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ㄭ」是1932年中華民國教育部為了解釋「」的韻母而創造的注音符號,僅用於解釋,而平常會省略不寫出,因此一般人會覺得「ㄭ」韻是「空韻」,但事實上「ㄭ」韻是有其音值的。「ㄭ」的發音會根據位置不同,漢語學家認爲,「ㄭ」作為「」的韻母時,發為舌尖後不圓脣元音/ʅ/;作為「」的韻母時,則發為舌尖前不圓脣元音/ɿ/。由於後來在注音符號的擴充版本方音符號中,另增加了「」來表示/ʅ/,因此部分書籍將「ㄭ」專門用於/ɿ/,而「ㆨ」專門用於/ʅ/,達到分工效果。

注音符號與相關變體(灰底)
聲母
發音
方式
塞音擦音
全清次清全濁次濁
舌尖
舌根
舌冠
翹舌
平舌
其他
介母
介音
韻母
單韻
複韻
鼻韻
其他

)是注音符號中的韻母之一。字形取自「」的右側,發音則取「師」字的韻母。

然而,漢語學家的主張未獲國際語音學學會接受,因此語音學界提出了多種新說。其中,傳統的語言學者描述它們有「buzzing聲」。不少現代的語言學者[1][2]則描述它們是音節化的輔音,但有很弱的摩擦,他們把「」的韻母寫作/ʐ̩/,把「」的韻母寫作//[3]。而對多數人來說,擦音僅持續在元音之前[4],舌頭和牙齒的位置不變,但是舌頭的接觸略微降低,以从一開始排除高度近似的元音。UCLA的John Wells[5]使用了更詳細的轉寫,將前者寫作/ɻᶤ/(如「」寫作/ʂɻᶤ/)、後者寫作/z̞ᵚ/(如「」寫作/sz̞ᵚ/),以上標符號表示元音化的特徵,並在/z/下面加上低降符號表示發音時舌头足夠放鬆以除阻。Sang-Im Lee-Kim則把前者定爲音節性捲舌近音/ɻ̩/,後者定爲音節性齒齦近音/ɹ̩/[6]。另有香港學者建議將前者定爲閉央不圓唇元音/ɨ/(如「」寫作/ʂ͡ɨ/),後者定爲閉後不圓唇元音/ɯ/(如「」寫作/s͡ɯ/),以表示擦音的發音機制會衍生爲元音[7]

由於眾說紛紜,條目下文將沿用漢語學家的標記/ʅ/和/ɿ/。

漢語拼音中對應為[i],通用拼音則寫為[ih],臺羅拼音則將/ʅ/寫為[ir]、/ɿ/寫為[ur],南京官話拼音則將/ʅ/寫為[r]、/ɿ/寫為[y]。威妥瑪拼音將「ㄓ、ㄔ、ㄕ、ㄖ」的韻母寫為[ih],而「ㄗ、ㄘ、ㄙ」在舊式拼法中寫為[ŭ];新式拼法則是[u],並將前頭的「ㄗ」[ts]、「ㄘ」[tsʻ]、「ㄙ」[s]改寫為[tz]、[tzʻ]、[ss],來與「ㄗㄨ」、「ㄘㄨ」、「ㄙㄨ」區別。

編碼與拼音

字元圖檔編碼國際音標漢語拼音威妥瑪拼音臺羅拼音通用拼音粵拼拉丁苗文
UnicodeBig5GB 2312
U+312D未收錄未收錄ʅ[a 1]iihirih
ɿ[a 2]iŭ、u[a 3]urih

註解

  1. 未獲國際語音學學會接受,語音學界分別提出了作/ʐ̩/、/ɻᶤ/、/ɻ̩/、/ɨ/等主張。
  2. 未獲國際語音學學會接受,語音學界分別提出了作//、/z̞ᵚ/、/ɹ̩/、/ɯ/等主張。
  3. [ŭ]是舊式拼法,聲母拼寫不變;[u]是新式拼法,聲母「ㄗ」[ts]、「ㄘ」[tsʻ]、「ㄙ」[s]會同時改寫為[tz]、[tzʻ]、[ss]。

註釋

  1. Jerry Norman (1988). Chinese (Cambridge Linguistic Survey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142.
  2. S. Robert Ramsey (1987). The Languages of Chin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 45.
  3. San Duanmu (2008). "Syllable Structure in Chinese" (ch. 4). In Syllable Structure. Oxford. 304 pp. Accessed Feb 21, 2013.
  4. UCLA Phonetics Lab Data: .
  5. John Wells (March 15, 2007). "Chinese apical vowels. John Wells's phonetic blog. Accessed Feb 21, 2013.
  6. Sang-Im Lee-Kim. .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Cambridge Journals Online). 2014-11-25, 44 (3): 261–282 [2019-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1).
  7. 張群顯(Kwan-hin Cheung):〈北京話「知」「資」二韻國際音標寫法商榷 [IPA transcription of the so-called 'apical vowels' in Pekinese]〉,刊李行德(Thomas Hun-tak Lee)編《香港漢語語言學研究論文集》,香港:香港語言學學會,1992年。

參考資料

  • 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注音符號總表》,北平: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1932年4月。
  • 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秘书处拼音方案工作组:《全国主要方言区方音对照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12月。
  • 吳守禮:《國臺對照活用辭典》,臺北:遠流,2000年8月。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