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芝龍

鄭芝龍1604年4月16日-1661年11月24日),字飛黃小名一官(閩南語:;荷蘭書寫闽南语),受洗教名尼古拉斯·加斯巴德(Nicholas Gaspard),人稱尼古拉斯·一官(Nicholas Iquan)[4]福建省南安縣[5],在17世紀世界海權勃興的時代與明朝封閉海疆的背景下,以民間之力建立水師海盜),周旋於東洋西洋勢力之間,並且在台灣海峽抗擊及成功擊敗西方海上勢力的第一人。

鄭芝龍
Tīnn Tsi-Liông
海盜、海商、軍人、官員
前任:
繼任:鄭成功
荷蘭人眼中的鄭芝龍(穿綠色衣服者)
南明太師
國家大明大清、日本
時代明末清初
姓名鄭芝龍
飛黃
封爵南安伯(弘光封)→南安侯(弘光封)→平虜侯(隆武封)→平國公(隆武封)→同安侯(順治封)
族裔漢族河洛民系
旗籍漢軍正紅旗
籍貫福建泉州府南安縣
小字一官
別名飛虹將軍、閩海王
其他名號教名:Nicholas Gaspard
通稱:Iquan、Quon、Iquon、Iquam、Equan
出生1604年4月16日
(明萬曆三十二年三月十八日[1]
大明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安平鎮
逝世1661年11月24日(1661歲-11歲-24)(57歲)
(清順治十八年十月初三日)
大清京師柴市

鄭芝龍為明朝末年以華南臺灣日本等地為活躍舞臺的商人軍人官員兼且閩南海商,以其經營的武裝海商集團著稱,發跡於日本平戶,為明鄭勢力的濫觴。在歐洲文獻中,則以「Iquan」(一官)聞名於世[6]

1628年,身為海盜的鄭芝龍受到明廷招撫,官至都督同知。於1646年投降清朝後,被軟禁北京;清朝多次招降其子鄭成功不成,遂於1655年入獄;於1661年被殺[5]

鄭芝龍對歷史的影響,主要是作為先於荷蘭人的先驅漢人,繼承李旦顏思齊等人及部眾開發臺灣,他在臺灣西南海岸魍港建立基礎,為漢人移台的主要據點。明朝繼元朝之後在澎湖設立巡檢司,對往來船隻課稅、捕盜[7]。荷蘭人曾攻打澎湖,受海禁政策影響,荷蘭轉而在當時未受大明管轄的臺灣建立據點,後來鄭芝龍的兒子南明延平王鄭成功攻臺之役驅逐荷蘭人,以南明延平王身份正式領有台灣,並引渡大量漢人開發臺灣[8]:130

國立臺灣博物館館藏《鄭成功和鄭芝龍之畫像》

生平簡介

鄭芝龍的家族背景可以由〈石井本宗族譜〉中瞭解,他的祖先是在唐僖宗光啟年間(885~888),因為唐末時局混亂,由河南光州固始南遷到福建的。鄭芝龍聽聞海邊較易獲利謀生,於是遷往石井定居。鄭芝龍兄弟共有五人,五兄弟的排序依序為鄭芝龍、鄭芝虎、鄭芝麟、鄭芝鳳、鄭芝豹。在〈石井本宗族譜〉中紀錄:「鄭芝龍:小名一官,字日甲,號飛黃。……鄭芝虎:字曰蟠,號韜遠。……芝龍二弟……鄭芝鳳:字曰漸,號羽公,又字聖儀;芝龍四弟。……西亭鄭芝豹:字曰文,號若唐。……芝龍五弟。……鄭芝鵬:諱鳴都,字曰 都,號舜臣;一號里萬,一號礪園。芝虎兄。」

而遷居福建的鄭芝龍一生周旋在東洋及西洋的海洋勢力之間,在明朝海禁的逆勢格局下,開創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民間海上霸業[8]:118

早年生活

平戶島、台南與鄭氏家族
日本長崎平戶市千里濱的鄭成功兒誕石及石碑
幼年鄭氏母子雕像(臺南市鄭成功祖廟

鄭芝龍的父親鄭士表,是泉州府一個小官吏。明朝天啟元年(1621年),由於家計困難,父親要鄭芝龍帶著兩個弟弟去投靠香山澳(今澳門)經商的舅父黃程[9],明末的香山澳,已是安平商人聚集之地,如大商人顏一深、黃程,都是來自安海。鄭芝龍在此學習葡萄牙語,接觸各國的海商,學了不少做生意的本領,為了取得外國商人的信任,他受天主教的洗禮,教名為「尼古拉斯·嘉思巴特(Nicolas caspard)」。鄭芝龍在澳門的兩年,廣結各地外貿商人,包含時常往來與日本與澳門的大海商李旦(西人稱為 Ardrea Dittis,俗稱Captain China)。

天啟三年(1623年),鄭芝龍受舅舅黃程的委派,押運白糖、奇楠、麝香、鹿皮等貨物,搭上李旦的大船開往日本長崎平戶島,成為李旦的部下。在長崎,受到日本人田川氏看重並嫁給他。翌年,田川氏在平戶島生下一子,取名鄭森,這個孩子就是後來名震天下的鄭成功。

1624年初,鄭芝龍因李旦推薦,前往澎湖擔任荷蘭人的翻譯及通事,同年初秋荷蘭人撤退至台灣南部;由於明朝和荷蘭的爭執,影響到李旦當時的中日台間的商業利益,因此李旦派鄭芝龍亦是李旦介入明朝和荷蘭的手段之一[8]:118。從此時開始,鄭芝龍將事業重心自日本遷到臺灣[10]。鄭芝龍通曉閩南語南京官話日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且可能通曉荷蘭語[11][12][13]。據曹永和研究,鄭芝龍未必懂荷蘭語,因當時東亞各地常以葡萄牙語溝通。[14]

荷蘭人給予這個「來自日本」的通事優厚的待遇,但一開始並沒有用鄭芝龍,後來荷蘭人利用鄭芝龍來執行在台灣海峽截擊往馬尼拉西班牙人(當時荷蘭人的主要競爭對手)通商的中式帆船的海盜任務。根據荷蘭派任的第二任大員長官(1625–1627)傑拉德·韋特(Gerard Frederiksz de With)信件中,記錄了派「通事一官」〈鄭芝龍小名〉率領約二十至三十艘中式帆船去進行「截擊與俘獲」的業務[8]:118-9

1624年8月27日(農曆7月14日)鄭芝龍妻子田川氏於平戶島千里濱產下兒子鄭成功[15][16]

隔年1625年4-5月間,鄭芝龍離開荷蘭人,開始了亦商亦盜的海上生涯,一名荷蘭船長寫給荷蘭長官馬蒂·孫克的信中提到,4月「27日星期天,...突然首領一官後隨手執刀劍的銃手七八名,作為代表,向我們寒暄」[8]:119

亦商亦盜海上生涯

廣東福建與台灣海圖

當時甲必丹李旦王直之後較有海上勢力的人物,其商業觸角遠及蘇門答臘萬丹及菲律賓群島等地,1600年時已在馬尼拉閩南人社群中成為成功的商人,然而西班牙眼紅其財富抄其家並逮捕之,直到1607年才逃離西班牙人前往長崎平戶並和當地日本人英國人有往來[8]:120

1625年8月2日,李旦正辦好廈門、長崎、及台灣貿易,從台灣回平戶途中去世,其台灣產業士卒轉歸鄭芝龍控制,而於廈門的則落入許心素的手裡;鄭芝龍自立門戶,並改名為芝龍,不再稱一官[8]:121

1626至1628年,鄭芝龍以台灣魍港為基地,劫掠福建廣東數地,使明朝官兵疲於奔命,雖其間有朝廷招安動作,鄭拒絕並在台海縱橫兩年六個月,直到1628年年底,福建巡撫熊文燦再度招安鄭芝龍,成為「海防遊擊[8]:122

鄭芝龍勢力至1627年已有船700艘;許心素建議荷蘭東印度公司聯手打擊鄭芝龍,但東印度公司未允,鄭芝龍打敗副總兵俞諮皐,殺對手許心素[17]

周旋荷商與明吏之間

崇禎元年(1628)九月鄭芝龍受撫于福建巡撫熊文燦,率部眾3萬餘人,船隻千餘艘降,詔授海防遊擊,任“五虎遊擊將軍”,駐安海。鄭芝龍利用安平鎮作為擁兵自守的軍事據點和海上貿易基地,打破官方的海禁,繁榮海市,武裝船隊旗幟鮮明,戈甲堅利,航行於中國大陸沿海、臺灣、澳門和日本、菲律賓等東南亞各地之間,幾乎壟斷了中國與海外諸國的貿易。

接受明朝招安後,鄭和明朝、在台荷蘭人有三角關係的周旋來回[8]:122

1630年代海澄人劉香英語:,中文文獻「劉香老」)勢力崛起,劉香原與鄭芝龍同為顏思齊黨夥,與李旦之子李國助英語:)合作。鄭、劉兩大勢力於1632-1635年間,在中國沿海多次發生衝突。

剿滅劉香

本圖為荷蘭人所製海圖,主要描寫大海盜鄭芝龍一官(Yquen)與鄭成功國姓爺(Koxinga)的基地:金門廈門一帶地區。紅色部分應為泉州府轄區,黃色為漳州府(Cincheu)轄區。在廈門(Aimoey)對岸則標示了鼓浪嶼(Colonghsou),漳州河(Chincheu R.),在泉州則標示了安海(Anhay)。金門、廈門(Quemoey)之間則為烈嶼(Lissiou)、大擔島(I. Toatta)。金門島上標示料羅(Lauloi)

鄭受招撫後,由劉香統領的勢力仍繼續海上劫掠。當時的鄭以福建為主,雖停止了在台灣長久生根的打算,但並未切斷和台灣的關係,因為壟斷對日和對台的貿易是經濟上有利可圖的[8]:122

日本鎖國初期在日本出現的中式帆船

1633年,臺灣長官漢斯·普特曼斯攻打廈門被鄭芝龍打敗,後來雙方達成和解,普特曼保證不來中國大陸沿海,由鄭芝龍派船至臺灣進行貿易。當時東印度公司史料記錄顯示:一官己成為該公司腳下一根刺,不拔不快,可見當時鄭芝龍勢力之大[9]

1633年10月荷人與劉香聯手,攻打鄭芝龍但在料羅灣被鄭擊敗,1634年4月劉香襲取大員(今台南市安平區)和臺灣島為據地失敗;1635年,鄭芝龍終於擊潰劉香勢力,把持東洋航路貿易商機[17]。此後東南海疆唯鄭芝龍是從,來往內外商人皆用鄭氏旗號,「每一舶例入三千金,歲入千萬計,並築城於安平〈今福建省晉江市安海鎮〉...八閩以鄭氏為長城」[8]:122(見左圖荷蘭人所製海圖,清楚標示當時鄭氏勢力範圍)。

鄭芝龍靠嚴密的「五商」商業組織暢行東南沿海,此組織掌控中國境內進出口的商品銷售管道;分「山五商」及「海五商」兩路,山路設於杭州及其附近地區,由金、木、水、火、土的五行負責收購中國絲綢、瓷器、珍玩等各地特產至廈門;則接著從廈門分表 以仁、義、禮、智、信五行經海路的龐大的商船隊,將貨品運銷至東北亞東南亞各地[18]

而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荷蘭萊頓市人Pieter van der Aa繪刻於1727年的〈著名海盜一官與國姓爺所據的中國沿岸島嶼〉(Iles aux environs de la Chine oú se tenoient autrefois les fameux pirates Yquen et Koxinga, suivant les mémoires d'un fidèle voyageur, présentement publiées par Pierre vander Aa)地圖,圖中主要描繪了17世紀時,鄭芝龍(圖中稱其Iquen)、鄭成功(圖中稱Koxinga)父子在福建東南沿海的勢力範圍,並特別著重在廈門及金門,可見此二地可能是鄭氏父子主要的根據地。[19]

日本鎖國

1639年,日本歷經島原之亂開始鎖國政策,只准荷蘭及中式帆船進出,鄭芝龍籍此機會擴大貿易網,在明朝滅亡前後的十年時間內,掛著鄭氏旗號的中國商船絡繹於大陸沿海、日本、台灣、呂宋、澳門及東南亞。華船(大部份是鄭芝龍的)進出日本的數字比荷蘭船多出七至十一倍。[8]:128

約1635年繪的荷蘭於台灣的熱蘭遮城與長官滿清官邸鳥瞰圖

進剿瑤民

1642年鄭芝龍再次受令至粵東山區征剿瑤民[8]:128,更早之前1631年鄭芝龍亦曾進剿瑤族山民,當時屯兵廣東大埔縣三河壩梅江汀江梅潭河匯流成韓江之處[8]:125

滿清誘降

1644年甲申之變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皇帝自縊於煤山,之後金陵福王福州唐王先後繼續建立大明後續政權[8]:129,然而明朝軍事上仍是以陸地為主,並未採用海上策略[20]

1646年鄭芝龍泉州同鄉洪承疇勸降鄭芝龍,因此以海盜來襲為理由將駐軍撤離仙霞關讓滿洲清軍入閩,鄭芝龍退守泉州安平;年底滿清軍迫近安平博洛以高官厚祿誘降,9月晉封他為泉國公,12月,鄭芝龍降清,時年43歲。子鄭成功諫阻失敗[8]:129。滿洲清兵洗劫安平,鄭成功率眾入海抗清。鄭芝龍後被誘劫往北京,封同安侯。1647年,清兵終攻破其福建故鄉,其妻田川氏自殺。滿清軟禁鄭芝龍多次招降鄭成功不成,1655年入獄[5]。1661年鄭成功北伐失利後決定東取台灣,5月成功占領赤崁。11月24日,滿清將鄭芝龍斬首於北京柴市[8]:129-130

影響

鄭氏海軍

在17世紀世界海權勃興時代與明朝封閉海疆背景下,鄭芝龍以民間之力建立水師,並在台灣海峽上擊敗西方海上勢力,有其一套水戰戰法對抗西洋人大船大砲,而其整治的水師成果亦是鄭成功得以擊敗荷蘭人進取台灣的基礎;值得一提的,即便是康熙後來攻台的海上大軍,亦是在兩代鄭氏水軍基礎上建立的[8]:130

福建及海洋文化

做為李旦的後繼者,鄭芝龍以廈門為中心統禦著含有外交網絡的王朝,但始終固守著傳統,包含福建人在沿海擴張勢力和海洋共生的傳統[21]

對台灣漢化的影響

作為先於荷蘭人開台先驅漢人,據說鄭芝龍繼承李旦顏思齊等人及部眾,並繼承前人在台灣西南海岸魍港建立的基礎,成為漢人移台的主要據點。鄭芝龍之後招募大量漢人移民移居台灣,同時代的文人黃宗羲在《賜姓始末》提到,福建省當年發生了一場嚴重的乾旱,鄭芝龍建議福建巡撫熊文燦將數萬旱災災民運送來台,並給每個人白銀三兩,每三個人牛一頭,這些莊落為諸羅外九莊之始。

1659年南京之役大敗後,鄭成功的基地僅剩廈門、金門,為其大軍覓得其它據點,正好此時何斌向鄭成功建議攻取臺灣,鄭成功以台灣曾為父親鄭芝龍屬地為由向荷蘭人開戰,開啟攻臺之役,他驅逐荷蘭東印度公司對台灣的控制,來建立反清復明基地。

而漢學家歐陽泰認為鄭芝龍在殖民台灣所扮演的角色證據不夠,甚至對饑民的移民建議是否被採納有所懷疑[20]

家族

祖輩

曾祖父是鄭榮(於野);祖父是鄭瑢(西庭);鄭士表(另一說鄭紹祖),字毓程,號象廷,福建泉州府南安石井鄉人。

田川氏(1602年10月3日-1647年1月5日[22]),單名喜,是日本肥前國平戶島上的川內浦人,她生於田川家,後來母親改嫁給從中國福建泉州移民到平戶的華人鐵匠翁翊皇,她也成為翁翊皇的繼女[23],因而亦作「翁氏」[24]。1646年鄭芝龍降清後,清兵劫掠芝龍故鄉南安,為了避免受侮,她以劍切腹自殺身亡,時年45歲。

  • 鄭森,即鄭成功,鄭芝龍長子。
  • 田川七左衛門,鄭芝龍將他過繼給妻子娘家。實際上是次子,所以又稱為「田川次郎左衛門」,後人分姓「鄭」及「福住」。
  • 鄭渡(《清史稿》作「鄭世忠」),鄭芝龍次子。
  • 鄭恩(《清史稿》作「鄭世恩」),鄭芝龍三子,字恩慶。
  • 鄭蔭(《清史稿》作「鄭世蔭」),鄭芝龍四子。
  • 鄭襲(《清史稿》作「鄭世襲」),鄭芝龍五子,號葵庵;康熙年間投誠滿清,欽命榮祿大夫頭等兼管內閣大臣。
  • 鄭默(《清史稿》作「鄭世默」),鄭芝龍六子,後與父親一同就戮。

  • 蕪索拉·德·巴爾卡斯(Ursola de Bargas)
  • 鄭婉,嫁楊瑞璉

相關藝術作品

小說

  • 1993年《龍虎風雲》壹、貳:陳舜臣著,遠流出版社。ISBN 978-957-32-2068-8、ISBN 978-957-32-2069-5
  • 1998年《鄭芝龍大傳》:陳文德著,遠流出版社。ISBN 978-957-32-3482-1
  • 2002年《臺灣第一世家之一:船王鄭芝龍》:秦就著,實學社。ISBN 978-957-2072-37-0
  • 2004年《開拓臺灣的先驅:鄭芝龍傳奇》: 朱景和著,華文出版社。ISBN 978-7-5075-1560-2
  • 2013年《鄭芝龍︰海商傳奇》:安之忠著,當代世界出版社。 ISBN 978-7-5090-0918-5
  • 2015年《鄭森》(全套三冊):朱和之著,印刻出版。ISBN 978-9-8638-7015-9
  • 2019年《北海和觴》:俞不周著,中國華僑出版社。ISBN 978-7-5113-7863-7

戲劇

  • 舞臺劇「一官風波」:邱坤良編導。
    • 2001年 5月臺灣臺北國立藝術學院戲劇學系夏季公演。
    • 2002年 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秋季公演,廣州北京巡迴公演
  • 2011年 台客歌舞劇《黃金海賊王》金枝演社劇團[25][26]
  • 2021年 臺灣戲曲藝術節《海賊之王—鄭芝龍傳奇》,明華園戲劇總團製作。

音樂

參見

參考文獻

  1. 見《臺灣外紀》。
  2. 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7期,第41頁,中國歷史學會,1975
  3. 城邦舊事:十二本書看香港本土史(修訂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第27頁,徐承恩,Red Publish,2016-03-01
  4. 海禁下的民間活力:尼古拉‧一官 Archive.is存檔,存档日期2012-08-05, 國立故宮博物院:十七世紀的臺灣、荷蘭與東亞
  5. 鄭芝龍。 (2013)。 大英百科全書。 2013年3月4日取自大英線上繁體中文版。
  6. Quon」、「Iquon」、「Iquam」、「Equan」所指均為其人
  7. 澎湖寨巡檢司
  8. 湯錦台. . 發現台灣 初版. 臺北市: 如果出版社. 2011 [13 January 2014]. ISBN 978-986-6702-79-2 (中文(台灣)‎).
  9. 福爾摩沙--十七世紀的臺灣,荷蘭與東亞
  10. 鄭芝龍的據點所在有兩種說法,一為笨港(今北港鎮附近);另一為魍港(今布袋鎮附近),參見黃阿有,〈顏思齊鄭芝龍入墾臺灣之研究〉《臺灣文獻》,54卷4期
  11. 船長精神 與船同在 存檔,存档日期2014-08-01.
  12. 《圖解台灣史》ISBN 9789864431991,晨星出版,作者:王品涵,郭婷玉,許雅玲,莊建華
  13. 《發現東亞:現代東亞如何成形?全球視野下的關鍵大歷史》,ISBN 9789570854008,聯經出版,作者:宋念申
  14. . 博客來: 64. [2018-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6).
  15. 健民; 宋宜昌; 北京泛亞太經濟研究所. .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1997 [3 March 2013]. 在眾多的抗清義軍中最有影響,並和航海事業關聯最大的莫過於鄭成功了。鄭成功,原名鄭森,福建泉州南安縣石井人。他的父親是明末赫赫有名的大海商芝龍,母親為日本平戶侯藩士田川七左衛門的女兒。鄭成功 1624 年 7 月 14 日生於日本平戶島千里濱,...
  16. 簡後聰.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2: 408– [3 March 2013]. ISBN 978-957-11-2549-7.
  17. 王興安. . . 台灣: 中華民國文化部. 2009 [2013-03-05].
  18. 臺南縣鄉土 教學;鄭氏海上勢力的崛起 存檔,存档日期2012-02-03.
  19.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斯土斯民展品列表 - 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18-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20. Tonio Andrade.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8: andrade06.html#p9, andrade02.html#p26 [7 March 2013]. ISBN 978-0-231-12855-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5).
  21. 費南德茲亞美斯托; 薛絢; Felipe Fernandez-Armesto. . 左岸文化出版. 2008: 339 [7 March 2013]. ISBN 978-986-6723-10-0.
  22. 見《南明史》、《鄭氏族譜》。
  23. 湯錦台《開啟台灣第一人鄭芝龍》,頁七十五。
  24. 譬如鄭克塽所撰《鄭氏附葬祖父墓誌》就稱「曾祖母翁」;清代江日昇著《台灣外記》也稱成功生母為翁氏。
  25. . [2014-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9).
  2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粗野或粗疏的國族想像《黃金海賊王》
  27. Inc., iNDIEVOX. . iNDIEVOX. [2017-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7).
書籍
  • 1977年《臺灣叢談》:臺灣史蹟研究會彙編、幼獅文化事業。ISBN 978-666530189-8
  • 1992年《開啟臺灣第一人鄭芝龍》:湯錦臺著、果實出版社。ISBN 978-986-7796-04-2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