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賀伯

強烈颱風賀伯英語:,國際編號:9609,台灣編號:9608,中國大陸編號:9608联合台风警报中心10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Huaning),是1996年太平洋颱風季中的一個熱帶氣旋,也是當年最強及最大的颱風[參 3]

颱風賀伯
(英文)
正值巔峰狀態颱風賀伯
路徑圖
颱風賀伯的路徑圖
十分鐘平均風速
颱風JMA175 km/h
(95 kt
強烈颱風CWB190 km/h
(53 m/s
強颱風 HKO175 km/h
二分鐘平均風速
超强台风 CMA200 km/h
(55 m/s
一分鐘平均風速
超級颱風 JTWC260 km/h
(140 kt
概況
形成日期1996年7月23日
消散日期1996年8月3日
最低氣壓925 hPa
影響
財產損失 臺灣300億新台幣[參 1] [註 1]
中国大陆652.7億人民幣 (有记录以来損失第二多的太平洋台风,经通胀调整)
死傷人數 臺灣51死463傷22失蹤[參 2]
中国大陆233死284失蹤
影響地區 臺灣
中国大陆
 日本
1996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部分
太平洋颱風季
主題頁 - 專題 - 編輯指南

發展及路徑

1996年7月中旬[參 3],西北太平洋自東南亞馬紹爾群島間的對流發展十分活躍,21日,雲團漸漸形成3股擾動,這3股擾動由西向東後來分別發展成颱風法蘭奇(Frankie)、葛樂禮(Gloria)以及賀伯,7月21日6時,位於最東邊,未來將發展為颱風賀伯的熱帶擾動被正式發出熱帶氣旋形成警報,不過,該擾動的對流仍不甚強大,直到23日,深對流開始集中,低層環流中心也逐漸改善,也因此JTWC於當日0時發出了熱帶氣旋形成報告,此後,低層環流中心持續加強,同日6時,JTWC將其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10W。

熱帶性低氣壓10W在24日6時,再進被升格為熱帶風暴(相當於台灣的輕度颱風),並被命名為賀伯,此時更明顯向西移動;其後賀伯持續增強,25日12時,賀伯被升格為颱風(相當於台灣的中度颱風),48小時後,賀伯的強度達到了第一次的巔峰,中心風速增強為125kts(64公尺/秒),在這同時,賀伯不尋常地向西南西移動,這可能是因為與位於西方的颱風葛樂禮互動的影響。

7月29日,賀伯的強度開始減弱,當日6時中心風速已減至115kts(59公尺/秒),在減弱的同時,賀伯也開始從28日西南西的路徑,轉為29日的向西北前進。雖然小幅減弱,但賀伯已經發展為一個十分巨大的熱帶氣旋,其主要最外側封閉等壓線(ROCI)的半徑幾乎跨越了8.5個經緯度。30日前半日,賀伯再度增強,當日18時,達到了其生命史的巔峰,中心風速到達140kts(72公尺/秒)。

過了此一巔峰,賀伯採取了比較偏西的路徑,約於31日16時以130kts(67公尺/秒)的強度從台灣的東北方登陸,經過台灣時,賀伯的風眼暫時消失,雖然接下來在經過台灣海峽時,曾又短暫的形成不完整的風眼,但風眼在中国大陆登陸後又很快地消滅。8月1日12時,JTWC為賀伯發出最後的報告,當時賀伯在深入中國內陸後已逐漸消散。

影響

造成损失最大的太平洋台风
排名 风暴名称 台风季 损失数额(2021年美元)
1 密瑞兒 1991 188億美元
2 桑达 2004 122億美元
3 菲特 2013 114億美元
4 派比安 2000 89.1億美元
5 贺伯 1996 81.5億美元
6 弗洛 1990 78.3億美元
7 威马逊 2014 77億美元
8 莫拉克 2009 73.9億美元
9 鸣蝉 2003 66.7億美元
来源:[1]

臺灣

臺灣颱風降雨紀錄
降雨紀錄年份風暴名稱發生地點附註
排行公釐英吋
13,060120.52009年颱風莫拉克嘉義縣阿里山鄉[2]
22,31991.32001年颱風納莉臺北縣烏來鄉[3]
32,16285.11969年熱帶風暴芙勞西臺北市北投區[2]
41,98778.21996年颱風賀伯嘉義縣阿里山鄉[4]
51,83472.21987年颱風琳恩臺北市北投區[5]
61,77469.82012年颱風蘇拉宜蘭縣宜蘭市[6]
71,67265.81967年颱風解拉宜蘭縣冬山鄉[7]
81,61163.42008年颱辛樂克臺中縣和平鄉[8]
91,56161.52005年颱海棠屏東縣三地門鄉[9]
101,54660.92004年颱風艾利苗栗縣[10]
1960至2016年臺灣颱風各測站降水量紀錄[11]
氣象測站總雨量時雨量6小時雨量12小時雨量18小時雨量24小時雨量備註
風暴名稱雨量 (毫米)風暴名稱雨量 (毫米)風暴名稱雨量 (毫米)風暴名稱雨量 (毫米)風暴名稱雨量 (毫米)風暴名稱雨量 (毫米)
鞍部1969年芙勞西 (Flossie)2162.11979年歐敏 (Irving)119.52000年象神 (Xangsane)317.12000年象神 (Xangsane)556.12000年象神 (Xangsane)739.42000年象神 (Xangsane)835
竹子湖1930.61981年莫瑞 (Maury)1121987年琳恩 (Lynn)338.91987年琳恩 (Lynn)664.91987年琳恩 (Lynn)967.71987年琳恩 (Lynn)1151.9
淡水86586.81981年莫瑞 (Maury)202.22000年象神 (Xangsane)337.52000年象神 (Xangsane)474.52000年象神 (Xangsane)529.5
台北2001年納莉 (Nari)854.42001年納莉 (Nari)762001年納莉 (Nari)310.52001年納莉 (Nari)4442001年納莉 (Nari)560.52001年納莉 (Nari)603.5
新竹813.61960年崔絲 (Trix)72264475.5519.5602
基隆1987年琳恩 (Lynn)772.11987年琳恩 (Lynn)95.31987年琳恩 (Lynn)276.61987年琳恩 (Lynn)340.81987年琳恩 (Lynn)437.31987年琳恩 (Lynn)490.3
宜蘭1966年艾爾西 (Elsie)1076.91966年艾爾西 (Elsie)1121966年艾爾西 (Elsie)380.51966年艾爾西 (Elsie)518.31966年艾爾西 (Elsie)642.61966年艾爾西 (Elsie)698.7
蘇澳2010年梅姬 (Megi)1195.92010年梅姬 (Megi)181.52010年梅姬 (Megi)6452010年梅姬 (Megi)8612010年梅姬 (Megi)9082010年梅姬 (Megi)1018.5
花蓮2001年利奇馬 (Lekima)6971990年歐菲莉 (Ofelia)1061996年爾尼 (Ernie)3341996年爾尼 (Ernie)4191996年爾尼 (Ernie)4251998年瑞伯 (Zeb)443.5
成功1973年娜拉 (Nora)737.81960艾琳 (Elaine)92.31961年裘恩 (June)263.41961年貝蒂 (Betty)367.31961年裘恩 (June)441.71973年娜拉 (Nora)562.3
台東691.41974年貝絲 (Bess)99.61988年蘇珊 (Susan)247.51998年瑞伯 (Zeb)381.51973年娜拉 (Nora)460.4538.3
大武2009年莫拉克 (Morakot)1209.22005年海棠 (Haitang)1032009年莫拉克 (Morakot)3292009年莫拉克 (Morakot)5492009年莫拉克 (Morakot)7012009年莫拉克 (Morakot)842
梧棲2001年納莉 (Nari)5182001年桃芝 (Toraji)87.52001年桃芝 (Toraji)4152001年桃芝 (Toraji)4412013年蘇力 (Soulik)5082013年蘇力 (Soulik)510
台中2009年莫拉克 (Morakot)588.52008年卡玫基 (Kalmaegi)1202008年卡玫基 (Kalmaegi)398.52008年卡玫基 (Kalmaegi)446.82008年卡玫基 (Kalmaegi)467.42004年敏督利 (Mindulie)527.7
嘉義2001年納莉 (Nari)1065.52001年納莉 (Nari)1442001年納莉 (Nari)3352001年納莉 (Nari)6022001年納莉 (Nari)8212001年納莉 (Nari)871
日月潭2008年辛樂克 (Sinlaku)854.12001年桃芝 (Toraji)1102008年卡玫基 (Kalmaegi)3911996年賀伯 (Herb)556.81960年雪莉 (Shirley)637.11960年雪莉 (Shirley)681.3
阿里山2009年莫拉克 (Morakot)3059.52009年莫拉克 (Morakot)1231996年賀伯 (Herb)616.51157.51996年賀伯 (Herb)1537.51996年賀伯 (Herb)1748.5
玉山2160.81998年奧托 (Otto)652009年莫拉克 (Morakot)2652009年莫拉克 (Morakot)480.72009年莫拉克 (Morakot)697.32009年莫拉克 (Morakot)879.3
台南7531994年凱特琳 (Caitlin)112.51994年凱特琳 (Caitlin)283.5353.5458535
高雄848.51962年凱蒂 (Kate)124.81962年凱蒂 (Kate)446.11962年凱蒂 (Kate)607.31962年凱蒂 (Kate)6181962年凱蒂 (Kate)627
恆春2011年南瑪都 (Nanmadol)1103.52012年天秤 (Tembin)167.52012年天秤 (Tembin)472.52012年天秤 (Tembin)562.52012年天秤 (Tembin)591.52012年天秤 (Tembin)618.5
彭佳嶼2008年辛樂克 (Sinlaku)731.52002年娜克莉 (Nakri)1862002年娜克莉 (Nakri)605.52002年娜克莉 (Nakri)632.82002年娜克莉 (Nakri)636.42002年娜克莉 (Nakri)641.7
澎湖2009年莫拉克 (Morakot)445.22008年卡玫基 (Kalmaegi)94.52008年卡玫基 (Kalmaegi)3682008年卡玫基 (Kalmaegi)421.52008年卡玫基 (Kalmaegi)429.52008年卡玫基 (Kalmaegi)430.5
東吉島708.92004年敏督利 (Mindulie)75.52004年敏督利 (Mindulie)235.52004年敏督利 (Mindulie)377.52004年敏督利 (Mindulie)4582004年敏督利 (Mindulie)488
蘭嶼1991年耐特 (Nat)738.31970年魏達 (Wilda)73.61978年婀拉 (Ora)252.61973年娜拉 (Nora)306.61973年娜拉 (Nora)354.11974年范迪 (Wendy)419.5
金門1971年寶佩 (Babe)2582004年艾利 (Aere)46.52013年蘇力 (Soulik)81.32013年蘇力 (Soulik)115.32013年蘇力 (Soulik)118.42010年梅姬 (Megi)122
馬祖1991年耐特 (Nat)227.52013年潭美 (Trami)33.52013年潭美 (Trami)732012年蘇拉 (Saola)932013年潭美 (Trami)109.52008年鳳凰 (Fung-wong)132

臺灣中央氣象局資料[參 2]顯示,賀伯是於7月24日20時生成,26日20時增強為中度颱風,27日14時增強為強烈颱風,29日11時30分中央氣象局對其發布海上颱風警報,同日23時20分再發布海上陸上颱風警報, 31日20時44分賀伯登陸宜蘭,8月1日2時減弱為中度颱風,同日4時由新竹進入台灣海峽,11時在福建福州平潭附近登陸,23時減弱為輕度颱風,8月2日20時於福建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

氣象局在賀伯侵臺前,曾將前次侵臺的颱風葛樂禮以及將到來的賀伯,比擬做1977年兩個對台灣造成嚴重災情的的颱風-賽洛瑪薇拉[參 4],原因是在強度、路徑及發生時間上,兩對颱風頗為相近。

風雨

賀伯結構堅實,環流廣大,加以南方溫暖海域的水氣補充,為台灣帶來強風豪雨,是少數對全台灣皆造成嚴重影響的颱風[參 5],除澎湖外,各地皆出現10級以上陣風,其中北部及東北部地區均出現14級(約44m/s)以上的陣風,蘇澳的陣風達16級(52.1m/s)基隆的陣風更達17級(59.5m/s),花蓮臺東則有焚風出現。

降雨方面,南投阿里山山區累積雨量皆超過1,000公釐,其中阿里山測站於7月31日日雨量高達1,094.5公釐、8月1日為892公釐,雙雙打破1963年9月11日颱風葛樂禮的874.5公釐紀錄,其中的24小時內曾降雨1,748公釐,迄今仍為台灣連續24小時的降雨紀錄。賀伯在阿里山帶來的18、24、48小時的連續降雨,已逼近當時的世界紀錄(後被2001年的納莉颱風和2009年的莫拉克颱風陸續突破多項紀錄。)[12]

彭佳嶼
24.0 m/s
板橋
鞍部
22.4 m/s
竹子湖
3.4 m/s
淡水
基隆
8.8 m/s
臺北
12.2 m/s
新屋
新竹
11.4 m/s
宜蘭
7.5 m/s
蘇澳
15.6 m/s
花蓮
16.9 m/s
成功(新港)
14.7 m/s
臺東
10.1 m/s
大武
18.2 m/s
蘭嶼
44.6 m/s
臺中
5.9 m/s
梧棲
15.9 m/s
日月潭
9.0 m/s
阿里山
10.1 m/s
嘉義
13.8 m/s
玉山
25.7 m/s
臺南
12.2 m/s
高雄
15.2 m/s
恆春
16.4 m/s
澎湖
13.6 m/s
東吉島
27.3 m/s
金門
馬祖
中華民國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局屬氣象測站測得最大持續風力[13]。圖例:
無數據
測得5級風或以下
測得6至7級風
測得8至9級風
測得10至11級風
測得12至15級風
備註:金門、馬祖測站當時尚未設立。
彭佳嶼
52.0 m/s
板橋
鞍部
50.1 m/s
竹子湖
37.9 m/s
淡水
基隆
59.5 m/s
臺北
44.6 m/s
新屋
新竹
29.8 m/s
宜蘭
35.6 m/s
蘇澳
52.1 m/s
花蓮
28.8 m/s
成功(新港)
34.8 m/s
臺東
24.0 m/s
大武
25.9 m/s
蘭嶼
55.8 m/s
臺中
25.5 m/s
梧棲
36.9 m/s
日月潭
39.5 m/s
阿里山
30.6 m/s
嘉義
27.8 m/s
玉山
42.4 m/s
臺南
24.3 m/s
高雄
26.0 m/s
恆春
31.4 m/s
澎湖
23.7 m/s
東吉島
34.0 m/s
金門
馬祖
中華民國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局屬氣象測站測得最大陣風[13]。圖例:
無數據
測得8至9級風
測得10至11級風
測得12至15級風
測得16級風或以上
備註:金門、馬祖測站當時尚未設立。

農林漁牧

農林漁牧及水土保持損失共計新臺幣199億元。

交通電信電力

全台鐵路公路多處嚴重受損,公路坍方、路基流失、橋樑毀損共1,315處,其中造成交通中斷者共101處。電力、電信亦受損嚴重。全國累積曾停電戶達279.32萬戶[14]

其他

此外,賀伯造成台灣中、南部沿海地區海水倒灌,台北縣市多處嚴重淹水。南投縣水里鄉信義鄉鹿谷鄉山洪爆發,多人遭活埋[參 6]。賀伯侵襲後,土石流發生過程經由媒體報導,畫面觸目驚心,始廣為大眾認識,其中又以信義鄉神木村的土石流災害最為人知悉[參 7] [參 8]

總計賀伯在台灣共造成51人死亡,22人失蹤,47人重傷,416人輕傷,503間房屋全倒,880間房屋半倒[參 2][參 9]。估計全國經濟損失超過新台幣300億元[參 1][參 10]

中国大陆

中國,賀伯帶來的洪水造成十分惨重的灾情,其中在福建省洪水摧毀70,000間左右的房屋,至少就造成233人死亡、284人失蹤的災害。由于其登陆前在台湾海峡中曾一度增强,并与天文大潮相叠加,使平潭出现千年一遇的高潮位,再加之其环流广大,所以北起渤海、南至华南等省市沿海也出现较重的灾情。其后,贺伯深入内陆并与冷空气相结合,在华中华北降下暴雨,在太行山地区就出现大范围泥石流山洪与滑坡,全国4千6百多万人受灾,11.3萬人受伤,实际死亡者不计其数。但由于严重的瞒报,罹難人数不得而知。全国损失652.7亿元。[參 3]

註解

  1. JTWC的資料是5億美元。

參考資料

  1. 《台灣的氣候》 建翊、余嘉裕、周佳 合著,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6年1版4刷
  2. 《民國八十五年颱風調查報告》,1999年2月,中央氣象局
  3. JTWC颱風報告
  4. 《葛樂禮/賀伯 路徑類似十九年前 賽洛瑪/薇拉》,1996年7月30日,中國時報
  5. 《颱風警報解除 降雨量創卅三來新高》,1996年8月2日,中國時報
  6. 中央氣象局TDB防災颱風資料庫網路系統
  7. 台灣坡地環境資訊網-神木村土石流災害
  8. 土石流防災資訊網-颱風與土石流
  9. [ 台灣地區天然災害損失統計]
  10. 台灣的洪水災害,文/郭振泰,《地球科學雜誌》第7期,1998年9月

引用資料

  1. . The International Disaster Database. [2014-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17).
  2. .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2010年 [2011-10-19].
  3. (PDF). 經濟部水利署. 2009-09-09 [2011-07-17].
  4. (PDF). 經濟部水利署. 2009-09-09 [2011-07-17].
  5. 李清勝、羅英哲、張龍耀. (PDF). 國立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研究所. 2007 [November 7, 2015].
  6. . Chen Zhi. 新華社. 2012-08-02 [2012-08-02].
  7. . Fif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Tropical Cyclones. Lianshou, Chen. [August 4, 2012].
  8. (PDF).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 2008-09-16 [2009-01-13].
  9. . Chiu Yu-Tzu. 臺北時報. 2005-07-20 [2010-04-11].
  10. . Padgett, Gary. [2012-06-10].
  11. . 中央氣象局.
  12. 吳俊傑. . 《地球科學雜誌》. 1997-03, 創刊號 (1997年3月) [2018-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2) (中文(繁體)‎).
  13. .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14. 黃巧雯. . 中央通訊社. 2016-09-27 [2019-08-2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