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宰語

巴宰語(Pazeh;巴則海語)為台灣平埔族巴宰族人所使用的语言,亦為台灣南島語言之一種,屬於原始南島語系的次語群。亦歸類為台灣南島語言第1群,和泰雅語()同列、與賽夏語()並列。[7][8]噶哈巫語屬同語種。

巴宰語
Pazéh
母语国家和地区台灣中部
区域台中豐原、神岡、后里等之內陸區域--北至大甲溪河岸,東到東勢角(東勢),南至潭仔墘(潭子),西則到達大肚山山麓的橫岡;南投埔里愛蘭。
母语使用人数1人(2008年)[1]
10多人(2010年/第2語言)[2]
4人(第1語言) [3](2015年)
語系
南島語系
文字拉丁字母
官方地位
管理机构 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 (Academia Sinica)
巴宰族文化協會
語言代碼
ISO 639-2map
ISO 639-3uun
瀕危程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濒危语言[4]
UNESCO
漢人遷台之前的台灣南島語言分布圖(按 Blust, 1999)[5][6].東台灣"蘭嶼島(深紅色)表示為使用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族巴丹語群達悟語的區域.

巴宰語與噶哈巫語關係

巴宰語與噶哈巫語基本上可互通,二種語言之間還是有語音結構上的差異性、與表達法上的微異。語音方面比如:巴宰語有捲舌音 "r";而噶哈巫語用齒後音 "l" 替代、或省略捲舌音 "r"。語詞上大抵類同,但句型方面有結構上的分野。[9]或許二者有如賽德克語裡的「德克達雅語」與「德路固語」之別。巴宰語現行採用拉丁字母來拼寫,比如:"家園"寫為:"xumak a ribu"。[10][11]

族語與族群發展

巴宰族人亦如邵族人一樣,生活慣習、溝通語言大部份與台灣人閩南裔同步。幾已全部生活在主流圈裡,絕大部份使用台語為主要母語,如今又面臨華語的全面覆蓋,族群認同面臨考驗。[12]

族語發展

這些年來經巴宰族長老南投埔里潘金玉女士(1914年7月21日-2010年10月24日)及族人全力的投入巴宰語復甦運動,巴宰語漸漸為人所重視。而潘金玉長老幾十年來日常生活幾乎全部使用台語,因為少有人能用流利的巴宰語來跟她對話。[13]潘金玉長老亦參予編纂過〈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語文學習領域 原住民語〉、其中主編〈巴宰語學習手冊第(1-9)階〉。[14]于2001年潘金玉長老協助過台灣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李壬癸院士、及日籍學者土田滋編纂成《巴宰語詞典》。[9][15] 南投埔里愛蘭教會(愛蘭路45號)每星期六上午(09:00-11:00)有在進行巴宰語班課程,由巴宰族各長老主持語言教授課程。另有教育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發行、政治大學原住民族語言教育文化研究中心主編所發行之原住民語教科書〈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語文學習領域 原住民語〉系列,中有巴宰語學習手冊第(1-9)階教科書。[14]南投縣巴宰族文化協會已於2006年12月26日正式發出公文向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申請巴宰族正名。[16][17] 埔里的巴宰族人王潘美玉、潘英傑使用巴宰語寫新詩,2014年獲頒教育部主辦之「原住民族語文學獎」。

族群認定

至今巴宰族還不是中華民國臺灣政府承認的原住民,因此巴宰語也未受官方承認。[18][2][19]

語音系統

巴宰語的音系之音位大都使用適當的Unicode符號來標示。在台灣南島語書寫系統的訂定上,元輔音之音系表原則上都是先「發音部位」(橫列)、後「發音方法」(縱列)、再考量「清濁音」,來訂定其音系之音位架構。[20]

巴宰語語法

在語法的分類上台灣南島語並不同於一般的分析語或其它综合语裡的動詞、名詞、形容詞、介詞和副詞等之基本詞類分類。比如台灣南島語裡普遍沒有副詞,而副詞的概念一般以動詞方式呈現、可稱之為「副動詞」,類之於俄语裡的副動詞。[21]巴宰語語法分類是將基礎的語法之詞類、詞綴、字詞結構及分類法,對比分析語等之詞類分類法加以條析判別。[22]而在語詞的表達上以噶哈巫語作為一般通行參考。

巴宰族詩歌

巴宰族詩歌艾煙詩歌(Ayan epic)系列其中一曲、

長輩們的叮嚀〈Apuwan kinawas; The Elderly lecture〉[23][24]

巴宰語
  1. Ayan no ayan ayan no laita.
  2. Ita ita dadua ka abasan o suadi.
  3. Abasan o suadi ka maakariariaki.
  4. Ma'isa’isakup di dini ka maakahahatan.
  5. Mukawas ki apuwan riak ki kaakawas.
  6. Apuwan kinawas ka tumala ka siana.
  7. Reten a baban saw ka maahatahatan.
  8. Xauda ka kinita pakatahayak imu.
  9. Xauda ka kinita pakatahayak imu.
  10. Xauda ka kinita pakatahayak imu.
  11. Tumala ka ana paxzlihan.
  12. Ayan no ayan, saysay yawira.
英語
  1. Oh! ayan, my ancestor! we are singing ayan epic.
  2. We are all like a family living together.
  3. We get along very well incessantly.
  4. We live in a happy life.
  5. The elderly lecture is good for us.
  6. We must follow the elderly lecture.
  7. The villager are very happy.
  8. We see and learn very much, thank you.
  9. We see and learn very much, thank you.
  10. We see and learn very much, thank you.
  11. Don't forget what we have a listen.
  12. Oh! ayan, my ancestor! it's time to take a rest.

註釋

  1. 中廣新聞網,"世界瀕危語言 會說的人手指數得出",Yahoo!奇摩新聞,2010/05/20-14:05.
  2. 立報/陳威任,"積極復振巴宰族語 政府看不見",Yahoo!奇摩新聞,2010/05/24-00:07.
  3. . [2018-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30).
  4. UNESCO Atlas of the World's Languages in danger, UNESCO
  5. Blust, R. (1999). "Subgrouping, circularity and extinction: some issues in Austronesian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in E. Zeitoun & P.J.K Li (Ed.)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stronesian Linguistics (pp. 31-94). Taipei: Academia Sinica.
  6. Paul Jen-kuei Li," Some Remarks on the DNA Study on Austronesian Origins",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2.1:237-239,2001.(英文)
  7. 齊莉莎(Zeitoun, Elizabeth),"鄒語參考語法",臺北,遠流出版事業,台北,p.40,2000年。
  8. 王教授的部落格,"即將消失的巴宰語". [2011-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5).,Yahoo奇摩部落格,2008/07/02 14:25.
  9. 李壬癸土田滋,"巴宰語詞典(Pazih Dictionary),中研院,台北,2001年9月。(中文)(英文) ISBN 957-671-790-6
  10. 國立政治大學原住民民族研究中心,"教育部2007年原住民族語文學創作獎",教育部,2008年6月,pp.288-293. ISBN 978-986-01-4528-1
  11. 郭弘斌 編著,"台灣原住民的語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臺灣海外網,2003.
  12. David Crystal, "Language Dea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pril 29, 2002). ISBN 978-0521012713
  13. "巴宰平埔族語言寶庫潘金玉女士的生平"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台灣立報
  14. 政治大學原住民族語言教育文化研究中心主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語文學習領域 原住民語〉,台北,教育部、原住民族委員會發行。
  15. Elizabeth Zeitoun,"Book Review: Pazih Dictionary",Academia Sinica,LANGUAGE AND LINGUISTICS/3.2:481-490,2002,
  16. 王鵬捷:<台灣/原民語文學創作獎得獎者:為巴宰族發聲>。中央日報。2008年6月25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17. 徐詠絮:<原住民族語文學創作頒獎 落實族語文字化>。國立教育廣播電臺。2008年6月25日。. [2011-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6).
  18. <原民文學獎 巴宰語新詩為族群發聲>。人間福報。2008年6月27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19. 潘大和,"平埔族正名 還要加把勁",中國時報,2010-06-17。
  20.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台語字第0940163297號,原民教字第09400355912號公告,中華民國94年12月15日.
  21. 張永利,"台灣南島語言語法:語言類型與理論的啟示(Kavala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語言學門熱門前瞻研究,2010年12月/12卷1期,pp.112-127.
  22. Barbara B.H. Partee, A.G. ter Meulen, R. Wall,"Mathematical Methods in Linguistics (Studies in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語言研究的數學方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Springer,1/e 1993 edition(April 30, 1990).
  23. "巴宰族歌謠-岸裡尋根之旅-Pazeh探索". [2011-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23).,台中縣岸裡國民小學,2003年2月10日。
  24. 李壬癸(Paul Jen-kuei Li),土田滋(Shigeru Tsuchida),"巴宰族傳說歌謠集(Pazih Texts and Songs)",台北,11月,2002年. ISBN 957-671-888-0

參考文獻

  • 林鴻瑞著/黃慧娟指導,"噶哈巫語音韻研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清大語言所碩士論文,2016年.(台灣語言學學會的年度碩士論文佳作獎)
  • 林鴻瑞,"噶哈巫語時間詞與空間詞研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學士論文/暨南大學中文系,June 2012.
  • 林英津,<巴則海語—埔里愛蘭調查報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臺灣風物 176-200,1989年3月31日.
  • 衛惠林,〈埔里巴宰七社志〉,《中研院民族所專刊》甲種27,1981年1e/1999年10月2e.
  • 衛惠林,〈巴宰族的親屬結構〉,《臺大考古人類學刊》35,36,pp.1-11,1974年。
  • 劉斌雄,〈埔里巴則海親屬結構的研究〉,《中研院民族所集刊》36,pp.79-111,1973年.
  • 洪秀桂,〈南投巴宰海人的宗教信仰〉,《臺大文史哲學報》22,pp.445-509,1973年.
  • 伊能嘉矩,〈臺灣ピイポオ蕃の一支族ぱゼッヘ(PAZEHHE)の舊慣一斑〉,東京人類學會雜誌,23卷,269號,1908年(明治41年).
  • 伊能嘉矩,〈埔里社平原に於ける熟蕃〉,蕃情研究會誌,n002期,1899/04/30(明治32年4月30日),pp.31-55..
  • 文儀(臺灣府知府)主修,《續修臺灣府志》(余志)卷2,8,14,15,16,“26卷本”,乾隆29年(1764年)。

參見

维基孵育场維基百科語言試驗版:
巴宰語試驗版

外部連結

Template:瀕危語言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