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蘿包
菠蘿包,亦稱酥皮麵包,是一種甜味麵包,沒有餡料,源於香港,約於1960年代出現。因為菠蘿包經烘焙過後表面金黃色、凹凸的脆皮狀似菠蘿(亦稱「鳳梨」)因而得名[1],所以菠蘿包實際上並沒有菠蘿的成分。
茶餐廳的菠蘿包 | |
类型 | 麵包 |
---|---|
起源地 | 香港 |
主要成分 | 麵粉、砂糖、雞蛋和豬油 |
簡介
菠蘿包的產生,其中一種說法是因為早年香港人對原來的麵包不滿足,認為味道不足,因此在麵包上加上砂糖等甜味餡料而成。菠蘿包外層表面的脆皮,一般由砂糖、雞蛋、麵粉與豬油烘製而成,為平凡的麵包加上了口感,以熱食為佳[2];另一說法指菠蘿包發展自俄羅斯的圓形麵包,但香港人為這款麵包加上酥皮成為菠蘿包[3]。酥皮要做得香脆甜美,而包身則是軟身才好吃。菠蘿包的外形與日本的蜜瓜包(又称甜瓜包)及香港本地的墨西哥包相似;蜜瓜包和菠蘿包經常被混淆,但實際上是兩種不同的麵包。
香港
菠蘿麵包,香港人俗稱菠蘿包,即「有著菠蘿表皮的麵包」,是香港最普遍的麵包之一,差不多每一間香港的餅店都有售賣菠蘿包,不少茶餐廳與冰室都有供應,一般作為早餐或下午茶的點心。菠蘿包的售價一般會比其他有餡料的麵包便宜,但味道又較沒有餡料的餐包豐富,所以深受香港人歡迎。除了香港外,在華南地區亦甚為普遍[2]。
在香港,有另一種菠蘿麵包,它裏面含有蜜汁叉燒,被稱為菠蘿(蜜汁)叉燒包。
台灣
在台灣販賣的菠蘿麵包種類繁多,有香港菠蘿包、日本蜜瓜包以及它們的變種。
2011年2月,台北市糕餅公會號召全台糕餅業者投票,結果出爐,菠蘿麵包、蔥花麵包、紅豆麵包、奶酥麵包拿下「四大天王」,堪稱最台麵包,其中菠蘿麵包以壓倒性的票數拿下冠軍。台灣的主流菠蘿包實際上為港式菠蘿包,大多也是採用港式的做法。不過台灣也有本土的菠蘿麵包,自台灣光復後就有,而更貼近蜜瓜包的餅乾硬頂,而非港式菠蘿包酥頂皮。
台灣蜜瓜麵包有做成紡錘形蜜瓜麵包,俗稱「炸彈麵包」。
爭議
約於2020年10月,台灣頂級吐司專賣店「非常識」推出「台灣菠蘿麵包(台湾メロンパン)」。然而麵包外的酥皮實際上使用源於香港的做法,裡面亦夾著一塊黃奶油,儘管簡介內有提到最初起源於香港,但依舊主打台灣美食,結果引起爭議。[5]。
菠蘿油
菠蘿油是從菠蘿包發展而來的食品,橫向切開夾著一塊厚切的牛油片,為起源於香港的做法,在香港茶餐廳中存在已久,近年也在台灣和日本開始普及。[6]。
將剛出爐的帶熱菠蘿包夾上冰涼的牛油片,當牛油片被菠蘿包的熱力溶於麵包內,麵包夾層會被溶化的牛油染成黃色。 食用時,菠蘿油與菠蘿包不同之處是能夠吃出厚重牛油味。由於除了菠蘿麵包本身大量的糖與豬油外,更加上了大量牛油,所以菠蘿油比菠蘿包的脂肪與膽固醇高上许多,屬於熱量高但營養價值偏低之食物。
香港很多茶餐廳都會供應菠蘿油,搭配奶茶作為下午茶餐或早餐。一些茶餐廳會將牛油連冰粒送上餐桌,讓客人將牛油夾至菠蘿包時,仍保持在冰凍狀態,以加強口感的對比。
其他變化
個別餅店或茶餐廳在菠蘿包上加上變化,創新、特色的口味層出不窮,如:
亦有加入水果味道的:
参考文献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菠蘿包 |
- 《在晴朗的一天出發》,2006年12月27日
- . m.tesegu.com. [2019-09-16].
- . 香港01. 2019-03-28 [2019-07-02].
- . 香港衛生署. 2013-12-31.
- https://www.likejapan.com/life/melon-bun-pineapple-bun/. 2020-10-19. 缺少或
|title=
为空 (帮助) - 鎮店包王 豬油上位,蘋果日報,27-6-2008。
- 《明報》,2005年05月24日
- 香港天文台. . YouTube. 2017-07-28.(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