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新聞

假新聞英語:)為以不實資訊誤導大眾,以帶來政治經濟市場、或心理得到成就感和利益的新聞或宣傳[1],包括通過傳統新聞媒體(印刷和廣播)或在線社交媒體傳播的故意錯誤資訊惡作劇[2]。這些虛假信息通常是由記者因收受利益而進行報導時引起的,這種的做法稱為支票簿新聞[3]。這些新聞已經增加了更多假新聞或黃色新聞的數量,並經常被反饋為社交媒體中的錯誤信息,成為一種負面的正向循環[4]

记者从弗雷德里克·伯·奥珀(Frederick Burr Opper)1894年的插图中获得各种形式的「假新闻」

美国总统唐納·川普频繁使用“假新闻”一词称呼對他進行負面報導的媒體[5][6],同樣的現象也發生在所有國家,形成越來越對立和撕裂的民主社會。假新聞為了增加讀者或網路分享,常會配合吸引人的標題或是完全假造的新聞故事[1],也有基於事實斷章取義或是主觀誘導假新聞,都是為了達到其爭辯的目的。假新聞類似标题党,主要都是靠所產生的廣告收入,不管內容的正確與否[1]。假新聞容易取得廣告收入、增加政治上的兩極分化,因著社会化媒体的無所不在,經Facebook傳播假新聞的散佈有相當的關係[1][7]。根據德國霍恩海姆大學的研究成果,極右翼人士特別偏好轉載假新聞[8]。一些沒有標示維護者或編輯者的匿名網站,由於很難針對製造假新聞的作者起訴,也會成為假新聞的媒介之一[9]。普林斯顿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年长的人相对于年轻人较为缺乏数字素养,而更容易分享假新闻[10]

假新聞的相關性在後真相政治中有所增加。對於媒體機構而言,吸引觀眾訪問其網站的能力對於產生在線廣告收入是必要的。發布具有用戶的虛假內容的故事有利於廣告商並提高評級。輕鬆訪問在線廣告收入,增加政治兩極分化以及社交媒體(主要是Facebook消息來源)的流行[2],都與假新聞的傳播有關,這些新聞與合法新聞報導競爭[11]。此外,各國政府也多少參與製作和宣傳假新聞以減低敵國的影響力[12]

虛假新聞破壞了媒體的正當報導,使記者更難以報導重大新聞報導[13]BuzzFeed的一項分析發現,關於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的前20個虛假新聞報導在Facebook上的點擊率超過了19個主要媒體的前20則選舉報導[14]。匿名託管的虛假新聞網站[2]也缺乏已知的出版商也受到批評,因為它們難以起訴假新聞的來源[15]

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莫哈末坦言,数码时代已造就很多人通过网上阅读,但无节制的数码阅读来源,已成为散播“假新闻”或散播其他破坏社会内容的渠道[16][17][18]

定義

How To Spot Fake News(如何发现假新闻)是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提出如何識別假新聞的資訊圖表

假新聞是一種新詞[2][19],通常用來指捏造新聞。在傳統新聞,社交媒體或虛假新聞網站中發現的這類新聞事實上沒有任何依據[20]CBS節目60分鐘時事雜誌的製片人Michael Radutzky表示,他的節目認為假新聞是“可能是虛假的故事,在文化中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受歡迎的吸引力),並被數百萬人消費”,這些故事不僅存在於政治領域,還存在於疫苗接種,股票價值和營養等領域[21]

本身為記者和新聞官的作家特里·普拉切特(Terry Pratchett)是最早關注互聯網上假新聞傳播的人之一。他在1995年接受微軟創辦人的採訪時,他說:「讓我說自己稱之為某事物或其他事物,我決定推廣一篇虛假的論文,它說猶太人第二次世界大戰負有全部責任。在網上有一種對信息的尊重,這一切都在那裡:沒有辦法弄清楚這些東西是否有任何底線,或者某人是否已經成功了」。並不同意,認為網絡上的權威人士會把印刷品以更為複雜的方式來檢查事實和聲譽,但這正是普拉切特指出“準確地預測了互聯網將如何傳播並使假新聞合法化”。[22]

歷史

特徵

假新聞一般有以下特徵:[23]

  • 釣魚式標題
  • 宣傳
  • 諷刺性內容
  • 垃圾內容
  • 誤導性的標題
  • 有偏見的新聞

First Draft News則認為假新聞有以下特徵:[24]

  • 諷刺性或模仿性內容
  • 虛假連接
  • 誤導性內容
  • 虛假上下文
  • 冒名頂替的內容
  • 操縱內容
  • 捏造的內容

識別

香港新聞工作者區家麟提出識別假新聞的幾點基本步驟[25],概括如下:

  • 設立預警系統:不輕信令人嘩然的圖片或文章。
  • 訊息源頭要清楚:判斷來源的可信度。
  • 不要只看標題:可能文不對題,要看完內文才轉發。
  • 留意評論:參考讀者留言澄清錯誤。
  • 留意日期:留意報導日期,是否舊聞新推。
  • 搜尋相片:利用Google圖片,看看是否舊相亂用,或文不對圖。
  • 有片未必有真相:要判斷片段前後發生甚麼事。
  • 調查及統計數據要細心讀:避免統計誤用
  • 小心斷章取義:要留意前文後理,撮錄有無扭曲。

而社交媒體Facebook亦有教導用戶如何辨識假新聞:[26]

  • 對標題持懷疑態度:如果標題裡有誇張成分,那就可能是假新聞。
  • 仔細查看網址:把網站和已經保存的可信來源網站進行對比。
  • 確認新聞來源:確認所有的新聞都是由可信賴的新聞機構或記者撰寫。
  • 留意排版:許多假新聞網站都會有詞語的拼寫錯誤和奇怪的排版,仔細閱讀你就可以看到這些問題。
  • 留意圖片:把圖片放在搜尋引擎上查找確認它的來源。
  • 檢查日期:假新聞可能包括沒有任何意義的時間訊息,或者相關事件的日期已被更改。
  • 查找資料來源:檢查作者使用的資料來源是否準確真實,缺乏證據或援引不具名人士的訊息就表示這是一則假新聞。
  • 查找相關新聞:一個新聞事件往往會有多個相關報導,如果相關訊息能查到多個新聞報導,且有多個可信任的機構報導,那這新聞可能是真實的。
  • 判斷新聞是否是個笑話:仔細查看新聞細節和文風,看看是否為了開玩笑而寫。
  • 只分享自己相信的訊息:沒有確認新聞的真實性之前,不應在網路上分享。

各地假新聞流傳情況及應對方法

台灣

針對台灣假新聞在網路推波助瀾下影響力更爲廣大,2017年中華民國國家教育研究院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推動針對辨識假新聞提出基礎教育相應的教學,協助培養媒體素養能力[27][28]关于台灣媒體出現報導失實及媒體造假现象,參见台灣媒体乱象

2018年9月,臺灣駐大阪辦事處長蘇啟誠燕子颱風中,台灣社會以及政界人士過度操作關西機場爭議的話題蒙冤而輕生。[29][30][31][32]

2020年,臺灣非官方事實查核機構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查核了多個有關當年在該國舉行的總統選舉有做票行為的假新聞。[33]

美國

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后,假新闻成为了一个全球话题,数十亿人广泛认识[34][35][36][37][38][39][40]

牛津大学牛津网络学院的教授菲力普·霍華德研究了竞选前美国的网络流量。他发现针对密歇根的大约所有新闻中的一半都是虚假或垃圾内容,而另一半来自真实专业新闻来源[41]

根据BuzzFeed,在总统竞选活动的最后三个月中,Facebook上前20篇虚假的竞选相关文章中有17篇是反克林顿或亲特朗普的。Facebook用户与这些内容的互动相较来自真实新闻机构的报道更为频繁[42]

美国总统唐納·川普频繁使用「假新闻」一词称呼传统新闻媒体,其中单独针对CNN[43]。语言学家喬治·萊考夫说这制造出了对该词的含义的困惑[44]。根据CBS的《60分鐘時事雜誌》,特朗普总统可以使用假新闻一词称呼任何新闻,不论其是否是确切或负责的,只要他不同意新闻的内容[41]

自唐納·川普就任總統後,主流媒體對川普進行負面報導的比例遠高過正面報導,根據哈佛學者於2017年的一項研究指出,唐納·川普就任100天的期間,CNNNBC有關唐納·川普的負面報導為93%,CBS為91%,紐約時報為87%,華盛頓郵報為83%,華爾街日報為70%,福斯新聞為52%;整體而言,負面報導約佔80%,這個比例遠超過其他幾位前任美國總統。報告中也指出,新聞媒體應該適時給予川普正面的評價。大眾對媒體的信任度低落有多種因素,其中一項即是記者自身的偏見,這樣的意識形態將會弱化媒體的監督角色。[45]

大纪元时报分析歸納出美國媒體報導唐納·川普時常見的8種假新聞手法[46][47][48]:斷章取義,抽離脈絡;移花接木,以假亂真;焦點錯置,引人誤解;視而不見,充耳不聞;匿名來源,無中生有;急於炒作,查證不足;雙重標準,差別待遇;嚴重錯誤,誇張詭異。

在2016年12月,一位持枪的北卡罗来纳男子——埃德加·麦迪逊·韦尔奇,前往华盛顿特区,并在Comet Ping Pong披萨店开枪,原因是受到一则指控民主党领导人在披萨店中运行一个恋童团伙的网上假新闻故事(美國媒體以「門」一詞稱之)驱使[49]。这类故事倾向于迅速爆红。例如Facebook的社交媒体网站,在假新闻的传播中起重要作用。这类系统展示给用户反映他们兴趣和浏览历史的内容,以致虚假或误导性的新闻。在与检察官认罪协商后,韦尔奇对跨州运输武器的联邦指控和使用危险武器袭击的哥伦比亚特区指控认罪。在2017年6月22日韦尔奇被判四年监禁并同意赔偿饭店损失了的5744.33美元[50]

中國大陆

人民日報有關湖北麻城創出早稻畝產36956斤記錄的報導

大跃进期间,中共媒体如《人民日报》曾就各地粮食产量展开了虚假报道,如1958年8月13日报道湖北省麻城县水稻亩产达到了36900斤。

印度

自2017年5月起,印度各地陸續出現因WhatsApp謠言而引致市民無辜致死的事件。當時,印度一個農村流傳一個在WhatsApp上散布的假消息,結果開展了如同中世紀的「獵巫行動」,導致7人枉死[51]。而在2018年6月,WhatsApp及社交媒體流傳兩名29歲及30歲男子綁架及販賣兒童的消息,結果該兩男子在一條村落遭村民毆打至死[52]。同年7月,印度有鄉村居民在WhatsApp收到訊息,流傳附近地區會有綁匪出現,呼籲民眾格外留神。民眾對消息不虞有詐,其後看到5名可疑人士,便認為他們就是消息所指的綁匪,於是聯群將他們打死[53]

印度政府曾經就當地的假新聞問題提出修例,新聞記者若「製造或傳播虛假新聞」,經由印度人民黨組成的委員會審訊後,有可能被暫停或永久取消記者資格。但修例引起記者和當地反對派強烈不滿,認為新規定是政府在當地的2019年大選前意圖箝制新聞自由的手段,總理莫迪只好撤回草案。[54]

面對假新聞在印度的流傳,印度媒體Media Nama的創辦人兼總編輯帕瓦認為WhatsApp未必知道假資訊是如何傳播,因此政黨容易就可在平台上散播錯誤消息,而且沒有人能追蹤資訊來源[55]。而在2019年印度大選來臨前,當地的WhatsApp增加了Fact Check(即事實檢查)的功能,打擊當地的假新聞現象[56],而當地的Facebook亦刪除了高達700多個帖子[57]

歐盟國家

有鑑於假新聞流傳會影響2019年歐洲議會選舉結果,歐盟遂決定打擊社交平台上的假新聞[58]法國政府亦建議設立「打假法」,以打擊假新聞[59],雖然法案引起不少質疑和反對,但最後仍獲通過[60]。而在德國,政府於2017年亦計劃要求網絡社交媒體若發現有使用者發放假新聞及仇恨言論,必需在24小時內刪除,否則可面臨最高達5000萬歐元罰款[61],並於2018年實施[62]

俄羅斯

2019年3月,俄羅斯通過了一項禁止網站傳播虛假信息的新法案[63]。除了處理假新聞外,新立法還會懲罰任何來源或網站發布侮辱國家,政府象徵或其他政治人物的材料[64]

新加坡

2019年5月,新加坡国会通过打假新闻法令,新法赋予政府官员可以命令社交媒体网站在当局认为虚假贴文旁放置警告,甚至可要求移除相关内容。判定违法的企业及个人将罚款100万新元和10年徒刑,法令于10月1日生效。[65]

加拿大

2016年11月,加拿大政府部門開始留意互聯網上假新聞的傳播,並討論幫助當地報章打擊假新聞。國會議員Hedy Fry指出因互聯網上的發布者比印刷媒體的責任少,因此容易出現假新聞。國會對假新聞的討論包括了互聯網上假新聞氾濫以及加拿大報章資源減少,以至對加拿大民主的影響。Facebook的代表參與了會議並告知國會議員,Facebook有義務幫助人們在互聯網上收集資料。[66]

2017年1月,Kellie Leitch的保守黨活動承認傳播假新聞,包括謊稱總理Justin Trudeau正在資助哈馬斯。活動經理表示他散播假新聞為了引起負面反應,以便確認哪些不是“真正的”保守派人士。[67]

目前,加拿大並沒有法律禁止傳播不正確的信息,除非該信息有誹謗性質。加拿大刑法第181條禁止散播假新聞,但加拿大最高法院於1992年宣布該條款違憲。現時,並沒有專門打擊假新聞的法律。加拿大政府在各種官方網頁提供法律信息資源。[68]

香港

香港公安條例曾有針對假新聞的法律條文,但於1987年廢除。此前曾於六七暴動期間用以對付左派傳媒如新晚報、田豐日報及香港夜報。[69] 2019年反送中運動期間,Facebook法新社合作,查找在Facebook及其他社交媒體內的假新聞內容,並撰寫超過30個查證報告,發現親北京、親政府和支持香港警察的羣組較多發出假消息。[70]其後Facebook曾多次移除和《文匯報》關係密切的建制派網上媒體點新聞的Facebook專頁。[71][72]HKG報港人講地亦被指發布虛假信息。

另外於6月,風波期間網上有一段影片(致年青人:你們沒上街的父母根本沒有愛過你),影片中一個自稱曾參與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的遊行示威、承受過警方催淚彈的名為「Louis Yuen」的「90後」批鬥香港父母,影片被包括《文匯報》在內的香港建制派網絡平台和媒體引用,但隨即有人質疑影片的真確性,亦有聲音批評「有建制派人士甚至中國共產黨企圖假借年輕人的名義、採取激進言辭挑起世代矛盾和故意分化香港人,重施中國共產黨在掌權之初製造假新聞的手法,散播假新聞企圖離間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的群眾」。[73]

一些西方媒体(例如BBC)亦在香港反修例运动中歪曲报道。BBC在2019年8月发布了名为“香港抗议:警察用枪指向示威者”("Hong Kong protests: Police officer points gun at protesters.")的影片,但改影片显示,警察被包围时,示威者用雨伞、砖头等物品向他们袭击,根据香港法律,警察有权在自身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举起武器作为警告。这是BBC发表的关于香港警察的歪曲报道的例子之一,为香港抗议活动推波助澜。

2019年9月,一名男子潘榕偉以「金正恩」作為網名,於網上社文媒體發布虛假內容的帖文,訛稱有被捕人在新屋嶺扣留中心遭香港警方及愛國人士虐待、暴打、甚至被強姦及輪姦、殺害,並鼓吹網民包圍新屋嶺扣留中心。其後,潘榕偉因煽惑他人非集法結被捕。他在庭上接受審訊時承認,他對警方及愛國人士的指控均是他憑空捏造,是屬於虛假不實的指控。他坦言自己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得到別人關注,想「呃like」。[74]

参考文献

腳註

  1. Hunt, Elle. . The Guardian. 2016-12-17 [2017-01-15]. ISSN 0261-307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2) (英国英语).
  2. Tufekci, Zeynep. . Wired. 16-01-2018 [2019-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3).
  3. Soll, Jacob. . POLITICO Magazine. 2016-12-18 [2019-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1) (英语).
  4. Himma-Kadakas, Marju. . Cosmopolitan Civil Societies: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July 2017, 9 (2): 25–41. doi:10.5130/ccs.v9i2.5469.
  5. Lind, Dara. . Vox. 2018-05-09 [2018-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8).
  6. Murphy, Jennifer. . libraryguides.vu.edu.au. [2018-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2) (英语).
  7. Woolf, Nicky. . The Guardian. 2016-11-11 [2017-01-15]. ISSN 0261-307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9) (英国英语).
  8. 洪聖斐. . 新頭殼. 2017-08-03 [2017-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4).
  9. Callan, Paul. . CNN. [2017-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5).
  10. Guess, Andrew; Nagler, Jonathan; Tucker, Joshua. . Science Advances. 2019-01-09, 5 (1): eaau4586. doi:10.1126/sciadv.aau4586.
  11. Woolf, Nicky. . The Guardian. 2016-11-11 [2017-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9).
  12. . POLITICO. 2017-09-14 [2017-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5) (美国英语).
  13. Carlos Merlo, , Univision Noticias, 2017 [2019-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0)
  14. Chang, Juju; Lefferman, Jake; Pedersen, Claire; Martz, Geoff (November 29, 2016). "When Fake News Stories Make Real News Headlin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Nightline. ABC News.
  15. Callan, Paul. . CNN. [2017-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5).
  16. 汉良. . 马来西亚诗华日报新闻网. [2021-01-23] (中文(中国大陆)‎).
  17. . 光华网. [2021-01-23] (美国英语).
  18. . 東方網 馬來西亞東方日報. [2021-01-23] (中文(简体)‎).
  19. . The New York Times. 2017-04-03 [2019-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3). Fake news – a neologism to describe stories that are just not true, like Pizzagate, and a term now co-opted to characterize unfavorable news – has given new urgency to the teaching of media literacy
  20. H. Allcott; M.Gentzkow. (PDF).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17, 31 (2): 211–236 [2017-05-03]. doi:10.1257/jep.31.2.2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10-18).
  21. Lazer, David M. J.; Baum, Matthew A.; Benkler, Yochai; Berinsky, Adam J.; Greenhill, Kelly M.; Menczer, Filippo; Metzger, Miriam J.; Nyhan, Brendan; Pennycook, Gordon. . Science. 2018-03-09, 359 (6380): 1094–1096 [2019-08-04]. ISSN 0036-8075. PMID 29590025. doi:10.1126/science.aao299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0) (英语).
  22. Alison Flood. . The Guardian. 30 May 2019 [2019-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9).
  23. . Webwise.ie. 2018-06-21 [2019-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2) (英国英语).
  24. Wardle, Claire. . firstdraftnews.org. 2017-02-16 [2017-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0).
  25. 區家麟. . 香港01博評. 2017-01-04 [2017-04-07].
  26. . [2019-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1).
  27. . [2017-04-12] (英语).
  28. 梁珮綺. . 《自由時報》. 2016-05-06 [2017-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4).
  29. 李秉芳. . 關鍵評論. 2018-10-06 [2018-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4).
  30. . 信傳媒. 2018-09-17 [2018-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4).
  31. . 風傳媒. 2018-09-16 [2018-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4).
  32. 汪淑芬. . 《中央社》. 2018-09-19 [2018-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4).
  33. .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2020-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7).
  34. Leonhardt, David; Thompson, Stuart A. . New York Times. 2017-06-23 [2017-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3).
  35. Qui, Linda. . New York Times. 2017-04-27 [2017-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2).
  36. Kessler, Glenn; Lee, Michelle Ye Hee. . Washington Post. 2017-05-01 [2017-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4).
  37. Drinkard, Jim; Woodward, Calvin. . Chicago Tribune. 2017-06-24 [2017-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5).
  38. . JSTOR Daily. 2016-11-29 [2017-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6).
  39. . BBC News. 2016-11-03 [2017-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23).
  40. . The Somerville Times. 2017-01-11 [2017-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8).
  41. . CBS News. 2017-03-26 [2017-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5).
  42. . CBS News. 2016-11-17 [2017-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3).
  43. . Fox News. 2017-02-16 [2018-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2).
  44. . NPR. [2017-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9).
  45. Thomas E. Patterson. . Shorenstein Center,2017-05-18. [2018-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8).
  46. 唐浩. . 大紀元. Epoch Times. 2018-06-28 [2018-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5).
  47. 唐浩. . 大紀元. Epoch Times. 2018-06-30 [2018-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5).
  48. 唐浩. . 大紀元. Epoch Times. 2018-07-04 [2018-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5).
  49. . PolitiFact.com. [2017-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1).
  50. . NPR.org. [2017-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2) (英语).
  51. 楊紫微. . 香港01. 2017-06-22 [2019-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3).
  52. . 明報. 2018-12-31 [2019-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3).
  53. 梁凱怡. . 香港01. 2018-07-05 [2019-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3).
  54. 梁凱怡. . 香港01. 2018-04-04 [2019-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3).
  55. 馮翠山. . 香港01. 2018-05-16 [2019-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3).
  56. . 香港經濟日報.
  57. 印度大選假新聞滿天 臉書刪7百帳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台灣華視新聞,2019-04-08
  58. 高源樺. . 香港01. 2018-04-02 [2019-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3).
  59. 陳奕謙. . 香港01. 2018-01-04 [2019-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3).
  60. 王海如. . 香港01. 2018-07-05 [2019-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3).
  61. 歐敬洛. . 香港01. 2017-04-06.
  62. 胡元輝:數位屠殺 vs.慢性自殺──管制假新聞的民主試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端傳媒,2018-06-29
  63. April 30, Rev Ben Johnson •; 2019. . Acton Institute PowerBlog. 2019-04-30 [2019-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30) (美国英语).
  64. . www.aljazeera.com. [2019-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9).
  65. .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2019-10-02 [2019-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1) (中文(简体)‎).
  66. Cheadle, Bruce. . CTVNews. 2016-11-17 [2019-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2) (英语).
  67. . www.macleans.ca. [2019-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68. Ahmad, Tariq. . www.loc.gov. 2019-04 [2019-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69. 余鴻健. . 印藝241期. [2019-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2).
  70. . 香港蘋果日報. [2019-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3).
  71. .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2019-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4) (英语).
  72. 張嘉敏. . 香港01. 2019-09-14 [2019-11-13] (中文(香港)‎).
  73. . RFI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2019-06-27 [2020-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1) (中文(繁體)‎).
  74. . 《香港01》.

其他

  • Bounegru, Liliana; Gray, Jonathan; Venturini, Tommaso; Mauri, Michele. . Amsterdam: Public Data Lab. 2018-01-08 [2019-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5). An open access guide exploring the use of digital methods to study false viral news, political memes, trolling practices and their social life online.
  • Young, Kevin. . Graywolf Press. 2017. ISBN 978-1555977917.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