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游塘

過去歷史中馬游塘在意義上所指的地域可能比現在大,普遍認為是包含油塘一帶,現今多指將軍澳(寶琳路)的馬游塘村。

1967年「地底集體運輸系統路線圖」建議方案,曾規劃馬游塘站作觀塘綫的終站

馬游塘英語:)是香港西貢區的一個地方,在新界東邊,是由觀塘前往將軍澳(寶琳)的山坳之地。

歷史

名稱由來

1941年香港保衞戰馬游塘在魔鬼山防線之內,主要拖延日軍越過維港攻陷港島

據1924年政府軍部地圖所示,當時的馬游塘稱為 Lau Tong,有村屋數間,在山坳上有不少田地。山坳有涌直流落官塘澤地出海[1]

二戰英軍抗日,此處也位於防綫之上,叫「馬游塘防線」(Ma Lau Tong Line),當時馬游塘英文寫做 Ma Lau Tong (馬溜塘)[2][3]

戰後不少文獻都提及這個英文地名,所指地方與馬游塘村此一客家村落有所不同。

《1963年香港年報》中,同一書內兩幅地圖中,一者寫 Ma Yau Tong 在填海圖海灣上,另一者寫 Yau Tong (游塘,即今日油塘) 於分區界上。有一說前者 Ma Yau Tong 即「馬游塘」,得名於藍田山上的馬游塘村。不過1963年時,馬游塘村行政上屬於觀塘區而非油塘區,與所描繪地域相距甚遠。

1967年《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和1970年《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的地下鐵路建議方案,曾規劃觀塘綫一路延伸至馬游塘站,位置就是現今的油塘。

眾說紛紜下,有說法解釋馬游塘原指九龍觀塘以東地帶,即現時油塘及其北部。時移世易,馬游塘南部地區已改稱油塘,馬游塘則單指藍田山上的馬游塘村

馬游塘村

通往馬游塘村的道路

馬游塘村 (英語:Ma Yau Tong Village) ,原是一條客家村落 ,位置接近現在大上托山上的安達臣道前石礦場

時至今日,馬游塘村已屬一雜姓村落,以三姓為主,均各建有祠堂,有近百間屋。行政上被歸入新界西貢區範圍,地理位置介乎東九龍觀塘區藍田秀茂坪東緣,與新界東南邊緣之間,屬於坑口鄉事委員會範圍。

據《坑口鄉事委員會五十周年特刊》記載,馬游塘村的起名是與開村的祖先有關,當時開村先祖來到馬游塘村,看到風水地形像是馬兒在塘邊遊走,因此得名[4]

馬游塘村有道路連接到將軍澳寶琳路衛奕信徑第3段(藍田油塘井欄樹)都會經過馬游塘,途中能俯瞰馬游塘村。

交通

交通路線列表
寶琳路
  • 註:98P只限往將軍澳方向時途經

著名住客

參考資料

  1. 葉輝. . 文匯報. 2016-04-16 [2018-07-28].
  2.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10).
  3. G. B. Endacott, Alan Birch.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ISBN 9780195803754.
  4. 練, 子強. . 香港: 坑口鄉事委員會. 2007年10月13日: 80–81.

    參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