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历史
今黑龙江省地区自古就有人类活动的迹象,为东北亚诸多民族活动的场所。黑龍江最早的居民是古亞細亞人,後受通古斯人壓力,只分布於黑龍江下游,代表性民族是尼夫赫人。他們發展出發達的定居捕魚與海獸文化。
史前時期 | 舊石器時代 | ||||||||||
新石器時代 | |||||||||||
夏 | 古朝鲜 北扶餘 肃慎 濊貊 东胡 | ||||||||||
商 | 古朝鲜 北扶餘 肃慎 濊貊 东胡 | ||||||||||
周 | 挹娄 勿吉 山戎国 北扶餘 孤竹国 箕子朝鲜 东胡 | ||||||||||
春秋 戰國 |
燕国 挹娄 勿吉 秦国 | ||||||||||
秦 | 挹娄 勿吉 辽东郡 | ||||||||||
漢 | 卫满朝鲜 玄菟郡扶余国 | ||||||||||
三國 | 遼東郡 高句麗 勿吉 | ||||||||||
晉 | 高句麗 靺鞨 北扶餘 前涼 後涼 前赵 后赵 前秦 西燕 | ||||||||||
南北朝 | 北魏 东魏 靺鞨 北扶餘 高句麗 | ||||||||||
隋 | 辽东郡 靺鞨 高句麗 | ||||||||||
唐 | 高句麗 靺鞨 安东都护府 渤海國 | ||||||||||
辽 | 东丹 东京道 | ||||||||||
金 | 上京会宁府 | ||||||||||
元 | 辽阳省 | ||||||||||
明 | 奴尔干都司 辽东都指挥使司 | ||||||||||
清 | 黑龙江将军 黑龙江省 | ||||||||||
中華民國 | 黑龙江省 | ||||||||||
中華人民 共和國 |
黑龙江省 | ||||||||||
中国东北地区历史 | ||||||||||||||
---|---|---|---|---|---|---|---|---|---|---|---|---|---|---|
中国东北史前史 | ||||||||||||||
燕国 | (辽西郡) | 箕子朝鮮 | 东胡 | 肃慎 | 濊貊 | |||||||||
(辽东郡) | ||||||||||||||
秦朝 | (辽西郡) | |||||||||||||
(辽东郡) | ||||||||||||||
西汉 | (辽西郡) | 卫满朝鲜 | 匈奴 | |||||||||||
(辽东郡) | ||||||||||||||
(漢四郡) | 扶餘國 | 沃沮 | 高句丽 | |||||||||||
东汉 | (辽西郡) | 乌桓 | 鲜卑 | 挹娄 | ||||||||||
(辽东郡) | ||||||||||||||
(玄菟郡) | ||||||||||||||
曹魏 | (昌黎郡) | (公孫度) | ||||||||||||
(辽东郡) | ||||||||||||||
(玄菟郡) | ||||||||||||||
西晋 | (平州) | |||||||||||||
慕容部 | 宇文部 | |||||||||||||
前燕 | (平州) | |||||||||||||
前秦 | (平州) | |||||||||||||
后燕 | (平州) | |||||||||||||
北燕 | ||||||||||||||
北魏 | (营州) | 柔然 | 契丹 | 库莫奚 | 室韦 | 勿吉 | ||||||||
东魏 | (营州) | |||||||||||||
北齐 | (营州) | |||||||||||||
北周 | (营州) | |||||||||||||
隋朝 | (柳城郡) | 突厥 | 靺鞨 | |||||||||||
(燕郡) | ||||||||||||||
(辽西郡) | ||||||||||||||
唐朝 | (营州) | (松漠都督府) | (饶乐都督府) | (室韦都督府) | (黑水都督府) | 渤海国 (渤海都督府) |
(安东都护府) | |||||||
辽朝 | (上京道) (中京道) (东京道) |
女真 | 东丹国 | |||||||||||
定安国 | ||||||||||||||
(东京道) | ||||||||||||||
金朝 | (东京路) | (上京路) | ||||||||||||
东辽国 | 后辽 | 大真國 | ||||||||||||
元朝 | (辽阳行省) | |||||||||||||
明朝 | (辽东都司) | (奴尔干都司) | ||||||||||||
建州女真 | 海西女真 | 野人女真 | ||||||||||||
清朝 | (满洲地区:黑龍江將軍、吉林将军、盛京将军) | |||||||||||||
(东三省) | 俄占外满 | |||||||||||||
中华民国 东三省 |
远东共和国 | |||||||||||||
苏联远东 | ||||||||||||||
东北最高行政委员会 满洲国 | ||||||||||||||
苏联占领下的满洲 | ||||||||||||||
中华民国 东九省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东北 |
俄远东 | |||||||||||||
注 | 政区、政权大部在今东北三省者用粗体。 | |||||||||||||
参见 |
上古文明
秦汉至三国
双鸭山市发现的‘炮台山遗址群’被鉴定是满族先祖挹娄人所建。凤林古城、炮台山遗址被认定为黑龙江历史上最早的挹娄人的都城。挹娄人已经以农业为生,但也狩猎,曾向三国时代的魏国进贡过猎物。这个时期是黑龙江建置设治之始。
两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 唐代的一些文献提到“靺鞨”,部落众多,居住在黑龙江流域的为“黑水靺鞨”。唐代已在黑龙江流域遍设府、州,委派官吏,实行管辖。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居住在今牡丹江上游地区的粟末靺鞨在统一了靺鞨各部以后,建立震国,臣属于唐王朝。722年黑水靺鞨酋长倪属利稽到长安朝见皇帝,唐玄宗封他为“勃利(伯力)州刺史”;嫩江流域居住着“室韦族”,这时的黑龙江省地域已经属于唐朝燕州管辖的疆域。根据最近考古发现,黑龙江省当时曾有一些民族从北方迁入定居,后来又神秘的消失,不知是由于战乱被消灭,还是由于迁徙移出。
- 今天的中国东北加上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北被后来崛起的渤海国占据。
- 渤海國時期,為上京龙泉府,铁利府, 怀远府), 鄚頡府等。
- 五代时契丹人灭亡渤海国,此地成为辽国的一部分。
- 隋、唐時始稱黑龍江下游為黑水,完水改作望建水、難水改作那河。
- 中國史籍唐代靺鞨有郡利部(尼夫赫人),朝廷設黑水府治其地。後渤海國興盛,降伏靺鞨[2]。有人說尼夫赫人是唐代人说记载的今黑龙江境内的流鬼國。
宋辽金元
明清
- 明初设奴儿干都司,宣德九年(1434年)撤销。后来明代对东北的统治削弱,这里的女真各个部落原来作为明朝的藩属,建州女真后来兴起统一各部为满洲,后改国号为大清,建立了清朝并统治全中国。
- 清初将这里作为自己的起源禁地,禁止汉人入内。并作为流放犯人的地方。清顺治四年(1647年)在宁古塔地区设置牛录章京,顺治十年(1653年)设昂邦章京,康熙元年(1662年)升驻宁古塔将军。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设置黑龙江将军。康熙时沙皇俄国多次入侵,被清军在雅克萨战役中击败,并订立了《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边界以外兴安岭为界。康熙皇帝以被俘而不愿回国的俄军士兵建立了一支俄罗斯兵侍卫队。鸦片战争后俄罗斯帝国多次入侵,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清政府最终将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约100万平方千米的中国领土划归俄国。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黑龙江将军改为黑龙江行省,省治齐齐哈尔城。
- 元代、明代多稱為混同江。至清代,黑龍江一名成為官方名稱,设立黑龙江将军,也是清初犯人流放之地。冯景尝言:“今乌喇得流人,繩繫頸,兽畜之。死则裸而弃诸野,乌鸢饱其肉,风沙扬其骨……”[7]康熙時始廢流放烏拉[8],但雍正五年李煦又被流放至此。雍正十年(1732年)在烏拉建成「望祭殿」。满语音“萨哈连乌拉”,其中“萨哈连”意为“黑”,“乌拉” 意为“水”。蒙古语则称“哈拉穆连”。俄文稱為“阿穆尔”或“阿母”()。
- 清代則定尼夫赫人名為費雅喀。阿伊努人叫他們尼古奔或史米倫格。
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 1949年简为黑龙江和松江两省。1954年撤销松江省,与黑龙江省合并,省政府驻哈尔滨市,沿制至今。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大量木材、粮食、煤炭、矿产、石油成为关内建设的重要来源。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直以黑龙江为基本边界,搁置了沿岸土地的主权争议。但自珍宝岛事件后中苏关系逐渐恶化,两国军队开赴黑龙江沿岸,导致黑龙江地区局势危急。自1980年代末才有所缓和。
参考文献
- 民族探幽:夫余与秽貊
- 新唐書卷二一九靺鞨傳:“開元十年,其酋倪屬利稽來朝,玄宗即拜勃利州刺史。於是安東都護薛泰請置黑水府,以部長爲都督、刺史,朝廷爲置長史監之,賜府都督姓李氏,名曰獻誠,以雲麾將軍領黑水經略使,隸幽州都督。訖帝世,朝獻者十五。大曆世凡七,貞元一來,元和中再。……初,黑水西北又有思慕部,益北行十日得郡利部,東北行十日得窟說部,亦號屈設,稍東南行十日得莫曳皆部,又有拂涅、虞婁、越喜、鐵利等部。其地南距渤海,北、東際於海,西抵室韋,南北袤二千里,東西千里。拂涅、鐵利、虞婁、越喜時時通中國,而郡利,屈設、莫曳皆不能自通。……後渤海盛,靺鞨皆役屬之,不復與王會矣。”
- 契丹國志卷二二
- 金史卷二四地理志
- 元史世祖紀、卷九八兵志
- 別里哥帖穆爾神道碑,金華集卷二五
- 馮景:《解舂集文鈔》卷十二《奇奴傳》
- 康熙二十一年五月,康熙特頒旨:“流徙烏拉人犯,無屋棲身,無力耕種。復重困于差徭;況南人脆弱,來此苦寒之地,風氣凜冽,必至顛踣溝壑,殊可憫惻。”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