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音樂

臺灣音樂閩南語:im-gak客家語:imˊ ngok布農語:huzas太魯閣語:uyas鄒語:pasunaeno卡那卡那富鄒語:paracani達悟語:kapianoanood賽夏語:kapa:tol)是指由臺灣所孕育或產製的音樂。臺灣的音樂範疇廣之廣,風格有著多元、豐富的特色;隨著不同的族裔語系與時空背景,產生出獨具臺灣鄉土情感、民族性格與時代精神的音樂系統[1]

臺灣
臺灣主題首頁

臺灣音樂依歷史脈絡可概分為傳統音樂流行音樂,傳統音樂包括民歌、歌舞、器樂、曲藝、說唱、唸歌仔、聖樂、十三腔樂、南管(郎君樂)、北管(亂彈)、國樂與民謠等[2]。流行音樂是指受近現代的世界音樂風格影響的現代流行音樂。臺灣的流行音樂有國語流行樂臺語流行樂客語流行樂與現代原住民音樂。其中,臺灣國語流行歌又是華語流行音樂的主要構成部份之一[3]

原住民族音樂

南管音樂

北管音樂

客家八音

戲曲音樂

祭儀音樂

文廟釋奠雅樂

是每年秋祭時,祭祀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公的儀式中,所演奏的音樂。古代又被稱為「雅樂」,是一種宮廷音樂[4][5]。現行的祭孔雅樂存在清制(清光緒十七年)[6][7]與明制(民國六十七年復制)[8]兩種樂制並存並行,形成臺灣特有的文廟釋奠雅樂系統。

  • 大成樂章

《大成樂章》又名《大晟樂》,其演奏速度較緩,風格莊嚴肅穆。目前除台南文廟外,全國均採用民國67年復制的明制《大成樂章》,其中以台北文廟最具代表性[9]。大成樂章前身為十一世紀宋王朝的《大晟樂》,明代時整編成《大成釋奠樂譜》。

  • 雅樂十三音

全國僅台南文廟仍尊行《雅樂十三音》,又名《聖樂》。其發源自古府城禮樂局(今以成書院)[10]。《雅樂十三音》演奏速度較輕快、舒暢,是目前臺灣保存、演奏歷史最悠久的雅正之樂[11]。臺南的《大成至聖先師釋奠典禮》已列入國家文化資產民俗及有關文物[12][13]

說唱音樂

戰前漢移民

戰後移民

器樂

原住民族系統

臺灣原住民族對於音樂的普遍概念為「歌唱」,樂器是整體音樂中的次角色。

民歌

近代音樂

近代古典樂

江文也是三0年代享譽國際的古典作曲家,被譽為是「臺灣的蕭邦」

近代歌謠

戰後初期音樂

日治時代的打歌方式。牛車上歌手、月琴、胡琴一應俱全。這是古倫美亞的宣傳場面。

台灣流行音樂發源自日治時代的1930年代,當時是臺語歌謠創作的黃金時代,1929年成立的古倫美亞唱片是台灣第一家唱片公司,也是同時期的台灣流行音樂的發軔者。

六〇-八〇年代

中華民國播遷時期最初的留聲機時代「七大歌星」奠定了華語流行音樂在亞洲社會中的地位。這些歌星在演唱中結合了中國傳統的小曲、日語流行音樂等的演唱技巧,其演唱風格與之前傳統國樂均不盡相同。並開始融入台灣日治時期崛起的台語流行音樂,來廣為人知的是1932年由純純所演唱的〈桃花泣血記〉。台語音樂的全盛時期,除了諷刺殖民體制的歌謠,亦有許多現今依舊令人耳熟能詳的,譬如〈望春風〉,而流行類歌曲始祖是〈烏貓行進曲〉。

1956年,在青年樂手金祖齡(Johnny King)的號召下,台灣第一支演唱英文歌曲的搖滾樂團「洛克樂隊」(Rock Band)正式成軍。由於「洛克」歌聲動人,甚獲蔣宋美齡喜愛,特別邀請該團到各地舉行勞軍演出,深得美國大兵們的歡迎。六〇年代中期(1965年),美國開始全面介入越戰,台灣成為駐越美軍的渡假中心,酒吧與色情行業大量興起,源自「美軍電台」(American Forces Network Taiwan,簡稱AFNT)的鄉村音樂和民謠歌曲也跟著慢慢流行起來,並以美軍俱樂部(如臺北美軍招待所)及飯店西餐廳、舞廳和夜總會為據點,包括台北中山北路、台中大雅路、台南健康路、高雄鹽埕區等,帶動了西洋熱門樂團的發展,也培養了台灣本地大量的流行音樂人才。

1965年,陶曉清開始在中廣主持《中廣熱門音樂》節目介紹當時西洋流行音樂。1971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1979年,中美斷交,台灣國際地位慢慢降低,而青少年們仍沉浸在西式音樂文化之中,「舊上海」式的歌曲,與日本及西洋的翻譯歌。在這種氛圍之下,創作屬於「中國人」的歌曲,這種想法慢慢開始萌芽。75年,陶曉清在中廣開闢了《熱門音樂》節目,其中另闢一個「中西民歌」時段,介紹由青年學子自行創作的歌謠。這些實驗性的歌曲,得到了聽眾的迴響喜愛。75年,楊弦的「現代民謠創作演唱會」拉開了民歌運動的序幕。76年在李雙澤的高呼之下,「唱自己的歌」成為風潮,歌謠創作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此時,陶曉清以電台廣播人的身份,聯合了廣播界與藝文界人士,召開「中國現代民歌」演唱會,包含了胡德夫楊弦楊祖珺吳楚楚等民歌運動健將。陶曉清並策劃了「第一屆中國現代民歌之夜」演唱會,與《我們的歌》專輯出版。陶曉清參與其中的民歌運動,逐漸成為1970年代中期後,台灣流行音樂界的發展方向之一。

整個七八十年代,臺北保持並發展了其華語流行音樂的工業中心地位。70年代初,隨著青春校園電影及瓊瑤三廳電影」熱潮,以電影主題曲姿態出現的國語時代曲亦獲得空前成功。當中劉家昌的創作班底獨領風騷,劉更憑藉培育或引薦多位日後叱吒七八十年代臺灣華語樂壇流行巨星,尤雅鄧麗君费玉清甄妮劉文正鳳飛飛黃鶯鶯等,成為不爭的七十年代華語樂壇教父。其時,華語流行音樂的影響力遠遍新加坡,馬來西亞及印尼, 而鄧麗君的歌聲亦傳至中國大陸。在當時高度政治敏感下,鄧麗君的歌曲一度被中國大陸政府視爲(資產階級)的“靡靡之音”,[14]引起了當時「白天聼老鄧,晚上聼小鄧」的說法。[15][16]

七十年代中至八十年代,臺灣一方面從校園發展出以「唱自己的歌」為號召的校園民歌創作熱潮,如蔡琴齊豫潘越雲李建復施孝榮黃大城 陳明韶王夢麟趙樹海葉佳修李壽全李泰祥蘇來靳鐵章梁弘志等人開始投入樂壇,另一方面以玩西洋音樂樂團(BAND)起家的音樂人,也開始回歸國語唱片參與製作及演唱如黃鶯鶯蘇芮羅大佑譚健常陳志遠翁孝良 等人,彼此激發火花樂壇風格更趨多元成熟。

八十年代起,與臺灣社會經濟發展同步,民歌亦進入成熟與商業化時期,西洋音樂樂團起家的人成為主流,市場欣欣向榮唱片公司百家爭鳴,詞曲創作與唱片製作成為專業並開始細緻化分工,其中最主流的兩家為吳楚楚彭國華創辦的飛碟唱片(四大天后蔡琴黃鶯鶯蘇芮王芷蕾 ,知名創作人李壽全陳志遠陳樂融張雨生等人)與段鍾沂、段鍾潭兄弟創辦的滾石唱片(知名歌手陳淑樺齊豫潘越雲,知名創作人羅大佑李宗盛陳昇陳煥昌(小蟲)、黃韻玲等人),兩家的良性商業競爭擴展了唱片市場,創作力道豐沛多元,也讓單張唱片銷量最終突破百萬門檻成為產值高昂的唱片工業。

1983年8月至1984年10月台灣華視開播張小燕 (臺灣)主持的綜益節目綜藝100,其中與民生報聯辦的流行歌曲排行榜膾炙人口,以唱片銷售量定榜單,每週公布當週排行榜,每季結算當季累計最暢銷專輯前十名,成為流行音樂指標。1989至1998年台灣華視播出胡瓜主持的金曲龍虎榜,則繼續與民生報台灣區唱片工業同業公會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合作,民眾明信片票選與銷售量各佔一半比例統計出每週最佳專輯與最佳歌曲,民生報每日刊登票選表格。每週由報榜主持人公布每週歌曲前20名排行榜,每年舉行十大票選偶像藝人與銷售量的頒獎典禮。公正的排行榜節目普及人心,成為老將展實力,新人曝光發熱的極佳管道,亦促成台灣唱片市場蓬勃發展。

八十年代末起世界各大唱片公司紛紛成立台灣分公司搶攻華語音樂市場,臺灣樂壇影響力擴展到全球華語音樂圈。

八十年代臺灣的流行音樂天后鄧麗君鳳飛飛黃鶯鶯蘇芮是融合其中傑出者,鄧麗君她的音樂風格上接上海時代曲下啟台灣流行樂,不僅是華語流行音樂巨星,也在日語流行音樂、台語流行音樂、粵語流行音樂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鳳飛飛以獨到表演方式橫貫華語與台語流行音樂,拉近流行音樂與土地及生活的距離,從樂團與美軍俱樂部起家的黃鶯鶯蘇芮中英雙聲帶紅遍海內外,則是將西洋音樂樂風帶入華語流行音樂的指標性人物,黃鶯鶯專注在唱片製作演繹,以其獨到的品味與唱腔,不斷與新秀合作翻新音樂風格,唱片賣座創作者也受到樂壇注目,為華語流行音樂注入新血,蘇芮打破樂壇溫柔女聲慣例,將西洋音樂中的靈魂撼動揉入國語音樂中,影響力跨出台灣深入中國大陸,以上四位皆獲得台灣金曲獎終身特別貢獻獎

是當時臺北中文流行音樂工業中心地位的標誌。同時洪榮宏的〈一支小雨傘〉、江蕙的〈風醉雨也醉〉、李茂山的〈今夜又擱塊落雨〉等台語歌手也開始崛起,日後江蕙是首位登上台北小巨蛋的台語歌手亦獲得台灣金曲獎終身特別貢獻獎

九〇年代

1990年代後期邁入多元化階段,台語具代表性的像林強陳明章朱約信、蕭福德、陳昇新寶島康樂隊謝金燕的電子舞曲和伍佰搖滾曲風……等。隨著冷戰結束華語歌手也出現重歸大融合時代。八,九零年代紅遍大街小巷的以一場遊戲一場夢爆紅的歌手王傑、和齊秦等等, 紅遍包括兩岸三地的大中華地區的經濟與文化聯繋都日益緊密,原住民歌手張惠妹迅速崛起,王菲林憶蓮張學友等歌手的曲風傳入,

2000年代

蔡依林周杰倫王力宏羅志祥蕭亞軒等新興台灣天后、天王崛起,馬來西亞及新加玻歌手亦選擇來台灣出道及發展如:孫燕姿林俊傑梁靜茹亦成為華語樂壇有影響力的天王天后,無論在獎項和銷量皆取得巨大的成功。女子音樂組合團體S.H.E音樂市場上成功行銷,另方面一些地下搖滾樂團如五月天出現,樂團開始走向流行市場,融合取向的例如采風樂坊的搖滾國樂等實驗性音樂也廣為大眾接受。

現代音樂

國語流行樂

蔡依林
周杰倫在十年中幾乎嘗試了所有種類的華語流行音樂
張惠妹為華語女歌手唱片銷量及演唱會場次紀錄保持人

台灣音樂人在1990年代開始前進中國大陸,協助發展整個中國大陸的華語流行音樂工業,至今已成功打造出龐大的音樂市場及培養了許多中國大陸的音樂人。北京也逐漸成爲華語流行音樂的中心,華語流行音樂也在中國大陸成爲主流的音樂。在現今的全球華語流行音樂世界裡,臺灣仍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主導著全球華語流行音樂的發展。臺灣秉著厚實的文化底蘊、精煉成熟的音樂工業技術和特殊的文化品味,仍是帶動全球華語流行音樂新風潮的主要動力,臺灣也因此常被譽爲「華語流行音樂的搖籃」,大多數的華語流行歌手也因此選擇台灣作為主要的發展基地之一。

臺語流行樂

客語流行樂

原住民族語音樂

音樂獎項

金曲獎

金曲獎是台灣樂界的最高榮譽獎項,表揚當年度的傑出音樂人與製作團隊。自1990年開始舉辦。第1屆至第22屆由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主辦,第23屆之後由中華民國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主辦;頒獎典禮約於每年5、6月間舉行。1986年時,行政院新聞局廣播電視事業處推廣的「好歌大家唱」活動,目的為徵選優良詞曲創作來激勵臺灣音樂市場與音樂人,1990年1月6日,第1屆金曲獎成形。1997年新聞局再將「唱片金鼎獎」與金曲獎合併辦理,獎項數擴增至逾20項,分為「流行音樂類」及「非流行音樂類」兩類。

音樂類別

參考

  1. 《福爾摩沙之美,臺灣的傳統音樂》,作者:簡上仁 著.民國90年12月.頁數01-02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鄉土文化專集.藝術篇之三
  2. . [2014-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3. .
  4. .
  5. . [2014-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6. 《「台灣文獻叢刊」有關文廟釋奠樂的論述》,作者:蔡秉衡 著.民國100年10月.頁數49-84 .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四十三期
  7. .
  8. . [2014-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9. .
  10. .
  11. .
  12. . [2014-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13. . [2014-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1).
  14. China.org.cn. "China.org.cn." Chinese pop music since the 1980s p2. Retrieved on 2009-01-05.
  15. . [2019-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09).
  16. Reed, Barbara Edith. Davison, Gary Marvin. [1998] (1998). Culture and Customs of Taiwan. Greenwood Press. ISBN 0313302987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