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

大悲咒梵語转写:),全名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大悲神咒,又稱大悲心陀罗尼()、千手千眼观音大悲咒()、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無礙大悲陀羅尼廣大圓滿陀羅尼滿願陀羅尼隨心自在陀羅尼救苦陀羅尼延壽陀羅尼滅惡趣陀羅尼破惡業障陀羅尼速超十地陀羅尼,有时也称青頸观音大悲咒梵語转写:,义爲“青頸陀罗尼”,是指青頸观音的咒語),而朝鮮半島則習慣稱之為神妙章句大陀羅尼韓語:);是大乘佛教《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經》(《大悲心陀羅尼經》)中的咒文,汉传共有八十四句,為梵語構成的咒文章句。

名稱由來

《大悲心陀羅尼經》中,佛陀告訴阿難尊者說:「如是神咒,有種種名:一名廣大圓滿、一名無礙大悲、一名救苦陀羅尼、一名延壽陀羅尼、一名滅惡趣陀羅尼、一名破惡業障陀羅尼、一名滿願陀羅尼、一名隨心自在陀羅尼、一名速超十地陀羅尼。」

此咒名稱彰顯了觀世音菩薩欲安樂利益一切眾生之廣大圓滿、無礙大悲的大悲願力,及此咒不但能除一切災難、以及諸惡病苦;且能成就一切善法、隨心滿願;遠離一切怖畏、速登佛地的威神特德。今人以《大悲咒》簡稱之,取之觀世音菩薩慈披眾生之大悲願力而命名。

此咒由過去九十九億恆河沙諸佛所宣說,後於千光王靜住如來的淨土時,千光王靜住如來觀世音菩薩傳授「廣大圓滿無礙大悲陀羅尼」,並且對他說:「善男子汝當持此心咒,普為未來惡世一切眾生作大利樂。」。當時觀世音菩薩聽了此咒之後,即由初地菩薩,升至第八地不動地菩薩果位。於是心生歡喜發出誓願說:「設我當來之世能利樂一切眾生者,令我即時身生千手千眼具足。」如此發願後,果真頓時身生千手千眼,並且十方大地都為之震動,十方諸佛亦都放出無量光明,遍照十方無邊世界

宣說因緣

依據《大悲心陀羅尼經》記載:「釋迦牟尼佛正要廣說陀羅尼法門時,突然十方大地震動,三千大千世界皆作金色,是因為觀世音菩薩密放神通之故。但因為大眾皆疑惑,總持王菩薩見到這種稀有的情況,便起立合掌問釋迦牟尼佛:『如此神通的相貌,是誰所放?』而釋迦牟尼佛回答說:『現場的大會裡,有一名菩薩,名曰觀世音自在,從無量劫以來,成就了大慈大悲,擅能修習無量陀羅尼門,為了使眾生安樂,所以釋放神通威力。』釋迦牟尼佛話說完,觀世音菩薩從座而起,向釋迦牟尼佛合掌說:『我有大悲心陀羅尼咒,現在想要說,為了使所有的眾生得到安樂、除一切病苦、得壽命、得富饒、得除一切所有的惡罪、遠離一切的魔障礙困難、成就清淨的功德、能成就一切所有的善根、遠離一切的恐懼害怕、速能滿足一切所希望所求的,希望世尊能夠慈悲的允許我向大眾宣說。』釋迦牟尼佛聽見觀世音菩薩的請求,釋迦牟尼佛就說:『善男子,你是如此廣大的慈悲要向大眾宣說大悲咒,現在正是時候,我隨喜你的功德,十方諸佛也隨喜讚嘆你的功德。』」

誦持功德利益

得十五種善生

誦持大悲神咒者,得十五種善生者:

  1. 所生之處常逢善王。
  2. 常生善國。
  3. 常值好時。
  4. 常逢善友。
  5. 身根常得具足。
  6. 道心純熟。
  7. 不犯禁戒
  8. 所有眷屬恩義和順。
  9. 資具財食常得豐足。
  10. 恆得他人恭敬扶接。
  11. 所有財寶無他劫奪。
  12. 意欲所求皆悉稱遂。
  13. 龍天善神恆常擁衛。
  14. 所生之處見佛聞法。
  15. 所聞正法悟甚深義。

不受十五種惡死

據《大悲心陀羅尼經》經文的記載,若諸人天誦持大悲心咒者,不受十五種惡死也。其惡死者:

  1. 不令其飢餓困苦死。
  2. 不為枷禁杖楚死。
  3. 不為怨家讎對死。
  4. 不為軍陣相殺死。
  5. 不為豺狼惡獸殘害死。
  6. 不為毒蛇蚖蠍所中死。
  7. 不為水火焚漂死。
  8. 不為毒藥所中死。
  9. 不為蠱毒害死。
  10. 不為狂亂失念死。
  11. 不為山樹崖岸墜落死。
  12. 不為惡人厭魅死。
  13. 不為邪神惡鬼得便死。
  14. 不為惡病纏身死。
  15. 不為非分自害死。

其他利益

據《大悲心陀羅尼經》經文的記載,讀誦大悲心咒者可有其他如下利益:

  1. 臨命終時十方諸佛皆來授手。欲生何等佛土,隨願皆得往生。
  2. 不墮三惡道。能生諸佛國。得無量三昧辯才。
  3. 誦持大悲神咒者,於現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為大悲心陀羅尼也,唯除不善、除不至誠。
  4. 若諸眾生侵損常住飲食財物,千佛出世不通懺悔,縱懺亦不除滅,今誦大悲神咒即得除滅。若侵損、食用常住飲食、財物,要對十方師懺謝,然始除滅。
  5. 對咒生疑者
  6. 對大悲咒生疑者不能滅罪,但因閱讀大悲咒任可得菩提之因[1]

咒文翻譯

大悲咒由金剛智於719年—741年間翻譯成中文(大正藏T.1112),後又經其弟子不空於723年—774年間兩次翻譯(大正藏T.1111,T.1113b),後來由指空於1326年—1363年又進行過翻譯(大正藏T.1113a),因此有不同的翻譯版本。其中以唐代伽梵達磨所譯之《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所載為基礎並經增加的「八十四句大悲咒」流行最廣。

漢傳大悲咒全文有兩個版本,一為唐朝永徽顯慶(約650—660)年間,由伽梵達摩翻譯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大悲咒分句成82句。另一版為不空翻譯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大約是在唐朝天寶大曆(723—774)年間翻譯。不空翻譯版的大悲咒在音譯的漢字選用上和伽梵達摩譯本相當一致,但分句成84句。不空譯本第81到84句是:「悉殿都(81)漫哆羅(82)跋馱耶(83)娑婆訶(84)」;伽梵達摩譯本則是:「唵悉殿都曼哆囉缽馱耶(81)」。可以看出兩者內容相同,只是分句不同;伽梵達摩譯的第81句,不空分成81、82及83句;而伽梵達摩譯的第82句與不空譯的第84句相同(“娑婆訶”)。[2]

今时汉地通行的是伽梵達摩的譯本,但在分句上採用不空的84句。然而,其中還有些微差異,〈大悲咒〉第16句伽梵達摩和不空譯的都是:「薩婆薩哆.那摩婆伽」,臺灣流行的版本則是「薩婆薩哆.那摩婆薩多.那摩婆伽」,其中多了「那摩婆薩多」五個字。據知這個多五字的版本,明末或更早以前已見流行 [3],具體出於何時不知。有人認為這純粹為手民之誤(未必是編輯者抄錯,更多情況可能是排版排錯)。這五個字:【那摩婆薩哆】,無非把後四字裏的“那摩”,和前四字裏的“婆薩哆”,給顛倒重複了一次。 [4]

梵文版

84句大悲咒,并没有保留梵文本的原本。今天能看到的梵文本,是梵语学者根据汉文版的意思去构建出来的梵文本。但是不同的学者构建出来的梵文本都不是一模一样。比如台湾的梵文学者林光明先生,与台湾的梵文学者果滨构建的内容就不一样。而即便是林光明先生的版本,前後几个版本也有差别。

大悲水

大悲水

佛家弟子常常在觀世音菩薩佛像前,供奉飲用水若干,念誦大悲咒七七四十九遍,即成為大悲咒水,簡稱大悲水。信眾相信,此水灑布環境可以結合成結界,避免火災驅逐邪魔,給病人或老人飲用,可以治病保健。[5]

参考文献

  1. . 今誦大悲陀羅尼時,十方師即來為作證明,一切罪障悉皆消滅,一切十惡、五逆、謗人、謗法、破齋、破戒、破塔、壞寺、偷僧衹物、污淨梵行,如是等一切惡業重罪,悉皆滅盡。唯除一事,於咒生疑者,乃至小罪輕業亦不得滅,何況重罪;雖不即滅重罪,猶能遠作菩提之因。若有誦持大悲心陀羅尼者,得如是等功德利益也,一切天人應常誦持勿生懈怠。
  2. . www.gaya.org.tw. [2017-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3. . tripitaka.cbeta.org. [2017-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9).
  4. Team, Discuz! Team and Comsenz UI. . www.shixiu.org. [2017-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9).
  5. 根據《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記载:“善男子。若復有人。厭世間苦。求長生樂者。在閒淨處。清淨結界。咒衣著。若水。若食。若香。若藥。皆咒一百八遍服。必得長命。”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