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區

林口區臺灣話;舊稱樹林口臺灣話)是中華民國新北市下轄的一個行政區,地處臺北都會區桃園中壢都會區之外圍邊陲交界地帶,與新北市八里區泰山區桃園市龜山區蘆竹區接壤,面積54.15平方公里。林口全區位於林口台地上,而與台北都會區發展奠基之台北盆地有明顯的地域和自然地形區隔。民國五、六十年代在台灣社會人口急遽增加並向都市快速集中時,為紓解臺北市及其衛星城市的發展壓力,政府曾嘗試提出林口新市鎮計劃,惟當時林口因地處偏遠、交通不便且先天氣候濕冷等因素而導致新市鎮的施行成效長期以來一直不彰。

林口區
Linkou District
 中華民國行政區劃
市轄區
林口區位於新北市最西端
上級行政區劃新北市
舊稱樹林口
區劃17428
政府 
  區長藍品畯林口區區長列表)
總面積54.1519平方公里
平均海拔161 米
人口 
  總數121,437人(2021年1月)
  排名12
  戶數49,032戶
郵政編碼244
戶政資料代碼65000170
毗鄰八里區五股區泰山區桃園市龜山區蘆竹區
網站http://www.linkou.ntpc.gov.tw/
林口區位置圖
Linkou District
汉语
林口區公所大樓

民國九十年代開始,因臺北都會區的發展趨於飽和,台北市與新北市板橋區等都會精華地區在住房剛性需求與經濟發展下房價持續水漲船高,導致越來越多受薪階級無法負擔,而開始遷入台北都會區的外圍重劃區,包括三峽區台北大學城、林口重劃區、淡海新市鎮(俗稱「林三淡」)等地大量提供了價格相對低廉的新建集合住宅供給,而吸引了大量受薪人口的移入。目前林口的人口總數已突破十二萬人,在新北市二十九個行政區中位列十二。

歷史

史前遺跡

林口區 (2015年)

林口之住民,始於台灣原住民凱達格蘭族。林口考古的最重大發現,是1997年發現分佈於林口與八里沿岸的「太平村遺址」。出土文物分為石器、陶器、化石三類,根據出土文物判斷為一有多重文化層壘壓的遺址,幾乎涵蓋了台灣北部地區大部分的史前文化層,如大坌坑文化圓山文化植物園文化十三行文化等,而學者劉益昌也證實,在太平村海域發現一萬年前的人類頭蓋骨與下顎骨,是台灣出土最完整的人類化石,出土時並伴隨加工過的動物骨骸與陶器,證實上萬年前林口、八里一帶就有人類活動。[1]

漢人墾殖

1642年,根據荷蘭人的記錄推斷,林口一帶為八里坌社的原住民所居。郁永河的裨海紀遊一書中,也記載在康熙年間(1697年)的台北平原有「八里分」(八里坌)社,屬於淡水總社。漢人對林口的開墾,首先以林口北部的海岸平原開始。至乾隆五年(1740年),林口地區已經有漢人聚落「大灣莊」(今日的大、小南灣,位於海邊)的存在。至1760年,在今日的林口區域記載有「大南灣」、「小南灣」、「大牛稠莊」(今日的南勢里一帶)等漢人聚落,顯示漢人已經由海岸逐漸登上林口台地。其中開墾者多為泉州人,在南勢埔尾一帶,也有粵人加入開墾,成為林口少見的粵籍聚落。此時八里坌社仍在記載中,顯示原住民仍在林口活動。而其中位於交通要道的樹林口(今日的林口一帶),也逐漸形成了大的庄落,成為林口的中心。1871年,林口又出現了「大坪頂莊」,清治光緒年間,再出現「瑞樹坑莊」,林口的聚落分佈大致完成。[1]

行政區變遷

  • 1875年(清治光緒元年),林口的行政區屬於淡水縣八里坌堡
  • 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臺灣割讓給日本後,林口屬於臺北縣淡水支廳管轄。
  • 1899年隸滬尾辦務署,1902年廢縣為廳,屬於臺北廳滬尾支廳。
  • 1909年,支廳下設區署,林口西南部的東林、菁湖、湖南三村,隸屬新莊支廳樹林口區,東北部隸屬大南灣區。
  • 1920年廢縣為州,隸屬臺北州新莊郡林口。戰後國民政府接收臺灣,更改為林口鄉,屬於新莊區的一部份。
  • 國府遷台後,於1950年後廢區,改由臺北縣直轄,稱為林口鄉。[1]
  • 2010年12月25日,五都改制案通過,臺北縣改為新北市,林口鄉改制為林口區,而鄉內所屬之各也改為

行政組織

歷任首長

林口區歷任首長[2]
姓名 屆數 任期 備註
民選前鄉長時期
陳水源 1 1947年1月1日~1948年2月1日
林家齊 1948年2月1日~1948年12月31日
王金生 2 1949年1月1日~1951年6月30日
民選鄉長時期
陳承富 1 1951年7月1日~1953年6月30日
2 1953年7月1日~1956年6月30日
陳秋波 3 1956年6月30日~1960年1月15日
4 1960年1月16日~1964年2月29日
林來春 5 1964年3月1日~1968年2月29日
陳秋波 6 1968年3月1日~1969年7月31日
陳寶琦 1969年8月1日~1973年3月31日
7 1973年4月1日~1977年12月29日
洪德利 8 1977年12月30日~1982年2月28日
9 1982年3月1日~1986年2月28日
黃茂松 10 1986年3月1日~1990年2月28日
11 1990年3月1日~1994年2月28日
蔡宗一 12 1994年3月1日~1998年2月28日
13 1998年3月1日~2000年12月5日
洪樓根 2000年12月6日~2001年7月26日 代理
蔡宗一 2001年7月27日~2002年2月28日
陳建財 14 2002年3月1日~2006年2月28日
蔡宗一 15 2006年3月1日~2006年6月15日 就任
黃世榮 2006年6月16日~2007年7月31日 代理鄉長,官派
蔡宗一 2007年8月1日~2008年10月6日 補選
黃世榮 2008年10月7日~2009年7月14日 代理鄉長,官派
莊茂盛 2009年7月15日~2010年12月24日 代理鄉長,官派
官派區長時期
莊茂盛 1 2010年12月25日~2011年7月22日
林耀長 2 2011年8月1日~2014年12月24日
朱思戎 3 2014年12月25日~2019年1月31日
劉淑芬 4 2019年02年01日~2020年6月9日
藍品畯 5 2020年6月10日至今

依照中華民國內政部的規劃,臺北縣升格為直轄市變為新北市之後,於每屆任期民選新北市市長,再由新北市市長指派林口區的區長

林口政壇主要分為前鄉長陳秋波與前縣議員陳添秀兩派。陳秋波曾擊敗陳添秀派的人選而當選兩任林口鄉長。[3]之後,陳添秀派的林口國小總務主任洪德利於1977年當選鄉長。後來的鄉長黃茂松與蔡宗一均屬洪派。1994年蔡宗一當選鄉長,任內完成不少延宕多年的重大鄉政建設頗獲好評,不過因為林口鄉棄土場弊案更二審被判有罪,在其第三次擔任鄉長時被台北縣政府停職,並指派黃世榮代理鄉長。台北縣政府在2007年辦理鄉長補選,由蔡宗一再度當選。[4]

區域立法委員

區本部

  • 區長
  • 主任秘書

業務單位

  • 民政課
  • 役政災防課
  • 社會人文課
  • 工務課
  • 經建課
  • 秘書室
  • 人事室
  • 會計室
  • 政風室
  • 調解委員會
  • 里辦公處

消防救護資源[5]

  • 林口消防分隊
  • 文化消防分隊

警政治安

村里區劃

今日林口區共下轄有17里[6]:東林里、林口、西林里、菁湖、中湖、湖北里、湖南里、南勢里、東勢里、頂福里、下福里、嘉寶里、瑞平里、太平里、麗林里、仁愛里、麗園里

隨著重劃區的開發,各地新住民大量移入,屬於新市鎮區域的南勢里、湖南里、西林里是林口區人口成長速度較快的三個里,其中南勢里和湖南里分別為新北市的人口第一和第二大里,設籍人口於2019年底已突破20,000人數和10,000戶數。[7]

林口區各里人口(2020年12月)[8]
里名 面積[9]
(km²)
鄰數 戶數 男性
人數
女性
人數
總人
口數
人口密度
(人/km²)
下福里 7.8752 20 493 740 698 1,438 183
中湖 2.8343 17 1,901 2,473 2,515 4,988 1,760
仁愛里 0.2200 30 2,983 3,629 3,922 7,551 34,323
太平里 4.9141 15 668 880 903 1,783 363
西林里 0.9350 37 4,590 5,764 5,808 11,572 12,376
東林里 3.0023 27 1,506 2,143 2,065 4,208 1,402
東勢里 0.5562 42 2,758 3,737 3,945 7,682 13,812
林口 0.9953 29 2,207 2,841 2,936 5,777 5,804
南勢里 4.3667 40 11,710 12,256 13,636 25,892 5,929
頂福里 8.2529 20 416 639 533 1,172 142
湖北里 2.9040 14 494 872 750 1,622 559
湖南里 3.1463 48 11,469 12,821 14,027 26,848 8,533
菁湖 0.7104 23 1,626 2,230 2,266 4,496 6,329
瑞平里 4.3642 10 327 508 411 919 211
嘉寶里 8.4150 20 372 580 486 1,066 127
麗林里 0.2300 32 3,819 4,667 5,157 9,824 42,713
麗園里 0.4300 19 1,555 2,131 2,223 4,354 10,126
林口區 54.1519 443 48,894 58,911 62,281 121,192 2,238

地理

林口區位於新北市最西端,東與五股區為界,北鄰八里區,東南與泰山區為鄰,南接桃園市蘆竹區龜山區,西濱台灣海峽,面積約有54平方公里。

地形土壤

林口區地形主要由平均海拔250公尺高的林口台地所組成,平坦台地面、丘陵谷地、濱海灘地分別約佔全區總面積的42%、57%、1%。東北方緊鄰觀音山,以河谷為界,東南邊以新莊斷層山腳斷層台北盆地相鄰、西側與桃園台地相接,中隔南崁溪,西北方臨台灣海峽。由於台地地勢平坦又臨海,缺乏屏障、因此林口經常風力強勁。而由於氣候高溫多雨,台地上的泥土淋溶作用旺盛,因而形成強酸、不肥沃的紅土層,不利農耕,只利於茶樹栽種與紅磚的生產。加上日治時期,日人積極開發,設茶業傳習所,廣植茶樹。因此林口的茶園開墾與紅磚製造業曾盛極一時。

氣候

林口區氣候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涼爽、冬季濕冷。由於林口瀕臨海岸,加上台地地形缺少屏障,因此風勢較大。根據中央氣象局在2000~2010年的資料顯示,年均溫22.1度,最冷月均溫14.5度,最熱月均溫29.2度,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9.5%。[1]平均均溫較台北盆地低約2-3度。

人口

資料截至2021年1月底,林口區人口約有12.1萬人,在新北市29個行政區中排行第12位。

林口區人口指標
概況
 年齡層 比例 
總人口
 
121,437 (100%)
0~14歲
 
21,563 (17.76%)
15~64歲
 
85,856 (70.70%)
65歲以上
 
14,018 (11.54%)
59,038
(男人口數)
62,399
(女人口數)
目前處於高齡化社會
性別比94.61%
扶養比41.44%
  扶幼比25.12%
  扶老比16.33%
老化指數65.01%
戶人口量2.4767人/戶
人口密度2,242.53 (人/km2)
總生育率1.04
出生死亡統計
出生
 
68
出生率
 
6.73‰
死亡
 
53
死亡率
 
5.24‰
自然增加率:+1.484‰
遷移統計
遷入
 
633
遷入率
 
62.61‰
遷出
 
403
遷出率
 
39.86‰
社會增加率:+22.751‰
1月人口動態
出生人數68人
死亡人數53人
遷入人數633人
遷出人數403人
為新北市幼年比例最高、老年比例最低的行政區,亦為台灣幼年比例第三高[註 1]、老年比例第七低[註 2]、老化指數第五低[註 3]的市轄區;在全國所有鄉鎮市區之中,幼年比例高居第七[註 4]
上述資料時間為2021年1月,來源:新北市政府民政局[8]
2021年林口區每月戶口變化
月份戶數人口消長
林口區人口變化圖表
149,032 121,437 +24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累積年度人口增減:+245
本年人口約已成長0.202%
累積自然增加15人,社會增加230人[8]
林口區與其他行政區人口成長比較(2015年底~)
歷年人口變化
歷史人口
年份人口±%
1981 23,986    
1986 28,245+17.8%
1991 34,125+20.8%
1996 45,026+31.9%
2001 52,651+16.9%
2006 62,126+18.0%
2011 86,628+39.4%
2016 103,219+19.2%
2021/1 121,437+17.6%
來源: . 內政部.
  • 由於台北都會區的發展及房價高漲產生的外溢效應,而使林口、淡水、三峽等都會外圍重劃區人口在過去近20年顯著增加。
  • 累積五年(2015年底~2020年底)人口增加20,842人,折合成長率20.77%,是新北市五年來人口增加量第二多[註 5]、成長率最高的行政區,也是全台人口成長率最高的市轄區,在全國所有鄉鎮市區之中,增加量高居全國第七[註 6],成長率則居全國最高。[參 1]
  • 由於林口區人口自1981年起皆呈正成長,因此下表僅以紅色粗體表示最大值,以藍色粗體表示最小值。
林口區歷年人口變化(1981年~2020年)

交通

捷運

桃園捷運

公車客運

  • 行經林口區的社區巴士路線數量共有9線[11],分別為:
    • F231
    • F232
    • F233
    • F235
    • F236
    • F237
    • F238
    • F239
    • F250
  • 三重客運
    • 708 林口↔南崁
    • 708A 林口↔南崁↔捷運山鼻站
    • 786 公西↔板橋
    • 786區 公西↔捷運新莊站(新莊郵局)
    • 822 五股立體停車場↔林口長庚醫院
    • 854 林口↔醒吾科技大學
    • 858 樹林↔林口長庚醫院
    • 898 迴龍↔林口長庚醫院
    • 936 林口↔捷運圓山站
    • 936 跳蛙林口↔捷運圓山站
    • 945 林口↔松山機場
    • 946 林口↔內湖科技園區
    • 946副 林口↔內湖科技園區(經南勢街)
    • 946跳蛙 林口↔內湖科技園區
    • 1209 公西↔北門
    • 966 林口(竹林山觀音寺)↔台北車站(鄭州)
    • 967 長庚大學↔台北市政府
    • 967區 桃園酒廠↔台北市政府
    • 967 長庚大學↔台北市政府
    • 1212 公西↔三重
  • 台北客運
    • 920 林口↔板橋
    • 920跳蛙 林口↔板橋
    • 925 林口↔蘆洲
    • 948 林口↔板橋
  • 大都會客運
    • 937 林口↔捷運圓山站
    • 937跳蛙 林口↔捷運圓山站

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

2016年2月4日起,林口區公所正式引進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YouBike微笑單車[12]截至2021年1月8日,該系統在林口區已設有32個站點。[參 2]

公路

主要道路

  • 中山路-林口舊聚落主要道路。
  • 中正路-林口舊聚落商圈核心道路。目前部份路段是採用特殊舖面,規劃為中正藝術商街
  • 文化一路-林口新市鎮主要聯外道路,通往林口交流道A出入口。
  • 文化二路-新市鎮區域中商業較興盛區域,主要公車路線均有通過,有許多新建大樓和住宅。
  • 文化三路-新住宅社區大樓林立,林口區國際媒體園區(機1)與行政園區(機1─1),進駐行政機構有林口警分局、林口消防分隊、林口戶政所及衛生所等等。與八德路交岔口有桃園捷運林口站
  • 文化北路-新住宅低密度住宅大樓與工業區聚落,特教體系的新北市立新北特殊教育學校和未來的林口完全中學與林口工一產業專區也座落於此路段,並通往林口交流道B出入口。
  • 林口路-林口舊聚落最主要道路。
  • 竹林路-通往竹林山觀音寺的重要道路,每到進香時間香客絡繹不絕。
  • 仁愛路-連接林口新舊市區,是林口的低密度別墅住宅重鎮。近文化一路有運動公園、壘球場、溜冰場。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林口校區(僑生先修部及國際與僑教學院)亦在座落此路上。
  • 忠孝路-林口新市鎮內道路,扶輪公園坐落於此路上文化二路與文化三路之間。
  • 粉寮路-林口工業區所在,醒吾科技大學亦座落在此路上。

其他

  • 台灣鐵路管理局林口線為由桃園站起至林口火力發電廠的運煤鐵路,因終點位於林口區故以林口為名。1968年(民國57年)1月1日通車(貨運業開業),桃園縣政府(今桃園市政府)於2005年(民國94年)10月28日在林口線的桃園段免費試辦客運服務,於是將林口線稱為「桃林鐵路」,車站皆不位於林口區境,路線亦未經過林口市區。2009年(民國98年)8月10日長興車站-海山車站段通車。因桃園鐵路高架化工程,全線於2012年(民國101年)12月28日停辦客運業,同年12月31日正式廢止(停辦貨運業)。未來改建為桃園捷運棕線(桃林段BRT)公車專用道。
  • 中正機場捷運計畫時,曾計畫文化二路站鐵路支線林口線)改建計畫。後來於2003年(民國92年)政府收回自辦後,宣告計畫中止。
  • 林口區人口快速成長的同時,衍生出不少交通的問題,為了改善車流過多、繞行區內道路時間過久的問題,以及配合媒體園區開發後的交通運輸需求,新北市政府交通局開始籌劃辦理並興闢林口轉運中心,預計於2021年3月竣工,此外,林口交流道立體化工程也預計於2021年10月完成設計,2021年底辦理工程招標,2024年8月完工啟用。[13][14]

教育

師範大學林口校區的大門
林口高中校門

林口區有一所大學分部與一所科技大學,一所普通高中與職業高中、三所國中、九所小學、二所國際學校。

大學

高級中學

特教學校

國民中學

  • 新北市立林口國民中學
  • 新北市立崇林國民中學
  • 新北市立佳林國民中學
  • 新北市私立醒吾高級中學附設國中部
  • 新北市立南勢國民中學(籌備施工中)

國民小學

  • 新北市立林口國民小學
  • 新北市立南勢國民小學
  • 新北市立麗林國民小學
  • 新北市立麗園國民小學
  • 新北市立嘉寶國民小學
  • 新北市立興福國民小學
  • 新北市立瑞平國民小學
  • 新北市立頭湖國民小學
  • 新北市立新林國民小學
  • 新北市立東湖國民小學(籌備施工中)

國際學校

圖書館

經濟

農業特產

  • 龍壽茶(烏龍茶):但現今許多茶園已因都更而消失。
  • 文旦柚
  • 竹筍

工業

  • 林口發電廠:為台灣大型火力發電廠之一,北台灣工業所需之一部份電力由該電廠提供。
  • 林口工一產業園區:面積約108公頃,該地區附近原有許多違章工廠、倉儲物流及閒置土地,因應地區產業發展、解決土地閒置與違章工廠等情況,因此以市地重劃方式進行開發,活化閒置土地,帶動周邊發展、增加就業機會,吸引六千家廠商進駐,預計於2022年1月完工。[15]

金融機構

地方建設

林口新市鎮

1968年起,政府就計畫在林口成立新市鎮,以紓解台北市的剩餘人口。1975年發佈實施以中山高速公路林口交流道為中心,包括了林口特定區、工業區、住宅區等規劃。並有新市鎮開發條例法源為依據,進行協同開發。林口交流道以北屬新北市林口區,以南為桃園市龜山區,新市鎮橫跨縣市但仍冠名林口。而新市鎮多數設施,如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林口體育園區等事實上位於龜山區而非林口區。

然而,新市鎮卻因種種原因而發展緩慢,原本預計25萬人的規模也縮減到8萬人。據指出,失敗的原因在於未適度引進產業,交通不便,離台北都會區較遠。民眾因就業困難,遷居意願不高。加上採市地重劃方式徵收,徵收後,私人擁有很多土地,但不少是閒置而不開發,政府也未採取限期建築措施,使得林口新市鎮進行開發多年仍未真正完成。[16]

不過在日後林口長庚醫院(實際位於鄰近的桃園市龜山區)的設立下,為林口帶來新商機,使新市鎮開始有了起色。加上桃園機場捷運位於新市鎮南邊的林口站設站、新市鎮附近龜山區的華亞科技園區之開發,分別改善林口連動台北市區、桃園國際機場間的交通。

林口三井Outlet

林口三井Outlet室內環境

日商三井不動產的海外投資據點之一,為北台灣的大型Outlet商場之一,來自日本的「MITSUI OUTLET PARK(三井Outlet)」進軍台灣,選定桃園機場捷運林口站周邊進行開發,引進220家店鋪品牌,總營業面積約有1.6萬坪,帶來龐大商機及人潮。該商場為三層建築(GF、1F、2F、3F),2016年1月27日正式開幕。

昕境廣場

昕境廣場位於文化三路一段,設有國賓影城,共有六層樓,約有近三十家店舖設點於此。

環球林口A9店

規劃不良,營運艱困。

觀光與文化

竹林山觀音寺

竹林山寺的庭園

竹林山觀音寺,是位於台灣新北市林口區的著名景點,位於林口區竹林路325號,為一世俗化的佛教寺廟,奉祀十八手觀音,香火鼎盛。清治乾隆三年(西元1738年)由福建省安海龍山寺分靈大媽、二媽、三媽而來,嘉慶六年(西元1801年)林口台地大坪頂(五湖、五坑、龜山)地區信徒恭迎大媽尊寶像由十八坪位輪流奉祀;已有長達270年的歷史,[17]

廟前有占地約兩萬坪(約66000平方公尺)的中式庭園,供遊人休憩,由於園中種植櫻花,春天常湧入賞櫻人潮。過去在過年期間初一和十五提供名為「平安麵」的素齋麵,現在周日期間也會提供。重建工程花費超過10億元新台幣,時間也已經超過10年,寺廟建築原預定2010年完工,但遲至2013年初完工。[18]

拜庭的橫樑是由台灣千年檜木裁切而成,總長跨距是52尺。檜木立柱34.4尺,全台唯一擁有三十八根台灣千年檜木大木柱及屋脊六百處木雕,採用台灣檜木、樟木興建,圓通寶殿內有全台唯一最長檜木供桌,桌長42尺;石堵採青斗石精雕而成、寺內鏤雕、立體浮雕、壁雕、計三千多幅每幅故事皆不同。擴建完成的竹林山觀音寺成為結合宗教信仰、傳統藝術與社會教化的台灣首屈一指之宗教勝地。

主神十八手觀音佛祖 左邊:文殊菩薩、玄壇真君(武財神)、關聖帝君、文昌帝君 右邊:普賢菩薩、註生娘娘、天上聖母、福德正神

寶殿中央觀音佛祖座前:右邊迦藍護法、左邊韋駄護法。 左邊一樓光明燈殿,二樓地藏王菩薩殿,右邊一樓太歲殿,二樓至聖先師孔子及五穀先帝殿。[17]

林口大峽谷

位在下福海岸,原為嘉寶溪旁的山丘,後為長期盜採砂石成為峽谷,成為放牧地與觀光景點。

林口高爾夫球場

林口高爾夫球場於1963年由吳三連許水德等政府官員與社會人士所籌建,適逢林口茶業不振,由林口區公所負責茶園土地收購工作而建成,目前共有球道27洞,為台灣早期著名的高爾夫球場,常有達官貴人往來其間。

中正藝術商街(林口舊街)

為林口歷史最悠久的商業聚落,整條街商圈氣息濃厚且無刻意營造的復古氛圍,約一公里長,中間和路底各有東、西福宮廟宇,還有菜市場、鐵匠鋪、各式攤販、郵局及警局等設施,新舊建築兼容並蓄存於此處,生活機能一應俱全。路面原為一般柏油路,後來改採用紅磚頭地板,2018年因居民的要求又改回一般柏油路。此外,路燈皆為吊鐘造型,店舖招牌亦有統一規劃。若是沿著中正路往橫窠雅路(現名:泰林路三段)就走便可到泰山區,據說早期林口舊街應是泰山、林口兩地居民的商業交流區。

林口夜市

林口夜市,位於中山路、佳林路、竹林路間空地,每逢週三、週日便會出來擺攤,曾經號稱是北台灣最大的流動夜市,後來局部逐步成為建地後陸續蓋了一些房子,實際夜市攤販擺攤區域一直縮小,現在只有原本的八分之一,但也是北部較大的夜市。

林口北文紫祥宮

俗稱包公廟,祀奉包青天,地址位於林口區瑞平里3鄰瑞樹坑24號之1。

林口子弟戲文化節

林口子弟戲在市府歷年積極的輔導下,結合當地九大軒社[註 7],透過每年傳習與子弟戲文化節演出活動,逐漸把文化薪傳的種子繼續傳遞下去。

每年的子弟戲活動,將在既有基礎上,結合區內林口醒吾科技大學高教深耕計畫,以學校、社區、街坊一起來方式,透過創意點子集結、傳統宗教民俗傳習,與主活動期間子弟戲的體驗與學習,讓學校、社區居民重新認識與接觸、欣賞林口的常民戲曲音樂文化。另外也結合地方采風繪畫與攝影展方式,讓林口居民了解在地文化變遷,與林口街景建設的新舊對照,以復舊為題讓居民找回往日舊林口榮光,透過創新讓傳統和現代作一個文化交流,讓新舊共融共同營造林口在地文化特色。[19]

參考資料及註釋

參見
  1. 鄉鎮市區人口增加量排行
  2. 新北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站點列表
參考文獻
  1. 尹章義 (编). . 陳文立 監修. 臺北縣林口鄉公所. 2001 (中文(台灣)‎).
  2. . 新北市林口區公所. [2021-01-13].
  3. . 聯合報. 1990-01-06 (中文(台灣)‎).
  4. . 聯合報. 2000-12-06 (中文(台灣)‎).
  5. . 新北市政府消防局. [2020-07-15].
  6. . 新北市林口區公所. [2019-07-09] (中文(台灣)‎).
  7. 游智文. . 經濟日報. 2020-01-13 [2021-01-13] (中文(台灣)‎).
  8. . 新北市政府民政局.
  9. (PDF). 新北市林口區公所. [2021-01-13].
  10. (XLS). 內政統計月報. 2020-02-10.
  11. . 新北市林口區公所. [2021-01-13] (中文(台灣)‎).
  12. . 自由時報. 2016-02-04 [2021-01-13] (中文(台灣)‎).
  13. 曾佳俊. . 蘋果新聞網. 2020-10-16 [2021-01-13] (中文(台灣)‎).
  14. 汪靖軒. . 新頭殼. 2020-12-15 [2021-01-13] (中文(台灣)‎).
  15. 林和謙. . 好房網新聞. 2020-09-29 [2021-01-15] (中文(台灣)‎).
  16. . 聯合報. 1992-05-12 (中文(台灣)‎).
  17. . [2018-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18. 竹林山觀音寺簡介,竹林山觀音寺
  19. . 新北市林口區公所.
註釋
  1. 僅次於新竹東區那瑪夏區
  2. 僅高於桃源區茂林區、那瑪夏區、南屯區蘆竹區大雅區
  3. 僅高於那瑪夏區、桃源區、新竹東區、茂林區
  4. 幼年比例僅次於竹北市、新竹東區、那瑪夏區、尖石鄉南澳鄉崁頂鄉
  5. 僅次於淡水區
  6. 增加量僅次於中壢區桃園區竹北市北屯區八德區、淡水區
  7. 包括:林口樂林園(林口)、頭湖悅樂軒(湖南里)、頭湖和樂軒(湖南里)、中湖中興社(菁湖)、寶斗厝寶樂軒(嘉寶里)、後湖福樂社(湖北里)、太平嶺平樂社(太平里)、下福洪福社(下福里)、頂福顯林社(頂福里)、東華復興社(瑞平里)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