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廍

糖廍[註 1],又稱為蔗廍,是製糖的場所,也是臺灣早期的製糖工廠,由壓榨甘蔗的棚屋和煮糖的熬糖屋所構成[1]。其所產的糖為赤糖,即黑糖,這些糖有部分會再經由「糖間」加工成白糖[2]

糖廍
糖廍
表記
漢字
白話字
臺羅拼音

日本時代新式糖廠出現後,舊式糖廍與改良糖廍皆逐漸沒落、消失。2018年在臺南市善化區溪美里出土150-160年前糖廍,是目前唯一尚存的完整遺址[3]

源流

糖廍內用以壓榨甘蔗的蔗車

臺灣舊式糖廍始于何時,史料上很難查考,惟在鄭成功在台經營期間糖廍已有輸餉課稅之舉,可知當時已有糖廍之存在。[1]

形式

  • 牛掛廍:由14到40人不等的蔗農組成的糖廍,由各戶提供拉石車用牛並以此為基準負擔購置機械及各種設備的費用[2]
  • 牛犇廍:與牛掛廍的組織類似,唯人數較少,大約在5到10人,因壓榨的原料不足,有時會向其他蔗農收購原料,或接受他人委託製糖[2]
  • 公家廍:以合股方式經營的糖廍,成員依股份比例投入資金經營,其原料以自行購入或接受委託的方式取得[2]
  • 頭家廍:由地主或商人獨資成立的糖廍,其原料以自行購入或接受委託的方式取得[2]

衍伸地名

糖廍(蔗廍)演變成地名,遍布臺灣中南部各地,成為歷史見證。包括:

附註

  1. 「廍」(ㄅㄨˋ)指台灣早期的製糖所,非中文古有用字,而是閩粵移民來到台灣後發展出的語詞。[lower-alpha 1]由於大五碼中未收錄「廍」字,因此常誤作「部」與「廓」。

參考

  1. 台灣糖業公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舊式糖廍溯源及演進》。
  2. 劉婉君. . 自由電子報. 2018-04-10 [2018-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5).
  3. 臺灣地名檢索系統 存檔,存档日期2011-09-06.,褒忠鄉:清朝時期褒忠「得福館」公館在此設立大型製糖的糖廍而得名。。
  1. 見糖廍文化園區內的「廍」字簡介。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