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历史
内蒙古阴山一带远古人类活动,有悠久历史。1973年在呼和浩特东北发现的距今50万年前的“大窯文化”发生于与北京周口店北京人同一时期的旧石器时代初期至晚期。内蒙古得名于蒙古族,内蒙古东北部与蒙古国东部交界处的额尔古纳河畔是蒙古族的主要发源地。
史前時期 | 旧石器时代 | ||||||||||
新石器時代 | |||||||||||
商 | 匈奴 东胡 竹 山戎 | ||||||||||
周 | 匈奴 东胡 | ||||||||||
春秋 戰國 |
匈奴 东胡 林胡 楼烦 | ||||||||||
秦 | 匈奴 东胡 | ||||||||||
漢 | 南匈奴 | ||||||||||
三国 | 南匈奴 鲜卑 乌桓 | ||||||||||
晉 | 丁零 鲜卑 | ||||||||||
南北朝 | 北魏 高車 柔然 | ||||||||||
隋 | 铁勒 突厥汗国 | ||||||||||
唐 | 東突厥 薛延陀 安北都护府 单于都护府 后突厥汗国 回鶻 | ||||||||||
辽 | 黠戛斯 阻卜 契丹 奚 | ||||||||||
金 | 塔塔儿 汪古 乃蛮 克烈 蒙古帝国 | ||||||||||
元 | 岭北等处行中书省 中书省德宁路、净州路、集宁路 | ||||||||||
明 | 北元 韃靼 漠南八部 | ||||||||||
清 | 內札薩克蒙古 | ||||||||||
中華民國 | 綏遠 察哈爾 熱河 興安省 内蒙古自治政府 | ||||||||||
中華人民 共和國 |
内蒙古自治区 | ||||||||||
蒙古历史系列条目 | |||
---|---|---|---|
漢族 地区 |
蒙古高原 | ||
战国 | 匈奴 | 东胡 | |
汉朝 | 南匈奴 | 北匈奴 | |
丁零 | 鲜卑 | ||
魏晋 南北朝 |
高車 | 柔然 | |
隋 | 鐵勒 | 突厥汗国 | |
唐 | 東突厥 | ||
薛延陀部 | |||
单于都护·安北都护 | |||
后突厥汗国 | |||
回鹘汗国 | |||
五代 | 黠戛斯 | 阻卜 | 契丹 |
北宋 | 乃蛮 | 克烈 | 遼 |
南宋 | 蒙兀 | ||
元 | 蒙古帝国 | ||
明 | |||
喀爾喀蒙古 | |||
清 | 清代蒙古 内属·外藩·乌里雅 | ||
中華 民国 |
蒙古地方(自治) | ||
大蒙古国 | |||
中華 人民 共和国 |
蒙古 人民共和国 | ||
蒙古国 | |||
文化 · 地理 | |||
泛蒙古主義 | |||
《旧唐书》有“蒙兀室韦”,“蒙兀” 与“蒙古”是同名异译,在蒙古语中意为“永恒的火焰”。“蒙古”最初只是蒙古高原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由成吉思汗逐渐征服高原各民族后才演变成了今天这个民族的共同名称。蒙古统一草原形成前,各民族的历史渊源、人种、语言并不相同。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其面积较大,东西跨度也大,历史上较少处于一个行政区内。东部至辽东塞外,与东北亚古老民族如夫余、漢族、濊貊、高句丽接壤,包括今西拉木伦河、西辽河流域、科尔沁草原和呼伦贝尔草原,为东胡等民族的活动范围;中部塞外今锡林郭勒盟为匈奴,東胡等族的势力范围;西部包括今巴彦淖尔高原、阿拉善盟境内的沙漠地区和额济纳河流域等地,与西北民族氐、羯、突厥以及一些塞种部落等渊源较深。
傳疑時期與史料中的部落
匈奴時期
鮮卑柔然時期
突厥汗國時期
- 北齐、北周和隋唐时突厥势力左右蒙古高原。
- 隋开皇十九年(599年),東突厥突利可汗在突厥内战中战败只身南下归附隋朝,隋文帝册封突利可汗为启民可汗.在隋朝的大力扶持下,突厥启民政权在内蒙古建立.这个政权直辖于隋朝中央政府。隋朝与启民政权保持着密切的宗藩关系和使臣往来。隋炀帝曾先后两次亲自出塞北巡,开中原王朝皇帝亲临塞北藩属政权巡视的先例。[5]
- 隋大业七年(611年),西突厥處羅可汗亦降隋。隋朝短暂的控制了大约今内外蒙古全境。
- 突厥頡利可汗南下侵唐,迫使唐結渭水之盟。
漠南唐帝國活動
- 唐太宗时,突厥颉利可汗的牙帐在定襄(今内蒙古清水河县林格尔北土城子古城),貞觀四年(630年)正月,唐将李靖率率三千精騎夜袭阴山趁黑夜攻下頡利可汗的牙帳所在地,迫使颉利可汗逃遁铁山(今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区),貞觀四年(630年)三月頡利被俘,東突厥亡。唐軍把頡利帶到長安,颉利可汗后投降唐朝,老死长安。
- 唐朝在突利可汗故地设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颉利可汗故地置定襄都督府、云中都督府。646年,唐朝联合回纥等铁勒部落,击灭薛延陀。由燕然都护府管理铁勒故地,治所在阴山之麓(今内蒙古杭锦后旗),辖境东到大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南到戈壁、北到贝加尔湖的整个蒙古高原。650年,唐朝军队俘车鼻可汗,突厥故土尽为唐有。唐高宗设瀚海都护府(后改为单于都护府),治所在云中故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领狼山、云中、桑干三都督、苏农等二十四州。五代初年,契丹入侵,916年,契丹占领云中故城,单于都护府废除。
- 唐代天寶元年(742年)將雲州改為雲中(今山西大同市),轄境約是今日的今內蒙古土默特右旗以東,大青山以南,卓資縣以西,黄河南岸及长城以北。乾元元年(758年)雲中再改為雲州。
契丹國時期
蒙古與元帝國時期
-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国,54年之後元世祖忽必烈在中原建立了元朝。忽必烈迁都大都前的上都(开平城)就在今内蒙古的锡林郭勒盟正藍旗境內,多伦县西北闪电河畔。
- 漠北地区是初期蒙古帝国的核心地,帝国初期首都就在漠北的哈拉和林。1260年,蒙哥汗死後,留守首都的阿里不哥被蒙古本土的貴族推舉為大汗,据有漠北。而忽必烈聞訊后,也在開平也自立为大汗,据有漠南。雙方遂展開激烈內戰,歷時四年之久。1264年阿里不哥力竭投降,忽必烈把他幽禁,不久逝世,或謂遭忽必烈毒殺。漠北,漠南尽为忽必烈所有。
- 由于忽必烈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力量的基础都在漠南地(今内蒙古)﹐因此不再以和林为都城﹐而迁都于燕京,并改称大都。由于政治中心南移﹐漠北置和林宣慰司都元帅府镇守。后改为岭北等处行中书省,省会和林,管辖范围大概为今内蒙古北部、蒙古国全境、西伯利亚南部。而今天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市,通辽市属于辽阳等处行中书省,西部一部分土地属于甘肃等处行中书省,中部一小部分直辖于行中书省。
韃靼汗國時期
清帝國統治時期
中華民國統治時期
清亡之后喀尔喀蒙古走向独立,而内蒙古则在中华民国的统治下,分属于若干省。1913年,國民政府改今呼和浩特市为归绥县,1928年,绥远建省,以归绥县城区设立归绥市,作为省会。内蒙古地仍然没有统一的行政区划,分属于绥远省,热河省,察哈尔省,宁夏省,兴安省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時期
- 1947年4月23日,在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市)举行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来自内蒙古大部分盟旗的蒙古、达斡尔、鄂温克、汉、满、回、朝鲜等各民族代表393人出席会议。会议通过决议,成立了内蒙古自治政府,选举乌兰夫为自治政府主席。会议决定5月1日为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纪念日,包含了当时的察哈尔省、兴安省以及宁夏省、热河省、黑龙江省和綏遠省的部份地区。
- 1954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迁到归绥市,并改称呼和浩特市,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同年宁夏省撤销,北部的「阿拉善和碩特特別旗」與「額濟納舊土爾扈特特別旗」(即現在的阿拉善盟)歸入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其余部分并入甘肃省。[7]
- 1955年,撤销热河省。赤峰、烏丹、寧城3縣及敖漢旗、喀喇沁旗、翁牛特旗(原翁牛特蒙古族自治旗改設)3旗劃歸內蒙古自治區昭烏達盟。
- 内蒙古自治区现辖9地级市,3盟,共计21市辖区,11县级市,17县,49旗,3自治旗,首府呼和浩特市。现今的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人口约有430萬,占中国蒙古族的大部分,全球蒙古族的一半以上。
- 2000年后,中国政府提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政策,位于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峰市四盟市被正式纳入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总体规划。
- 2020年9月份,内蒙古自治区将数门小學核心课程改为汉语授课,此举被批評将边缘化蒙古语言文字。[8]
参考文献
- . [2010-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司馬遷. . . [-61].:“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
- “自淳維以至頭曼千有餘歲,時大時小,別散分離,尚矣,其世傳不可得而次雲。然至冒頓而匈奴最彊大,盡服從北夷,而南與中國為敵國,其世傳國官號乃可得而記雲。”
- . [2010-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1).
- . [2009-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7).
- . [2009-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9).
- . [2009-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29).
- https://www.bbc.com/news/world-asia-china-5398110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Rare rallies in China over Mongolian language curb. / 1 September 2020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