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聲

四声汉语音韵学的概念,指中古汉语的四个聲調及其演變聲調。四聲在各種漢語變體以及其他借用了漢語詞彙的語言(如壯語越南語)有着不同演變,而現今各种漢語標記聲調仍然沿用平、上、去、入四類聲調。

四声可能在上古汉语中已经存在,即“古四声”。但提出四聲概念则始于南朝士子周顒沈约等。《梁書·沈約傳》记载沈約写了一本《四声谱》,专门讨论此问题。梁武帝萧衍周捨何謂四声,周捨答:「天子圣哲。」「天子聖哲」對應「平上去入」四聲,「天」、「平」同为平声,「子」、「上」同为上声,「圣」、「去」同为去声,「哲」、「入」同为入声

日本遣唐僧人空海s:文鏡秘府論#文筆十病得失》有言:「平聲哀而安,上聲厲而舉,去聲清而遠,入聲直而促。」明朝僧人釋真空在《玉鑰匙歌訣》提到:「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烈強,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

中古汉语声调

隋朝陸法言著《切韻》,原本久已散佚,僅存敦煌出土的唐人抄本《切韻》原書(傳寫本)的片斷和一些增訂本,但根据陆续发现的残本及该书的增订本《广韵》可以看出其轮廓。全书按韵目编排,而韵又按声编排,因此一部《切韵》,可以分为平、上、去、入四部分。再参考现代方言材料,不难得出结论,中古汉语即有这四个声调。至于具体调值,现已难于确考。近代學者陳寅恪在著作《四聲三問》中,認為平、上、去「實依據及摹擬中國當日轉讀佛經之三聲」歸納得來。有學者根据梵汉对音,推测平声应为中平调,上声为高平调,去声为低平调,入声为促调。

有學者質疑入聲應該歸類為聲調,還是一系列以塞音(p,t,k)收尾的韻母的統稱。因為只有這類韻母發入聲,相對地,以元音鼻音收尾的韻母只發平、上、去三聲。於是韻書就拿塞音和同部位的鼻音相配,組成一個完備的系統。比如說,寒韻收鼻音韻尾,只有平上去三聲(分別為寒、旱、翰),韻書就配以同部位的入聲曷韻,使之四聲齊全。亦有學者反對使其歸類聲調,如平上去聲為ng對應軟顎塞音kn對應齦塞音tm對應雙唇塞音p,乃完整相對關係。未有需要以純粹西洋語言學進行分類,而西洋語言學亦非唯一解釋一切語言方法。

四声流变

四声在方音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變化包括平分阴阳、全浊上变去、官話失去入聲。

平分阴阳

四声根据声纽(开头辅音)的清浊,各分裂为两声,清者为阴,浊者为阳。年代在唐朝的日本《悉昙藏》说:“承和之末,正法师来……声势太奇,四声之中,各有轻重。”可证其时四声已发生了分化。但是分化的程度在不同的现代方言中程度不一,四声都分阴阳的有大部分粤语吳語闽南语廈門話闽南语台灣話是平去入分阴阳,上声不分。客家语梅县话是平入分阴阳,上去不分。官话北京话只有平声分阴阳。烟台话全不分阴阳。有些漢語變體,例如广州话、平话更根据主元音的长短等因素将入声进一步细分,于是出现了高阴入、低阴入、高阳入、低阳入等声调。

廣州话为例。坛,《广韵》徒干切,坛、干同为平声。但坛今读阳平(調值|11|),干今读陰平(調值|55|),这就是分化的结果。

全浊上变去

全浊音是指中古汉语中的浊塞音、浊擦音、浊塞擦音。全浊上变去就是指以这些辅音开头的上声字(如淡、道)转入去声,和次浊上字(如老、脑)声调不同。北部(北方话)和中部方言(湘语赣语)中极少例外,南部方言则很少如此。此一音变据考也发生在唐朝末年。

入声消失

有些漢語變體,如吳語粵語閩南語客語等至今完整地保存着中古汉语的入声系统(閩南語的文讀系統保留有完整的入聲,但白讀系統中部分退化為喉塞音韵尾[ʔ])。但对大多数漢語變體来说,塞音韵尾均有不同程度的脱落。中古汉语原有的p、t、k三个塞音韵尾,有些漢語變體,如闽语客家语的一些方言,归并剩一或两个,有些同时发展出一个喉塞音韵尾[ʔ]。有些只保留韵尾[ʔ],如吴语晋语江淮官話等。有些塞音韵尾完全脱落,入声只作为声调存在,如温州话湘语闽北语闽中语等。

在大部分官話方言中,入聲甚至已歸並至其他調類。如西南官話的入聲歸入陽平調,北京官話的入聲派入其他三調,被稱作“入派三聲”。例如,「屋、曷、乙、没」均为《切韵》入声韵,但在标准官话则分别作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官话各方言入声消失的进程并不一致,但总体来说,是先归并,再变成喉塞音,嗣后喉塞音脱落,最后并入其他调。这一过程始于唐末宋初之間的中原北部(詳見燕雲十六州),元朝官话已無入声。不過,入声未有隨南宋滅亡而消失,至今仍廣泛流傳在華南地區。由於部分原來屬於仄聲一員的入声被派進平聲,所以往後官话各方言的使用者較難判斷唐詩宋詞中的平仄韻律。

方音声调对照

表格內的數字為五度標記法

方音声調对照表
方音地區平声上声去声入声聲調數
次濁全濁次濁全濁次濁全濁次濁全濁
官話 北京官话北京陰平

55

陽平

35

上声

214

去声

51

陰平

陽平

上声

去声

去声陽平4
東北官話 沈陽 陰平

33

上聲

213

去聲

41

陰陽上去 4
胶辽官话 青岛平声

24

上声

213

去声

42

上声

去声

去声3
冀鲁官话 濟南陰平

213[1]

陽平

42

上声

55

去声

21

陰平去声陽平4
中原官話 西安陰平

21

陽平

24

上声

53

去聲

44

陰平陽平4
甘肅

東干語

平声

24

上声

51

去声

44

平声3
兰银官话 蘭州陰平

31

陽平

53

上声

442

去声

13

陽平4
西南官话成都陰平

45

陽平

32

上声

52

去声

213

陽平4
乐山陰平

55

陽平

21

上声

52

去声

224

入声

3

5
漢口 陰平

55

陽平

213

上聲

42

去聲

35

陽平 4
江淮官话南京陰平

31

陽平

13

上声

212

去声

44

入声

5

5
晋语太原平声

11

上声

53

去声

45

陰入

2

陽入

54

5
吳語蘇州陰平

44

陽平

24

陰上

52

陽上

31

陰去

412

陽去陰入

4

陽入

23

7
上海陰平

52

陽去

113

陰去

334

陽去陰去陽去陰入

5

5
紹興 陰平

51

陽平

231

陰上

535

陽上

113

陰去

33

陽去

11

陰入

45

8
湘语長沙陰平

33

陽平

13

上声

41

陽去陰去

55

陽去

21

入声

24

6
贛語南昌陰平

42

陰去陽平

24

上声

213

陽去陰去

55

陽去

21

陰入

5

陽入

21

7
客语梅州

惠州

陰平

44

陽平

11

上声

31

去声

52

陰入

21

陽入

4

6
閩語福州陰平

44

陽平

52

上声

31

陽去陰去

213

陽去

242

陰入

23

陽入

4

7
厦門

台北

陰平

55

陽平

24

上声

51

陽去陰去

21

陽去

33

陰入

32

陽入

5

7
泉州陰平

33

陽平

24

陰上

44

陽上

22

陰去

41

陽去

41

陰入

5

陽入

24

8
潮州陰平

33

陽平

55

陰上

53

陽上

35

陰去

11

陽去

31

陰入

2

陽入

5

8
粤语廣州陰平
55/53
陽平

21

陰上

35

陽上

13

陰去

33

陽去

22

高陰入

5

低陰入

3

陽入

2

9
香港 陰平

55

台山 陰平

33

陽平

11/22

陰上

55

陽上

21

陰去

33

陽去

32

高陽入

21

低陽入

32

10
陽江 陽平

43

上聲

21

陰去

24

陽去

54

高陰入

24

低陰入

21

高陽入

54

低陽入

43

9
平話南寧陰平

41

陽平

52

陰上

33

陽上

24

陰去

55

陽去

22

高陰入

5

低陰入

3

高陽入

24

低陽入

2

10
壯語 陰平
24
陽平

31

陰上

55

陽上

42

陰去

35

陽去

33

短陰入

5

長陰入

35

陽入

3

9
越南語 河內 平聲

33

玄聲

21

問聲

313

跌聲

3ʔ5

重聲 銳聲

35

重聲

21ʔ

銳聲 重聲 6
方音 地區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声調数
次濁全濁次濁全濁次濁全濁次濁全濁

注释

  1. 關於濟南話的音值,詳見:钱曾怡 山东大学文学院. . [2017-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8).

参考文献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