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派

福音派(evangelical)是基督教新教的一個新兴派別,而非一个教派,其与自由派基要派等相区别,常被视为自由派和基要派兩個基督的中间立场。源自希腊语「」,原文意思就是「好消息」,無教派之意。福音派強調基督徒個人跟耶穌基督之關係,並把社区信仰连结。有別於其他基督教主流教派,其主要特征是直接通過传播基督来到的福音及传递基督的信息,达成耶稣教义的传播。

另外大有基督徒不同意说福音派和基要派有区别。因为自由神学不相信超自然事情,所以基督教圈子产生反弹,基要派出现,支持传统的信仰。后来,基要派慢慢有人认为,基督徒应该强调传福音,不强调神学辩论,所以又叫福音派。事实上,他们二者的信仰基本相同,而都和自由神学对抗。

福音派与传福音均有福音二字,但属于不同类别的名词。「福音派」是指派別,目的是通過直接接觸社區及社會,使基督教價值觀融入主流社會;而「传福音」则是指社会活动,以宣传基督教圣经中的福音为主要内容。

整體來說,福音派恪守新教傳統教義,重視《聖經》權威和學術研究,但不愿被人視為固執無知。福音派比基要派相对更願意接觸社區及迎合主流社會,使福音派逐漸成為主流社會的一部分。在20世紀70年代末,福音派成為美國社會的主流教派,逐漸參與主流政治,相比於其他信眾減少的主流教派,福音派在世界各地呈日益增長的趨勢。

福音派常與不同的基督教教派合作,但也認為應該限制教會對政治決策和社會科學發展的影響,強調“聖經無謬” (infallibility of the Bible)。1994年,福音派與天主教会簽署了一份合作協議書《福音教派與大公教合一》,同意以包容手段接納天主教[1]。福音派教會對普世教會合一運動有相當的參與,但其內部對此仍存在意見分歧。

沿革

在16世紀宗教改革時期,馬丁·路德的跟隨者,自稱“福音派”,自命为福音的傳揚者。當時,這個字詞大概表明是改革派或復原派的意思。在其後的各個宗教改革運動中,如18世紀在德國敬虔主義(Pietism)、英國循道主義(Methodism)和在美國大覺醒運動(The Great Awakening)都一再引起福音派覺醒(Evangelical Awakening)。其中大覺醒運動的領導人,如愛德華滋(Jonathan Edwards)、佈道家芬尼(Charles Finney)和德怀特·莱曼·穆迪(Dwight Lyman Moody)等人都被視為福音派的重要人物。19世紀,隨著自由主義神學的興起,使正興起的福音派一度衰落。

但是,20和21世纪,反而是自由神学衰落的时代。

美國

美國的福音派在戰後的宗教及政治運動取得在共和黨左右的投票力量,自1980年代以來約70%的福音派教徒支持共和黨候選人,褔音派在許多關乎避孕墮胎同性戀權利政教分離的議題上發揮關鍵的政治遊說及影響力[2][3][4][5]

從1940年開始,福音主義基督教基要主義中興起。基要主義慢慢分化出正式的基要派福音派。到1940-50年代,主要透過不同的傳播媒體、佈道大會、神學院及著作,使此勢力再度掀起新浪潮,其影响一直持续。到20世紀的後期,福音派穩定增長。葛培理佈道團更積極倡辦國際福音會議。1966年在西柏林舉行的國際福音會議中,發表了福音派宣言,劃定福音派立場。在1974年,在洛桑舉行的國際福音會議中,福音派成為了美國的主流教派。1994年3月29日,福音派領袖在美國舉行的一個宗教會議上公開稱天主教徒為「弟兄」,並和天主教簽署了一份合作協議書《福音教派與大公教合一》。不少認為部分褔音派主張與天主教合作和解,主要是希望和天主教合作,團結教會保守力量對抗民主黨自由派的社會政治力量。

基要信仰

聖公宗著名神學家巴刻曾指出基本信念:

  • 圣经的至高地位
  • 耶稣基督的荣美
  • 圣灵的主权
  • 得救的必要性
  • 佈道的优先
  • 团契的重要

巴刻是福音派中较为倾向基要派,并且较不接受近年研究成果。

主要工作

福音派更常传教于发展中国家和被忽视及受壓迫的人民中,如曾反对奴隸制度。英國自1562年開始有奴隸的交易,直至1770年,從西非運來的奴隸中几乎有一半会送往英國。实际上,許多英國人也認為奴隸貿易大英帝國的商業貿易及民族安全有密不可分的關係。[6]在1807年,經過一番的努力,英國最终廢除了奴隸貿易。1834年英國屬地的黑奴被解放後,反對奴隸制度成了英國人一致的立場。在這個廢奴運動中,最致力於其中的,莫過於威伯福士,他在1780年當選成為國會下院議員。在歐洲大陸旅行期間拜讀英國不從國教牧師杜理其的《靈魂深處信仰的興起與進步》,使他開始以基督救贖工作為其信仰的中心,由於他的歸信基督,使得他開始參與反對販賣奴隸的運動,並且成為此運動的領導者。同時,他也是克拉番派,即福音主義其中一派的領袖。他的影響不僅如此,還有在1813年使傳教士得以進入印度宣教,在英國立法是佈道家可不受政府干擾的旅行佈道。這些都有助益於福音工作的推展。[7]

与基要派的差别

位於台北市中山區龍江路的基督教台北龍江路福音堂

“基要主义”或“基要派”一词在二十世纪上半期与福音派基本上是一个意思,严格讲,当时的是“传统福音派”。但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葛培理领导的越来越妥协的福音派运动(现在英文的福音派,中文严格说是“新福音派”,也有人称之为“妥协派”)兴起后,基要派和福音派便开始指代两个很不同的运动,走的道路截然有别;基要派强调的是与世俗分别,不与自由派天主教对话来往,非常保守,批判異教及天主教和自由派,具有战斗精神,而福音派主张的是與世俗融合、包容、妥协,与自由派和天主教对话来往,尊重其他宗教,從中去吸納信徒。對聖經無誤謬性上,基要派与福音派的差距也很大。就以創世記第一章六日創造天地為例:前者會理解為字面上的六天(每天廿四小時),而從之引申出年轻地球创造论智慧設計論等說法;而後者則理解為傾向主流科學所理解的數十億年。面对福音派对基要派保守主义的批评,基要派的回应是,当代基督教的问题是过于自由,过于随便,而不是过于保守,所以无需担心保守的信仰。

批判

政治動員參與

褔音派通常支持保守派政黨(例如美國共和黨),動員教友參與社會運動,被指是希望團結教會保守派力量對抗日益壯大自由派的世俗勢力,以及團結基督教保守的力量反對墮胎同性戀權利,因而受到批評。因為福音派若干作為宗教團體牽涉政治,近年開始受到較大的爭議,當中不少褔音派教徒已開始反思教會的政治和社會參與,並開始反思如何調整自身參與,嘗試和社會的不同團體進行對話。

與天主教的關係

由於福音派聽取不同的觀點,基要派認為此舉失去了福音派自身的教義和立場。尤其在福音派領袖與天主教的合作一事,便引起其內部及基督教教派間的紛議,基要派更視此為離經叛道。美國在1994年3月29日舉行的一個宗教會議中指:“我們藉著共同的認知共聚一堂;這認知是所有在基督耶穌裡的弟兄姊妹,藉著上帝的恩典真實地相信耶穌基督是救主與主的。”福音派領袖公開地宣稱天主教徒為「弟兄」,並和天主教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书《福音教派與大公教合一》,當中同意停止改變對方接受己方信仰。一些福音派的領袖[8]認為此舉乃時勢所趨的作法,以包容手段接納福音派原先所反對的異端教義。由於福音派在20世紀70年代末期成為美國的主流新教教派,而福音派信仰強調信徒個人跟基督之關係,這令福音派信仰只有少許可辨認或必需的神學元素。神學院教授戴衛‧韋爾斯(David Falconer Wells)在《真理無立足之地》中,曾將情況形容為“福音主義的衰落現象”。

参考文献

引用

  1. . ChristianityToday.com. [2017-11-12] (英语).
  2. Ronald J. Sider. . Baker Books. 1 February 2008 [24 December 2012]. ISBN 978-0-8010-6837-9.
  3. David P. Gushee. . Baylor University Press. 2008 [24 December 2012]. ISBN 978-1-60258-071-8.
  4. Barry Hankins. .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8 April 2009 [24 December 2012]. ISBN 978-0-7425-7025-2.
  5. Kenneth D. Wald; Allison Calhoun-Brown. . Rowman & Littlefield. 2007: 207– [24 December 2012]. ISBN 978-0-7425-4041-5.
  6. 《基督教會史》,布魯斯‧雪萊著,劉平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417-8。
  7. 《基督教二千年史 自第一世紀至當代》,陶理博士主編,(香港:海天書樓有限公司,2004),562-3。
  8. . ReligiousTolerance.org. [2017-11-12].

来源

网页

外部連結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