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rencium)符號Lr元素之一,原子序103,為一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元素。在週期表中位於第7周期3族過渡金屬之一。其原子量約為263amu,由轰击合成,名称来自美国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劳伦斯[3]

注意:本页面含有UnihanE区用字:「𬬻」。有关可能會错误显示,詳见Unicode汉字。

   103Lr
氫(非金屬) 氦(惰性氣體)
鋰(鹼金屬) 鈹(鹼土金屬) 硼(類金屬) 碳(非金屬) 氮(非金屬) 氧(非金屬) 氟(鹵素) 氖(惰性氣體)
鈉(鹼金屬) 鎂(鹼土金屬) 鋁(貧金屬) 矽(類金屬) 磷(非金屬) 硫(非金屬) 氯(鹵素) 氬(惰性氣體)
鉀(鹼金屬) 鈣(鹼土金屬) 鈧(過渡金屬) 鈦(過渡金屬) 釩(過渡金屬) 鉻(過渡金屬) 錳(過渡金屬) 鐵(過渡金屬) 鈷(過渡金屬) 鎳(過渡金屬) 銅(過渡金屬) 鋅(過渡金屬) 鎵(貧金屬) 鍺(類金屬) 砷(類金屬) 硒(非金屬) 溴(鹵素) 氪(惰性氣體)
銣(鹼金屬) 鍶(鹼土金屬) 釔(過渡金屬) 鋯(過渡金屬) 鈮(過渡金屬) 鉬(過渡金屬) 鎝(過渡金屬) 釕(過渡金屬) 銠(過渡金屬) 鈀(過渡金屬) 銀(過渡金屬) 鎘(過渡金屬) 銦(貧金屬) 錫(貧金屬) 銻(類金屬) 碲(類金屬) 碘(鹵素) 氙(惰性氣體)
銫(鹼金屬) 鋇(鹼土金屬) 鑭(鑭系元素) 鈰(鑭系元素) 鐠(鑭系元素) 釹(鑭系元素) 鉕(鑭系元素) 釤(鑭系元素) 銪(鑭系元素) 釓(鑭系元素) 鋱(鑭系元素) 鏑(鑭系元素) 鈥(鑭系元素) 鉺(鑭系元素) 銩(鑭系元素) 鐿(鑭系元素) 鎦(鑭系元素) 鉿(過渡金屬) 鉭(過渡金屬) 鎢(過渡金屬) 錸(過渡金屬) 鋨(過渡金屬) 銥(過渡金屬) 鉑(過渡金屬) 金(過渡金屬) 汞(過渡金屬) 鉈(貧金屬) 鉛(貧金屬) 鉍(貧金屬) 釙(貧金屬) 砈(類金屬) 氡(惰性氣體)
鍅(鹼金屬) 鐳(鹼土金屬) 錒(錒系元素) 釷(錒系元素) 鏷(錒系元素) 鈾(錒系元素) 錼(錒系元素) 鈽(錒系元素) 鋂(錒系元素) 鋦(錒系元素) 鉳(錒系元素) 鉲(錒系元素) 鑀(錒系元素) 鐨(錒系元素) 鍆(錒系元素) 鍩(錒系元素) 鐒(錒系元素) 鑪(過渡金屬) 𨧀(過渡金屬) 𨭎(過渡金屬) 𨨏(過渡金屬) 𨭆(過渡金屬) 䥑(預測為過渡金屬) 鐽(預測為過渡金屬) 錀(預測為過渡金屬) 鎶(過渡金屬) 鉨(預測為貧金屬) 鈇(貧金屬) 鏌(預測為貧金屬) 鉝(預測為貧金屬) 鿬(預測為鹵素) 鿫(預測為惰性氣體)




(Upp)
外觀
银色(预测)[1]
概況
名稱·符號·序數鐒(Lawrencium)·Lr·103
元素類別锕系元素
有时候被认为是过渡金属
·週期·不適用 ·7·d
標準原子質量[266]
電子排布[Rn] 5f14 7s2 7p1
2, 8, 18, 32, 32, 8, 3
鐒的电子層(2, 8, 18, 32, 32, 8, 3)
歷史
發現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1961–1971年)
物理性質
物態固体(预测)
熔點1900 K,1627 °C,2961 °F
蒸氣壓
原子性質
氧化態3
電離能第一:478.6 kJ·mol−1

第二:1428.0 kJ·mol−1

第三:2219.1 kJ·mol−1
雜項
晶體結構六方密堆积
(预测)[2]
CAS號22537-19-5
最穩定同位素
主条目:鐒的同位素
同位素 丰度 半衰期 (t1/2) 衰變
方式 能量MeV 產物
266Lr syn 11 h SF -
262Lr syn 3.6 h ε 262No
261Lr syn 44 min SF/ε? -
260Lr syn 2.7 min α 8.04 256Md
259Lr syn 6.2 s 78% α 8.44 255Md
22% SF -
256Lr syn 27 s α 8.62,8.52,8.32... 252Md
255Lr syn 21.5 s α 8.43,8.37 251Md
254Lr syn 13 s 78% α 8.46,8.41 250Md
22% ε 254No

铹的半衰期很短,当中以铹-266的半衰期最长,有11小時。

发现

1961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劳伦斯放射实验室中,由阿伯特·吉奧索西克兰(T.Sikkeland)、拉希(A.E.Larsh)等人发现。元素符号为Lw,后来改为Lr。

鑒於國際上对104至107號元素名均存在較大分歧,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化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根據1997年8月27日IUPAC正式對101至109號元素的重新英文定名,於1998年7月8日重新审定、公佈101至109號元素的中文命名,其中101號至103號元素仍使用原有的中文定名「鍆」(音同「門」)、「鍩」(音同「諾」)、「铹」(音同「勞」)。[4][5]

參考資料

  1. Emsley, John. New.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278–9. ISBN 978-0-19-960563-7.
  2. Östlin, A.; Vitos, L. . Physical Review B. 2011, 84 (11). Bibcode:2011PhRvB..84k3104O. doi:10.1103/PhysRevB.84.113104.
  3. . Cal Alumni. [August 24, 2013].
  4. 刘路沙. . 光明网. 光明日报. [2020-11-10].
  5. 贵州地勘局情报室摘于《中国地质矿产报》(1998年8月13日). . 貴州地質. 1998, 15: 298–298 [2020-11-10].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