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

改革英語:),是指各種包括政治社會文化經濟宗教等方面改良革新,改革的实质是阶级利益的调整,以除舊佈新。目的是要革除现有的社会制度中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部分,使之符合新的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相較於革命是以暴力的方式推翻原有政權以達成改變现狀的目的,改革是指在現有的政治體制之內實行變革。通常一個改革是否能成功也會影響該國的國勢,若成功可讓該國走向穩定局勢,若失敗可能遭致內亂或衝突。

改革必然要付出代價,且要承受內部和外部、客觀和主觀制約[2]:25。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通过不断改革进步,是历史发展的可能趋势。

根據馬克思學說,历史上的改革,有奴隶主性质的改革(如管仲改革)、封建性质的改革(如商鞅变法、北宋熙宁变法)、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如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还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中国改革开放和苏联的经济改革)。

中国歷史上的改革

先秦时期

这一时期的改革,是中国历史早期的改革,大多是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争霸战争的需要,大多有利于封建国家的发展

商鞅变法前为取信于民实行的“徙木立信”

秦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时期

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
  • 唐玄宗在位前期的谏官制度、抑制豪族和佛教势力以及社会生产的改革
  • 唐德宗起用杨炎推行两税法,以刘晏改革漕运,修改盐法,行常平法以改善财政的改制
  • 唐顺宗时期的永贞革新。废除宫市,停止地方进奉;废除五坊小儿,减轻税赋

第二次民族大融合时期

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朝的改革多是针对财政问题以及政治体制的改革,等政权大多是进行少数民族封建化的变革

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的改革,多是封建社会后期对于强化中央集权,并且针对各种社会矛盾、财政问题以及民族关系的改革。

近现代

世界历史上的改革

古代

近现代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萨摩藩武士,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化的起航。
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他上任后实行的一系列整顿使美国的经济走向了正轨

参考

  1. 孙翠香. . 1 September 2014: 36–. ISBN 978-7-310-04564-8.
  2. 李海明 (编). . . 香港: 明報報業、樹福文化事業. 198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