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族群

臺灣族群,一般分臺灣原住民族及最大族群漢族。[1]前者分為臺灣原住民共有泰雅族、賽夏族、布農族、鄒族、邵族、排灣族、魯凱族、卑南族、阿美族、雅美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拉阿魯哇族及卡那卡那富族等16族[2],後為臺灣河洛人河洛移民後裔,祖籍泉州府漳州府等,有時被稱為河洛人)、臺灣客家人臺灣外省人三類的漢系民族。1993年,時任立法委員林濁水葉菊蘭首先提出「四大族群」之說。經過多年,臺灣人口中的「四大族群」的劃分已形成相當普遍的族群想像主張。[3][4][5]惟此一劃分尚存些許爭議,因為臺灣原住民族屬於南島民族,其他的三大族群均屬於以漢族為主體者。關於族群融合或尊重,牽涉臺灣社區總體營造政策的大方向爭議。在學界,傾向社群主義者,主張「融合」對社會生命共同體的重要性,此種主張指向未來臺灣「國民民族主義」或「國族主義」之建設。傾向自由主義者則主張「尊重」,此種主張指向未來臺灣「公民民族主義」或憲政自由主義之建設。兩種意見與西方1980年代後「社群主義」對比「自由主義」的辯論緊密相關。[6]

臺灣
臺灣主題首頁

臺灣族群主要有漢族原住民族,2004年的一份對4062位民眾的調查結果中,1.4%為原住民族,漢族部分則包含閩南人約76.9%、客家人約10.9%、外省人約10%[7]

1993年時若以所用母語區分,學者推估使用「臺語」(73.3%)、「客語」(12%)、「其他漢語方言」(13%)及「原住民語」(1.7%)[8]

關於臺灣人口多寡的敘述所在多有,然而漢語分支中除了國語以外,河洛話泉漳話)是臺灣最具優勢的本土語言,並得到臺灣話之稱。根據2008年中華民國年鑑,臺灣大概有73%的人使用河洛語[9]

根據內政部統計處,截至2013年8月,臺灣原住民族人口數為53萬1435人(佔台灣人口總數的2.28%)[10]。 但根據馬偕紀念醫院有日本血統的林媽利醫生在基因領域個人研究,他個人認為,臺灣的河洛人及客家人有不少是滿清時被迫漢化平埔族[11],她於2007年的DNA研究顯示,全台各族群比率約為:河洛族群73.5%,客家人17.5%,1945年之後遷台的外省族群7.5%,原住民佔1.5%。[12]林媽利的研究有人质疑,人類學博士陳叔倬和西拉雅文化研究者段洪坤提出其研究存有數據前後矛盾、歸類標準有選擇性、歸類方法不準確等研究方法上的錯誤。[13][14]

依據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2010年至2011年的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在各大族群(單一自我認定)的分布上,「福佬人」占67.5%;「客家人」占13.6%;「中國大陸各省市人」占7.1%;「原住民」占1.8%;「中國大陸客家人」0.5%;「其他」(華僑、外國人、新移民等)0.5%;「不知道、無法回答、不願回答」1.4%,還有不認為自己屬於任何其他祖籍的「臺灣人」7.5%[15]。2016年12月,客家委員會調查顯示,自我認定自己是客家人者,超過453萬人,占全臺灣人口約19.3%,較2011年調查結果增加33萬人,提升1.2%,此代表民眾客家自我認同的提升,但能夠講客語的比例則降至46.8%(212萬人)[16]

臺灣漢系族群分布成因

分類械鬥說

台灣早期族群分布深受分類械鬥影響。以濁水溪為界,以北通常是以同一原鄉群為主,例如:閩客械鬥泉漳械鬥,以南則常見以同一姓氏群性質的械鬥。客家人因分類械鬥失利退出平原(如臺北盆地)轉往丘陵居住,因分類械鬥得勝而住在平原(如美濃區)、海濱(如新屋區[17]漳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平原地帶、北部沿海地區及蘭陽平原泉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沿海地區、臺北盆地,南部則為泉漳混合區。故「泉州人居住在海濱漳州人居住在內陸平原[18]」的說法,僅在台灣中部地區符合此一分布[19][20]

渡臺先後說

不過亦有人主張族群分布是因移民的先後時間,閩南人較早抵達台灣,因此佔據平地,較晚移民的客家人便在北部丘陵定居。惟事實上客家人泉州人、漳州人同時來台[21]

原鄉地形說

此說法認為泉州人在中國大陸原鄉本來就住在海岸邊,漳州人住在平原,客家人住在丘陵,因此他們渡臺時,也依照原鄉的生活方式在臺居住。惟事實上漳州、泉州都有內山和濱海縣分,也有不少客家人住在閩、粵濱海地區[22]

新住民

近年來台灣的東南亞移民漸多,包括外籍配偶外籍勞工等,因此開始主張台灣出現了新族群,一般被稱為「新移民」或「新住民」。

統計

1926年臺灣漢人籍貫[23]
省份 福建省 廣東省 其它府州
府州 泉州府 永春州 漳州府 汀州府 龍巖州 福州府 興化府 潮州府 嘉應州 惠州府
人口 1,681,400 20,500 1,319,500 42,500 16,000 27,200 9,300 134,800 296,900 154,600 48,900
比率 44.8% 0.5% 35.2% 1.1% 0.4% 0.7% 0.2% 3.6% 7.9% 4.1% 1.3%
歷回普查族群別臺灣人口(1905-1966年)
族群 1905年[24] 1920年[25] 1930年[26] 1940年[27] 1956年[28] 1966年[29]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本島福建漢人2,492,78482.02,851,35378.03,469,83777.74,465,38476.06,913,63174.29,497,27171.2
清國人/中國人/外省人8,9730.324,2710.7不適用46,4970.8928,27910.01,949,78614.6
本島廣東漢人397,19513.1519,77014.2648,70014.1830,36114.11,227,74513.21,614,13212.1
生蕃/高砂族高山族36,3631.246,2551.3141,7113.1156,4102.7194,7652.1253,8461.9
熟蕃/平埔族46,4321.548,8941.353,9471.258,1601.027,0090.312,8820.1
本島其他漢人5060.02350.02350.02760.016,7700.212,3810.1
內地人/日本人57,3351.9164,2664.5228,2765.0312,3325.37860.01,6500.0
朝鮮人/韓國人180.0690.09010.02,4220.04590.05930.0
其他外國人1450.01950.048,9301.12420.01,8680.05,5550.0
總計3,039,7513,655,3084,592,5375,872,0849,311,31213,348,096
歷回普查民族別原住民人口(1956-2010年)
民族 1956年[28] 1966年[29] 2000年[30] 2010年[31]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阿美族73,87133.3100,00437.5148,56837.5186,60436.6
排灣族40,04118.149,21318.570,16817.789,82117.6
泰雅族45,75020.656,81721.391,70023.180,96115.9
布農族18,5778.426,0999.840,92610.352,35310.3
太魯閣族不適用不適用不適用26,6625.2
卑南族6,3632.96,5652.59,5712.412,1562.4
魯凱族3,1101.45,9192.212,0573.012,0692.4
賽德克族不適用不適用不適用7,0831.4
鄒族2,9061.33,6561.46,1591.66,7511.3
賽夏族2,3131.03,0991.25,3001.35,9641.2
雅美族1,8340.82,4740.93,8661.0不適用
其他27,00912.212,8824.88,2172.129,1545.7
總計221,774266,728396,532509,578
  • 2004年太魯閣族自泰雅族分出;2008年賽德克族自泰雅族分出。
歷回普查本籍別臺灣人口(1956-1990年)
本籍 1956年[28] 1966年[29] 1980年[32] 1990年[33]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臺灣8,379,92090.011,390,51285.315,333,95685.317,559,33486.6
福建142,5201.5248,1881.9354,8502.0414,1632.0
廣東、廣州93,4311.0208,3351.6288,1411.6308,7621.5
山東、青島95,8451.0221,1061.7305,3691.7304,6521.5
江蘇、上海、南京124,5061.3233,3311.7295,0261.6296,2741.5
浙江114,8301.2203,4711.5255,2941.4247,6571.2
湖南54,1540.6134,7331.0182,6791.0182,3100.9
河南41,6740.4102,1400.8137,4960.8137,8300.7
安徽44,5330.5100,1260.8132,0790.7132,0970.7
四川、重慶37,3630.497,9140.7127,0510.7125,0880.6
中國大陸其他地區179,4231.9400,4423.0537,1673.0546,2472.7
外國3,1130.07,7980.119,6890.131,2120.2
總計9,311,31213,348,09617,968,79720,285,626
歷回普查國籍別臺灣人口(1956-2010年)
國籍 1956年[28] 1966年[29] 1975年[34] 2000年[30] 2010年[31]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本國籍9,308,199100.013,340,29899.916,191,60999.921,826,80998.222,491,48497.6
 印尼4320.074,2530.3163,7940.7
 越南160.01720.01190.025,8750.1103,4950.4
中國大陸、香港、澳門14,9430.187,7190.4
 菲律賓1100.03410.03650.095,4830.481,4100.4
 泰國40.02040.05560.0143,4070.671,7640.3
 日本7860.01,6500.04,2260.011,4870.112,1010.1
 美國1,0160.02,6410.03,6380.09,2600.010,8820.0
 马来西亚不適用5540.02,0700.06,6320.0
 4590.05930.05580.0
總計9,311,31213,348,09616,206,18322,226,87923,052,041

參考文獻

  1. https://www.ey.gov.tw/state/News_Content3.aspx?n=7C222A52A60660EC&sms=3DDA3041F685942A&s=FFD5D521BBC119F8
  2. https://www.ey.gov.tw/state/News_Content3.aspx?n=7C222A52A60660EC&sms=3DDA3041F685942A&s=FFD5D521BBC119F8
  3. 李筱峰,《台灣史100件大事(下)》,台北:玉山社,1999.10。
  4. 王甫昌,《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出版社,2003.12。
  5. 高格孚,《風和日暖》,台北:允晨文化,2004.1。
  6. 謝政諭,《若自由主義、社群主義的觀點審視台灣族群問題》,2004.5.1。
  7. 徐富珍、陳信木,《蕃薯+芋頭=臺灣土豆?——臺灣當前族群認同狀況比較分析》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臺灣人口學會2004年年會暨「人口、家庭與國民健康政策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
  8. 東寫西讀—從「今日台灣」看「台灣的族群與語言」,台灣內政部統計通報,民國98年第四週
  9. CHAPTER 2 People and Language 存檔,存档日期2009-10-14.,《The Republic of China Yearbook 2008》,Government Information Office
  10. 內政統計月報 存檔,存档日期2014-10-26.內政部統計處, 2013/8
  11. 千楓公視_溯源台灣_台灣族群血緣的來緣_林媽利(完整版)
  12. 閩客族群85%有原住民血統 存檔,存档日期2012-10-14.自由時報, 2007年11月18日
  13. 陳叔倬; 段洪坤. (PDF).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2008, (72): 137–173 [2013-06-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0-02).
  14. 陳叔倬; 段洪坤. (PDF).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2009, (76): 347–356 [2014-12-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0-02).
  15.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99年至100年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16. 過半客家人不會說客語 客委會修法鼓勵
  17. 參見客家地區
  18. 清代台灣的社會變遷
  19. 漳泉方言在台灣的融合
  20. 洪惟仁,台灣語言分州圖
  21. 參見客家地區
  22. 清代台灣的社會變遷
  23.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編. . 臺北: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 1928.
  24. 臺灣總督府官房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編. . 臺北: 臺灣總督官房臨時戶口調查部. 1908.
  25. 臺灣總督府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編. . 臺北: 臺灣總督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 1924.
  26. 臺灣總督府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編. . 臺北: 臺灣總督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 1933.
  27. 臺灣省政府主計處編. . 臺灣省政府主計處. 1953.
  28. 臺灣省戶口普查處編. . 臺北市: 臺灣省戶口普查處. 1959.
  29. 臺灣省戶口普查處編. . 南投縣: 臺灣省戶口普查處. 1969.
  30. 行政院主計處編. . 臺北市: 行政院主計處. 2002.
  31. 行政院主計處編. . 臺北市: 行政院主計處. 2011.
  32. 行政院戶口普查處編. . 臺北市: 行政院戶口普查處. 1982.
  33. 行政院戶口普查處編. . 臺北市: 行政院戶口普查處. 1992.
  34. 行政院戶口普查處編. . 臺北市: 行政院戶口普查處. 1976.

延伸閱讀

  • Matsuoka, Tadasu. . 翻譯:周俊宇. 台北市: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8. ISBN 978-986-350-273-9. OCLC 1051781109 (中文). 戰前日本政權的「蕃地」統治和戰後國民黨政權的「山地」行政,是為推動地方化而設的過渡性體制;兩者均以「國民形塑」為基礎,將原住民族居住區域收編及整合至一元式統治、行政體系底層為目標,而設計各種制度實施政策。但過程中卻把政治上的不平等關係帶進原住民族居住區域裡,並剝奪原住民族文化自律性生產的安定性,使其深陷低劣處境。本書透過分析「蕃地」統治與「山地」行政,這兩項看似斷裂、無關,卻又具承繼性、共通性的政策,探討其在原住民族居住區域所建構的統治、行政體制及政策施行內容;同時釐清及佐證由現代國家主導之下,臺灣原住民族社會「地方化」與「單純化」這複合危機的開展情況和結果。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