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牛車隊
紅牛車隊(英語:)是奧地利紅牛公司旗下的一級方程式車隊之一(另一隊是艾法托利車隊),現時由克里斯蒂安·霍納出任主席,同時他也是F3000賽車的阿登車隊(Arden Motorsport)主席。車隊於2005年初戰F1賽場,並在2010年、2011年、2012及2013年獲得年度車隊總冠軍,旗下車手塞巴斯蒂安·维特尔則於2010、2011、2012及2013年連續四年獲得年度車手總冠軍。
所在地 | 英國白金漢郡米爾頓凱恩斯 |
---|---|
車隊領隊 | 克里斯蒂安·霍納 |
技術指導 | 亞德里安·紐維 |
創辦人 | 迪特里希·馬特希茨 |
網站 | www |
先前名稱 | 捷豹F1車隊 |
2021年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 | |
主車手 | 11. 沙治奧·佩雷斯[2] 33. 馬克斯·維斯塔潘[3] |
測試車手 | 亞歷山大·阿爾本[2] |
底盤 | RB16B |
輪胎 | 倍耐力 |
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歷史 | |
首次出賽 | 2005年澳大利亞大獎賽 |
最近出賽 | 2020年阿布扎比大奖赛 |
完賽數 | 304 (303次起步) |
车队 世界冠軍 | 4次(2010、2011、2012、2013) |
車手 世界冠軍 | 4次(2010、2011、2012、2013) |
分站冠軍 | 64 |
頒獎台 | 182 |
積分 | 5043.5 |
桿位 | 63 |
最快圈速 | 68 |
2020年 總成績 | 第2名(319分) |
簡史
該車隊的由來可追溯至由車手所創立的F1車隊,於1997年首次出賽,後來該車隊被福特收購,並於2000年賽季改名為捷豹車隊。
2004年11月15日,福特汽車出售捷豹車隊(Jaguar Racing),其股權由紅牛以1.1億美元全數購入,組成紅牛車隊,並繼續沿用科斯沃斯引擎出戰2005年度的F1賽季。
紅牛公司主席迪特里希·马特希茨(Dietrich Mateschitz)正嘗試吸納前F1車手及寶馬賽車的高層人員格哈特·伯格(Gerhard Berger)為賽事尋求指導。
紅牛車隊使用RB1型賽車出戰2005年賽季,前邁凱輪車手大衛·庫塔將為紅牛效力,另一車手是克里斯蒂安·克莱因,维塔托尼奥·柳齐作为试车手。他們均與紅牛簽了相同的合約。但是据称如果克里斯蒂安·克莱因表现不佳,维塔托尼奥·柳齐会在赛季中随时入替。
2005年1月7日,紅牛宣佈其車隊經理人東尼·珀內爾(Tony Purnell)和大衛·皮奇福思(David Pitchforth)將由響譽F3000賽車的阿登車隊(Arden Motorsport)主席克里斯蒂安·霍納接替。
紅牛車隊在2005年賽季中已表現不俗,先是首站澳大利亞大獎賽中,車手庫塔取得第4名。接著在馬來西亞大獎賽的賽事後,車隊的總積分已超越其前身積架車隊於2004年賽季的總成绩。最终,紅牛車隊在2005赛季中凭借稳定的表现获得第七名的成绩。不过也有人认为紅牛車隊的赛车速度其实相当平庸,只是在赛季初段趁乱获得了不少积分。整个赛季中,车队头号车手大衛·庫塔贡献了24个积分,功不可没。而轮流上场的两位二号车手中,克里斯蒂安·克莱因更胜一筹。这两位车手也因其表现获得留用。
2006年賽季,使用法拉利提供賽車引擎,年底轉讓給紅牛二隊。
2007年賽季,使用雷諾車隊提供賽車引擎,直到2018年賽季結束。
2019年賽季,使用本田提供賽車引擎。
2022年赛季,将首次使用收购自本田的一级方程式引擎,以红牛引擎之名参赛。
賽史
2006年賽季
2005年4月23日,紅牛車隊宣佈將於2006年賽季使用法拉利提供的引擎,而F1的賽例又於同期作出改動,車輛於2006年賽季必須使用V8引擎。外界普遍認為紅牛和法拉利會使用相同的引擎,而在輪胎方面,紅牛將會繼續使用米其林。
同年秋季,紅牛宣佈成功收購米納迪車隊,並會於翌年以“Scuderia Toro Rosso”的名義出賽,當中在新名字中,“Toro Rosso”是「紅牛」的意大利語。新車隊雖成為紅牛的姊妹車隊,但兩隊將各自獨立運作。在出賽車輛上,新車隊將使用2005年原有的紅牛RB1型賽車,並使用經調低馬力的科斯沃斯V10引擎及米其林輪胎。預期紅牛在擁有「第二車隊」後,能培育更多車手。
2005年11月8日,紅牛成功從麥拉倫車隊手中吸納了技術指導員亞德里安·紐維。
同年12月15日,紅牛的RB2型賽車首次試車,由英國車手庫塔駕駛。
2006年摩納哥大獎賽,由大衛庫塔取得了車隊第一次的獎盃(單站季軍)。
2009年賽季
憑今屆由紅牛二隊加盟的維泰爾,在上海站賽事,取得車隊史上首次桿位及首個分站冠軍。在其后的英国银石和德国纽博格林大奖赛上,维特尔和马克·韦伯又分别夺得分站冠军。而且三次都是由红牛车队包揽冠亚军,成绩显赫。
2010年賽季
2010年F1收官站阿布扎比站正赛在亚斯湾赛道结束。红牛车队维泰尔获胜并摘得车手总冠军,成为F1历史上最年轻的世界冠军。法拉利车队阿隆索进站策略失误仅获第七名,成为年度亚军。红牛另一位车手韦伯获得季军。
2012年赛季
2012年11月18日,红牛车队在倒数第二场的美国大奖赛上凭借积分领先的优势成功卫冕年度车队总冠军,这也是该车队连续第三年获得车队总冠军[4]。
2012年11月25日,塞巴斯蒂安·维特尔在收官站巴西站上以第六名完赛,以三分优势击败法拉利车队的费尔南多·阿隆索再次卫冕年度车手总冠军,并且超越艾爾頓·冼拿成为赛事历史上最年轻的三冠王。[5][6]
2019年赛季
本季使用本田提供賽車引擎,並在年度第一場比賽中取得第3名的成績。
2019年8月12日,红牛车队正式宣布,红牛二隊车手亚历山大·阿尔本将代替皮埃尔·加斯利,从比利时大奖赛开始代表车队参赛。加斯利将重返红牛二隊。
一級方程式歷年成績
(賽果底色示意列表)
粗體-桿位
斜體-最快圈速
* – 賽季進行中
† – 車手未完成賽事,但已完成90%的原定賽程,因而有排名
‡ – 雙倍積分(僅採用一次:2014年阿布達比大獎賽)
賽季 | 底盤 | 引擎 | 輪胎 | 車號 | 車手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積分 | 排名 |
---|---|---|---|---|---|---|---|---|---|---|---|---|---|---|---|---|---|---|---|---|---|---|---|---|---|---|---|---|
2005年 | RB1 | 考斯沃斯 TJ2005 3.0 V10 | 澳 | 馬 | 巴林 | 聖 | 西 | 摩 | 歐 | 加 | 美 | 法 | 英 | 德 | 匈 | 土 | 比 | 巴西 | 日 | 中 | 34 | 第7 | ||||||
14 | 大衛·庫塔 | 4 | 6 | 8 | 11 | 8 | Ret | 4 | 7 | DNS | 10 | 13 | 7 | Ret | 7 | 15 | Ret | Ret | 6 | 9 | ||||||||
15 | 克里斯蒂安·克莱恩 | 7 | 8 | DNS | 8 | DNS | Ret | 15 | 9 | Ret | 8 | 13 | 9 | 9 | 9 | 5 | ||||||||||||
15 | 维塔托尼奥·柳齐 | 8 | Ret | Ret | 9 | |||||||||||||||||||||||
2006年 | RB2 | 法拉利 056 2.4 V8 | 巴林 | 馬 | 澳 | 聖 | 歐 | 西 | 摩 | 英 | 加 | 美 | 法 | 德 | 匈 | 土 | 中 | 日 | 巴西 | 16 | 第7 | |||||||
14 | 大衛·庫塔 | 10 | Ret | 8 | Ret | Ret | 14 | 3 | 12 | 8 | 7 | 9 | 11 | 5 | 15 | 12 | 9 | Ret | Ret | |||||||||
15 | 克里斯蒂安·克莱恩 | 8 | Ret | Ret | Ret | Ret | 13 | Ret | 14 | 11 | Ret | 12 | 8 | Ret | 11 | 11 | ||||||||||||
15 | 羅伯特·當布斯 | 12 | 13 | 12 | ||||||||||||||||||||||||
2007年 | RB3 | 雷諾 RS27 2.4 V8 | B | 澳 | 馬 | 巴林 | 西 | 摩 | 加 | 美 | 法 | 英 | 歐 | 匈 | 土 | 比 | 日 | 中 | 巴西 | 24 | 第5 | |||||||
14 | 大衛·庫塔 | Ret | Ret | Ret | 5 | 14 | Ret | Ret | 13 | 11 | 5 | 11 | 10 | Ret | Ret | 4 | 8 | 9 | ||||||||||
15 | 馬克·韋伯 | 13 | 10 | Ret | Ret | Ret | 9 | 7 | 12 | Ret | 3 | 9 | Ret | 9 | 7 | Ret | 10 | Ret | ||||||||||
2008年 | RB4 | 雷諾 RS27 2.4 V8 | B | 澳 | 馬 | 巴林 | 西 | 土 | 摩 | 加 | 法 | 英 | 德 | 匈 | 歐 | 比 | 新 | 日 | 中 | 巴西 | 29 | 第7 | ||||||
9 | 大衛·庫塔 | Ret | 9 | 18 | 12 | 9 | Ret | 3 | 9 | Ret | 13 | 14 | 17 | 11 | 16 | 7 | Ret | 10 | Ret | |||||||||
10 | 馬克·韋伯 | Ret | 7 | 7 | 5 | 7 | 4 | 12 | 6 | 10 | Ret | 9 | 12 | 8 | 8 | Ret | 8 | 14 | 9 | |||||||||
2009年 | RB5 | 雷諾 RS27 2.4 V8 | B | 澳 | 馬 | 中 | 巴林 | 西 | 摩 | 土 | 英 | 德 | 匈 | 歐 | 比 | 新 | 日 | 巴西 | 阿 | 153.5 | 亞軍 | |||||||
14 | 馬克·韋伯 | 12 | 6† | 2 | 11 | 3 | 5 | 2 | 2 | 1 | 3 | 9 | 9 | Ret | Ret | 17 | 1 | 2 | ||||||||||
15 | 賽巴斯蒂安·維泰爾 | 13 | 15 | 1 | 2 | 4 | Ret | 3 | 1 | 2 | Ret | Ret | 3 | 8 | 4 | 1 | 4 | 1 | ||||||||||
2010年 | RB6 | 雷諾 RS27 2.4 V8 | B | 巴林 | 澳 | 馬 | 中 | 西 | 摩 | 土 | 加 | 歐 | 英 | 德 | 匈 | 比 | 新 | 日 | 韓 | 巴西 | 阿 | 498 | 冠軍 | |||||
5 | 賽巴斯蒂安·維泰爾 | 4 | Ret | 1 | 6 | 3 | 2 | Ret | 4 | 1 | 7 | 3 | 3 | 15 | 4 | 2 | 1 | Ret | 1 | 1 | ||||||||
6 | 馬克·韋伯 | 8 | 9 | 2 | 8 | 1 | 1 | 3 | 5 | Ret | 1 | 6 | 1 | 2 | 6 | 3 | 2 | Ret | 2 | 8 | ||||||||
2011年 | RB7 | 雷諾 RS27 2.4 V8 | P | 澳 | 馬 | 中 | 土 | 西 | 摩 | 加 | 歐 | 英 | 德 | 匈 | 比 | 新 | 日 | 韓 | 印 | 阿 | 巴西 | 650 | 冠軍 | |||||
1 | 賽巴斯蒂安·維泰爾 | 1 | 1 | 2 | 1 | 1 | 1 | 2 | 1 | 2 | 4 | 2 | 1 | 1 | 1 | 3 | 1 | 1 | Ret | 2 | ||||||||
2 | 馬克·韋伯 | 5 | 4 | 3 | 2 | 4 | 4 | 3 | 3 | 3 | 3 | 5 | 2 | Ret | 3 | 4 | 3 | 4 | 4 | 1 | ||||||||
2012年 | RB8 | 雷諾 RS27 2.4 V8 | P | 澳 | 馬 | 中 | 巴林 | 西 | 摩 | 加 | 歐 | 英 | 德 | 匈 | 比 | 新 | 日 | 韓 | 印 | 阿 | 美 | 巴西 | 460 | 冠軍 | ||||
1 | 賽巴斯蒂安·維泰爾 | 2 | 11 | 5 | 1 | 6 | 4 | 4 | Ret | 3 | 5 | 4 | 2 | 22 | 1 | 1 | 1 | 1 | 3 | 2 | 6 | |||||||
2 | 馬克·韋伯 | 4 | 4 | 4 | 4 | 11 | 1 | 7 | 4 | 1 | 8 | 8 | 6 | 20 | 11 | 9 | 2 | 3 | Ret | Ret | 4 | |||||||
2013年 | RB9 | 雷諾 RS27 2.4 V8 | P | 澳 | 馬 | 中 | 巴林 | 西 | 摩 | 加 | 英 | 德 | 匈 | 比 | 新 | 韓 | 日 | 印 | 阿 | 美 | 巴西 | 596 | 冠軍 | |||||
1 | 賽巴斯蒂安·維泰爾 | 3 | 1 | 4 | 1 | 4 | 2 | 1 | Ret | 1 | 3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
2 | 馬克·韋伯 | 6 | 2 | Ret | 7 | 5 | 3 | 4 | 2 | 7 | 4 | 5 | 3 | 15‡ | Ret | 2 | Ret | 2 | 3 | 2 | ||||||||
2014年 | RB10 | 雷諾 Energy F1-2014 1.6 V6 t | P | 澳 | 馬 | 巴林 | 中 | 西 | 摩 | 加 | 奧 | 英 | 德 | 匈 | 比 | 新 | 日 | 俄 | 美 | 巴西 | 阿‡ | 405 | 亞軍 | |||||
1 | 賽巴斯蒂安·維泰爾 | Ret | 3 | 6 | 5 | 4 | Ret | 3 | Ret | 5 | 4 | 7 | 5 | 6 | 2 | 3 | 8 | 7 | 5 | 8 | ||||||||
3 | 丹尼爾·里奇亞多 | DSQ | Ret | 4 | 4 | 3 | 3 | 1 | 8 | 3 | 6 | 1 | 1 | 5 | 3 | 4 | 7 | 3 | Ret | 4 | ||||||||
2015年 | RB11 | 雷諾 Energy F1-2015 1.6 V6 t | P | 澳 | 馬 | 中 | 巴林 | 西 | 摩 | 加 | 奧 | 英 | 匈 | 比 | 新 | 日 | 俄 | 美 | 墨 | 巴西 | 阿 | 187 | 第4 | |||||
3 | 丹尼爾·里奇亞多 | 6 | 10 | 9 | 6 | 7 | 5 | 13 | 10 | Ret | 3 | Ret | 8 | 2 | 15 | 15† | 10 | 5 | 11 | 6 | ||||||||
26 | 丹尼尔·科维亚特 | DNS | 9 | Ret | 9 | 10 | 4 | 9 | 12 | 6 | 2 | 4 | 10 | 6 | 13 | 6 | Ret | 4 | 7 | 10 | ||||||||
2016年 | RB12 | 豪雅1.6 V6 t | P | 澳 | 巴林 | 中 | 俄 | 西 | 摩 | 加 | 歐 | 奥 | 英 | 匈 | 德 | 比 | 新 | 马 | 日 | 美 | 墨 | 巴西 | 阿 | 468 | 亞軍 | |||
3 | 丹尼爾·里奇亞多 | 4 | 4 | 4 | 11 | 4 | 2 | 7 | 7 | 5 | 4 | 3 | 2 | 2 | 5 | 2 | 1 | 6 | 3 | 3 | 8 | 5 | ||||||
26 | 丹尼尔·科维亚特 | DNS | 7 | 3 | 15 | |||||||||||||||||||||||
33 | 馬克斯·維斯塔潘 | 1 | Ret | 4 | 8 | 2 | 2 | 5 | 3 | 11 | 7 | 6 | 2 | 2 | Ret | 4 | 3 | 4 | ||||||||||
2017年 | RB13 | 豪雅1.6 V6 t | P | 澳 | 中 | 巴林 | 俄 | 西 | 摩 | 加 | 亚 | 奥 | 英 | 匈 | 比 | 新 | 马 | 日 | 美 | 墨 | 巴西 | 阿 | 368 | 季軍 | ||||
3 | 丹尼尔·里卡多 | Ret | 4 | 5 | Ret | 3 | 3 | 3 | 1 | 3 | 5 | Ret | 3 | 4 | 2 | 3 | 3 | Ret | Ret | 6 | Ret | |||||||
33 | 马克斯·维斯塔潘 | 5 | 3 | Ret | 5 | Ret | 5 | Ret | Ret | Ret | 4 | 5 | Ret | 10 | Ret | 1 | 2 | 4 | 1 | 5 | 5 | |||||||
2018年 | RB14 | 豪雅1.6 V6 t | P | 澳 | 巴林 | 中 | 亚 | 西 | 摩 | 加 | 法 | 奥 | 英 | 德 | 匈 | 比 | 新 | 俄 | 日 | 美 | 墨 | 巴西 | 阿 | 419 | 季軍 | |||
3 | 丹尼尔·里卡多 | 4 | Ret | 1 | Ret | 5 | 1 | 4 | 4 | Ret | 5 | Ret | 4 | Ret | Ret | 6 | 6 | 4 | Ret | Ret | 4 | 4 | ||||||
33 | 马克斯·维斯塔潘 | 6 | Ret | 5 | Ret | 3 | 9 | 3 | 2 | 1 | 15† | 4 | Ret | 3 | 5 | 2 | 5 | 3 | 2 | 1 | 2 | 3 | ||||||
2019年 | RB15 | 本田RA619H 1.6 V6 t | P | 澳 | 巴林 | 中 | 亚 | 西 | 摩 | 加 | 法 | 奥 | 英 | 德 | 匈 | 比 | 新 | 俄 | 日 | 墨 | 美 | 巴西 | 阿 | 417 | 季軍 | |||
10 | 皮埃尔·加斯利 | 11 | 8 | 6 | Ret | 6 | 5 | 8 | 10 | 7 | 4 | 14† | 6 | |||||||||||||||
23 | 亞歷山大·阿爾本 | 5 | 6 | 6 | 5 | 4 | 5 | 5 | 14 | 6 | ||||||||||||||||||
33 | 马克斯·维斯塔潘 | 3 | 4 | 4 | 4 | 3 | 4 | 5 | 4 | 1 | 5 | 1 | 2 | Ret | 8 | 3 | 4 | Ret | 6 | 3 | 1 | 2 | ||||||
2020年 | RB16 | 本田RA620H 1.6V6t | P | 奧 | 匈 | 英 | 周年 | 西 | 比 | 托 | 俄 | 艾費 | 葡 | 艾米 | 土 | 巴林 | 薩 | 阿 | 319 | 亞軍 | ||||||||
23 | 亞歷山大·阿爾本 | 13† | 4 | 5 | 8 | 5 | 8 | 6 | 15 | 3 | 10 | Ret | 12 | 15 | 7 | 3 | 6 | 4 | ||||||||||
33 | 馬克斯·維斯塔潘 | Ret | 3 | 2 | 2 | 1 | 2 | 3 | Ret | Ret | 2 | 2 | 3 | Ret | 6 | 2 | Ret | 1 | ||||||||||
参考资料
- . FIA International Court of Appeal. 2009-04-08 [2009-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29).
- . formula1.com. [19 December 2020] (英语).
- . formula1.com. [7 February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7) (英语). 已忽略未知参数
|url-status=
(帮助) - Collantine, Keith. . F1 Fanatic (Keith Collantine). November 18, 2012 [November 18,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8).
- (英文). Formula1.com (Formula One Administration). 27 August 2010 [6 Dec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10).
- (英文). Formula1.com (Formula One Administration). 14 March 2011 [6 Dec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