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符號中的韻母之一,字形取自「」,《說文解字》:「乀:左戾也。从反丿。讀與弗同。」,音ㄈㄨˊ;但《康熙字典》除了記錄乀有ㄈㄨˊ的音外,還有ㄌㄧㄝˋ的音;另寫《字彙》一書記「丿右戾譌左,乀左戾譌右,𠀤非。」,表示乀有ㄈㄟ的音;今注音ㄟ應是取唸作ㄈㄟ時的韻母。另有說法為以「簡化作「」後,取「」的輪廓和韻母。ㄟ為複合韻母,發音「」+「」,但實際上開頭的音為,不過ㆤ、ㄝ在現代標準漢語中為同音位自由變異,不具辨義差別;尾音的ㄧ則發為次閉次前不圓唇元音,因此ㄟ發為//。

注音符號與相關變體(灰底)
聲母
發音
方式
塞音擦音
全清次清全濁次濁
舌尖
舌根
舌冠
翹舌
平舌
其他
介母
介音
韻母
單韻
複韻
鼻韻
其他

在絕大多數的拼音方案中,ㄟ都對應為[ei]。在ㄟ前面有ㄨ時,漢語拼音威妥瑪拼音都會將ㄟ縮寫為[i],不過若是不加聲母的ㄨㄟ,威妥瑪拼音則不縮寫;而通用拼音則無論如何都不會縮寫。在注音字母苗文中,ㄟ則被用於複合韻母/ej/[ei]。

特殊用法

中華民國國語中,ㄟ常被用來記錄作為叹词的「ê」/e/這一音節,其本字為「誒」或「欸」。

臺灣閩南語常見流行語中,ㄟ常被用來記錄作為助詞的「ê」/e/這一音節,其本字為「」或「兮」,相当于國語的「的」。

字元編碼

字元|
UnicodeBig5GB 2312
U+311BA3B0A8DF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