进行维修[11]。舰只于1895年初进行了单独和支队训练。5月,进一步的舰队演习在波罗的海西部举行,期间还到访了奥克尼群岛柯克沃尔。分舰队于6月初回到基尔,在那里为威廉皇帝运河的通航作准备。在通航仪式上,它们于基尔湾向外国代表团展示了战术训练。[12]

7月1日,德国舰队展开进入大西洋的大型巡航;在8月初的回程途中,舰队停留在怀特岛出席了考斯帆船周[13]。而威廉二世于8月6日在当地主持了与韦尔特号同名的战役胜利二十五周年的纪念仪式,此举遭到英国媒体的尖锐批评[6]。8月10日,舰队返回威廉港,开始准备当月下旬举行的秋季舰队演习。首场演练于8月25日在黑尔戈兰湾开始。然后,舰队穿越斯卡格拉克海峡驶向波罗的海;强暴风雨对许多舰艇造成重大伤害,其中S41号鱼雷艇在风暴中倾覆,仅三人获救。舰队随即在基尔短暂停留,然后前往卡特加特海峡大贝尔特海峡展开包括实弹射击在内的演练。主要演习自9月7日开始,内容为从基尔至波罗的海东部的模拟攻击。后续的演习则在波美拉尼亚沿岸和但泽湾完成。9月14日,威廉二世在耶斯霍夫特对舰队进行了一次海上阅兵,宣告演习结束。[14]

1896-1900年

1899年的韦尔特号

1896年遵循了与前一年基本相同的训练模式。4月进行了舰只单独训练,4月底至5月初则在北海展开分舰队训练,其中包括出访荷兰港口弗利辛恩纽维迪普。更多的演练从5月下旬持续至7月下旬,分舰队进一步驶向北海北部,并频繁进入挪威水域。5月11日至18日,这些舰只造访了卑尔根。在演习期间,威廉二世陪同到访的中国直隶总督李鸿章于基尔视察了舰队。[15]8月9日,演习舰队在威廉港集结以进行每年一度的秋季舰队演习[16]。接下来的一个月,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基尔访问了舰队,并于9月8日登上韦尔特号。在射击演练期间,舰只凭借卓越的精准度而赢得第一分舰队的“恺萨射术奖()”。[11]

韦尔特号及舰队余部在1897年上半年都遵循常规的例行单独和分舰队训练模式[17]。1897年6月,舰只代表德国参加了为纪念维多利亚女王即位钻禧的海上阅兵[18]。传统的训练进程于8月初中断,当时威廉二世携皇后奥古斯塔前往喀琅施塔得访问俄国皇室;而第一分舰队的两个支队受命陪同德皇。它们于8月15日返抵但泽诺伊法瓦泽,并在那里加入舰队余部参加年度秋季演习。演习于9月22日在威廉港结束。12月初,第一支队又在卡特加特海峡和斯卡格拉克海峡进行演习,但由于船员短缺,进程被迫缩短。[19]

1898年,舰队波澜不惊的完成了例行的单独和舰队训练,并且加入了出访不列颠群岛的行程,期间分别在皇后镇格里诺克柯克沃尔停留。8月14日,舰队在基尔集结以进行年度秋季演习。内容包括对梅克伦堡沿岸实施模拟封锁以及在但泽湾与假想的“东方舰队”交战。在返回基尔途中,一场严重的风暴袭击了舰队,对许多舰艇造成重大伤害并致使S58号鱼雷艇沉没。舰队转而经行威廉皇帝运河并继续在北海进行演习。演习于9月17日在威廉港完成。12月,第一支队在艾克恩峡湾进行炮术和鱼雷训练,然后至卡特加特海峡和斯卡格拉克海峡进行支队训练。在此期间,支队从12月9日至13日到访了瑞典的孔斯巴卡。而在返回基尔后,第一支队的舰只全数进入船坞进行冬季保养。[20]

1899年11月25日,韦尔特号在艾克恩峡湾进行炮术训练期间,不慎撞上了一块暗礁。这导致船体裂开了一个6.7(22英尺0英寸)宽的孔洞,并淹没了三个水密舱室。舰只被送往威廉港进行修复工作。[21]在开始维修之前,有约500公噸(490長噸)的燃煤必须卸下以减轻船体重量。临时钢板被铆接在右舷以覆盖孔洞,而左舷的船体板则必须重新进行铆接。[22]这项工作从1899年12月持续至1900年2月。舰只因此无法跟随第一分舰队参加常规的冬季巡航。[11]

义和团运动

在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期间,中国的民族主义者围攻北京的外国公使馆,并杀害了德国公使克林德[23]。这一系列针对西方人的拳民暴行促使德国与其它七大强国——、、结成联盟[24]。当时,在中国的西方士兵数量太少,不足以击败义和团[25];北京的八国联军官兵总数仅为400余人[26]。而德国在当地的主要军事力量为东亚分舰队,它由防护巡洋舰奥古斯塔皇后号汉萨号赫塔号以及小巡洋舰伊伦娜号葛冯号和炮艇美洲豹号鸡貂号所组成[27]。德国还有一个500人的分遣队驻扎在大沽;再结合其它国家的部队,兵力约为2100人[28]。在英国将军爱德华·霍巴特·西摩尔的率领下,这些人试图突入北京,但由于强烈的抵抗而被迫停滞于天津[29]。为此,德皇决定派遣远征部队至中国以加强东亚分舰队。远征部队由韦尔特号及其三艘姊妹舰、六艘巡洋舰、十艘货船、三艘鱼雷艇和六个海军兵团组成,受德国元帅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指挥。[30]

7月7日,远征部队司令、海军少将理夏德·冯·吉斯勒报告他的舰只已完成行动准备,并于两天后离港。四艘战列舰及赫拉号通报舰通过威廉皇帝运河,在威廉港停靠以便与远征部队的其它单位集结。7月11日,部队从玉石湾起航驶向中国。它们于7月17-18日在直布罗陀停留加煤,并于7月26-27日穿越苏伊士运河。在红海丕林岛补充更多的燃煤后,舰队于8月2日进入印度洋。8月10日,这些舰只抵达锡兰科伦坡,并于8月14日通过马六甲海峡。它们于8月18日抵达新加坡并于五天后离开,至8月28日来到香港。两天后,远征部队在上海下游带的吴淞口锚区驻泊。[31]从那里开始,韦尔特号被分遣至大沽口炮台外围以掩护德国远征兵团的登陆[32]

当德国舰队抵达时,北京的外国公使馆之围已经由八国联军的其他成员部队所解除[33]。韦尔特号离开大沽后在青岛补充燃煤,并于10月25日经烟台返回吴淞。在那里,它加入了对长江实施封锁的行动。[11]随着局势日趋平静,四艘勃兰登堡级舰只于1900年末和1901年初被分别送往香港或日本的长崎进行大修;其中韦尔特号是从1900年11月30日至12月底去往长崎[32]。工程完结后,它于12月27日回到吴淞,一直停留至1901年2月8日才前往青岛进行支队训练和的炮术操练。韦尔特号及舰队余部于4月至5月都停留在上海。[11]

5月26日,远征部队收到了召回德国的命令。舰队在上海完成物资补充后,于6月1日离开中国海域。这些舰只于6月10日至15日在新加坡停留加煤,然后继续前往科伦坡,并从22日至26日在当地停留。为了抵御季风,舰队被迫在塞舌尔马埃岛停靠,以补充更多的燃煤。然后,舰队又分别在亚丁塞德港停留一天作加煤。它们于8月1日抵达加的斯,然后与第一支队会合,共同驶回德国。两支部队在抵达黑尔戈兰岛后分开,其中远征部队于8月11日回到玉石湾锚地,并受到了时任帝国海军总监、海军上将汉斯·冯·克斯特的检阅。翌日,远征部队就地解散。[34]德国政府最终为此次出征付出了超过一亿马克的代价[35]

1901-1914年

1911年的北海及波罗的海地图

从中国远征归来后,韦尔特号被送往威廉港帝国船厂旱坞进行大修,从8月14日持续至17日。然后,它重返舰队参加秋季演习。与此同时,在远征中国之前配属第一支队的韦尔特号及其姊妹舰,返回后已被转移至第一分舰队的第二支队。11月24日,韦尔特号在威廉港帝国船厂进行大型重建,成为同级舰中首艘展开现代化改造的成员。[11]在现代化进程中,艉部舰艛增设了一座带有舷道的第二司令塔[36]。韦尔特号及其姊妹舰的锅炉以更新的样式取代,并降低了舯部舰艛的高度[2]。相关工作一直持续至1903年12月[37]

完成现代化后,韦尔特号于1904年9月27日重新投入使用,并被分配至此时已重组为活动战列舰队()的第二分舰队,在那里替换了老旧岸防舰贝奥武夫号的位置。在勃兰登堡尚未完成改造期间,韦尔特号曾于9月至12月临时担当海军少将阿尔弗雷德·布罗伊辛格的旗舰。1905年2月16日,韦尔特号在基尔峡湾搁浅。两天后,在将足够的燃煤及弹药投出舰外以减轻重量后,它被拖走。然后,舰只驶入基尔并进入旱坞,在那里被发现船底有轻微凹陷。第二起事故发生于7月5日,当时S124号鱼雷艇横越穿过韦尔特号的舰艏。战列舰无法及时转舵并撞上鱼雷艇,致使后者严重受损。S124号的一个锅炉舱被淹,有3人被锅炉涌出的蒸汽严重灼伤。[38]

1906年7月4日,韦尔特号被转移至北海预备役分舰队()。它最初是担任该部队的旗舰,但至10月1日便由腓特烈·威廉选帝侯号取代。舰只随即退役,其船员亦裁减至仅保留1名维修人员。在接下来的八年中,它仅于1910年8月2日至9月13日和次年7月31日至9月15日期间重新启用过两次;两次都是为参加年度秋季演习。韦尔特号在两次演习中都被编入第三分舰队,并担任分舰队副司令、海军少将海因里希·萨斯的旗舰。它于9月15日回到预备役状态,并于一个月后停驻在基尔帝国船厂,以便为后续的服役做养护。[38]

第一次世界大战

冰面上的韦尔特号

1914年9月15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爆发后不久,韦尔特号被重新启用并分配至第五分舰队,受海军中将马克斯·冯·戈拉波夫指挥。该分舰队最初被用于北海的沿岸防御。从9月19日至26日,韦尔特号随第五分舰队余部展开了一次进入波罗的海东部的出击,但并未遭遇任何俄国部队。这些舰只随即返回北海恢复警戒勤务。韦尔特号于1915年1月16日至2月25日期间曾被临时转移至第六分舰队,以加强玉石湾和威悉河口的防御。3月5日,它驶往至基尔,并在当地裁减船员数量。经过短暂的休息,其船员得到恢复,并与勃兰登堡号一同被转移至利鲍,进而担任第五分舰队新任司令、海军少将阿尔弗雷德·贝加斯的旗舰。在利鲍,它们被指派为新近占领的俄国港口的警备舰[38]

两艘老旧战列舰最初是驻泊在海港外围,同时也被用作清理沉船。在这段时间里,舰只准备好了迎接俄国新式甘古特级战列舰的攻击,但攻击并没有发生。7月12日,两艘舰再次裁员。至1916年1月15日,第五分舰队解散,贝加斯从韦尔特号移走了他的旗帜。舰只于3月7日离开利鲍,翌日抵达诺伊法瓦泽。3月10日,它在但泽退役,解除其船员及武器作其它用途。[39]它的一些主炮被改装成“选帝侯型列车炮,但直至1918年初都未投入使用[40]。韦尔特号本身则在但泽被用作宿营船,直至1918年11月战争结束[39]。韦尔特号及勃兰登堡号都于1919年5月13日从海军名录中除籍并出售[41]。两艘舰均由总部设于柏林的拆船商“北德地下工程公司()”购得;其中韦尔特号最初是要改造为货船,但规划中的重建从未落实。相反,韦尔特号最终在但泽拆解报废。[36][39]

注释

脚注
  1. SMS表示, 即“陛下之舰”。
  2. 根据德意志帝国海军的命名法,该炮的官方名称为。其中Rk()表示“箍炮”,而L/40表示炮管长度,即40倍径[4]
  3. 所有德国舰船在订购时都会被赋予临时代号;其中新增编入舰队的使用字母代号,而用于替换旧舰的则使用“(旧舰名)替舰”。[5]
引用

参考资料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韦尔特号战列舰
  • Bodin, Lynn E. . London: Osprey Publishing. 1979. ISBN 978-0-85045-335-5.
  • François, Guy. . Paris: Editions Histoire et Fortifications. 2006. ISBN 978-2-915767-08-7.
  • Gardiner, Robert; Chesneau, Roger; Kolesnik, Eugene M. (编). .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ISBN 978-0-85177-133-5.
  • Gardiner, Robert; Gray, Randal (编). .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5. ISBN 978-0-87021-907-8. OCLC 12119866.
  • Grießmer, Axel. . Bonn: Bernard & Graefe Verlag. 1999. ISBN 978-3-7637-5985-9.
  • Gröner, Erich. .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 Harrington, Peter. . London: Osprey. 2001. ISBN 978-1-84176-181-7.
  • Herwig, Holger. . Amherst: Humanity Books. 1998 [1980]. ISBN 978-1-57392-286-9. OCLC 57239454.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Steinmetz, Hans-Otto. [The German Warships].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3-7822-0456-5.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Steinmetz, Hans-Otto. [The German Warships].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ASIN B003VHSRKE.
  • Holborn, Hajo. .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2. ISBN 978-0-691-00797-7.
  • Hore, Peter. . London: Southwater Publishing. 2006. ISBN 978-1-84476-299-6.
  • 11. New York: S.S. McClure. 1898.
  • Philbin, Tobias R., III. . Amsterdam: Grüner. 1982. ISBN 978-90-6032-200-0.
  • Sondhaus, Lawrence. .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7. ISBN 978-1-55750-745-7.
  • Sondhaus, Lawrence. . London: Routledge. 2001. ISBN 978-0-415-21478-0.
  • US Office of Naval Intelligence. 19.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00.

延伸阅读

  • Gardiner, Robert; Chesneau, Roger; Kolesnik, Eugene M. (编). .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ISBN 978-0-85177-133-5.
  • Nottelmann, Dirk. [The Brandenburg Class: High Point of German Armored Ship Construction]. Hamburg: Mittler. 2002. ISBN 3813207404.
  • Weir, Gary E. .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2. ISBN 978-1-55750-929-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