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區醫院

北區醫院英語:)位於香港新界北區上水保健路9號,成立於1998年2月27日,是香港首間由醫院管理局全盤計劃和興建的小型公立醫院,歷時3年2月建成,並於1998年11月14日開幕,隸屬於新界東聯網。快速的興建是為了服務人口急速增長的北區。醫院用地前身為皇家香港警察少年訓練學校的天祥營。

北區醫院
醫院管理局
北區醫院
基本
地址上水保健路九號
医疗服务
医院网络新界東聯網
急症室
床位数600張
網站北區醫院網頁
列表香港醫院列表
地圖

北區醫院提供了24小時急症室服務、日間醫療護理服務和社康護理服務,設超過600張住院病床、專科門診服務以及日間醫療護理和社康設施。

歷史

擴建計劃

有20年歷史的北區醫院擬擴建,計劃興建一座新醫院大樓,以及翻新原有的設施,新大樓可提供1,500張住院及日間病床,亦設專科服務及專職治療等。連同原本提供的600張病床,擴建後北區醫院可以提供約2,100張病床。另外亦會提供專科服務、日間服務中心及專職醫療服務等,新大樓會與現存的醫院大樓相連[1]

服務範圍

專科:
  • 24小時急症室服務
  • 麻醉科
  • 深切治療部(科)
  • 病理科
  • 放射診斷科
  • 內科
  • 腦外科(有限度服務,威爾斯親王醫院配合)
  • 婦產科(祇提供助產門診服務)
  • 矯形及創傷科
  • 口腔頜面外科及牙科
  • 兒科(祇提供門診服務)
  • 精神科(提供社區及門診服務)
  • 外科
其他:
  • 院牧部
  • 臨床病理化驗室
  • 營養治療學
  • 電子圖表驗檢
  • 內視鏡檢查部
  • 醫務社會服務部
  • 職業治療部
  • 藥劑部
  • 物理治療部
  • 足病診療部
  • 義肢及矯形部
  • 言語治療部
  • 義工及社區發展部

醫療事故

  • 2018年4月11日,一名71歲老婦的遺體腦部存放在殮房標本保存室,其後發現遺體的腦部遺失。院方在4月13日得悉事件後即時報警,並通知家屬及呈報醫管局。院方就事件向家屬表示深切歉意,事後已加強殮房保安[2]。專家小組檢討報告提出改善措施,包括將儲存室上鎖、嚴格執行保安管制、改善器官樣本進出紀錄、程序和加裝閉路電視等。醫管局接納建議,但報告無交代事件中器官如何遺失[3][4]
  • 2018年4月底,一名64歲男病人因腹痛、嘔吐和下肢乏力經急症室入住北區醫院,確診患上胰臟癌,他留醫至5月4日出院,獲醫生處方心臟科、血糖及血壓控制藥物,但病人在等候出院期間,有關藥物被放置於病房內出院病人藥物儲存櫃,病人離院時未有交給他。病人出院後家屬曾向病房查詢出院時是否獲發藥物,獲答覆沒有處方藥物。病房職員其後發現儲存櫃內多出一名病人的藥物,追查後證實屬該名64歲男病人,男病人同日在家人暈倒,送院搶救後不治,死因報告指他死於已擴散的胰臟癌。職員事後沒向醫院通報事件,直至病人家屬寫投訴信後,醫院才發現發生漏派藥物事件。[5][6]

警員毆打病人案

2019年8月20日,立法會議員林卓廷公開醫管局提供的閉路電視,證實6月26日兩名警員於醫院急症室「紊亂病人休息室」內虐待一名62歲老翁,包括被捆綁四肢的情況下,連環拍打事主頭部、用手指按壓事主眼睛、掌摑臉部、以警棍戳下體及肛門。[7][8]事主一度因受驚過度而失禁。警方後來更以其家人的安危恐嚇事主[9]。事主兒子曾於6月27日到上水警署投訴,但一直未獲警方回應。直至有關的閉路電視片段被公開後,同日兩名現職警員及一名前警員被捕,分別被控於「擊致造成身體傷害罪」及「串謀襲擊致造成實際身體傷害罪」[10][11]香港人權監察認為涉事警員「泯滅人性」[12]

其後,兩人承認同一項藉公職作出不當行為罪,不過另一人不認罪,案件於2020年12月4日在區域法院裁決。法官陳仲衡裁決時指出,第一和第二被告在病房的行為,是「不折不扣的非法和惡意襲擊」。而第三被告證供毫不真實,裁定非誠實可靠證人,而他更蓄意沒有制止事件和不拘捕,同時沒有向上級或警方報告,違背警員的基本責任,裁定第三被告罪名成立,還押至12月11日。民主黨立法會前議員林卓廷感謝事主及家人挺身而出。[13]

12月18日,法官陳仲衡判刑時指,本案比「七警案」嚴重,三人的行為令人蓄意及震驚,是惡毒、不人道、無人性,相關的事件毫無疑問摧毀警隊在市民眼中的形象及國際聲譽,行為不但影響到警隊,亦影響到香港法治社會的形象,分別被判監17個月至32個月。[14]民主黨林卓廷表示,事主鍾志華在遇襲後曾嘗試自殺,並患上抑鬱症,事主至今未收道歉信,將於2021年3月向警務處處長提出民事索償。[15]

公共交通

交通路線列表
港鐵
太平巴士總站
百和路
保健路
北區醫院專線小巴總站
粉錦公路
紅色小巴

參見

參考來源

  1. 陳倩婷. . 香港01. 2019-02-04 [2020-03-08].
  2. 張美蘭、勞敏儀、陳倩婷、楊婉婷. . 香港01. 2018-04-13 [2018-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4).
  3. . 香港政府新聞公報. 2018-06-15 [2018-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5).
  4. . 香港電台. 2018-06-15 [2018-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5).
  5. . 東方日報. 2018-09-02 [2018-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7).
  6. . 明報. 2018-09-02 [2018-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7).
  7. 李家偉. . 香港01. 2019-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0) (中文(香港)‎).
  8. 李家偉. . 香港01. 2019-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0) (中文(香港)‎).
  9. .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2019-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2).
  10. 張美華. . 香港01. 2019-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1) (中文(香港)‎).
  11. . 立場新聞. 2019-08-20 [2019-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2).
  12. . 明報新聞網 - 每日明報 daily news. 2019-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2) (中文(繁體)‎).
  13. . 明報. 2020-12-05 [2020-12-05].
  14. . 香港獨立媒體. 2020-12-18 [2020-12-18].
  15. . 香港經濟日報. 2020-12-18 [2020-12-18].
  16. . [2016-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30).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