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室本線

根室本線日语: Nemuro honsen */?)是一條由北海道瀧川市瀧川站,途經帶廣市釧路市,前往根室市根室站,屬於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的鐵道路線(幹線)。當中,釧路站-根室站間設有「花咲線」()的愛稱。

根室本線
根室本線上行走的特急超級大空
(尺別-音別)
日文原名
假名拼音
羅馬拼音
通稱花咲線(釧路-根室)
概覽
營運地區 日本北海道
服務類型普通鐵路(在來線幹線
起點站瀧川站
終點站根室站
路線代號A(瀧川站)
T(東瀧川-落合)
K(新得-釧路)
B(東釧路站)
路線記號參見車站編號
技術數據
路線長度443.8公里
最高速度120公里/小時(上落合信號場-帶廣)
110公里/小時(帶廣-釧路)
95公里/小時(瀧川-上落合信號場)
85公里/小時(釧路-厚床)
80公里/小時(厚床-根室)
正線數目全線單線
車站數目一般站:5個
旅客站:57個
貨物站:2個
信號場:9個
軌距1,067毫米(窄軌
電氣化方式全線非電氣化
閉塞方式自動閉塞式
(瀧川-東釧路)
特殊自動閉塞式(電子符號照查式)
(東釧路-根室)
信號系統ATS-DN
車輛基地釧路運輸車輛所
使用车辆參見使用車輛
開通營運1900年12月2日(北海道官設鐵道十勝線)
1901年7月20日(北海道官設鐵道釧路線)
擁有者 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
營運者 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
(全線 第一種鐵道事業者
日本貨物鐵道(JR貨物)
(瀧川-富良野、東鹿越-釧路 第二種鐵道事業者

概要

全線單線非電氣化,是JR的幹線路線當中位於日本最東端的。另外若不包括支線則是JR北海道最長的鐵路線(若包括支線則是函館本線最長)。

新得站帶廣站釧路站間,隨着石勝線連結札幌市、帶廣市、釧路市而成為幹線路線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瀧川站-富良野站-新得站間與釧路站-根室站間成為只限地域輸送的地方路線。

路線資料

  • 管轄(事業類別)、路段(營業距離
    • 北海道旅客鐵道(第一種鐵道事業者
      • 瀧川站-帶廣站-根室站:443.8公里
        • 上落合信號場-新得站間(23.9公里)與石勝線重複。瀧川站-落合站間由本社鐵道事業本部管轄、落合站(除站區內)-根室站間由釧路支社管轄。
    • 日本貨物鐵道第二種鐵道事業者
      • 瀧川站-富良野站:54.6公里
      • 東鹿越站-釧路站:213.6公里
  • 軌距:1,067毫米(窄軌
  • 站數:64個、9個信號場(包括起終點站)[注釋 1]
  • 複線路段:沒有(全線單線
  • 電氣化路段:沒有(全線非電氣化
  • 閉塞方式
  • 可進行交會的車站參見車站列表
  • 最高速度(截至2014年8月30日)[報道 1]

[報道 2] [報道 3] [新聞 1]

    • 120公里/小時(上落合信號場-帶廣站間)
    • 110公里/小時(帶廣站-釧路站間)
    • 95公里/小時(瀧川站-上落合信號場間)
    • 85公里/小時(釧路站-厚床站間)
    • 80公里/小時(厚床站-根室站間[2]

歷史

北海道官設鐵道十勝線
  • 1899年(明治32年)
    • 9月1日:北海道官設鐵道十勝線旭川站-美瑛站間開業[3]

。該路段開設邊別站(現在的西神樂站[4]美瑛站[4]

    • 11月15日:十勝線的美瑛站-上富良野站間延伸開業[3]。該路段開設上富良野站[4]
  • 1900年(明治33年)8月1日:十勝線的上富良野站-下富良野站間延伸開業[3]。該路段開設中富良野站[4]、下富良野站(現在的富良野站[5]

[4]

國有鐵道十勝線→釧路線
  • 1905年(明治38年)4月1日:十勝線的旭川站-下富良野站(-落合站)間移管至遞信省鐵道作業局國有鐵道[6][7]。旭川站的讀法由「あさひわ」改為「あさひわ」[8]
  • 1909年(明治42年)10月12日:伴隨國有鐵道路線名稱制定,十勝線與釧路線統合,旭川站-下富良野站(-帶廣站-釧路站(初代))間成為釧路線[新聞 2]

  • 1913年(大正2年)11月10日:釧路本線的瀧川站-下富良野站間(57.6公里)開業[7][9]

[新聞 3] 。伴隨着此,下富良野站-旭川站間(54.8公里)自釧路本線分離,改稱富良野線(以後參見富良野線[3]

北海道官設鐵道十勝線
  • 1900年(明治33年)12月2日:十勝線的下富良野站-鹿越站間延伸開業。該路段開設山部信號停車場、金山站、鹿越站。
  • 1901年(明治34年)
    • 4月1日:山部信號停車場升級為一般站,成為山部站。
    • 9月3日:十勝線的鹿越站-落合站延伸開業。該路段開設落合站。
  • 1902年(明治35年)12月6日:鹿越站-落合站間開設幾寅站。
國有鐵道十勝線→釧路線→釧路本線
  • 1905年(明治38年)4月1日:十勝線的(旭川站-)下富良野站-落合站間移管至遞信省鐵道作業局(國有鐵道)。
  • 1907年(明治40年)9月8日:十勝線的落合站-帶廣站延伸開業,十勝線全線通車。[注釋 2]該路段開設狩勝給水給炭所[注釋 3]、新內信號所[注釋 4]、新得站、清水站、佐念頃站、芽室站、伏古站。
  • 1909年(明治42年)
    • 10月12日:伴隨國有鐵道路線名稱制定,十勝線與舊、釧路線統合,(旭川站-)下富良野站-帶廣站(-釧路站(初代))是釧路線
    • 12月15日:新內站開始上下客和處理貨物。
  • 1913年(大正2年)
    • 10月1日:山部站-金山站間開設下金山站。
    • 11月10日:瀧川站-下富良野站間(57.6公里)開業。該路段開設幌倉站、上赤平站、平岸站、下蘆別站、野花南站、奔茂尻站、島之下站。瀧川站-下富良野站-帶廣站(-釧路站(初代))改稱釧路本線
  • 1918年(大正7年)12月28日:上赤平站-平岸站間開設茂尻站。
  • 1920年(大正9年)1月16日:下蘆別站-野花南站間開設上蘆別站。
北海道官設鐵道釧路線
  • 1901年(明治34年)7月20日:作為北海道官設鐵道釧路線,白糖站-釧路站(初代)開始營業。該路段開設白糠站、庶路站、大樂毛站、釧路站(初代)。設置釧路機關庫。
  • 1903年(明治36年)
    • 3月1日:釧路線的音別站-白糠站延伸開業。該路段開設音別站。
    • 12月25日:釧路線的浦幌站-音別站延伸開業。該路段開設浦幌站、厚內站。
  • 1904年(明治37年)
    • 8月12日:釧路線的豐頃站-浦幌站延伸開業。該路段開設豐頃站。
    • 12月15日:釧路線的利別站-豐頃站延伸開業。該路段開設利別站、池田站。
國有鐵道釧路線→釧路本線
  • 1905年(明治38年)
    • 4月1日:釧路線的利別站-釧路站(初代)間移管至遞信省鐵道作業局(國有鐵道)。
    • 10月25日:厚內站-音別站間開設直別站。
  • 1909年(明治42年)
    • 10月12日:伴隨國有鐵道路線名稱制定,十勝線與舊、釧路線統合,(旭川站-下富良野站-)帶廣站-釧路站(初代)間成為釧路線[新聞 2]
  • 1910年(明治43年)
    • 1月7日:帶廣站-止若站間開設札內站,豐頃站-浦幌站間開設下頃部站。
    • 12月1日:浦幌站-厚內站開設上厚內信號所。
  • 1911年(明治44年)12月15日:池田站-豐頃站間開設十弗站。
  • 1913年(大正2年)
    • 6月2日:設置釧路機關庫(北海道鐵道管理局的事務上制定)[6]
    • 11月10日:伴隨瀧川站-下富良野站間(57.6公里)開始營業,(瀧川站-下富良野站-)落合站-釧路站(初代)間改稱釧路本線
    • 12月1日:音別站-白糠站間開設波若信號所[11]
  • 1917年(大正6年)12月1日:大樂毛站-濱釧路站(初代)間開設釧路站(2代)。隨此,釧路站(2代)-濱釧路站(初代)停止旅客營業,改為貨物線。釧路站(初代)改為貨物站並改稱濱釧路站(初代)[注釋 5]
  • 1920年(大正9年)4月1日:直別站-音別站開設尺別站。
國有鐵道釧路本線
  • 1917年(大正6年)12月1日:釧路本線的釧路站(2代)-濱厚岸站間延伸開業(47.8公里)[6][12][13]

。該路段開設上別保站[12][5]、上尾幌站[12][5]、尾幌站[12][5]、門靜信號場[12][5]、厚岸站[12][5]、濱厚岸站[12][4]。厚岸站-濱厚岸站間(1.2公里)是貨物線。

  • 1919年(大正8年)11月25日:厚岸站-厚床站間(42.9公里)延伸開業[12][13]。該路段開設糸魚澤站[12][5]、茶內站[12][5]、濱中站[12][5]、姊別站[12][5]、厚床站[12][4]。厚岸站-濱厚岸站間(1.2公里)的貨物線是支線[12]
  • 1920年(大正9年)11月10日:厚床站-西和田站間(34.7公里)延伸開業[12][13]。該路段開設初田牛站[12][4]、別當賀站[12][4]、落石站[12][4]、西和田站[12][4]

根室本線全線通車後

  • 1921年(大正10年)8月5日:伴隨西和田站-根室站間(10.2公里)延伸開業而全線通車。該線開設花咲站、根室站。瀧川站-根室站間改稱根室本線
  • 1922年(大正11年)
    • 4月1日:狩勝給水給炭所、上厚內信號所、波若信號所改為信號場,成為狩勝信號場、上厚內信號場、波若信號場。
    • 10月15日:佐念頃站改稱御影站。
    • 10月23日:門靜信號場升級為一般站門靜站[12]
  • 1923年(大正12年)
    • 9月25日:釧路站(2代)-天寧站間的貨物線(3.0公里)開始營業。該路段新設天寧站。
    • 12月25日:大樂毛站-釧路站(2代)間開設新富士站。
  • 1925年(大正14年)
    • 2月1日:尺別站開始處理一般貨物[14]

    • 3月16日:釧路站(2代)-上別保站間開設別保信號場。
  • 1926年(大正15年)
    • 7月15日:茂尻站開始上下客,變成一般站。
    • 8月1日:上厚內信號場升級為車站,成為上厚內站。
  • 1927年(昭和2年)
    • 9月15日:伴隨釧網線(現在的釧網本線)的開業,釧路站-別保信號場間成為根室本線與釧網線的重複路段,別保信號場成為兩條路線設施上的分岔點。
    • 12月26日:下富良野站-山部站間開設布部站。
    • 1928年(昭和3年)11月11日:別保信號場升級為車站,改稱東釧路站。釧網線與根室本線的分岔站由釧路站(2代)改為東釧路站[15],釧路站(2代)-東釧路站間的重複路段消除。
  • 1930年(昭和5年)4月1日:尺別站改為一般站。
  • 1931年(昭和6年)4月7日:波若信號場關閉[11]
  • 1934年(昭和9年)
    • 8月12日:根室站-根室港站間的貨物支線(1.2公里)開始營業。該路段開設根室港站。
    • 11月20日:清水站改稱十勝清水站。
  • 1935年(昭和10年)
  • 1936年(昭和11年)9月:糸魚澤站[12]再次成為一般站。
  • 1937年(昭和12年)12月1日:釧路站(2代)再次開始處理貨物(回到一般站)[16]
  • 1938年(昭和13年):波若信號場廢除[注釋 6]
  • 1940年(昭和15年)
    • 1月15日:釧路站(2代)-天寧站間的貨物支線廢除,東釧路站-天寧站間的貨物支線開業。貨物支線的起點由釧路站(2代)改至東釧路站,距離變成1.5公里(縮短1.5公里)。
  • 1941年(昭和16年)
    • 3月28日:白糠站-庶路站間開設西庶路信號場。
    • 12月29日:金山站-幾寅站間開設東鹿越信號場。
  • 1942年(昭和17年)4月1日:下富良野站改稱富良野站,下頃部站改稱新吉野站。
  • 1943年(昭和18年)6月15日:上赤平站改稱赤平站。
  • 1946年(昭和21年)
    • 3月1日:東鹿越信號場升級為車站,東鹿越站。
    • 5月1日:下蘆別站改稱蘆別站,奔茂尻站改稱瀧里站。
  • 1949年(昭和24年)6月1日:移管至公共企業體日本國有鐵道(國鐵)。
  • 1951年(昭和26年)4月1日:狩勝信號場、西庶路信號場升級為臨時乘降場(開始上下客),成為狩勝信號場(臨時乘降場)[注釋 7][1]、西庶路臨時乘降場(局設定)[12]
  • 1952年(昭和27年)
    • 3月5日:西庶路信號場升級為一般站,西庶路站(直營站)。
    • 12月1日:上別保站改稱別保站。
  • 1954年(昭和29年)
    • 7月1日:音別站-白糠站間開設古瀨信號場。
    • 11月10日:幌倉站改稱東瀧川站,伏古站改稱西帶廣站。
  • 1955年(昭和30年)12月1日:帶廣站-根室站間開始有柴油動車組運行。
  • 1958年(昭和33年)9月10日:十勝清水站-御影站開設羽帶站。
  • 1959年(昭和34年)
    • 10月7日:札內站-止若站開設稻士別臨時乘降場(設定)。
  • 1960年(昭和35年)1月1日:花咲站[11]停止處理貨物。
  • 1961年(昭和36年)
    • 2月1日:落石站-西和田站開設昆布盛站。
    • 9月1日:花咲站-根室站間開設東根室站。
    • 9月20日:東瀧川站、瀧里站、島之下站停止處理貨物。
    • 10月1日:瀧川站-東瀧川站間開設一之坂信號場。
  • 1962年(昭和37年)
    • 1月15日:別保站[12]停止處理貨物。
    • 9月30日:東瀧川站-赤平站間開設幌岡信號場,平岸站-蘆別站間開設高根信號場。
    • 10月15日:濱釧路站(初代)移動(2代)。隨此,釧路站-濱釧路站間更改距離(延長2.0公里)。
  • 1963年(昭和38年)11月1日:止若站改稱幕別站。
  • 1965年(昭和40年)
    • 9月30日:十勝清水站-葉帶站間開設平野川信號場,浦幌站-上厚內站間開設常豐信號場。
    • 10月1日:根室站-根室港站的貨物支線廢除(縮短2.6公里)。該路段的根室港站廢除。根室港站處理的貨物改到根室站新設的構內側線(西貨物線)處理[12]。帶廣站、濱釧路站(2代)開始處理貨櫃貨物。
  • 1966年(昭和41年)
    • 3月27日:釧路機關區首度配置DD51型
    • 9月27日:池田站-十弗站間開設昭榮信號場,庶路站-大樂毛站間開設東庶路信號場。
    • 9月28日:御影站-芽室站間開設上芽室信號場。
    • 9月29日:伴隨金山水壩的建設,金山站-東鹿越站改道,舊線上的鹿越站移動到新線並降格為信號場兼臨時乘降場鹿越信號場(臨時乘降場)。
    • 9月30日:落合站-新狩勝信號場-新得站間的新線開始營業(延長28.1公里)。新設路段開設上落合信號場、新狩勝信號場、廣內信號場、西新得信號場,浦幌站-上厚內站間開設常豐信號場。
    • 10月1日:落合站-新內站-新得站間的舊線廢除(縮短27.9公里)。新內站廢除,狩勝信號場廢除。
  • 1967年(昭和42年)
    • 8月1日:利別站[12]停止處理貨物。
    • 11月1日:利別站移近幕別600公尺。
  • 1969年(昭和44年)
    • 4月1日:富良野站-釧路站間已完成柴油機車化。
    • 8月1日:西庶路站[12]停止處理貨物。
  • 1970年(昭和45年)5月20日:西帶廣站停止處理貨物。
  • 1971年(昭和46年)
    • 5月1日:御影站[11]停止處理貨物。
    • 10月2日:十弗站[12]、上厚內站[12]、厚內站[12]、直別站[12]、尺別站[11][12]、庶路站[12]、尾幌站[12]、門靜站[12]、糸魚澤站[12]、初田牛站[12]停止處理貨物。
  • 1973年(昭和48年)
    • 2月5日:姊別站停止處理貨物、行李[18]。交會設備拆去[12]
    • 10月18日:根室站新設貨櫃基地[12]
  • 1974年(昭和49年)10月1日:上尾幌站[12]、濱中站[12]、西和田站[12]停止處理貨物。
  • 1976年(昭和51年)2月1日:茂尻站、平岸站、野花南站停止處理貨物。
  • 1979年(昭和54年)7月15日:茶內站[12]、厚床站[12]、別當賀站[12]、落石站[12]停止處理貨物。
  • 1982年(昭和57年)
    • 5月30日:上蘆別站停止處理貨物。
    • 9月10日:芽室站、幕別站、豐頃站、浦幌站、白糠站停止處理貨物。
    • 10月15日:鹿越信號場(臨時乘降場)作為信號場廢除,成為鹿越臨時乘降場[19]

    • 10月26日:一之坂信號場、幌岡信號場、高根信號場廢除。
    • 11月15日:厚岸站-濱厚岸站間的貨物支線廢除(縮短1.2公里)。該路段的濱厚岸站廢除。布部站、下金山站、金山站、幾寅站、落合站、釧路站(2代)停止處理貨物。
  • 1983年(昭和58年)
  • 1984年(昭和59年)2月1日:東釧路站-天寧站間的貨物支線廢除(縮短1.5公里)。該路段的天寧站廢除。東釧路站-根室站間的停止貨物營業(縮短132.5公里)。山部站、池田站、新富士站、根室站停止處理貨物。
  • 1986年(昭和61年)
    • 10月25日:御影站的交會設備廢除[12]
    • 11月1日:芽室站-西帶廣站間開設大成臨時乘降場,帶廣站貨櫃基地-帶廣站間開設柏林台臨時乘降場(都只上下客)。鹿越臨時乘降場廢除。富良野站、十勝清水站停止處理貨物。
  • 1987年(昭和62年)
    • 3月:庶路站的交會設備廢除。
    • 3月31日:富良野站、釧路站(2代)[16]再次處理貨物。富良野站只限秋、冬季直通貨物列車,釧路站(2代)在戶籍上再次開行,但沒有貨物列車的發着。

民營化以後

  • 1987年(昭和62年)
    • 4月1日:
      • 伴隨國鐵分割民營化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作為第一種鐵道事業者繼承瀧川站-根室站間。瀧川站-富良野站間由JR北海道本社鐵道事業本部管轄,富良野站(構內除外)-根室站間由JR北海道釧路支社管轄[12]
      • 日本貨物鐵道(JR貨物)作為第一種鐵道事業者繼承釧路站-濱釧路站間。該路段由JR貨物北海道支社管轄。另外,JR貨物成為瀧川站-富良野站間與東鹿越站-東釧路站間的第二種鐵道事業者,帶廣站貨櫃基地成為JR貨物的帶廣站,富良野貨櫃中心也由JR貨物管轄。富良野站-東鹿越站間停止貨物營業。
      • 大成臨時乘降場、柏林台臨時乘降場、稻士別臨時乘降場、古瀨信號場升級為旅客站大成站、柏林台站、稻士別站[20]

[5]、古瀨站[12][20][5]

  • 1988年(昭和63年)
    • 3月13日:東釧路站-別保站間開設武佐站。
    • 11月3日:大樂毛站-新富士站間開設新大樂毛站。
  • 1989年(平成元年)8月1日:釧路站-濱釧路站間的貨物支線廢除(縮短3.8公里)。該路段的(貨)濱釧路站廢除。貨物站機能移動到新富士站,該站再度開始處理貨物。
  • 1990年(平成2年)12月10日:厚內隧道(新線)開始使用。
  • 1991年(平成3年)
    • 7月1日:釧路站-根室站間設定「花咲線」的愛稱[13]。該路段開始一人控制運行。
    • 10月22日:伴隨瀧里水壩建設而改道,野花南站-島之下站間更改距離(縮短3.0公里)。舊線路段上的瀧里站廢除[4][新聞 4]

  • 1992年(平成4年)4月1日:JR貨物的札內站廢除(停止處理貨物),成為旅客站。
  • 1993年(平成5年)3月18日:瀧川站-釧路站間全部普通列車開始一人控制。
  • 1994年(平成6年)4月1日:JR北海道的本社鐵道事業本部與釧路支社的邊界由富良野站改至落合站。瀧川站-落合站-上落合信號場(構內除外)間由本社鐵道事業本部管轄[注釋 8],上落合信號場-根室站間由釧路支社管轄。
  • 1996年(平成8年)11月24日:伴隨帶廣市內的連續立體交差事業,柏林台站-帶廣站間與帶廣站高架化。
  • 2001年(平成13年)
    • 7月7日 - 花咲線開通80週年記念。
    • 7月20日 - 白糠 - 釧路之間開通100周年記念。
  • 2002年(平成14年)4月1日 - JR貨物廢除釧路站-東釧路站間的第二種鐵道事業(縮短2.9公里)。JR貨物的東釧路站廢除,該站成為旅客站。
  • 2006年(平成18年)4月1日 - JR貨物廢除新富士站-釧路站間的第二種鐵道事業(縮短2.7公里)。JR貨物的釧路站廢除(退為旅客站)。富良野貨櫃中心廢除,統合至富良野站。
  • 2007年(平成19年)10月1日 - 瀧川站-東釧路站間實施車站編號
  • 2011年(平成23年)3月12日 - JR貨物的帶廣站改稱帶廣貨物站,新富士站改稱釧路貨物站。
  • 2013年(平成25年)6月1日:花咲線厚岸站-糸魚澤站間需要避免與自然紀念物丹頂鶴發生相撞意外,部分行走花咲線的列車需要減速。
  • 2016年(平成28年)
    • 3月26日:花咲站廢除。厚床站的交會設備廢除。蘆別站降格為簡易委託站。同時快速列車、普通列車大幅減班,實行路段廢除。
    • 8月31日:由於受到熱帶風暴蒲公英獅子山影響,連場暴雨導致多個車站發生泥沙湧入、橋樑及道床損毀等情況。富良野站-新得站-音別站間暫停營運,特急列車停駛。
    • 9月2日:池田站-音別站間恢復普通列車行駛。
    • 9月4日:芽室站-池田站間恢復普通列車行駛。
    • 10月17日:富良野站-東鹿越站間恢復列車行駛。東鹿越站-落合站間開行臨時巴士。
    • 10月24日:在北見市召開的「JR北海道再生推進會議」中,JR北海道提出富良野站-新得站間廢除,改以巴士營運[21][22]
    • 12月22日:上落合信號場-芽室站間完成復舊工程,特急列車、貨物列車恢復行駛。
  • 2017年(平成29年)
    • 3月4日:島之下站、稻士別站、上厚內站廢除。
    • 3月28日:東鹿越站-新得站間開行臨時巴士作。
  • 2018年(平成30年)
    • 3月17日:羽帶站廢除[報道 4]
    • 6月17日:富良野-新得段預定於2020年或之前廢線[23]

使用車輛

以下所有列車都是柴油動車組

特急列車

普通列車

  • Kiha40系(瀧川 - 釧路)
行駛瀧川 - 釧路之間。此外,亦會在早上往來行駛故鄉銀河線(池田 - 足寄間)1次。
  • Kiha54型(音別 - 根室)
基本上行駛花咲線(釧路 - 根室)之間,不過部份亦會行駛音別、白糠 - 釧路之間。
  • Kiha150型(富良野 - 帶廣)
以旭川車站為起點的快速「狩勝」的列車。

此外,在故鄉銀河線於2006年4月被廢線後,故鄉銀河線的柴油動車組CR70型及CR75型亦在池田 - 帶廣之間往來行駛。

車站列表

瀧川-東釧路間設有車站編號,不過此處不按車站編號順序排列,而是按照瀧川站起往下行方向記述。車站編號的詳細資料參見「日本車站編號」。

  • 站名 … (貨):貨物專用站,◆、◇:貨物處理站(貨物專用站除外。◇為沒有定期貨物列車的發着)
  • 停靠站
  • 軌道(全線單線) … ◇、∨:可進行列車交會,|:不可進行列車交會
  • 所有車站都位於北海道
  • 站名欄帶有背景色的車站(東鹿越站-新得站)是颱風獅子山吹襲後無法通行路段的車站(由2016年12月22日開始直至現在)。
車站編號 中文站名 日文站名 英文站名 站間營業距離 累計營業距離 普通 快速 接續路線 軌道 所在地
A21 瀧川 - 0.0 北海道旅客鐵道函館本線 空知管內 瀧川市
T22 東瀧川 7.2 7.2  
T23 赤平 6.5 13.7   赤平市
T24 茂尻 3.5 17.2  
T25 平岸 3.5 20.7  
T26 蘆別 5.9 26.6   蘆別市
T27 上蘆別 3.9 30.5  
T28 野花南 4.7 35.2  
島之下信號場 - 49.1   上川管內 富良野市
T30 富良野 19.4 54.6 北海道旅客鐵道:富良野線
T31 布部 6.3 60.9  
T32 山部 5.8 66.7  
T33 下金山 8.0 74.7   空知郡 南富良野町
T34 金山 6.9 81.6  
T35 東鹿越 13.2 94.8  
T36 幾寅 4.0 98.8  
T37 落合 9.4 108.2  
  上落合信號場 - 112.2 根室本線與石勝線的實際分岔點
  新狩勝信號場 / - 117.8   十勝管內 上川郡 新得町
  廣內信號場 / - 124.0  
  西新得信號場 / - 129.5  
K23 新得 28.1 136.3 北海道旅客鐵道:石勝線(營業上的分岔點)
K24 十勝清水 9.1 145.4   清水町
  平野川信號場 / - 151.6  
K26 御影 10.5 155.9  
  上芽室信號場 / - 160.6  
K27 芽室 10.6 166.5   河西郡 芽室町
K28 大成 2.1 168.6  
K29 西帶廣 4.8 173.4   帶廣市
  (貨)帶廣貨物 / 2.6 176.0  
K30 柏林台 0.6 176.6  
K31 帶廣 3.5 180.1  
K32 札內 4.8 184.9     中川郡 幕別町
K34 幕別 9.4 194.3    
K35 利別 6.5 200.8     池田町
K36 池田 3.5 204.3    
  昭榮信號場 / - 208.5    
K37 十弗 8.5 212.8     豐頃町
K38 豐頃 5.4 218.2    
K39 新吉野 7.1 225.3     十勝郡 浦幌町
K40 浦幌 6.4 231.7    
  常豐信號場 / - 236.0    
  上厚內信號場 / - 243.5    
K42 厚內 18.4 250.1    
K45 音別 15 265.1     釧路管內 釧路市
K46 古瀨 9.7 274.8     白糠郡 白糠町
K47 白糠 6.3 281.1    
K48 西庶路 5.4 286.5    
K49 庶路 2.1 288.6    
  東庶路信號場 / - 293.8    
K50 大樂毛 10.4 299.0     釧路市
K51 新大樂毛 1.8 300.8    
K52 新富士 4.9 305.7    
  (貨)釧路貨物 /    
K53 釧路 2.7 308.4  
B54 東釧路 2.9 311.3 北海道旅客鐵道:釧網本線[* 13]
  武佐 1.2 312.5  
  別保 4.5 317.0   釧路郡 釧路町
  上尾幌 14.7 331.7   厚岸郡 厚岸町
  尾幌 9.2 340.9  
  門靜 9.2 350.1  
  厚岸 4.9 355.0  
  糸魚澤 10.6 365.6  
  茶內 9.6 375.2   濱中町
  濱中 7.0 382.2  
  姊別 10.1 392.3  
  厚床 6.6 398.9   根室管內 根室市
  別當賀 15.6 414.5  
  落石 10.3 424.8  
  昆布盛 4.0 428.8  
  西和田 4.8 433.6  
  東根室 8.7 442.3  
  根室 1.5 443.8  
  1. 1913年11月10日 - 2017年3月3日是車站。
  2. 1900年12月2日 - 1901年3月31日是信號停車場
  3. 1966年9月29日 - 1982年10月14日是信號場
    1982年10月15日 - 1986年10月31日是臨時乘降場。
    然而,信號場時代也曾作為臨時乘降場上下客。
  4. 1941年12月29日 - 1946年2月28日是信號場。
  5. 1986年11月1日 - 1987年3月31日是臨時乘降場
  6. 1959年10月7日 - 1987年3月31日是臨時乘降場。
  7. 1910年12月1日 - 1922年3月31日是信號所。
    1922年4月1日 - 1926年7月31日是信號場。
    1926年8月1日 - 2017年3月3日是車站。
  8. 1913年12月1日 - 1922年3月31日是信號所。
  9. 1954年7月1日 - 1987年3月31日是信號場。
  10. 1941年3月28日 - 1951年3月31日是信號場。
    1951年4月1日 - 1952年3月4日是臨時乘降場。
  11. 1901年7月20日 - 1917年11月30日是釧路站(I)
  12. 1925年3月16日 - 1928年11月10日是信號場。
  13. 與釧網本線的分岔在東釧路站,不過所有列車都直通至釧路站。
  • 上落合信號場-新得站間是與根室本線的重複路段
  • 武佐-根室各站沒有設置車站編號。

1966年10月1日廢除路段

所在地的名稱以廢除時為準。所有車站都位於北海道。

中文站名 日文站名 站間營業距離 累計營業距離 接續路線 軌道 所在地
落合 - 0.0 日本國有鐵道:根室本線(瀧川、富良野方向) 空知管內 空知郡 南富良野町
狩勝信號場 - 7.9  
新內 16.8 16.8   十勝管內 上川郡 新得町
新得 11.1 27.9 日本國有鐵道:根室本線(帶廣、釧路方向)
  • 新內站附近(狩勝峠)獲日本新八景鐵道省選定為日本三大車窗之一。其餘現存兩者是篠之井線姨捨站(善光寺平)與肥薩線矢岳站附近(矢岳越え)。
  • 山口最大坡度25‰、連續最小半徑180公尺的彎道,路線設置困難,因此在山口落合側即使在狩勝信號場設立折返式路線。山口附近的S字型大彎道築堤與橋梁、隧道等的鐵道設施群在2003年(平成15年)獲選為土木學會選獎土木遺產
  • 廢除後的新內站-新得站間在1967年(昭和42年)-1979年(昭和54年)期間用作調查鐵道事故原因以及進行與其對策有關的實驗,通稱狩勝實驗線

貨物線

貨物線(1989年8月1日廢除)
釧路站-(貨)濱釧路站(3.8公里)
貨物線(1984年2月1日廢除)
東釧路站-(貨)天寧站(1.5公里)
貨物線(1982年11月15日廢除)
厚岸站-(貨)濱厚岸站(1.2公里)
貨物線(1965年10月1日廢除)
根室站-(貨)根室港站(2.6公里)

廢站、廢除信號場

除了位於廢除路段上外。括弧內是瀧川站起計的營業距離。

  • 一之坂信號場:瀧川站-東瀧川站間(3.6公里)
  • 幌岡信號場:東瀧川站-赤平站間(10.0公里)
  • 高根信號場:平岸站-蘆別站間(24.4公里) ※曾經計劃作為與蘆別線未成線)的分岔點
  • 瀧里站:野花南站-富良野站間(42.6公里)
  • 島之下站:野花南站-富良野站間(49.1公里)
  • 鹿越臨時乘降場:金山站-東鹿越站間(88.4公里)
  • 羽帶站:十勝清水站-御影站間(152.9公里)
  • 稻士別站:札內站-幕別站間(188.5公里)
  • 上厚內站:浦幌站-厚內站間(243.5公里)
  • 直別站:厚內站-尺別站間(257.3公里)
  • 尺別站:直別站-音別站間(261.3公里)
  • 波若信號場:音別站-古瀨站間(271.8公里)
  • 初田牛站:厚床站-別當賀站間(406.0公里)
  • 花咲站:西和田站-東根室站間(438.2公里)

過去的接續路線

  • 蘆別站:三井蘆別鐵道線 - 1972年(昭和47年)6月1日廢除客運營業、1989年(平成元年)3月26日廢除
  • 上蘆別站:
    • 三菱礦業蘆別礦業所專用鐵道 - 1964年(昭和39年)9月1日廢除
    • 蘆別森林鐵道 - 1961年(昭和36年)6月廢除
  • 新得站:北海道拓殖鐵道 - 1968年(昭和43年)10月1日廢除
  • 十勝清水站:十勝鐵道清水部線 - 1951年(昭和26年)7月1日廢除
  • 帶廣站:
    • 士幌線 - 1987年(昭和62年)3月23日廢除
    • 廣尾線 - 1987年(昭和62年)2月2日廢除
    • 十勝鐵道帶廣部線 - 1977年(昭和52年)3月1日廢除
  • 池田站:故鄉銀河線 - 2006年(平成18年)4月21日廢除
  • 尺別站:雄別炭礦尺別鐵道線 - 1970年(昭和45年)4月16日廢除
  • 白糠站:白糠線 - 1983年(昭和58年)10月23日廢除
  • 新富士站:
    • 釧路開發埠頭西港線 - 1999年(平成11年)9月10日廢除
    • 釧路開發埠頭埠頭線 - 1984年(昭和59年)2月1日廢除
    • 鶴居村營軌道 - 1967年(昭和42年)8月20日廢除
  • 釧路站:雄別鐵道線 - 1970年(昭和45年)4月16日廢除
  • 東釧路站:
    • 太平洋石炭販賣輸送臨港線 - 1963年(昭和38年)11月1日廢除客運營業、1986年(昭和61年)11月1日廢除
    • 太平洋石炭販賣輸送城山線 - 1985年(昭和60年)6月1日廢除
  • 茶內站:濱中町營軌道 - 1972年(昭和47年)3月31日廢除
  • 厚床站:標津線 - 1989年(平成元年)4月30日廢除

參見

參考資料

注釋

  1. 若只限屬於根室本線的車站,排除起點的瀧川站(屬於函館本線[1]),一般站有4個、旅客站有57個、貨物站有2個、信號場9個。
  2. 同時,旭川站-下富良野站-新得站-帶廣站-釧路站(初代)間的路線全線通車。
  3. 狩勝停車場在書類上劃為「停車場(站)」,但不進行旅客、貨物處理等一般營業,實質上只是進行給水、給炭的信號所。最初已經有書籍斷定是信號所[10]。正式在1921年(大正10年)10月14日法案通知的鐵道省令第2號國有鐵道建設規定,翌年1922年(大正11年)4月1日起改「停車場」為「信號場」與「信號所」而獲定義為信號場。
  4. 此時新內信號所尚未處理旅客、貨物。
  5. 書類上指釧路站(初代)移動到現在的位置(2代),同時開設濱釧路站(初代)[4],釧路站(2代)-濱釧路站(初代)間的貨物支線開業。
  6. 國鐵時代廢除也未有列入鐵道公報,書類上只列為已關閉。不過《鐵道停車場一覽》(昭和21年3月31日出版)記載[17]。另外,也有資料顯示1931年(昭和6年)5月10日是廢除日[12]
  7. 官報並無公報,是否局設定不詳。但是,全國時刻表的索引地圖自此日起顯示為臨時乘降場的「(仮)狩勝」。
  8. 本社鐵道事業本部與釧路支社的邊界位於落合站-上落合信號場間新狩勝隧道的瀧川方入口附近。

來源

  1. 『停車場変遷大事典 国鉄・JR編 I』
  2. 『鉄道ジャーナル』通巻323号 85頁
  3. 『写真で見る北海道の鉄道』 上巻 国鉄・JR線 144-145頁
  4. 『写真で見る北海道の鉄道』 上巻 国鉄・JR線 314-315頁
  5. 『写真で見る北海道の鉄道』 上巻 国鉄・JR線 312-313頁
  6. 『北海道鉄道百年史』 下巻 第5編資料/1年表
  7. 『停車場変遷大事典 国鉄・JR編 I』 248頁
  8. 『写真で見る北海道の鉄道』 上巻 国鉄・JR線 38-39頁
  9. 『写真で見る北海道の鉄道』 上巻 国鉄・JR線 72-73頁
  10. 『北海道鉄道百年史』 上巻
  11. 『停車場変遷大事典 国鉄・JR編 II』
  12. 『鉄道百年の歩み:JR釧路支社』
  13. 『写真で見る北海道の鉄道』 上巻 国鉄・JR線 76-77頁
  14. 『釧路市統合年表:釧路市・阿寒町・音別町合併1周年記念』
  15. 『鉄道百年の歩み:JR釧路支社』 85頁
  16. 『停車場変遷大事典 国鉄・JR編 II』 882頁
  17. 『旧国鉄・JR鉄道線廃止停車場一覧』 補訂第2版 311頁
  18. 『北海道鉄道百年史』 下巻
  19. 『日本鉄道旅行地図帳―全線・全駅・全廃線―』 1号・北海道 39頁
  20. 『写真で見る北海道の鉄道』 上巻 国鉄・JR線 74-75頁
  21. (PDF). JR北海道. 2016-11-18 [2017-06-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11-18) (日语).
  22. (PDF). JR北海道. 2016-11-18 [2017-06-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11-18) (日语).
  23. . HTBニュース. 2018-06-17 [2018-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7) (日语).
  24. (PDF). JR北海道. 2018-12-14 [2019-03-11].

報道發表資料

  1. (PDF) (新闻稿). 北海道旅客鉄道. 2013-09-04 [2013-09-2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9-21) (日语).
  2. (PDF) (新闻稿). 北海道旅客鉄道. 2013-09-20 [2013-09-2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9-21) (日语).
  3. (PDF) (新闻稿). 北海道旅客鉄道. 2014-07-04 [2014-08-3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07-14) (日语).
  4. (PDF) (新闻稿). 北海道旅客鉄道. 2017-12-15 [2017-12-15].

新聞記事

  1. . 毎日新聞 (毎日新聞社). 毎日jp. 2013-09-20 [2013-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3) (日语).
  2. . 官報(第7891号) (大蔵省印刷局(編)). 国立国会図書館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 1909-10-12 [2014-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1) (日语).
  3. . 北海タイムス (北海タイムス社). 神戸大学附属図書館新聞記事文庫. 1913年11月10日-11日 [2011-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7) (日语).
  4. . 北海道新聞 (北海道新聞社). フォト北海道(道新写真データベース). 1991-10-12 [2016-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6) (日语).

延伸閱讀

資料

  • 日本国有鉄道北海道総局(編集). 上巻. 日本国有鉄道北海道総局(発行). 1976-03.
  • 日本国有鉄道北海道総局(編集). 下巻. 日本国有鉄道北海道総局(編集・発行). 1981-03.
  • 北海道旅客鉄道釧路支社(編). 鉄道百年の歩み:JR釧路支社 (北海道旅客鉄道釧路支社). 2001-12. 已忽略未知参数|ncid= (帮助);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 釧路市地域史研究会(編). 釧路市統合年表:釧路市・阿寒町・音別町合併1周年記念 (釧路市). 2006-10. 已忽略未知参数|other=(建议使用|others=) (帮助); 已忽略未知参数|ncid= (帮助);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書籍

  • 川島令三(著). . 中央書院. 1998-01-20: 64頁. ISBN 978-4-88732-047-5. ISBN 4-88732-047-7.
  • 石野哲(編集長). . JTBパブリッシング. 1998-09-19: 248. ISBN 978-4-533-02980-6. ISBN 4-533-02980-9.
  • 石野哲(編集長). . JTBパブリッシング. 1998-09-19: 876. ISBN 978-4-533-02980-6. ISBN 4-533-02980-9.
  • 田中和夫(監修). . 上巻 国鉄・JR線. 北海道新聞社(編集). 2002-07-15: 72–77頁・144–145頁・311–319頁. ISBN 978-4-89453-220-5. ISBN 4-89453-220-4.
  • 今尾恵介(監修). . 新潮「旅」ムック 1号・北海道. 新潮社. 2008-05-17: 39. ISBN 978-4-10-790019-7. ISBN 4-10-790019-3.
  • 今尾恵介・原武史(監修). 日本鉄道旅行地図帳編集部(編集) , 编. . 新潮「旅」ムック 1号・北海道. 新潮社. 2010-05-18: 46. ISBN 978-4-10-790035-7. ISBN 4-10-790035-5.

雜誌

  • 鉄道ジャーナル社. . 鉄道ジャーナル (成美堂出版). 1993, (通巻323号(1993年9月号)): 85. ISSN 0288-2337. 已忽略未知参数|month=(建议使用|date=) (帮助)
  • 高山拡志(編著). . 高山拡志. 1996年8月(2000年5月改訂): 311.
  • 曽根悟(監修). 朝日新聞出版分冊百科編集部(編集) , 编. . 週刊朝日百科. 24号 石勝線・千歳線・札沼線. 朝日新聞出版. 2009-12-27.
  • JTB時刻表 (JTBパブリッシング).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 JTB時刻表 (JTBパブリッシング).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 JTB時刻表 (JTBパブリッシング).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invoke: Navbox Template:根室本線3 Template:北海道大眾運輸 Template:Portal bar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