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
<< | 2021年 7月 | >> | |||||||||||||||||||||||||||||||||||||||||||||||||
| |||||||||||||||||||||||||||||||||||||||||||||||||||
历史上的今天 | |||||||||||||||||||||||||||||||||||||||||||||||||||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
大事记
7月25日 | |
---|---|
![]() | |
![]() |
![]() |
13世紀
16世紀
17世紀
18世紀
19世紀
20世紀
- 1909年:法国飞行员布莱里奥驾驶飞机从法国加莱附近飞抵英国多佛尔,成为首个驾驶飞机飞越英吉利海峡的人。
- 1914年:袁世凯政府与英国宝林分公司签订一千万镑《沙兴铁路借款合同》。
- 1917年:日本光學工業株式會社(即現今的 尼康)成立
- 1919年: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政府发表致中国国民及南北政府宣言,废除帝俄对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 1934年:臺北帝國大學物理學講座教授荒勝文策成功在臺灣做出亞洲第一次,世界第二次人工撞擊原子核實驗,僅次於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许實驗室[1]。
- 1934年:纳粹德国在一场失败的政变中刺杀了奥地利总理恩格尔伯特·陶尔斐斯。
- 1943年:贝尼托·墨索里尼在格兰迪决议中被法西斯大委员会撤职,由佩特罗·巴多格里奥继任意大利首相。
- 1951年:中華民國國防部頒發首次徵兵令,為在台灣的第一次正式徵兵令。
- 1954年:中華民國國父遺教研究會成立。
- 1958年:台灣省政府會報通過「滅蠅運動」實施計劃,定於同年8月1日起實行。
- 1957年:法国国民议会投票准许突尼斯独立。
- 1961年:世界宗教徒和平会议在日本京都开幕[2]。
- 1961年: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在一次演讲中宣布,对柏林的任何攻击将会被视为对整个北约的攻击。
- 1964年:日本東海道新幹線開始試運轉。
- 1966年:台灣木柵興建中的考試大樓突然全部倒塌,造成3人死亡及多人受傷。
- 1967年:中華民國立法院通過關稅法[3]。
- 1968年:歐洲八國九大銀行同意對中華民國無限制提供商業貸款。
- 1969年: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宣布美国将退出对于南越的防御。
- 1972年:中華民國行政院廢止公務員三考三卡制。
- 1976年:维京1号轨道卫星拍下了著名的火星人脸。
- 1978年:中國與越南關係趨於惡化,越南當局開始排華,許多越南華僑滯留中越邊界,等待回國。
- 1978年:全球首位試管嬰兒露薏丝·布朗在英國誕生。
- 1982年:中国民航一架伊尔-18在从西安飞往上海的途中遭5人劫持,劫机者被机组人员和部分乘客制服,成为中国公开报道的首起劫机案。[4][5][6]
- 1983年:斯里蘭卡各地爆發種族暴動,多名坦米爾人傷亡。
- 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7]
- 1984年:礼炮七号任务中,斯维特兰娜·萨维茨卡娅成为第一个进行太空漫步的女宇航员。
- 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英国关于香港问题第二阶段第十九轮会谈在北京举行。
- 1992年:第二十五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西班牙巴塞隆拿開幕。
- 1993年:以色列軍隊開始炮轟黎巴嫩南部村鎮。
- 1994年:以色列与约旦签署约以和约,正式结束了两国44年的战争阶段。
- 1995年:“亚太二号”的爆炸原因公布。[8]
- 1996年:布隆迪发生军事政变。
- 1997年:中国跟库克群岛正式建交。
- 1998年:日本和歌山縣發生咖哩遭下毒事件,造成67人中毒,其中4人死亡。
- 1998年:美國海軍杜魯門號航空母艦正式服役。
- 1998年:《文汇报》和《新民晚报》组成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 2000年:法國航空4590號班機在巴黎戴高樂機場起飞时坠毁,导致113人死亡。這是协和飞机首次亦是唯一一次空難。
21世紀
- 2004年:蘭斯·阿姆斯特朗在環法自行車賽連續6年贏得冠軍。
- 2006年:2006年以黎衝突期間,以色列一枚炸彈擊中聯合國駐黎巴嫩的觀察員據點,四名國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奧地利、加拿大和芬蘭的聯合國觀察員殉難,時任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和中國政府提出強烈抗議。
- 2007年:普拉蒂巴·帕蒂尔宣誓就任印度总统,成为印度第一位女总统。
- 2010年:因對時任廣州市政協提案委副主任纪可光提案的不滿,中國廣州發生捍衛粵語行動,8月1日在香港和廣州等地又同時發起第二次遊行。
- 2010年:维基解密将美国关于阿富汗战争的高级保密文件公布与众。
- 2016年:臺灣立法院三讀通過「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以開始處理過往威權時期政黨不當取得財產的問題。
- 2018年:新西兰议会以63:57通过家暴受害者休假法案,允许其带薪休假。
- 2020年:香港新增133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個案,126宗屬本地感染,55宗源頭不明,連續四日創單日新高[9]。
出生
- 1109年:阿方索一世,葡萄牙的第一个国王(1185年逝世)
- 1165年:伊本·阿拉比,安达卢西亚的苏菲派诗人及哲学家(1240年逝世)
- 1562年:加藤清正,安土桃山时代、江户时代武将和大名(1611年逝世)
- 1573年:克里斯多夫·沙伊纳,日耳曼天文学家及神父(1605年逝世)
- 1658年:阿奇博尔德·坎贝尔,苏格兰贵族。第九代阿盖尔伯爵的长子(1703年逝世)
- 1750年:亨利·诺克斯,美国书商、军官、政治家,曾任美国战争部长(1806年逝世)
- 1844年:湯姆·艾金斯,美國畫家、攝影家(1916年逝世)
- 1848年:阿瑟·贝尔福,英国首相(1930年逝世)
- 1854年:孝哲毅皇后,同治帝的原配皇后(1875年逝世)
- 1857年:法兰克·J·史伯格,美国海军军官及发明家(1934年逝世)
- 1876年:伊莉莎白,比利时王后(1965年逝世)
- 1886年:亨利·阿诺德,美国空军五星上将(1950年逝世)
- 1894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塞尔维亚族民族主义者、刺客(1918年逝世)
- 1894年:沃尔特·布伦南,美国殿堂级演员,唯一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三冠王(1974年逝世)
- 1896年:约瑟芬·铁伊,英国著名推理小说家(1952年逝世)
- 1902年:艾力·贺佛尔,美国社会心理学作家(1983年逝世)
- 1905年:艾里阿斯·卡内基,英国德语作家,于1981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94年逝世)
- 1915年:小约瑟夫·P·肯尼迪,美国海军飞行员(1944年逝世)
- 1916年:郁風,中國散文家、畫家(2007年逝世)
- 1920年:羅莎琳·富蘭克林,英国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家。在遗传基因方面有着重大贡献(1958年逝世)
- 1936年:葛蘭·穆考特,澳大利亞建築師,2002年度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
- 1941年:内特·瑟蒙德,美国著名篮球运动员(2016年逝世)
- 1952年:艾德瓦爾多·蘇托·德·莫拉,葡萄牙建築師,2011年度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
- 1954年:蔡振南,台灣男歌手
- 1957年:萬梓良,香港演員
- 1963年:邱瓈寬,台灣女導演
- 1966年:高木涉,日本配音演员
- 1967年:麦特·勒布郎,美國演員
- 1968年:师涛,中国诗人
- 1972年:柯藍,中國女演員
- 1973年:土肥洋一,日本足球運動員
- 1978年:露薏絲·布朗,第一个试管婴儿
- 1979年:阿里·卡特,英国斯诺克运动选手
- 1980年:鄭凱中,馬來西亞演員
- 1980年:車杜里,韓國足球運動員
- 1980年:秀爱,韩国女演员
- 1981年:驹野友一,日本足球运动员
- 1981年:龔詩嘉,台灣歌手
- 1981年:陈楚生,中国歌手
- 1984年:杜悦,中国少儿节目主持
- 1985年:尼爾森·小皮奎,巴西F1车手,尼尔森·皮奎特之子。
- 1987年:阿兰·达瓦卓玛,中国歌手
- 1989年:陳瑋萱,台灣艺人
- 1989年:伊一,中国節目主持人
- 1991年:張筱婕,台灣節目主持人、歌手
- 1993年:明凯,中国电子竞技职业选手
- 1994年:碧安卡·布莎,塞爾維亞女子排球運動員
- 2002年:道枝骏佑,日本演员及歌手
逝世
- 306:君士坦提乌斯一世,罗马皇帝(250年出生)
- 1564年:斐迪南一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03年出生)
- 1841年:李兆洛,中国地理学家。(1769年出生)
- 1946年:陶行知,中國教育家。(1891年出生)
- 1972年:王任叔,笔名巴人,文艺理论家、作家。(1901年出生)
- 1974年:李多奎,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1898年出生)
- 1983年:郑万钧,中国学家。(1904年出生)
- 1984年:平田昭彥,日本著名演員。(1927年出生)
- 1994年:林青慧、石济雅,1994年北一女中學生自殺事件兩位女性死者。(均1976年左右出生)
- 1995年:公文公,日本高級中學的數學教師、數學研究家。(1914年出生)
- 2005年:陈辛仁,中国外交家。(1915年出生)
- 2006年:杜照宇,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名中校軍官。(1972年出生)
- 2007年:裴衡圭,被塔利班殺害的韓國人質。
- 2008年:蘭迪·波許,卡内基美隆大學教授,曾演說「最後的演講」(最後一課)。因胰臟癌過世。(1960年出生)
- 2010年: 喻学轩,中华人民共和国探险家、跑酷家(1990年生),在新宫站隧道身亡。
- 2013年:聖·卡爾·巴傑瓦(Sant Kaur Bajwa),115歲199天,前任英國在世最長壽的女性。
- 2013年:穆罕默德·布拉米,突尼西亞政治人物。
參考資料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7月25日 |
- 張幸真. : 20. 2003-07-31 [2012-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8) (中文(台灣)).
- . [2015-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立法院法律系統 - 關稅法立法紀錄
- . 人民日报. 1982-07-30: 4.
- 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PDF). 西安地图出版社. 2001: 191–192 [2019-04-16]. ISBN 7-80670-007-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04-16).
- . 民航资源网. 2016-07-25 [2019-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6).
- . 人民网. [2013-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中国网. [2013-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8).
- . now新聞. 2020-07-25 [2020-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