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後備指揮部

國防部後備指揮部中華民國國防部的附屬部門,原「後備司令部」因精粹案改編為指揮部型態,任務為策劃執行後備軍事動員、管理、服務、民防工作、建立後備潛力。戰時提供各作戰區遂行第一線海岸守備及縱深地區作戰所需後備部隊,並持續執行軍事動員,運用全民防衛動員機制,結合後備戰力,支援地面作戰,維護國土防衛安全。因部隊人數不如以往,後備指揮部現在主要業務是密集性徵召後備部隊教育召集訓練,達到有效後備守土的戰略意涵。

國防部後備指揮部
國防部後備指揮部
Armed Forces Reserve Command, MND
(英語)
中華民國政府機構
國防部後備指揮部部徽
基本資訊
所屬部門 中華民國國防部
員額6,500人(和平時期)
授權法源國防部組織法國防部後備司令部組織規程
主要官員
指揮官 姜振中 陸軍中將
副指揮官 程幼銘 陸軍少將
參謀長 丁大成 陸軍少將
副參謀長 廖崇義 陸戰隊上校
任命者國防部部長
成立沿革
成立日期1945年9月1日(75年172天)
前身機關 臺灣警備總司令部
軍管區司令部
後備司令部
聯絡資訊

國防部後備指揮部部旗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博愛路172號(忠愛營區)
郵政信箱:臺北市中正郵政90411號信箱
電話(02)2311-1501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8時至下午17時
網站後備指揮部

沿革

在重慶成立

「後備指揮部」是一個負有歷史傳承的軍事單位。公元1945年(民國34年)9月1日,重慶國民政府於重慶市成立「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其主要任務是做好收復臺灣的準備與維持臺灣治安等事宜,並協助遣返那些因日本戰敗後滯留臺灣的日本人。

奉令遷往臺北

公元1947年(民國36年),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奉中央政府命令而改名為「臺灣全省警備總司令部」,由彭孟緝中將擔任總司令,並正式於臺北市辦公。

公元1949年(民國38年)初,臺灣全省警備總司令部再度改名為「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但同年秋季,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奉令裁撤,分別成立「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及「臺灣省保安司令部」,國民政府仍任命彭孟緝為保安司令。

精簡機構

公元1958年(民國47年)5月,為了精簡機構及統一指揮,陸軍總司令部將戒嚴業務轉移至新成立的警備總部,將「臺灣防衛總司令部」、「臺灣省保安司令部」、「臺灣省民防司令部」及「臺北衛戌總司令部」等四個單位,以「臺灣省保安司令部」為基礎合併整編為「臺灣警備總司令部」,由原臺北衛戌總司令黃鎮球上將擔任臺灣警備總司令部總司令。

公元1964年(民國53年)7月1日,國防部調整後備軍人動員體制,裁撤國防部動員局,新編成立「臺灣軍管區司令部」,臺灣軍管區司令由臺灣警備總司令兼任,高司機關雙全銜遂為「臺灣警備總司令部、臺灣軍管區司令部」

公元1977年(民國66年),「靖安一號」專案,憲兵司令部納編原警備總部北、中、南三個警備營為憲兵第239、240、241營。

公元1992年(民國81年)8月1日,因應動員戡亂時期終止,整編中華民國憲兵(「忠愛專案」移編憲兵第212、214、215、216、219、221、230、319、328營)、中華民國陸軍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部分兵力,成立「海岸巡防司令部」,全銜為「臺灣軍管區司令部暨海岸巡防司令部」,取代原本警總於行政院治安會報的海岸巡防主導地位。海巡部任務為「反走私、反偷渡、反滲透」,後期加上「反突擊」。11月1日「台灣軍管區司令部」更名為「軍管區司令部」,全銜改為「軍管區司令部暨海岸巡防司令部」。此單位為參謀本部直屬單位,不隸於陸海空軍。

公元1999年(民國88年),因港口安檢任務需求,再移編憲兵第224、241營。

現況

  • 2000年1月,立法院三讀通過海巡三法;同年2月1日,軍管、海巡分置。海巡署成立後,司令部全銜即改為「軍管區司令部」。以歷史沿革而言,軍管部繼承了警備總部以來的歷史,海巡署則是被視為新的司法警察單位。
  • 2002年3月1日配合國防二法實施,軍管部全銜修訂為「國防部後備司令部」,各地區「師管部」、各縣市「團管部」均修訂為「後備司令部」。
  • 2006年1月1日聯勤留守業務署及所屬各地留守業務處(中心)、示範公墓管理處及忠烈祠管理組移編後備司令部。2月15日,各地區及各縣市「後備司令部」修訂為「後備指揮部」、「司令」改稱「指揮官」。
  • 2008年10月1日依精進案規劃,後備司令由二級上將降編為中將
  • 2012年12月28日因應精粹案,並配合中華民國國防部組織調整,降編為「國防部後備指揮部[1],部分業務交由退輔會管理。新兵訓練中心後備步兵旅移編陸軍;後備陸戰旅移編中華民國海軍,成立海軍陸戰隊新兵訓練中心。後備指揮部負責新兵訓練及輔導的業務也宣告終止,轉而負責後備部隊動員及管理為主的業務[2]

歷任首長

後備司令

歷任 任期時間姓名軍種軍階備註
第一任2002年3月1日-2003年1月31日陳邦治海軍陸戰隊二級上將海軍陸戰隊出身,就任時仍為中將,至2002年8月6日始晉升二級上將。調任政戰局局長。[3][4]
第二任2003年2月1日-2003年8月31日謝建東陸軍二級上將調任國防大學校長
第三任2003年9月1日-2004年3月31日薛石民陸軍二級上將調任國安局局長
第四任2004年4月1日-2005年5月31日陳體端陸軍二級上將國防部長湯曜明任內的忠心部屬,當湯部長辭職時,陳曾表示與湯部長共進退,總統陳水扁將之調任為後備司令部升任二級上將。
第五任2005年6月1日-2008年5月31日余連發陸軍二級上將起初只是義務役士兵,經部隊長官保薦就讀陸軍士校晉任士官,再保薦就讀陸軍官校晉任軍官,成為國軍撤退臺灣後唯一一位從二等兵升任二級上將的特例。調任總統府戰略顧問,也是末代上將後備司令。
代理2008年6月1日-2008年9月30日李銘藤陸軍中將副司令代理,編制於2008年10月1日由二級上將降為中將。
第六任2008年10月1日-2011年5月1日陳良濬陸軍中將
第七任2011年5月1日-2012年8月31日邱國正陸軍中將調任國防大學校長,晉任二級上將,曾任參謀總長。
代理2012年9月1日-2012年12月31日畢學文陸軍中將副司令代理,末代司令。

後備副司令

歷任 任期時間姓名軍種軍階備註
第一任

後備指揮官

歷任 任期時間姓名軍種軍階備註
第一任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王世塗陸軍中將首任
第二任2014年1月1日-2015年6月1日畢學文陸軍中將
代理2015年6月1日-2015年6月30日陳嘉尚陸軍少將
第三任2015年7月1日-2017年9月30日湯家坤陸軍中將
第四任2017年10月1日-2019年6月30日周皓瑜陸軍中將
第五任2019年7月1日-姜振中陸軍中將

後備副指揮官

歷任 任期時間姓名軍種軍階備註
第一任

後備參謀長

歷任 任職時間姓名軍種軍階備註
第一任

後備副參謀長

歷任 任職時間姓名軍種軍階備註
第一任

後備士官督導長

歷任 任職時間姓名軍種軍階備註
第?任現任李淇斌空軍士官長

軍旗

組織架構

國防部後備指揮部
指揮官(中將)、副指揮官(少將)

內部單位

  • 參謀長室:參謀長(少將)、副參謀長(上校)
    • 人事軍務處:處長(上校)/副處長(上校)
    • 戰備訓練處:處長(上校)/副處長(上校)
    • 後勤處:處長(上校)/副處長(上校)
    • 動員管理處:處長(上校)/副處長(上校)
    • 主計處:處長(上校)
    • 留守業務處:處長(上校)/副處長(上校)
  • 政治作戰室:主任(少將)、副主任(上校)
    • 政戰綜合組:組長(上校)
    • 文宣心戰組:組長(上校)
    • 保防安全組:組長(上校)
    • 軍眷服務組:組長(上校)
  • 督察室:督察長(少將副指揮官兼任)、副督察長(上校)
    • 軍紀監察組:組長(上校)
    • 戰技術督察組:組長(上校)
    • 法律事務組:組長(上校)

直屬單位

各地區後備指揮部

基隆市後備指揮部教育召集令信封
  • 北部地區後備指揮部

指揮官(少將),副指揮官(上校)
參謀長(上校)/副參謀長(上校)
政戰主任(上校)/政戰副主任(上校)
臺北地區留守組、臺北留守中心、基隆留守中心、桃園留守中心、新竹留守中心、宜蘭留守中心、花蓮留守中心、國軍臺北忠靈塔

    • 基隆市後備指揮部:指揮官(上校)
    • 臺北市後備指揮部:指揮官(上校)
    • 新北市後備指揮部:指揮官(上校)
    • 桃園市後備指揮部:指揮官(上校)
    • 新竹後備指揮部:指揮官(上校)
    • 宜蘭縣後備指揮部:指揮官(上校)
    • 花蓮縣後備指揮部:指揮官(上校)
    • 連江縣後備服務中心:主任(中校)
    • 北部地區後備部隊訓練中心:臺灣省苗栗縣頭份市斗煥坪營區,主任(中校)


  • 中部地區後備指揮部

指揮官(少將),副指揮官(上校)
參謀長(上校)/副參謀長(上校)
政戰主任(上校)/政戰副主任(上校)
臺中地區留守組、苗栗留守中心、彰化留守中心、雲林留守中心、嘉義留守中心、國軍彰化忠靈塔

    • 苗栗縣後備指揮部:指揮官(上校)
    • 臺中市後備指揮部:指揮官(上校)
    • 彰化縣後備指揮部:指揮官(上校)
    • 南投縣後備指揮部:指揮官(上校)
    • 雲林縣後備指揮部:指揮官(上校)
    • 嘉義後備指揮部:指揮官(上校)
    • 中部地區後備部隊訓練中心:臺灣臺中市烏日區成功嶺營區,主任(中校)


  • 南部地區後備指揮部

指揮官(少將),副指揮官(上校)
參謀長(上校)/副參謀長(上校)
政戰主任(上校)/政戰副主任(上校)
高雄地區留守組、臺南留守中心、屏東留守中心、臺東留守中心、澎湖留守中心、國軍高雄忠靈塔

    • 臺南市後備指揮部:指揮官(上校)
    • 高雄市後備指揮部:指揮官(上校)
    • 屏東縣後備指揮部:指揮官(上校)
    • 臺東縣後備指揮部:指揮官(上校)
    • 澎湖縣後備指揮部:指揮官(上校)
    • 金門縣後備服務中心:主任(上校)原中校2019年12月31日升編為上校[7]
    • 南部地區後備部隊訓練中心:臺灣省屏東縣枋寮鄉新開營區(中校)

軍歌

警總之歌
我們是警備鬥士,我們是反共中堅,
治安、民防、動員、警備任務要完成。

敬袍澤,愛百姓,負責任,同敵愾,
鞏固復國基地,支援戰鬥前線;
思同心,行協力,志互勵,學相勉,
鞏固復國基地,支援戰鬥前線。

軍管之歌
我們是愛國鬥士,我們是復國中堅,
後管、服務、動員、海防任務要完成。

敬袍澤,愛百姓,負責任,同敵愾,
鞏固復國基地,支援戰鬥前線;
思同心,行協力,志互勵,學相勉,
鞏固復國基地,支援戰鬥前線。

後備之歌
我們是愛國鬥士,我們是衛國中堅,
後管、服務、動員、後備任務要完成。

敬袍澤,愛百姓,負責任,同敵愾,
鞏固全民國防,精實後備動員;
思同心,行協力,志互勵,學相勉,
鞏固全民國防,確保國家安全。

参考文献

  1. (新闻稿). 青年日報. 2012年12月29日.
  2. (新闻稿). 軍聞社. 2012年12月28日 [2014年9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8月12日).
  3. . [2012-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27).
  4. 後備司令陳邦治 明晉升二級上將
  5. 王烱華; 趙元彬(攝). . 臺北: 台灣蘋果日報社. 2013年10月21日 [2014年5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0月5日).
  6. 張立臻; 阮正霖. . 軍事新聞通訊社 (臺北: 青年日報社). 2014-04-02.
  7. 吳正庭. . 金門: 自由時報. 2019-12-31 [2020-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1) (中文(台灣)‎).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國防部後備指揮部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