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與布吉納法索關係

中華民國與布吉納法索關係是指中華民國布吉納法索(1984年之前稱上伏塔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61-1973年、1994-2018年有正式外交關係,第二次斷交後,目前沒有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對布吉納法索的相關事務由駐奈及利亞聯邦共和國臺北貿易辦事處駐法國台北代表處共同管轄[1]

中華民國與布吉納法索關係

中華民國

布吉納法索

政治

外交

紫色國家表示在1971年的投票中支持中華民國續留聯合國,即《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其中包括當時的上伏塔共和國

1961年12月14日,中華民國上伏塔共和国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2]於首都瓦加杜古設立中華民國駐上伏塔共和國大使館,並派駐大使

1973年9月15日,上伏塔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10月23日,中華民國與上伏塔斷交。[2]

1984年8月4日,上伏塔更名為布吉納法索

1994年2月2日,兩國恢復中斷20年的大使級外交關係。於首都瓦加杜古設立中華民國駐布吉納法索大使館;於首都台北設立布吉納法索駐中華民國大使館,並互派大使。[2]

2017年1月,傳出兩國的邦交不穩,布吉納法索外交部長巴里(Alpha Barry)主動釋出風聲,指北京開出500億美元甚至更多補助做為復交的條件,但「布吉納法索拒絕了,因為台灣是我們的朋友和合作夥伴。我們合作得非常愉快,沒有理由重新考慮雙邊關係。」對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立即反擊,強調布吉納法索的說法是天方夜譚。[3]

斷交

2018年5月24日,布吉納法索與中華民國第二次斷交。[4]5月26日,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復交。[5]

2018年5月25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表示,「中國正在改變台海的現狀,破壞數十年來得以維持和平、繁榮與發展的架構。」國務院並對布吉納法索的決定表示失望。[6]

由於兩國已斷交,當時有一批送往布吉納法索價值約45萬美元的低階軍事物資在海上航運中,中華民國外交部國防部軍備局下令,要求這批物資在抵達非洲某港口時不准卸貨,直接送回台灣。[7]

布吉納法索是繼2018年5月1日中華民國與多明尼加斷交後單月內出現的第二個斷交國,為20年首例,而一年內淨減少之邦交國數亦創20年來之紀錄;同時該年亦是繼2005年以來首度在一年內與兩個友邦終止外交關係。

布吉納法索代表團

職稱姓名日期備註
總統龔保雷1994年7月、1998年10月、2001年3月、
2004年5月、2006年11月、2007年9月、
2008年5月、2011年10月、2014年10月
[8][9][10]
[11][12][13]
[14][15][16]
總理雍勵
宗哥
狄奧
席達
齊耶鈸
2003年3月、2006年4月
2010年5月
2012年5月
2015年6月
2016年5月
[17][12]
[18]
[19]
過渡政府總理[20]
[2]
國會議長陶赫
卡波雷
瓦森羅
席爾
狄亞羅
1999年6月
2005年3月
2013年10月
2015年5月
2016年6月
[21]
[22]
[23]
過渡委員會主席[20]
[2]
最高法院院長柯米(Sambo Antoine Komy)1997年7月[8]

僅列舉部分名單:

外交部長魏陶哥(A. Ouédraogo)[8][24]魏韜國[25][10]巴索雷[13][14][15][16]巴力[2]、國防部長波力[12][18]、農業部長古達巴(Koutaba)[8]、畢堅卡(Issa Martin Bikienga)[25]狄亞羅[13]、衛生部長杜維治(Alain Ludovic Tou)[9]游達[26]卜達[27]、舍柏格(Léné Sebgo)[23]、魏瑪勒(Smaïla Ouédraogo)[28]、環境部長沙法多哥(Salifou Sawadogo)[18]、巴席爾(Batio Bassiere)[28]、交通部長蘇拉瑪(Souleymane Soulama)[2]、能源部長卡蒲雷(Salif Kaboré)[23]、經濟暨財政部長邊班巴(Lucien Marie Noël Bembamba)[18]、青年暨就業部長顧達巴[27]、狄亞拉(Basga Emile Dialla)[23]、環境暨水利部長狄亞羅[9][21]、農業水利暨水產資源部長薩德克[14]、工商暨手工藝部長賈方多(T. Kafando)[8]、桑巴雷克[24]、商業企業暨手工業推廣部長薩努(Mamadou Sanou)[27]、基礎建設暨開發部長韋陶格(Jean Bertin Ouédraogo)[19][16]、文化觀光暨新聞部長薩瓦多哥[27]、郵政暨數位經濟部長魏濤閣[19]、國民教育暨識字部長柏莉(Koumba Boly)[19][16]、參謀總長羅固艾[25]、陶歐雷(Ali Traoré)[14][15]、薩杜(Oumarou Sadou)[28]、聯勤總司令盧介(Kodio Lougue)[13]、最高傳播委員會主席譚敏峇(Béatrice Damiba)[15]、國家廣播電台台長薩諾戈(Sanogo)[26]、瓦加杜古市長龔褒磊[9][14][27]

中華民國代表團

職稱姓名日期備註
總統陳水扁
馬英九
2000年8月
2012年4月、2014年1月
[25]
[19][16]
國民大會議長錢復1997年12月[8]
行政院院長吳敦義2010年11月[18]
司法院院長翁岳生2005年12月[29]
考試院院長伍錦霖2015年12月[20]

僅列舉部分名單:

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丁懋時[9]胡為真[19]、國家安全局長蔡得勝[23]、外交部長錢復[30]章孝嚴[8]胡志強[9]簡又新[26]陳唐山[22]歐鴻鍊[14]楊進添[18][19]林永樂[20]、國防部長高華柱[18]嚴明[16]、環境保護署長沈世宏[27]、新聞局長江啟臣[18]、勞工委員會主任委員王如玄[27][18][19]潘世偉[23]、陸軍司令王信龍[28]、臺灣非洲工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洪慶忠[28]

簽證

布吉納法索護照布吉納法索公民可以電子簽證的方式入境中華民國

兩國公民皆須申請簽證方可入境對方國家。持有中華民國護照中華民國公民可以落地簽證的方式入境布吉納法索,停留最多30天,入境須出示國際疫苗接種證明(黃皮書)。經布吉納法索轉機需申辦過境簽證[31][32]

持有布吉納法索護照布吉納法索公民則可以電子簽證入境中華民國,停留最多30天並不得延期。[33][34]

相關警示

有鑑於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中華民國外交部國外旅遊警示分級表將布吉納法索歸類為紅色警示:不宜前往,宜儘速離境(2020年3月24日發布);[35]衛生福利部的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表將布吉納法索歸類為第一級注意:提醒遵守當地的一般預防措施(2019年12月16日發布)。另有鑑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已將各國家與地區歸類為第三級警告:避免至當地所有非必要旅遊(2020年3月21日發布)。[36]

經濟

貿易

2019年,布吉納法索是中華民國第166大貿易夥伴、第180大進口夥伴、第149大出口夥伴。出口至布吉納法索的金額為472萬6,344美元,年減23.978%。自布吉納法索進口的金額為22萬5,282美元,年減20.151%。貿易呈現出超盈餘)450萬1,062美元,年減24.160%;2018年,布吉納法索是中華民國第154大貿易夥伴、第173大進口夥伴、第138大出口夥伴。[37]

出口至布吉納法索的主要項目:氰化鈉燈具人工肾裝置、智慧卡、其他靜電式逆變器等;自布吉納法索進口的主要項目:芝麻棉花[38]

投資

根據中華民國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統計,截至2017年,布吉納法索在台投資共4件,總投資額192萬美元。投資的產業包括:金融保險業、支援服務業住宿餐飲業等;台灣對布吉納法索投資共4件。[38]

援助

农业

兩國建交後,由於自1963年底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積極拓展與法國非洲各國的外交關係,中華民國政府便致力於穩固對非洲國家的邦交,主要方式即提供農業技術援助,而上伏塔布吉納法索舊名)也是提供農技援助的對象之一。中華民國農耕隊在上伏塔開墾了波碧(Boulbi)、鹿達(Louda)與姑河(Kou-Bobo-Dioulasso)三個墾區,推廣水稻耕種。由於頗有成效,上伏塔成為中華民國在西非拓展農技援助的示範區,然而在1972年9月,上伏塔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簽署了一份《經濟技術合作協定》,並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承諾接手中華民國農耕隊仍在進行中的姑河計畫與修建Tombao鐵路之下,於1973年9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中華民國於該年10月23日宣布中止兩國邦交,且撤回農耕隊。1994年,布吉納法索總統布莱兹·孔帕奥埃因事前獲悉西非法郎即將貶值,恐引發經濟失衡,便迅速轉換承認,與中華民國復交,而中華民國方面則派出5人前鋒考察團。[39]

1994年5月31日,成立駐布吉納法索農技團。[8]歷年來,除了開墾巴格雷墾區那干貝河右岸1,200公頃水稻田外,並進行第永格列地區陸稻6,000公頃開發計畫,以達到糧食增產、自給自足。巴格雷墾區已於2009年完成技術移轉,並將墾區業務與資材交由布吉納法索自行經營管理。另高粱酒生產計畫(酒廠設備可利用當地樹薯生產藥用酒精)亦於2009年結束並移交;2004年7月起,協助執行發展養魚計畫。[11][27]

醫療

1994年6月21日,成立駐布吉納法索醫療團,負責支援該國第3大城古都古友誼醫院的門診及住院工作,以及每年提供醫療援款供該國購買醫療器材藥品、選送醫事人員赴國外受訓、改善醫療基礎建設、舉辦短期醫學研究及講習班等。[8][11]由臺灣廠商興建有600床的「龔保雷國家醫院」於2011年9月1日啟用,台灣埔里基督教醫院協助開院與管理工作,[15]2013年12月,完成醫院管理系統架設,是布吉納法索首次引進臺灣的醫管系統。[23]

電力

自2011年起,援助布吉納法索國民教育暨識字部執行「非洲一盞燈計畫」,以公開招標方式採購自主型太陽能燈,提升該國的基礎教育。另援助布吉納法索國營電力公司(SONABEL)在濟加地區興建一座1.1百萬瓦太陽能發電廠,以協助該國解決電力不足問題,於2017年5月11日啟用。[28]

交流

學術

2004年起,中華民國政府提供「台灣獎學金」。[11]2005年起,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國合會)派遣華語文教師赴該國教學,2009年起改由布吉納法索政府聘請,[27]列入兩國合作混合委員會的正式雙邊合作計畫,定名「華語文教學推廣計畫」,與該國總統府施政承諾常設秘書處合作,以語言教學、文化講座、文化推廣活動為3大主軸。[23]2015年4月24日,舉辦首次「華語文能力測驗」。[20]此外,在首都瓦加杜古設有「臺灣文化中心」。[18]

2017年,經駐布吉納法索大使館遴選,有17名臺灣獎學金受獎生、4名國合會獎學金受獎生赴台就學;另選派24名該國學員赴台參加各項研習班(含遠朋班、國際人力資源培訓研習班、國際土地政策研究訓練中心研習班)。[28]

中華民國協助布吉納法索推動職業訓練體系可分為兩階段:2006年6月-2013年6月為第1階段,由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成立專案小組,協助布吉納法索推動「加強職業訓練計畫」,2008年已代訓首批高階主管及種籽師資。[14]另在古都古大學設立工教系,以強化自行培養技職教育及職業訓練師資的能力。[27]金亞雷職訓示範中心也於2010年12月21日竣工;[18]2013年7月-2016年12月為第2階段,由國合會承辦,協助興建4所高職、2個職訓示範中心等。[23]

僑民

2005年,旅居布吉納法索的華人約50餘人,來自台灣的僑民有3人。[12]

藝文

2005年,王小棣所執導的電視劇《45度C天空下》是改編自前往布吉納法索服替代役的役男連加恩所著的《愛呆西非連加恩》一書,並前往該國實地拍攝。

協定

雙邊協定[40]
日期簽署備註
1994年7月22日 中華民國政府布吉納法索政府間合作混合委員會權限、組織及功能議定書》 [註 1]以下簡稱中布
1995年9月9日 《中布農業技術合作協定》 [註 2]
1996年4月 《中布有關相互免費提供使館館舍議定書》 [8][註 3]
1996年4月19日 《中布醫療技術合作協定議定書》 [8][註 4]
1998年2月21日 《中布關於醫療援款特別協議》 [註 5]
1998年10月9日 《中布有關核發兩國持外交、公務暨普通護照人士簽證協定》
《中布相互促進暨保障投資協定
[註 6]
 
1999年4月8日 《中布關於防制沙漠化特別計劃財援議定書》
2002年9月 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台與布吉納法索國家廣播電台合作協議》 [26]
2004年1月30日 《中布有關派遣中華民國志工人員至布吉納法索服務協定》
2014年6月5日 中華民國法務部調查局洗錢防制處與布吉納法索國家金融情報處理組關於洗錢及資助恐怖分子情資交換合作協定》
2015年1月28日 中華民國外交部外交及國際事務學院與布吉納法索外交國際高等研究院協定》

交通

客運

兩國無直航班機,可經由(不計航點遠近,截至2019年12月18日[註 7]):

 中華民國

駕車

持有中華民國國際駕駛執照或申請布吉納法索駕駛執照,並投保車險,可在布吉納法索駕車不超過6個月。[41]

注釋

  1. 每2年輪流在中華民國與布吉納法索舉行會議。[18]
  2. 延期換文:2001年9月11日、2004年4月26日
  3. 附加議定書:2003年3月17日
  4. 延期換文:2001年3月11日;續約:2004年12月27日、2017年6月19日
  5. 修訂換文:1999年10月20日;續約:2009年4月6日
  6. 續約:2011年10月12日
  7. 有鑑於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影響,暫停更新。

參考資料

  1. . 中華民國外交部 領事事務局.
  2.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7-05 [2018-02-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1-29).
  3. 戴瑞芬. . 聯合新聞網. 2018年5月24日 [2018年6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6月20日).
  4. 公眾外交協調會.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年5月24日 [2018年5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5月26日).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18-05-26 [2018-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6) (中文(中国大陆)‎).
  6. 曹郁芬. . 自由時報. 2018年5月25日 [2018年8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5月2日).
  7. 翁嫆琄. . ETtoday新聞雲. 2018年5月25日 [2018年6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6月13日).
  8.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1).
  9.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8).
  10.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0).
  11.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4).
  12.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30).
  13.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1).
  14.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4).
  15.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10-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0-01).
  16.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10-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2-25).
  17. 公眾外交協調會.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03年3月21日 [2018年10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10月10日).
  18.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10-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2-18).
  19.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10-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6-11).
  20.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10-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8-30).
  21.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3).
  22.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3).
  23.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10-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6-11).
  24. 公眾外交協調會. .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8年10月2日.
  25.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0).
  26.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2).
  27.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03).
  28.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9-04-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4-02).
  29. 公眾外交協調會.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05年12月16日 [2018年10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10月10日).
  30. 公眾外交協調會. .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4年12月5日 [2019年3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2月14日).
  31. .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32. . 中華民國外交部.
  33. .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34. .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35. .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36. . 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
  37. . 中華民國經濟部 國際貿易局. 2018-02-26 [2018-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9).
  38. .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2016-07-21 [2018-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03).
  39. 王文隆. . 《臺灣文獻》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12-09-30, 63 (3): 125-150頁. ISSN 1016-457X.
  40.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7-06-19 [2018-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30).
  41. .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參見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