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金属

过渡元素英語:)是指元素周期表d区的一系列金属元素,(英語:)。一般来说,这一区域包括312一共十个族的元素,但不包括f区内过渡元素

注意:本页面含有Unihan新版用字:「𨧀𨭎𨨏𨭆」。有关可能會错误显示,詳见Unicode汉字。

“过渡元素”这一名词首先由门捷列夫提出,用于代表8910三族元素。他认为从碱金属锰族是一个“週期”,铜族卤素又是一个,那么夹在两个周期之间的元素就有过渡的性质。而現今雖然過渡金屬这个词还在使用,但已和原本的意思不同。

过渡金属元素的一个周期称为一个过渡系,第456周期的元素分别属于第一、二、三过渡系。

族→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第一過渡系 21
Sc

44.96
22
Ti

47.87
23
V

50.94
24
Cr

52.00
25
Mn

54.94
26
Fe

55.84
27
Co

58.93
28
Ni

58.69
29
Cu

63.55
30
Zn

65.38
第二過渡系 39
Y

88.91
40
Zr

91.22
41
Nb

92.91
42
Mo

95.95
43
Tc

[99]
44
Ru

101.1
45
Rh

102.9
46
Pd

106.4
47
Ag

107.9
48
Cd

112.4
第三過渡系 71
Lu

175.0
72
Hf

178.5
73
Ta

180.9
74
W

183.8
75
Re

186.2
76
Os

190.2
77
Ir

192.2
78
Pt

195.1
79
Au

197.0
80
Hg

200.6
第四過渡系 103
Lr

[262]
104
Rf

[261]
105
Db
𨧀
[262]
106
Sg
𨭎
[266]
107
Bh
𨨏
[264]
108
Hs
𨭆
[277]
109
Mt

[268]
110
Ds

[281]
111
Rg

[272]
112
Cn

[285]

圖解:

  待確認化學特性

標準狀況下,序號綠色者為氣體;序號藍色者為液體;序號黑色者為固體;序號灰色者為未知相態

性质

过渡金属由于具有未充满的价殼层d轨道,所以有人將排除在过渡金属之外, 因它們有充满的价殼层d轨道(有10個電子在d轨道上)。过渡金属基於十八電子規則,性质与其他元素有明显差别。

由于这一区很多元素的电子构型中都有不少单电子(锰这一族尤为突出,為d5构型),较容易失去,所以这些金属都有可变价态,例如等金屬还有多种稳定存在的金属离子。过渡金属最高可以显+7()、+8(氧化态,前者由于单电子的存在,后者由于能级太高,价电子结合的较为松散。高氧化态存在于金属的酸根酰基中(如:VO43−钒酸根,VO22+钒酰基)。

对于第一过渡系,高氧化态经常是强氧化剂,并且它们都能形成有还原性的二价金属离子。对于二、三过渡系,由于原子半径大、价电子?能量高的原因,低氧化态很难形成,其高氧化态也没有氧化性。同一族的二、三过渡系元素具有相仿的原子半径和相同的性质,这是由于镧系收缩造成的。

由于空的d轨道的存在,过渡金属很容易形成配合物。金属元素采用混成軌域接受电子以达到16或18價电子的稳定状态。当配合物需要价殼层d轨道参与杂化时,d轨道上的电子就会发生重排,有些元素重排后可以使电子完全成对,这类物质称为反磁性物质。相反,当价层d轨道不需要重排,或重排后还有单电子时,生成的配合物就是顺磁性的。

大多数过渡金属都是以氧化物硫化物等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只有等几种单质可以稳定存在。

最典型的过渡金属是4-10族。铜族元素能形成配合物,但由于d10构型太稳定,最高只能达到+3。靠近主族的稀土金属只有很少可变价态。12族元素只有有可变价态,基本上就是主族金属[1]由于性质上的差异,有时铜族锌族两族元素并不看作是过渡金属[2],这时铜锌两族合称ds区元素

参考文献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