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港
笨港 | |
漢字 | |
---|---|
白話字 | |
臺羅拼音 | |
又音 | |
白話字 | |
臺羅拼音 |
臺灣歷史、臺灣歷史年表 | |||||||||||
---|---|---|---|---|---|---|---|---|---|---|---|
史前時期 | |||||||||||
荷治 1624-1662 |
西治 1626-1642 |
原住民政權及部落 | |||||||||
明鄭時期 1662-1683 |
|||||||||||
清治時期 1683-1895 |
|||||||||||
日治時期 1895-1945 |
|||||||||||
戰後時期 1945 迄今 | |||||||||||
其他臺灣系列 | |||||||||||
臺灣主題首頁 | |||||||||||
歷史
笨港在17世紀荷蘭人所描繪的地圖中,稱為「Ponkan」。因為當時常有平埔原住民族出沒其地,另有一說,認為Ponkan乃是平埔原住民族語,隨後閩粵移民來此,漢人遂把這一河口港稱為笨港,其位置約在今新港南壇水月庵與北港北壇碧水寺之間。笨港出現於清文獻,始自康熙24年(1685年)《台灣府志》記載「一曰山疊溪,源流有三,至笨港入於海」。
該地原為洪雅族貓兒干社棲地,漢人移入始於明朝天啟年間漳州人顏思齊登陸築寨,之後鄭芝龍招閩籍墾戶拓墾,陳衷紀、許友儀、林天生等漳泉墾首跟進,陳立勳建笨港街,清朝雍正之前港市盛極一時。
早年笨港港道迂迴,易於迴避官兵,成為先民入墾台灣渡口之一。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樹璧和尚自湄洲,奉請媽祖赴臺傳香,笨港始建「笨港天妃廟」。不久靈氣遠播,至道光年詩人進士施瓊芳讚稱「北港靈祠冠闔臺」
商業上,笨港因依畔笨港溪而興起,康熙年諸羅縣志即記稱:「笨港街、臺屬街市,此為最大」[3],乾隆年府志更記稱:「笨港街、俗稱小臺灣。」,除此之外也有「一府二笨」之說。
注釋
- 《北港鎮志》
- 《新港鄉志》
- 《諸羅縣志》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