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都會區

臺北都會區,或稱臺北都市圈大臺北地區臺北基隆大都會區,為臺灣第一大都會區,以中華民國首都臺北市、最大城市新北市(原臺北縣)與北台灣港都基隆市為主的北北基首都圈。其中的臺北市與新北市亦常被並稱為雙北雙北市。人口聚集區域以臺北盆地為主,並擴及周邊山區及臺地。總面積為2,436.0005平方公里人口6,944,856人,全島約30%的人口都聚集在此。更廣義的範圍,則在大臺北之外再加上臺灣桃園國際機場位處的桃園市所組成的北北基桃臺北生活圈,人口達9,266,730人,面積達3,678.0793平方公里,在世界人口組織裡為世界排名第41大都會區[1]。逾三分之一的臺灣人在北臺灣居住、就學、工作和生活;按生活圈規劃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屬於大臺北首都生活圈,依生活圈概念為一體來實施區域聯合治理

臺北都會區
坐标:25°02′N 121°38′E
國家 中華民國
中心城市臺北市
面积
  都會區2,436.0005 平方公里(940.5451 平方英里)
人口(2019年6月)
  都會區6,944,856人
  都會區密度2,850人/平方公里(7,381人/平方英里)
台灣語言寫法及拼音
漢字臺北都會區
注音ㄊㄞˊ ㄅㄟˇ ㄉㄨ ㄏㄨㄟˋ ㄑㄩ
台羅
客羅
臺北都會區範圍示意圖(綠色部份)與臺北市的所在位置。
臺北盆地區衛星圖像
解說:右上方河流為基隆河,圖片下方之河流各爲大漢溪(左)及新店溪(右),兩條河川匯流一帶區域即爲新北市政府所在地板橋區;中間匯流之河川為淡水河,左側為三重蘆洲地區 ,右側爲臺北市區;臺北市區正下方爲雙和地區(中和永和)以及新店,圖片中大漢溪沿岸左側地區為新莊樹林

依照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Research Network(簡稱GaWC)發佈的2018國際大都會綜合排名,臺北在亞洲城市次於香港北京新加坡上海杜拜東京(以上屬Alpha+;國際二級),而與首爾多倫多雅加達孟買曼谷廣州洛杉磯同屬於Alpha(國際三級)大都會。[2] 按照美國諮詢公司A.T科爾尼的全球城市排名,臺北位居世界第33位,為亞洲重要的商業金融都市之一。

聚居地人口

聚居地城市英語行政區單位人口
(2019年6月)
面積
(km²)
人口密度
備註
臺北市Taipei City直轄市2,657,652271.79979,812
新北市New Taipei City4,004,5982,052.56671,947
基隆市Keelung City省轄市369,475132.75892,787
臺北都會區Greater Taipei Metropolitan Area都會區7,031,7252,457.12532,863

都會區劃分

臺北都會區包含了

發展趨勢

現行臺北捷運路網圖
  • 範圍維持穩定
臺北都會區早期的範圍僅止於臺北市(市區、市郊區)及臺北縣(今新北市)較早因都市化而升格為縣轄市的區域,如三重永和板橋中和新莊新店等。後逐步往外擴張,目前已擴及臺北市以及新北市全境,並連結至基隆市及桃園市的精華地帶。
除了範圍擴大使得人口計算上增加外,臺北都會區之在籍人口數持續減少。過去幾年臺北市及基隆市的在籍人數呈現衰退趨勢,而新北市及鄰近桃園都會區之桃園市則呈現淨移入現象。
  • 多核心發展
早期臺北都會區以臺北城內站前商圈)、西門町一帶為單一市中心,新北市則以三重永和板橋舊站附近為較早開發區,除了有商辦、百貨公司亦有電影院,並吸引許多移入人口居住,1980年代臺北市陸續出現南京東路商圈臺北東區信義計畫區等新興的中心商業區。1990年代後期以來,則有內湖科技園區的興起聚集了大量的工作人潮,而大直重劃區的發展則成為臺北市另一個代表性的商務娛樂核心區域。新北市的中和新莊新店開發也趨於成熟。
另一方面,淡水河西岸的人口大量增加並逐漸凌駕臺北市中心,早期眾多衛星城市環繞臺北市單一核心的結構已不符大都會區的發展需求,故自2000年代以後,在公共交通捷運路網連通的基礎上,以板橋新板特區為首的淡水河西岸都會核心亦逐漸成型,而其北側的新莊副都心[5]亦於近幾年開始進入具體開發階段,整個大臺北都會區呈現明顯的「多核心」發展趨勢。

参考文献

  1. . [2010-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03).
  2. . [2018-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3).
  3. . 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都市規劃科. [2019-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4).
  4. .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 [2019-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5. . [2012-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3).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