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女真

野人女真,中国明代时期女真族三大部之一。明代女真分为建州海西、野人女真三部。其中野人女真的地区最北,主要分佈於海西(今松花江東)以北、以東和建州以東北的地方,包括了松花江中游、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東達日本海岸与海參崴

另一说女真族分为四大部,包括上述三部及黑龙江女真

野人女真由多个部落群组成,其中之一是居住在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以及其东的滨海地区的东海女真。根據《清太祖高皇帝實錄》,东海女真分為:渥集部瓦爾喀部庫爾喀部。渥集部又称窝集部、兀狄哈。庫爾喀部又称虎尔喀、胡儿胯、瑚里哈。[1]

这些部落發展都落後於建州女真海西女真

从1596年开始到1625年的近三十年间,努尔哈赤统领的建州女真多次出兵征服野人女真。其中一些逃入張廣才嶺的野人女真,始終未曾被清朝編戶或編旗統治,被當地駐防的旗人稱為巴拉人

儘管清政府屢次將他們內遷,納進伊徹滿洲,但仍有少部分留居原地的野人女真没有融入滿族,而是依原有族群分別形成赫哲族鄂伦春族奧羅奇人烏德蓋人等。[2][3][4]

參考文獻

  1. . .
  2. 吴智超.略论“新满洲”[J].满族研究.1987,(1):92-95,72.
  3. 董万崙.清代库雅喇满洲研究[J].民族研究.1987,(4):96-104.
  4. 吕萍.清代恰喀拉人的社会与文化[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2):126-130.

參見

明代女真三大部
野人女真 - 海西女真 - 建州女真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