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語白話字

客語白話字Pha̍k-fa-sṳ,四縣腔:Pag Fa Sii),又被稱為臺灣客家話羅馬拼音[1],是一種用於書寫客家话羅馬拼音系統。翻譯工作始於1985年,直至2012年全書出版的《客語聖經:現代台灣客語譯本》採用此方案,語音以苗栗四縣腔為主,海陸腔為輔。[2]台灣客語白話字現在台灣的客家人基督徒中流行。

客語白話字
Pha̍k-fa-sṳ
类型拉丁字母(修订版)
语言客家話
创造者紀多納
使用时期1905
注意:本页可能包含Unicode国际音标
客語白話字
客家語漢字
客語白話字
臺灣客拼

方案

字母

客語白話字使用17個基本拉丁字母(A, C, E, F, H, I, K, L, M, N, O, P, S, T, U, V, Y),一個變體字母(),五個二合字母(Ch, Kh, Ng, Ph, Th),一個三合字母(Chh)。

客語白話字使用四(或五)種附加符號來標示聲調。

大寫字母 AChChhEFHIKKhLMNNgOPPhSTThUVY
小寫字母 achchhefhikkhlmnngopphstthuvy
  • 其餘十個基本拉丁字母(B, D, G, J, Q, R, W, X, Z)僅在書寫外來語時使用。
  • 部分腔調中Ch, Chh, S 後接 i 時會形成顎化音,故有時會將Chi, Chhi, Si視為合成字母。

声母

唇音 齒齦音 齦後音 齦顎音 硬顎音 軟顎音 聲門音
清音 濁音 清音 濁音 清音 清音 濁音 清音 濁音 清音
鼻音 m [m] n [n] ngi [ɲ] ng [ŋ]
塞音 不送氣 p [p] t [t] k[k]
送氣 ph [pʰ] th [tʰ] kh[kʰ]
塞擦音 不送氣 ch [ʦ] ch [ʧ] chi [ʨ]
送氣 chh [ʦʰ] chh [ʧʰ] chhi [ʨʰ]
擦音 f [f] v [v] s [s] s [ʃ] si [ɕ] h [h]
近音 y [j][3]
邊音 l [l]
客語白話字台灣客家語拼音方案臺語方音符號國際音標範例
pbppak-kûng 伯公
phppha̍k-fa 白話
mmmMî-koet 美國
ffffî-kî 飛機
vvv/ʋvùn-sṳ 文字
tdttú-sṳ́ 肚子
thtthai-ngìn 大人
nnnnài-sâ 泥沙
llllî-mà 斗笠
chz/j/zh[4]ㄗ/ㄐ/ㄓʦ/ʨ/ʧcho-tet 做得
chhc/q/ch[4]ㄘ/ㄑ/ㄔʦʰ/ʨʰ/ʧʰchhâ-é 車仔
ss/x/sh[4]ㄙ/ㄒ/ㄕs/ɕ/ʃse-ngìn 細人
kgkkâ-yèn 家園
khkkhiung-ha 共下
ngngŋngiù-ngiuk 牛肉
hhhheu-sâng 後生
yi[5][5][5]yá-têu 這兜
-p-b入聲韻尾
-t-d入聲韻尾
-k-g入聲韻尾

韵母

台湾客语白话字有6个单韵母。[6]

前元音 央元音 後元音
閉元音 i [i] [ɨ] u [u]
中元音 e [e] er [ə] o [o]
開元音 a [a]

韻尾

台湾客语白话字有6个韵尾。

韻尾
雙唇音齒齦音軟顎音
鼻音 -m [m]-n [n]-ng [ŋ]
塞音 -p [p̚]-t [t̚]-t [k̚]

聲調

臺灣客語白話字聲調表列如下:[7]

調名 調符 調值(四縣腔) 調值(海陸腔) 例字
陰平 ◌̂ 24 53 夫 fû
陽平 ◌̀ 11 55 扶 fù
上聲 ◌́ 31 24 府 fú
陰去 55 11 富 fu
陽去 ◌̊ 33 護 fů
陰入 2 5 福 fuk
陽入 ◌̍ 5 2 服 fu̍k

臺灣客語白話字與中國大陸客語白話字的區別

下文比較臺灣客語白話字與20世紀初中國客家白話字之差異。下文以汕頭客語聖經譯本(1924)和現代客語聖經譯本(1993)作比較:[8][9]

聲母對應關係

兩岸客語白話字聲母比較
對應規則漢文汕頭臺灣
ny→ngnyênngièn
sh→sshìnsṳn
ts→chtsòcho
tsh→chhtshṳ̀chhṳ
kw→kkwongkông
khw→kh

聲調對應關係

兩岸客語白話字與閩南語白話字比較
調名汕頭客語臺灣客語閩南語
陰平aâa
陽平âàâ
陰上ááá
陽上(ǎ)
陰去àaà
陽去(å)ā
陰入apapap
陽入a̍pa̍pa̍p

註:

  1. 臺灣閩南語通行腔之陽上調已併入陽去
  2. 客語四縣腔之去聲不分陰陽。

透過上表可以發現,汕頭客家白話字採用的聲調標記與閩南語白話字幾乎一致。

註釋

  1. 曾昌發. . 台北: 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客家宣教委員會. 1995.
  2. . 賴永祥長老史料庫. 台灣聖經公會. [2019-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4).
  3. 台灣的北四縣腔為[i̯];南四縣腔為[j](或[ji̯][i̯]);海陸腔為[ʒ]
  4. j、q、x 僅用於台灣的四縣腔,各表[ʨ][ʨʰ][ɕ];zh、ch、sh 僅用於台灣的海陸等腔,各表[ʧ][ʧʰ][ʃ]
  5. 此處採台灣北四縣腔發音。
  6. er[ə]用于海陆、饶平二腔,读音又作[ɤ]
  7. 客家語拼音聲調表。收錄於客家委員會。(2019)。客語能力認證基本詞彙-初級四縣腔(頁24)。
  8. 沈曉瑩. (碩士论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1.
  9. 劉敏貞. . 客語信望愛. [2019-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4).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维基百科提供如下语言版本:
客家語维基百科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