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食

一般專指以饮茶品茗为主时佐食之物,亦常在茶仪式中出现。中国人的茶食多种多样,糕饼点心、糖果蜜饯都是喝茶时的选择。在日本传统的茶会上,会有茶菓子抹茶一起食用,日本人在平日讲究些的饮茶场合或是聚会也会佐以甜点。西方人饮茶也喜欢吃点心,茶食多为糕饼麪点(西点)。而廣義的茶食,則指任何與茶同食之食品,如还包括粤式饮茶中的点心、西式下午茶食品等。

冲泡工夫茶的情景,乌龙佐以涼果為茶食

茶食,又称茶點茶配,是喝时佐以食用的糖果糕饼凉果蜜饯等点心、小吃、零食的总称。

品茶和茶儀式中的茶食

茶食的作用,有中和茶的苦澀味、避免饮茶过程过于单调、增加社交性、填补茶带来的轻微饥饿感,此外还有避免空腹喝茶造成心悸、头昏、眼花、心烦等「茶醉」症狀和缓解浓茶伤胃等的效用。

東亞

在日本,抹茶常配以和菓子食用,也是茶道的一部分

東亞茶儀式中的茶食一般是配合所喝的茶種類而定,以糕饼为主,比如中國茶藝唐餅日本茶道有茶菓子、朝鮮茶禮韓菓琉球茶道琉球菓子等。在普通喝茶场合,也包括瓜子果仁蜜饯凉果坚果等等。对于讲究者来说,随着季节、时令的不同,茶食的類型、味道、外形和色彩都要做出改变,以追求与季节的对应。比如说,春季茶食色彩較為豔麗,夏季茶食口味偏向清淡,秋季茶食以素雅為主,冬季茶食味道較濃等[1];甚至在日本,有制作茶食的茶人,每一次茶会都要更换茶果子的款式。茶食的颜色、种类、数量,宜少不宜多,适可而止,不要破坏茶本身的口感味道。

東亞茶食源於中國,最早見於晉代,據《世說新語》記載,褚裒一次到吴郡去,看見金昌亭裡有人舉行茶宴,人們認不出他,就只给他茶水,沒有摆上作為茶食的粽子,可見當時已有以食品佐茶的習慣[2]宋朝的茶会上,会有用各种米面团做成花朵形状的茶食,它们先后传播到朝鮮半島統一新羅時代鎌倉時代日本,在这些地方各自发展。也有以肉類為茶食者,如陸游在《聽雪為客置茶果》中提到以鴨腳為茶食[3]

中国茶食各式各样,上海人爱吃的有苏州糕团糖粥藕糖炒栗子等;潮汕人喝的工夫茶会伤胃,所以佐以糕饼凉果等茶食来化解,潮汕方言里叫做茶配,意思是"配茶吃的食物"。常見的有颇具潮汕特色的糕饼(如老婆饼腐乳饼猪油饼绿豆饼米润糕仔等)、糖品(如豆方束砂酥糖糖葱冬瓜丁等)、蜜饯凉果(如五味姜加应子柿饼柑饼等)。

日本传统的茶食是日式点心(和果子),称作果子日语:茶子)。传统上抹茶是要佐以和菓子,而茶会上也会食用,是日本茶道的一部分。茶菓子最为讲究外观造型和季节时令,比如樱红叶馒头这两款点心,单看其名可以感受到浓浓的季节气息。

其他地區

西方人喝时会食用以甜点为主的茶食:蛋糕麵包巧克力、水果等,经典者如司康饼马卡龙等。 南亞人喝茶时会配餅乾,中東人喝茶佐以堅果

作為餐點的茶食

粤港

饮茶一幕。可以看到有肠粉叉烧包粉粿虾饺等点心。

饮茶是一种源自中国广州的粤式饮食,主要包括了喝和吃茶食——“点心”。广东飲茶的點心種類非常多,大致分為鹹點及甜點兩類。大部分點心都是熱吃的,熱食的多數會用製的蒸籠蒸熱,亦有小部分的冷盤。而茶樓將製作點心的區域分爲廚房(點心車從廚房裏推出來)、粥粉麪檔、炒煎炸檔及固定的點心區。

廣東人每次飲茶常點的點心有蝦餃乾蒸燒賣排骨鳳爪糯米雞蘿蔔糕拉腸粉蛋撻叉燒包皮蛋瘦肉粥、雲吞麵等。其他有名的点心如:

  • 鹹點與甜點

蝦餃乾蒸燒賣粉粿叉燒包蘿蔔糕芋頭糕腸粉炸兩春卷馬拉糕蛋撻蓮蓉包奶黃包芒果布丁蛋撻

  • 其他热食

牛肉丸拉腸排骨鳳爪魚雲烤乳鴿

在外國的唐人街,除了粵港常見的點心以外,還可以吃到不少街頭小吃,如魚蛋牛雜蘿蔔炸魷魚鬚炸雲吞等。

香港

受西方文化之影响,有菠萝包蛋挞等食物。

西方

英式下午茶

英国为代表的西式下午茶里,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茶食。主人用会用点心招待客人,一边喝茶聊天,一边食用。传统的英式下午茶会有三层的架,底层是咸味三明治,第二层是司康饼,最上面一层是水果塔和各式蛋糕,口感由轻到重。

参见

脚注

  1. . [2014-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29).
  2. 《世说新语•轻诋》:「褚太傅初渡江, 嘗入東, 至金昌亭, 吳中豪右, 燕集亭中。 褚公雖素有重名, 于時造次不相識別。敕左右多與茗汁,少著粽, 汁盡輒益, 使終不得食。」
  3. 《听雪为客置茶果》:“不饤栗和梨,犹能烹鸭脚。”

参考文献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茶食
    • 三联生活周刊 2013年第15期:茶之道.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4
    • 茂吕美耶:字解日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 ISBN 9787563383955
    • 张新民:潮菜天下 上册.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2 ISBN 9787306038159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