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冬鄉
佳冬鄉(臺灣客家語南四縣腔:gaˊ dungˊ hiongˊ;臺灣話:)位於臺灣屏東縣西部中段沿海,東及東南鄰枋寮鄉,東北連新埤鄉,西北連林邊鄉,西南濱台灣海峽。
佳冬鄉 Jiadong Township ![]() | |
---|---|
鄉 | |
![]() 佳冬鄉位於屏東縣內西南方 ![]() | |
上級行政區劃 | 屏東縣 |
舊稱 | 六根、茄苳腳 |
區劃 | 12村212鄰 |
政府 | |
– 鄉長 | 龔日光(佳冬鄉鄉長列表) |
– 行政機關 | 佳冬鄉公所 |
– 立法機關 | 佳冬鄉民代表會 |
總面積 | 30.9842平方公里 |
平均海拔 | 6 米 |
人口 | |
– 總數 | 18,590人(2021年1月) |
– 排名 | 15 |
– 戶數 | 6,989戶 |
郵政編碼 | 931 |
戶政資料代碼 | 10013210 |
毗鄰 | 新埤鄉、林邊鄉、枋寮鄉 |
網站 | http://www.pthg.gov.tw/TownJto/ |
![]() 佳冬鄉位置圖 |
本鄉地處屏東平原南部,地勢平坦,有林邊溪自本鄉與林邊鄉交界流經,氣候上則屬熱帶季風氣候。
居民以客家人居多(約佔53%左右[1])、閩南人次之。產業以農業及漁業為主,但因嚴重的超抽地下水,使得本鄉成為臺灣西部沿海地層下陷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
歷史

1944年美軍繪製的佳冬地圖。
佳冬鄉原為平埔原住民馬卡道族茄藤社的故地,舊名「六根」、「茄苳腳」。關於「茄苳腳」的地名由來說法有二:一是說因此地有茄苳樹,加上地處屏東平原客家聚落的南邊,故被稱為「茄苳腳」;二是認為其來自平埔族語。
清朝時此地為鳳山縣六根。1920年台灣地方改制,以台灣閩南語茄苳(katang)與日語「佳冬」發音相近,易名為「佳冬」,設置「佳冬」,劃歸高雄州東港郡管轄。
1930年時,佳冬有人口1萬左右,其中有近7千人是屬廣東系。[2]
歷屆鄉長
任次 | 姓名 | 備註 |
---|---|---|
1 | 楊關生 | |
2 | 楊關生 | |
3 | 楊關生 | |
4 | 蕭福應 | |
5 | 戴成增 | |
6 | 蕭福應 | |
7 | 謝輝郎 | |
8 | 李正光 | |
9 | 李正光 | |
10 | 林光明 | |
11 | 林光明 | |
12 | 陳啟炳 | |
13 | 陳啟炳 | |
14 | 賴憲和 | |
15 | 賴憲和 | |
16 | 賴清華 | |
17 | 龔日光 | |
18 | 龔日光 | 現任 |
行政區劃
佳冬鄉行政區劃 |
昌
隆 村 豐
隆 村 石光村
玉
光
村
萬建村
佳冬村
六
根 村 塭 豐 村
賴家村
燄塭村
羗 園 村
大 同 村
|
人口
歷史人口 | ||
---|---|---|
年份 | 人口 | ±% |
1981 | 26,630 | — |
1986 | 25,883 | −2.8% |
1991 | 24,689 | −4.6% |
1996 | 24,334 | −1.4% |
2001 | 23,424 | −3.7% |
2006 | 22,070 | −5.8% |
2011 | 21,030 | −4.7% |
2016 | 19,689 | −6.4% |
來源: . 內政部. [2017-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6). |
教育
高級中等學校
國民小學
- 屏東縣佳冬鄉佳冬國民小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屏東縣佳冬鄉玉光國民小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屏東縣佳冬鄉昌隆國民小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屏東縣佳冬鄉大新國民小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屏東縣佳冬鄉羌園國民小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屏東縣佳冬鄉塭子國民小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屏東縣佳冬國小
旅遊

佳冬運動公園

佳冬鄉公所

佳冬步月樓

佳冬鄉蕭屋

佳冬鄉西柵門

佳冬鄉下隨處可見的客家伯公小廟

佳冬鄉楊氏宗祠
.JPG.webp)
佳冬客家早市(石光,中山路)
參考文獻
- (PDF). [2017-10-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10-10).
- . 臺灣總督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 1933.
- 張曼娜. . 《自由時報》. 2014-12-12 [2016-05-24] (中文(台灣)).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