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富苑

天富苑英語:)為香港房屋委員會建成的居者有其屋屋苑,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天水圍新市鎮(天水圍第102區),由房屋署總建築師(1)設計,共建有5,120個住宅,為全香港第四大居屋屋苑,首次推出時售價為542,200 - 1,004,500港元。

天富苑
天富苑
概要
類型居者有其屋計劃
地区 香港元朗區
地址天水圍天秀路15號
坐标22°27′54″N 113°59′56″E
香港房屋委員會
入年份2001
技术细节
座数16
5120
656 - 850 (ft²)
地圖
天富苑活動廣場
天富苑內圍設多間學校(2008年)
天富苑內往學校通道(2016年)
有蓋行人通道
天富苑休憩空間較一般居屋小
天富苑內的兒童遊樂場
排球與籃球場
羽毛球場

屋苑資料

簡介

天富苑是天水圍北第一個發展住宅項目,建築密度比較天頌苑高,但是未至於像天華邨天逸邨天澤邨一樣規劃時用盡最高的地積比率興建及屋苑休憩空間比較小的情況。天富苑是香港政府宣布建立《八萬五建屋計劃》中的屋苑之一,而附近的天逸邨天恆邨俊宏軒則因為整批23期乙居屋被撥作公屋,以及停售居屋政策而更改成為公共屋邨單位出租,所以是天水圍新市鎮最後一個落成的居屋屋苑。

值得一提的是,天富苑在未正式命名前,曾擬命名為「新禧苑」[1],以紀念屋苑在千禧年落成。

樓宇

樓宇名稱(座號)[2]樓宇類型落成年份[3]層數 [2]總期數(銷售期)
元富閣(A座/第1座) 康和一型第二款 2001年 40 1(2)
亨富閣(B座/第2座)
俊富閣(C座/第3座)
朗富閣(D座/第4座)
欣富閣(E座/第5座) 2(2)
榮富閣(F座/第6座)
興富閣(G座/第7座)
寧富閣(H座/第8座)
聚富閣(J座/第9座) 康和一型第一款 2003年 3(2)
賢富閣(K座/第10座) 2001年
偉富閣(L座/第11座) 3(1)
能富閣(M座/第12座)
齊富閣(N座/第13座) 2000年 4(1)
善富閣(O座/第14座)
逸富閣(P座/第15座)
雅富閣(Q座/第16座)

(註:第17-21座指屬於同一項目第5-7期的天悅邨,故此等座號被略去。)

建築詳情

天富苑所有樓宇均由房屋署總建築師(1)設計,其他資料如下:

第一期(包括L、M、N、O、P、Q座)共有六座,當中L及M座由耀榮建築有限公司承建,其他樓宇由新福港集團承建[4]。電梯方面,由LG提供。

第二期(包括A、B、C、D、E、F、G、H、J、K)共有十座,當中除K座由耀榮建築有限公司承建,其他樓宇由順成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承建;其中,J座的補救工程由有利建築負責[5]。電梯方面,除A-D座由東芝公司提供,其餘均使用LG的產品(而J座則使用前身為LG電梯部門的星瑪電梯製產品)。

商場

頌富市場的美食街

學校

小學

中學

鄰近屋苑

公共屋邨

居屋

公園

短樁醜聞

天水圍居屋的短樁醜聞事件揭發時,相關的天水圍天富苑J座聚富閣連同K座賢富閣需要於整組「雙子星」大廈建成後,進行地基加固工程,工程於2000年11月完成;其中,短樁情況較輕的K座業主如期收樓,而較為嚴重的J座原先買家獲賠償樓價,並獲書面保證可優先購買2001年完工、於居屋第23期乙發售之天恆苑(現天恆邨)單位,但後者書面保證最終因天恆苑改作公屋而作廢。房屋署特別為天富苑樓宇由樓宇落成日期起計提供20年樓宇結構安全保證,可以達致可供出售的標準。2007年有問題樓宇已經完成修葺並且重新出售。不過有業主購入單位後發現,執漏項目多達60多個。其中浴室與主人房之間的牆腳出現滲水,廚房和浴室的瓷磚牆身凹凸不平和出現空心。不過房屋署表示已進行維修保養工程,認為單位狀況良好。[6]

交通

交通路線列表
港鐵
巴士
  • 天富苑欣富閣
[7]
  • 天富苑能富閣

[8]

參考資料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天富苑

註釋

      1. . 萬里機構. 1999年.
      2. http://hk.centadata.com/basicinfo.aspx?type=2&code=NTHHIHZEHH&ref=CD2_Detail
      3. http://www.rvd.gov.hk/doc/tc/nt_201504.pdf
      4. . 新福港. [2019-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0) (中文(繁體)‎).
      5. 天水圍102區三期修復及完成工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Yau Lee Construction. [2019-05-19]
      6. . 蘋果日報. 2007-08-06 [2020-09-11].
      7. B1為天水圍北特別班次,只於星期日及公眾假期提供服務
      8. 269B為上午特別班次,只於平日繁忙時間提供服務

      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