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謬誤

起源謬誤(genetic fallacy)或基因謬誤是一種不相干的謬誤,係針對論述的起源攻擊,而非針對該論述本身攻擊。例如攻擊提出論證的人、攻擊某論證起於落後的年代、根據某個字詞的詞源斷言其意義等等。

例子

例一

甲:「殺人者死,天經地義,我完全支持死刑,堅持反對用包括無假釋無期徒刑在內的任何手段取代死刑;另外亂世用重典,對其他的一些犯罪行為,像是強姦、酒駕、吸毒、虐待兒童等,也該嚴厲處罰。」
乙:「拜託?現在都什麼時代了,還把殺人者死、亂世用重典這些上古時代的封建思想拿出來說嘴?」

乙不是用事實和學理而是攻擊說死刑和嚴刑峻罰源自落後的「上古時代」,藉此反駁甲支持死刑和嚴刑峻罰的觀點。

例二

甲:「有時適當的體罰是必要的,就如《聖經》上說的,『不忍用杖打兒子的,是恨惡他;疼愛兒子的,隨時管教。』(箴言13:24),又說『不可不管教孩童;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於死。你要用杖打他,就可以救他的靈魂免下陰間。(箴言23:13-14)』,還說『杖打和責備能加增智慧;放縱的兒子使母親羞愧。』(箴言29:15)」
乙:「《聖經》是兩三千年前古代猶太人的作品,其思想早就不合現代社會的需要了;而且我們不是猶太人,我們不禁止吃豬肉、不要求大家嚴守安息日不可勞動的規定、也不要求所有的男性出生後第八天必須割包皮,為甚麼獨獨要引用《聖經》當中支持體罰的段落?」

乙不是用事實和學理而是攻擊說《聖經》是古代的東西,其思想不符合現代所需;或者出於猶太人而不適用於非猶太人社會這點,來反駁甲支持體罰的觀點。

例三

甲:「這句『女子無才便是德』根本是歧視女性的用語,希望大家以後不要再使用。」
乙:「但『女子無才便是德』本來的意義不是歧視女性,而是勸女子要以德行為主,不要忘了原文的上句是『男子有德便是才』。」

乙藉由聲稱「女子無才便是德」在最一開始時並無歧視女性的意思這點來試圖辯駁甲的說法。

例四

甲:「嘉南大圳造福了台灣西南部地區,使當地的農業生產力大增」
乙:「別忘了嘉南大圳是日據時代的產物,而設計嘉南大圳的人八田與一大日本帝國軍國主義的支持者,崇拜一個軍國主義者搞出來的東西,說明了你根本是個皇民。」

乙認為甲不該贊同嘉南大圳,但他的論述是嘉南大圳起源自日本軍國主義支持者八田與一,而不是從事實和學理來說明為何嘉南大圳不該受激賞;另外乙在後半段稱甲是「皇民』這點可能涉及人身攻擊

例五

甲:「我們應該比照美國,將酒駕比照謀殺辦理!」
乙:「把酒駕比照謀殺辦理是英美普通法系的東西,我國的法律是參照德國的,屬於大陸法系,英美普通法的東西很難適用於我國的法律體系。」

起源自普通法的做法,不代表就沒有適用於大陸法系法律的可能性,光用某種作法起源自英美普通法系這點來辯駁,是不充分的,如果學理上不可行,就應該進行說明。

例六

Ben(Ben Barres)今天的演講真的很棒,不過他的研究實在比他作為女生的妹妹(Barbara Barres)好太多了。」

起源自女生的研究不表示比起源自男生的研究差;況且Ben和Barbara其實是同一人。[1]

參照

  1. 一位跨性別科學家之死 – 記 Dr. Ben Barres

參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