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僑

韓僑(한교)或朝僑(조교),在韓國稱作僑胞(교포)或在外同胞(재외동포),指的是長期生活在朝鮮半島以外國家或地區,並具有朝鮮族血統的人。目前韓僑的總人數約為七百萬人,當中大約84.5%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日本加拿大烏茲別克美國這5個國家。而韓僑總人數超過所在国總人口0.5%的國家有:日本、新西蘭、美國、哈萨克斯坦加拿大烏茲別克澳大利亞

韓僑 (한교)/ 朝僑 (조교)
總人口
約700萬人
分佈地區
中国大陆2,336,771[1]
 美國2,102,283[1][2]
 日本912,770[1]
 加拿大223,322[1]
 俄羅斯222,027[1][3]
 澳大利亚175,939[1]
 125,669[1]
 菲律賓115,400[1]
 103,952[1]
 越南84,566[1]
 巴西48,419[1]
 法國45,928[1]
 英國45,925[1]
 印尼31,760[1]
 德國31,248[1]
 新西蘭30,792[1]
 阿根廷22,024[1]
 泰國20,200[1]
 18,810[1]
 马来西亚14,580[1]
 新加坡13,509[1]
 烏克蘭13,001[1]
 墨西哥12,072[1]
 危地马拉9,921[1]
 印度8,337[1]
 巴拉圭5,229[1]
 柬埔寨4,772[1]
 義大利4,203[1]
 南非3,949
 西班牙3,647
臺灣4,400[4]
 阿联酋3,114
語言
韓國語及其他各所在國家的語言
宗教信仰
佛教基督教天道教,以及儒教、朝鮮薩滿教[5][6][7][8][9][10][11]
相关族群
朝鮮族

歷史

起源

朝鮮族人從朝鮮半島向外大規模移民開始于1860年,主要是移民到俄羅斯遠東中國的東北。這些朝鮮族人成為了兩百餘萬中國朝鮮族和數十萬中亞高麗人的祖先。[12][13]

日帝強占期

1910年至1945年,朝鮮半島處於日本的殖民時代,做为外地臣民的朝鲜人拥有了日本国籍。日本招募或強制朝鮮人前往日本本土樺太島(即庫頁島)和滿洲當勞工,尤其是在1930年代和1940年代初期。二戰結束後,战败的日本失去外地主权,朝鲜人亦失去日本国籍。1945年时,在日本本土的朝鲜人约有200万人,140万左右选择回到朝鲜半岛。選擇留在日本的朝鮮族人被稱為在日朝鮮人。約有4萬人滯留蘇聯佔領之下的庫頁島,被稱為庫頁島朝鮮族[14][15]根據日本入國管理局的統計,在2005年約有901,284名在日朝鮮人,其中515,570人為永久居民,284,840人是入籍居民。韓僑在沒有大和族血統的日本人中占總人數的40.4%以上。[16][17]

除了移民到日本本土及大日本帝國的傀儡滿洲國之外,也有朝鮮人逃亡到日本人統治之外的地區,例如有朝鮮人逃亡到中華民國上海,建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也有人逃亡到俄羅斯遠東地區。然而,在1938年,蘇聯政府驅逐了在遠東的朝鮮族人,將他們強制遷往中亞地區居住(為了防止日本間諜滲入俄屬遠東地區)。

朝鮮半島光復之後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民国政府承认东北地区的朝鲜族为中国公民,拥有中华民国国籍东北解放区的中共政权亦将朝鲜族视为拥有双重国籍的中国公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將在中國境內的中國朝鮮族定為五十六個民族之一,并在1950年代解决双重国籍问题。由于当时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经济优于中国,朝鲜族民众倾向于选择回到北朝鲜。此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鮮族是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民族之一。其人口增長到約兩百萬人;他們大多數生活在中國東北。中國朝鮮族最大的聚集地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到了1997年時,當地朝鮮族人數為854,000[13][18]。1990年代后,由于北朝鲜经济恶化等因素,大量民众通过中朝边境逃离北朝鲜。中国政府将脱北者视为非法移民。由于中国并非移民国家,他们基本没有合法居住或归化为中国公民的可能。

朝鮮族向美國移民開始于1903年,然而韓裔美國人這一群體1965年《入境移民與國籍服務法案》的通過才被認可。目前約有一百五十萬至兩百萬名朝鮮族人生活在美國,其中大部分生活在大都市區。[1][19]有一小部分韓裔美國人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移民到夏威夷的朝鮮族人的後裔。另外,也有相當一部分韓裔美國人是朝鮮戰爭中孤兒的後裔。當時大韓民國視美國為主要盟友之一,在朝鮮戰爭結束後的幾年時間裏,不少電視臺報導了南韓孤兒的困境,成千上萬名南韓孤兒被美國家庭(主要是白人家庭)所收養。絕大多數移民或韓裔美國人的後代這一族群直到《入境移民與國籍服務法案》制定之後才被法律承認,取得了其入境的配額數。

歐洲拉丁美洲也是少部分戰後朝鮮族移民的目的地。1950年代,韓僑開始出現在拉丁美洲的官方文件中。在國際紅十字會的主持下,朝鲜戰俘于1953年移民到智利,于1956年移民到阿根廷。1960年代,較多的朝鮮族人移民到拉丁美洲,成為大部分在拉丁美洲的韓僑的祖先。隨著1980年代南韓經濟的發展,不少南韓人來到了拉丁美洲,建立了許多紡織業相關的小型企業。[20]拉丁美洲最大的韓人街位於巴西聖保羅,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瓜地馬拉利馬等地也有韓人街;墨西哥城和智利的聖地亚哥擁有大約30,000名韓僑。在玻利維亞智利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巴拉圭委內瑞拉,都市區中韓僑的數量正在不斷增長。

在1970年代,雖然日本美國依然是韓僑移民的兩個主要目的地(占對外移民的南韓人總人數的四分之一),中東成為了南韓人移民的第三大目的地。1975年至1985年間,沙烏地阿拉伯的韓僑多達800,000人;伊朗的韓僑達26,000人。與此相反,除了德國(1977年韓僑總人數占1.7%)和巴拉圭(1.0%),沒有一個歐洲或拉丁美洲國家能夠達到韓僑移民目的地的前十名。[21]

移民焦點的轉移

1992年洛杉磯暴動之後,由於韓國人看到了搶劫者對韓僑生意的破壞,美國對韓國移民的吸引力逐漸減小。韓國媒體的報導,使韓國人對美國韓僑所面臨的長時間工作和工作待遇的苛刻這一印象加深。[22]

相反地,隨著韓國經濟的發展,韓國人對外移民的焦點從發達國家轉向發展中國家。

1992年8月24日,大韓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不少韓國人受到了中國改革開放機遇以及中國低消費的吸引,前往中國定居。北京上海青島有大型的韓國城,2006年以後,其人口達到300,000至400,000之多。[23]

香港也有小型的韓國人社群,大部分由韓國籍商人及其家庭組成。根據香港2001年的人口普查,韓僑人數為5200人,為香港第12大少數族群。[24]

也有不少韓國移民湧入東南亞。1992年韓越關係正常化之後,在越南韓僑的人數達到30,000人,成為僅次於臺灣人的第二大外國人族群。[25]

由於菲律賓熱帶氣候以及相對于韓國而言的低消費,菲律賓的韓僑數量也不斷增長。2004年,370,000名韓國人來到菲律賓旅遊,46,000人選擇永久定居於菲律賓。[26]

雖然柬埔寨的韓僑數量較少,但增長速度卻很快,2005年至2009年間,其人數增長了四倍。他們大多數居住于金邊,其次是暹粒。他們不少是來到柬埔寨的工業投資者,另外也有一些外交人員和NGO工作者。[27]

韓僑的回移

朝鮮半島光復之後,曾掀起韓僑的歸國潮。不少韓僑回歸到了朝鲜韓國。最著名的歸國韓僑就是朝鮮的領袖金日成金正日(金正日出生於前蘇聯伯力附近的維亞特斯科耶,其父金日成曾在前蘇聯紅軍中擔任軍官。[28][29])以及因為在日治時期投身韓國獨立運動、亡命美國直到戰後的韓國獨立領袖李承晚。而最大規模的歸國運動發生在日本,在在日本朝鮮人總聯合會的協助下,不少在日朝鮮人回到朝鲜。從1950年代和1960年代開始,在日韓僑陸陸續續地回到朝鲜。到1984年時,將近90,000名在日朝鮮人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共產主義國家,而他們的祖先來自朝鲜王朝。然而,經濟的困難和政治狀況使這些人不斷開始逃回日本,並使來到朝鲜的韓僑不斷減少。大約一百餘名這樣的歸國者後來成為脫北者,最著名的人物是姜哲煥,此人曾將他的經歷出版了《平壤水族館》一書。[30][31]

南韓則是滿洲國滅亡以後最多韓僑歸國後的目的地;韓國總統朴正熙全斗煥都是自滿洲國歸國的韓僑,這兩位總統對南韓的國家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32]

估計大約有1000餘名在库页岛庫頁島朝鮮族二戰結束後的數十年中獲得了自主決定回到朝鲜半岛的權利。這些人的祖籍都來自朝鲜王朝,然而由於當時的政治因素(主要是因为1947年冷战爆发和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南韓和日本均拒絕這些人入境。1985年,日本出錢資助在库页岛居住的朝鮮人回到南韓;然而僅僅只有1500人接受了這項資助,大部分人選擇了留在库页島或遷往苏联(今俄罗斯)的遠東地區[33]

伴隨著南韓在1980年代的經濟騰飛,經濟因素成為了韓僑歸國的最大吸引力。因此不少人從國外回到南韓。在中國改革開放以後,一共有356,790名在中國的韓僑回到南韓,另外的2/3則選擇留在中國,成為中國的少數民族朝鮮族的一員。[34]

相似地,自苏联解体后,一些來自中亚国家的朝鮮族人(在当地被稱為高麗人),為了在經濟騰飛的南韓獲得較高的工資,也來到南韓,成為外來工。例如在2005年,從南韓匯款到烏茲別克斯坦的總錢數超過了十億美元[35]出國同外國人結婚是韓國移民的另一個原因。2005年的電影《我的結婚遠征記》講述的就是這些人的故事。[36]然而,自中亞国家歸國的高麗人融入韓國社會最大的障礙就是他們的語言障礙。高麗人所操的語言高麗語,雖然也是朝鮮語的一種方言,但同南韓的標準語言首爾方言相差較大。[35]

直到如今,從西方國家歸國的韓僑數量比從日本或前蘇聯歸國的要少得多。然而,不少韓裔美國人出身的歌手或演員,選擇返韓發展而不是好萊塢。著名人士比如说有歌手朱玟奎和演員丹尼爾·海尼[37][38] [39]

數據

國家/地区 外交通商部2009年數據[1] 韓僑比例 被收養的南韓孤兒數[40] 孤兒的統計時間段 當地人口統計 人口統計的年份
亞洲 中国大陆 2,336,771 34.25%
美洲  美國 2,102,283 30.81% 107145 1953–2007 1555293 2007[19]
亞洲  日本 912,770 13.38% 226 1962–1982
美洲  加拿大 223,322 3.27% 2103 1967–2007
歐洲/亞洲  俄羅斯 222,027 3.25% 148,556 2002[3]
大洋洲  澳大利亚 175,939 2.58% 3341 1969–2007 60873 2006[41]
亞洲   125,669 1.84%
亞洲  菲律賓 115,400 1.69%
亞洲   103,952 1.52% 99700 1999[42]
亞洲  越南 84,566 1.24%
美洲  巴西 48,419 0.71%
歐洲  英國 45,295 0.66% 72 1958–1990
亞洲  印尼 31,760 0.47%
歐洲  德國 31,248 0.46% 2352 1965–2002
大洋洲  新西蘭 30,792 0.45% 559 1964–1984
美洲  阿根廷 22,024 0.32%
亞洲  泰國 20,200 0.30%
亞洲   18,810 0.28% 19784 1999[43]
歐洲  法國 14,738 0.22% 11155 1968–2007
亞洲  马来西亚 14,580 0.21%
亞洲  新加坡 13,509 0.20%
歐洲  烏克蘭 13,001 0.19%
美洲  墨西哥 12,072 0.18%
美洲  危地马拉 9,921 0.15%
亞洲  印度 8,337 0.12% 3 1960–1964
美洲  巴拉圭 5,229 0.08% 2 1969
亞洲  柬埔寨 4,772 0.07%
歐洲  義大利 4,203 0.06% 382 1965–1981
非洲  南非 3,949 0.06%
歐洲  西班牙 3,647 0.05% 5 1968
亞洲 臺灣 3,158 0.05% 4 1967–1968
亞洲  阿联酋 3,114 0.05%
亞洲   2,365 0.03%
亞洲  蒙古 2,323 0.03%
美洲  智利 2,249 0.03%
歐洲  奥地利 2,247 0.03%
歐洲  瑞士 2,141 0.03% 1111 1968–1997
亞洲  沙烏地阿拉伯 2,014 0.03%
歐洲  捷克 1,780 0.03% 1272 2009[44]
亞洲   1,762 0.03%
歐洲  荷蘭 1,722 0.03% 4099 1969–2003 4561 2008[45]
歐洲  斯洛伐克 1,495 0.02%
歐洲  瑞典 1,434 0.02% 9221 1957–2007
美洲  厄瓜多尔 1,418 0.02%
歐洲/亞洲  土耳其 1,396 0.02% 1 1969
歐洲  白俄羅斯 1,265 0.02%
歐洲  愛爾蘭 1,146 0.02% 12 1968–1975
亞洲  科威特 1,058 0.02%
歐洲  匈牙利 1,053 0.02%
亞洲   1,046 0.02%
歐洲  波蘭 1,034 0.02% 7 1970
非洲  埃及 976 0.01%
大洋洲  斐济 950 0.01%
非洲  奈及利亞 920 0.01%
亞洲  緬甸 888 0.01%
非洲  利比亞 854 0.01%
亞洲  斯里蘭卡 854 0.01%
美洲  秘魯 812 0.01%
歐洲  比利時 743 0.01% 3697 1969–1995
美洲  哥斯达黎加 730 0.01%
美洲  哥伦比亚 710 0.01%
非洲  肯尼亚 707 0.01%
亞洲  阿曼 699 0.01%
美洲  玻利维亚 640 0.01%
亞洲  伊朗 614 0.01%
亞洲  以色列 560 0.01%
亞洲  老挝 547 0.01%
美洲  尼加拉瓜 531 0.01%
亞洲  巴基斯坦 529 0.01%
非洲  加纳 519 0.01%
美洲   518 0.01%
歐洲  挪威 488 0.01% 6274 1995–2007
歐洲  羅馬尼亞 456 0.01%
非洲  安哥拉 455 0.01%
亞洲   438 0.01%
美洲  洪都拉斯 406 0.01%
歐洲  亞美尼亞 378 0.01%
亞洲  尼泊爾 374 0.01%
非洲  坦桑尼亚 360 0.01%
非洲  摩洛哥 358 0.01%
歐洲  希臘 356 0.01%
亞洲  约旦 356 0.01%
美洲  委內瑞拉 325 0.00%
美洲  巴拿马 306 0.00%
歐洲  丹麥 279 0.00% 8679 1965–2005
美洲  薩爾瓦多 272 0.00%
非洲  乌干达 228 0.00%
非洲  马达加斯加 226 0.00%
亞洲  葉門 222 0.00%
大洋洲  巴布亚新几内亚 222 0.00%
歐洲  芬兰 213 0.00% 1 1984
非洲  衣索比亞 212 0.00% 1 1961
亞洲  巴林 195 0.00%
非洲  阿尔及利亚 183 0.00%
非洲  塞内加尔 170 0.00%
非洲  突尼西亞 170 0.00% 1 1969
歐洲  保加利亚 170 0.00%
非洲  博茨瓦纳 163 0.00%
亞洲  阿塞拜疆 163 0.00%
亞洲  阿富汗 159 0.00%
歐洲  葡萄牙 159 0.00%
非洲  喀麦隆 155 0.00%
美洲  乌拉圭 152 0.00%
非洲   141 0.00%
非洲  辛巴威 136 0.00%
歐洲  摩尔多瓦 126 0.00%
亞洲  叙利亚 121 0.00%
亞洲  黎巴嫩 116 0.00%
大洋洲  帛琉 113 0.00%
非洲  马拉维 113 0.00%
亞洲  文莱 108 0.00%
非洲  多哥 105 0.00%
歐洲  馬爾他 103 0.00%
非洲  刚果民主共和国 103 0.00%
美洲  牙买加 102 0.00%
非洲  苏丹 99 0.00%
非洲  加彭 90 0.00%
非洲  尚比亞 84 0.00%
非洲  莫桑比克 78 0.00%
歐洲  阿尔巴尼亚 72 0.00%
歐洲  塞爾維亞 68 0.00%
美洲  苏里南 66 0.00%
亞洲  伊拉克 62 0.00%
非洲  卢旺达 61 0.00%
非洲  布吉納法索 59 0.00%
非洲  塞拉利昂 56 0.00%
歐洲  卢森堡 54 0.00% 554 1984–2007
亞洲  东帝汶 52 0.00%
歐洲   50 0.00%
美洲  海地 47 0.00%
大洋洲  瓦努阿圖 46 0.00%
大洋洲   46 0.00%
歐洲  拉脫維亞 46 0.00%
非洲  几内亚 43 0.00%
大洋洲  所罗门群岛 42 0.00%
歐洲  立陶宛 41 0.00%
非洲  利比里亚 37 0.00%
美洲  千里達及托巴哥 37 0.00%
非洲  冈比亚 36 0.00%
大洋洲  马绍尔群岛 34 0.00%
非洲  乍得 32 0.00%
非洲  毛里塔尼亚 31 0.00%
美洲  伯利兹 30 0.00%
歐洲  斯洛維尼亞 29 0.00%
歐洲   28 0.00%
大洋洲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25 0.00%
非洲  斯威士兰 19 0.00%
非洲  纳米比亚 19 0.00%
亞洲  馬爾地夫 18 0.00%
非洲   18 0.00%
亞洲  巴勒斯坦 15 0.00%
非洲  刚果共和国 14 0.00%
非洲  尼日尔 14 0.00%
非洲  赤道几内亚 13 0.00%
歐洲  賽普勒斯 11 0.00%
非洲  模里西斯 11 0.00%
歐洲  馬其頓 10 0.00%
歐洲  冰島 10 0.00%
非洲  几内亚比绍 10 0.00%
非洲   9 0.00%
非洲  中非 9 0.00%
非洲   8 0.00%
非洲  厄立特里亚 7 0.00%
亞洲  不丹 7 0.00%
美洲  巴巴多斯 7 0.00%
歐洲   6 0.00%
歐洲  爱沙尼亚 5 0.00%
美洲  圣卢西亚 5 0.00%
歐洲  蒙特內哥羅 3 0.00%
非洲  科摩罗 3 0.00%
歐洲  摩納哥 2 0.00%
非洲  佛得角 2 0.00%
大洋洲  基里巴斯 1 0.00%
歐洲  圣马力诺 1 0.00%
美洲  圭亚那 1 0.00%
總計 6,822,720 100%

腳註

  1. . South Korea: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 2009 [2009-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23).
  2. Note that the 2006 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 gave a much smaller figure of 1,520,703. See .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2007-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2).
  3. The 2002 Russian census gave a figure of 148,556. See (Microsoft Excel).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статистики. [2006-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1-04) (俄语).
  4. . 統計資料.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 2019年5月 [2019-07-13].
  5. . [2010-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05).
  6. . [2010-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23).
  7. . [2010-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05).
  8. . [2010-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6).
  9. . [2010-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06).
  10. . U.S. Department of State. Bureau of Democracy, Human Rights, and Labor. 22 January 2009 [31 January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08).
  11. . [2010-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5).
  12. Lee Kwang-kyu. . Seoul: Jimoondang. 2000. ISBN 89-88095-18-9.
  13. Kim, Si-joong. (PDF). .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Ch. 6: 101–131. 2003 [2009-06-2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3-27).
  14. Ban, Byung-yool. . Korea Times. 2004-09-22 [2006-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3-18).
  15. NOZAKI, Yoshiki; INOKUCHI Hiromitsu, KIM Tae-Young. . Japan Focus.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1-25).
  16. 平成15年末現在における外国人登録者統計につい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Japanese).
  17. Zhang Tianlu. . National Population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China. 2004-03-26 [2007-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1-17). See section "民族人口生活质量问题研究".
  18. .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2008-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2).
  19. Choi, Kate H. (PDF).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University of Texas. 2004 [2007-01-1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6-09-12).
  20. Korea Statistical Yearbooks for 1972, 1976, 1978. Quoted in Bonacich, Edna; Light, Ivan. . United Stat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1: 105–106. ISBN 0520076567.
  21. Abelmann, ; Lie, John. . Massachusetts, United Stat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22. . Wenhua Ribao. 2006-04-01 [2007-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16).
  23. (PDF). Hong Kong: Censu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 2001-12-17 [2006-12-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7-02-07).
  24. Kelly, Tim. . Forbes. 2006-09-18 [2007-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6).
  25. Meinardus, Ronaldo. . The Korea Times. 2005-12-15 [2007-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1-13).
  26. Lindstrom, Nora. . The Phnom Penh Post. 2009-02-19 [2009-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2).
  27. Chung, Byoung-sun. . The Chosun Ilbo. 2002-08-22 [2007-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11).
  28. Sheets, Lawrence. . National Public Radio. 2004-02-12 [2007-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14).
  29. Morris-Suzuki, Tessa. . ZNet. 2005-02-07 [2007-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17).
  30. Morris-Suzuki, Tessa. . Nautilus Institute. 2007-03-13 [2007-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7).
  31. Han, Suk-jung. . ZNet. 2005-07-10 [2007-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5-28).
  32. Lee, Jeanyoung. (PDF). Kyunghee University. [2006-11-2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12-26).
  33. Kim, Hyung-jin. . Yonhap News. 2006-08-29 [2006-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9-26).
  34. Baek, Il-hyun. . Joongang Daily. 2005-09-14 [2006-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1-27).
  35. Kim, Tae-jong. . The Korea Times. 2005-08-21 [2006-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1-28).
  36. Song, Jason. . Los Angeles Times. 2007-01-01 [2007-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14).
  37. Ito, Robert. . New York Times. 2007-02-11 [2007-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13).
  38. Mo, Sin-jeong. . Daum Media. 2006-05-02 [2007-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27).
  39. . . South Korea: Overseas Korean Foundation. 2007 [2009-05-31].; note that the statistics are incomplete regarding Soviet-bloc adoptions of North Korean children, which are known to have occurred in Mongolia, Romania, and East Germany, though they do record the adoption of 7 South Korean children in Poland in 1970 (Communist Poland & South Korea had no diplomatic relations at the time). The source includes 47 Koreans adopted by "Buland" in 1970; no such country exists.
  40. (Microsoft Excel download). 2006 Census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2008-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10). total responses: 25,451,383 for total count of persons: 19,855,288.
  41. Alekseenko, A. N. (PDF). Sotsiologicheskie Issledovaniia. 2001, (12): 58–62 [2010-04-1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6-30).
  42. (PDF). Kyrgyzstan: 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й комитет. 1999 [2010-04-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11-14).
  43. . . Czech Statistical Office. 2009-04-30 [2009-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09).; figure consists of all persons with citizenship of one of the Koreas, being 1,248 for "Korea" and 24 for "Korea, lidově demokratická republika"
  44. . The Hague: Centraal Bureau voor de Statistiek. 2008 [2009-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3).

相關條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