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注音符號中的聲母之一,字形取自「突」的古字「𠫓」,發音則取官話「突」字的聲母。《說文解字》:「𠫓:不順忽出也。從到(倒)子。」

注音符號與相關變體(灰底)
聲母
發音
方式
塞音擦音
全清次清全濁次濁
舌尖
舌根
舌冠
翹舌
平舌
其他
介母
介音
韻母
單韻
複韻
鼻韻
其他

「ㄊ」的發音為送氣清齒齦塞音//,不過單講「ㄊ」這個符號時通常會發為「ㄊㄛ」或「ㄊㄜ」。

漢語拼音通用拼音粵拼中對應的為〔t〕,威妥瑪拼音中為〔tʻ〕,臺羅拼音馬拼則為〔th〕。

相關變體

在注音符號的擴充版本閏音符號中,增加了「」(),為縮小版的「ㄊ」,寫在韻母元音後,用於齒齦入聲(//)。此符號在臺灣方音符號中寫作「ㆵ」(),見條目。方音注音符號則「」與「」皆有使用,視乎該地區的標註習慣。

閏音符號還有「」號,為送氣清捲舌塞音/ʈʰ/,用於咸陽話「昌」之聲母。

字形辨正

現在ㄊ的寫法
1932年ㄊ的寫法
1949年ㄊ的寫法
ㄊ過往寫作四筆時的筆順

「ㄊ」早期也寫作四筆,在「〦」的下方寫上「厶」,寫成「」的樣子。今天寫作三筆,先寫一橫,再把「厶」形橫亘在一橫之上,作「」形。

編碼與拼音

字元圖檔編碼國際音標漢語拼音威妥瑪拼音臺羅拼音通用拼音粵拼馬拼拉丁苗文
UnicodeBig5GB 2312
U+310AA379A8CAtthtttht
未收錄未收錄未收錄-t-t-t-t
未收錄未收錄未收錄ʈʰ

參考資料

  • 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注音符號總表》,北平: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1932年4月。
  • 廣東省人民政府文敎廳:《廣州音農民速成識字課本》,廣州:華南人民出版社,1952年8月。
  • 廣東省人民政府文敎廳:《廣州音職工速成識字課本》,廣州:華南人民出版社,1952年11月。
  • 中國文字改革硏究委員會祕書處拼音方案工作組:《全國主要方言區方音對照表》,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12月。
  • 吳守禮:《國臺對照活用辭典》,臺北:遠流,2000年8月。
  •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國語注音符號手冊》,臺北:教育部,2000年11月。
  • 中華民國連江縣政府:《馬祖閩東(福州)話日常生活常用詞彙編輯說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連江:連江縣政府,2009年11月。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