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音

中古音中古漢語音系,在漢語音韻史中佔有重要地位。對中古音的研究是漢語音韻學的一個分支。蒲立本(Edwin G. Pulleyblank)認為中古音分为以切韵音为代表的早期中古汉语和以韵图为代表的晚期中古汉语等两个阶段。[1]

研究方法

由於中古漢語的時期遠早於錄音設備的發明,而且漢字不是字母文字,無法較爲直接地反應語音,研究者們只能依靠留存的文獻和現今的語言重構中古漢語,主要的資料有:

  1. 切韵》《经典释文》《大宋重修廣韻》等韵书;
  2. 根据韵书编成的韵图(如《韵镜》《七音略》等);
  3. 南北朝诗人的用韵情况;
  4. 各個汉语方言(如閩語粵語客語吳語贛語)殘留的中古漢語痕跡;
  5. 朝鲜语日语越南语的汉字读音;
  6. 梵汉、藏汉对音,即用汉字音译梵语、藏语词的材料。

然而,相對於上古音研究,中古音因爲有豐富的韻書、韻圖等資料,可以對其聲韻調清楚地劃分類別。隋朝陸法言編纂《切韵》,是中古汉语语音研究的最重要的依据,然而其原本早已佚失,直至1947年纔发掘了敦煌出土的《刊谬补缺切韵》(唐朝王仁煦著)殘卷。[2],而《大宋重修廣韻》是宋初增訂《切韻》,因此中古音系主要基於這兩本書反映出《切韻》音系。

《切韻》系韻書使用反切法注音,用反切上字註聲母,反切下字註韻母和聲調,通過反切系聯法可以知道字音的關係,從而構建出中古音系。宋朝有等韵图(《韵镜》和《七音略》等),用表格的方式分析《切韵》的语音系统,然而韵图存在許多問題,例如韻圖出現較晚,因此語音已經發生相當大的差異,從而導致韵图忽略了《切韵》的一些重要的音类等。

高本漢首次應用西方歷史語言學的方法來構建中古音,此後多個語言學家提出了中古音的構擬。由於研究材料本身的限制和各家對材料分析理解的差異,多少會在具體擬音上有差異,然而在許多重要特徵上學界擁有共識。

很多现代汉语的特点在中古汉语中就已经奠定了,例如一字一音、没有上古汉语中可能存在的辅音丛、有辨义作用的声调、音節結構等等。一个字的字音,也就是一個音節,可以分析成声母、韵母和声调。声母是开头辅音,韵母必须包含一个韵腹(主元音),韵腹前面也可以有一个韵头(又稱介音),韵腹后面可以有一个韵尾(元音或辅音)。

声母

相传唐末沙门守温创制三十字母[lower-alpha 1],来代表中古汉语後期的声母,后来衍生为三十六字母

晚清陈澧写了《切韵考》,介绍分析《切韵》的体系的一种新方法。当时《刊谬补缺切韵》尚未见世,因此他研究的其实是《广韵》。他运用系联法来分析反切上字,发现三十六字母与《广韵》声母系统的差异,如正齿音“照、穿、床、审”在《广韵》中各分为两类。

结合系联法和梵汉对音、方言材料,就可以拟测《切韵》时代声母的发音。

中古早期漢語(切韻音)聲母
表中字母爲潘悟雲擬音的國際音標
全清次清全濁次濁全清全濁
脣音 p b m
舌音 t d n
ʈ ʈʰ ɖ ɳ
l
齒音 ts tsʰ dz s z
tʂʰ ʂ ʐ
tɕʰ常(禪) ȵ ɕ ʑ
牙音 k g ŋ
喉音 ʔ ɦ j h ɦ
切韵声母各家拟音标音对照表[3]
擬音(國際音標 拼音
聲母高本漢李方桂王力周法高李榮邵榮芬蒲立本董同龢潘悟雲陳新雄白一平Stimsonmanti W.Sië《廣韻》字數[4]
pppppppppppbp b861
pʰphpph p654
bbbbbbbbhb 1118
mmmmmmmmmmmmm m1109
tttttttttttdt d614
thtth t540
ddddddddhd 1022
nnnnnnnnnnnnn n303
ȶʈȶʈȶȶʈȶʈȶtrdjt dr 403
ȶʰʈʰȶʰʈʰȶʰȶʰʈʰȶʰʈʰȶʰtrhtjth tr 309
ȡʱɖȡʱɖȡȡɖȡʱɖȡʱdrdjhd ḋr 482
nɳnɳnȵɳnɳȵnrnn nr 221
ʦʦʦʦʦʦʦʦʦʦtstztz z775
ʦʰʦʰʦʰʦʰʦʰʦʰʦʰʦʰʦʰʦʰtshtsts c582
ʣʱʣʣʱʣʣʣʣʣʱʣʣʱdzdzdz ż 547
sssssssssssss s 930
zzzzzzzzzzzzz 224
ʧʧʧʧʧtsrjrtz zh 233
tʂʰtʂʰʧʰtʂʰʧʰʧʰtʂʰʧʰtʂʰʧʰtsrhchrts ch 246
dʐʱʤʱʤʤʤʱʤʱdzrjrhdz żh 238
ʂʂʃʂʃʃʂʃʂʃsrsrs sh 446
dʐʱdʒʱʐʒʒʐʒʐʤʱzrzrz r 8
ctsyjt j 590
tɕʰtɕʰtɕʰtɕʰtɕʰtɕʰtɕʰtɕʰtɕʰtsyhchth q240
ʑʑʑʑʑʑdzyzhd ȷ̈ 354
ɕɕɕɕɕɕɕɕɕɕsyshx x324
dʑʱdʑʱʑʑʑdʑʱʑdʑʱzyjhj 78
ȵʑȵʑȵʑȵȵȵʑȵȵȵȵʑnynjn ny 403
kkkkkkkkkkkgk g2029
谿khkkh k1071
ɡɡʱɡɡɡɡɡɡʱɡɡʱgghg ġ 716
ŋŋŋŋŋŋŋŋŋŋngngng ng 830
ʔʔ(無)ʔʔʔʔʔʔʔʻqq (無)1365
xxxxxxhxhxxxh h1112
ɣɣɣɣɣɣɦɣɦɣhhg 1312
(無)(無)ɣjɣɣɦɣɦjhhgh (無) 335
(無)jj(無)(無)(無)j(無)jy(無)gh y966
lllllllllllll l1735

这个声母系统的突出特点是存在浊的塞音和塞擦音,和其余两套(送气和不送气)清的塞音或塞擦音构成了三组对立的格局。(如幫p、滂、並b)其次是只有双唇音pb,没有唇齿擦音f。有些学者认为知徹澄娘可以并入端透定泥可以并入。对于俟母一些学者认为其在洛阳方言中存在,而在其他方言中不存在。

三十六字母
全清次清全濁次濁全清全濁
脣音 重脣音
輕脣音
舌音 舌頭音
舌上音
齒音 齒頭音
正齒音 穿
牙音
喉音
半舌音
半齒音

韵母

研究中古汉语韵母最基本的材料是《切韵》,其次是韵图,由于对《切韵》是否反映实际语音、是否反映一时一地的语音,韵图的等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主元音的差别、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介音的差别等基本问题的理解存在分歧,学者对中古汉语的拟音不完全一致,有时在韵母的归类上也有细微差别。普遍认为韵图中的合口字存在类似u的介音。又由于《切韵》中三等字的反切上字自成一套,和其他等不同,因此普遍认为三等字有一个类似i的介音。有些学者(如高本汉、王力)认为四等字也有介音,有些学者(如潘悟云、郑张尚芳)认为二等字也有介音。

中古汉语的韵尾也没有上古汉语中可能存在的辅音丛和浊塞音,但仍然比现代普通话丰富,有-m、-n、-ng、-p、-t、-k、-i、-u等8个。其中-t在一些方言中是-r,而-k在一些方言中弱化为-ɣ。

过去认为中古汉语有10个以上的元音,现在的一些研究则认为中古汉语有6个或7个元音。分歧在于来自上古汉语相同韵部的不同等的元音是否相同。但即便认为这类元音不同的学者也承认,这类元音是非常接近的,并且常常在诗歌内通押。

以下以中古汉语6个元音的系统来说明问题:

  • 元音/a/出现在一等韵、二等韵、和三等韵当中。出现在一等韵时,/a/同一等重韵的元音/ə/(或写作/ɐ/)对立,出现在二等韵时同二等重韵的元音/e/对立,出现在三等韵时则等同于元音ə,与三等重韵的元音/e/对立。
  • 元音/o/主要出现在模韵、虞韵、冬韵、钟韵、以及江韵当中。江韵是唯一一个以/o/为主要元音的二等韵,其他二等韵都由主元音/a//e/构成一对二等重韵。虞韵时常被认为有一个非常接近/u//o/,因为虞韵在梵汉对音、日本、朝鲜、越南的汉字音裡经常念/u/而不是/o/
  • 元音/u/出现在流摄、东韵当中。
  • 元音/ə/,参见元音/a/。元音/ə/同元音/a/构成一对一等重韵,也同元音/e/构成一对三等重韵。例外的地方是鱼韵,此外由庄组三等真韵发展而来的二等臻韵的主要元音也是/ə/
  • 元音/ɨ/,用于之韵、殷韵及蒸韵。当这个音素不成音节的时候,表示重钮三等。
  • 元音/e/,出现在二等韵、三等韵和四等韵当中,这个一个有重纽的元音。参见元音/a/
  • 元音/i/,只出现在三等韵当中,有重纽。
各家中古汉语韵母拟音对照表
高本汉、蒲立本、白一平的拟音根据 Guillaume Jacques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Historical Phonology,李荣的拟音根据《切韵音系》,王力的拟音根据《汉语史稿》,竺家宁的拟音根据《声韵学》,周法高的拟音根据《论切韵音》。高、王、竺的拟音不区分重纽三四等,其余各家重纽三四等同一格中用斜杠分开。高、李原本使用类似国际音标的符号,今根据《切韵音系》和潘悟云《汉语中古音》的描述改写成对应的国际音标。
韻攝韻目高本漢李榮王力蒲立本白一平潘悟雲竺家寧周法高
果攝 歌一等開ɑɑɑaaɑɑɑ
戈三等開i̯ɑĭɑɨajaia
戈一等合wawaʷɑ
戈三等合i̯wɑiuɑĭuɑuajwaʷiajuɑiuɑ
假攝 麻二等開aaaæɰæaa
麻三等開i̯aiaĭaiajaia
麻二等合wauaĭwawaɨʷɰæuaua
遇攝 模一等合uoouɔuu̯ouuo
魚三等合i̯woĭoɨə̆jojoio
虞三等合i̯uioĭuuə̆juiu̯o̝juiuo
蟹攝 咍一等開ăiɒiɒiəjojo̝iɒiəi
泰一等開ɑiɑiɑiajajɑiɒiɑi
皆二等開ăiɛiɐiəɨjɛjɰɛiaiɛi
佳二等開aiɛaiaɨjɛɨɰɛææi
夬二等開aiaiæiaɨj (s)æjɰæiɐiai
祭三等開i̯ɛiiɛi / jɛiĭɛiiaj / jiajjej / jiejɻiᴇi / iᴇijæiiai / iæi
廢三等開i̯æiiɐiĭɐiɨajjojiaijɐiiɑi
齊四等開ieieiieiɛjejeiieiiɛi
灰一等合uăiuɒiuɒiwəjoiu̯oiuɒiuəi
泰一等合wɑiuɑiuɑiwajwajʷɑiuɒiuɑi
皆二等合wăiuɛiwɐiwəɨjwɛjʷɰɛiuaiuɛi
佳二等合waiwaiwaɨjwɛɨʷɰɛuæi
夬二等合waiuaiwæiwaɨj (s)wæjʷɰæiuɐiuai
祭三等合i̯wɛiiuɛi / juɛiĭwɛiwiaj / jwiajjwej / jwiejʷɻiᴇi / ʷiᴇijuæiiuai / iuæi
廢三等合i̯wæiiuɐiĭwɐiuajjwojʷiaijuɐiiuɑi
齊四等合iweiueiiweiwɛjwejʷeiiueiiuɛi
止攝 支三等開ie / jeĭeiə̆ / jiə̆je / jieɻiᴇ / iᴇjeie /
脂三等開ii / jiii / jiij / jijɻi / ijeiiei / iɪi
之三等開iĭəɨiɨi
微三等開ĕiiəiĭəiɨjjɨjiɤijəiiəi
支三等合wiĕiue / jueĭwewiə̆ / jwiə̆jwe / jwieʷɻiᴇ / ʷiᴇjueiue / iuɪ
脂三等合wiui / juiwiwi / jwiwij / jwijʷɻi / ʷijueiiuei / iuɪi
微三等合wĕiiuəiĭwəiujjwɨjʷiɤijuəiiuəi
效攝 豪一等開ɑuɑuɑuawawɑuɑuɑu
肴二等開auauauaɨwæwɰæuauau
宵三等開i̯wɛuiɛu / jɛuĭɛuiawjew / jiewɻiᴇu / iᴇujæuiau / iæu
蕭四等開ieueuieuɛweweuieuiɛu
流攝 侯一等開ə̆uuəuəwuwuəuəu
尤三等開iə̆uiuĭəuuwjuwiujəuiəu
幽三等開i̯ĕuiĕuiəujiwjiwɨujouieu / iɪu
咸攝 覃一等開ămɒmɒməmoməmɑməm
談一等開ɑmɑmɑmamamɑmɒmɑm
咸二等開ămɐmɐməɨmɛmɰɛmamæm
銜二等開amamamaɨmæmɰæmɐmam
鹽三等開i̯ɛmiɛm / jɛmĭɛmiamjemɻiᴇm / iᴇmjæmiam / iæm
嚴三等開i̯æmiɐmĭɐmɨamjæmiamjɐmiɑm
添四等開iememiemɛmememiemiɛm
凡三等合i̯wæmiuɐmĭwɐmuamjwomiamjuɐmiuam
深攝 侵三等開i̯əmiəm / jəmĭĕmim / jimim / jimɻim / imjəmiem / iɪm
山攝 寒一等開ɑnɑnɑnananɑnɑnɑn
山二等開ănɛnænəɨnɛnɰɛnɐnan
刪二等開anananaɨnænɰænanæn
仙三等開i̯ɛniɛn / jɛnĭɛnianjen / jienɻiᴇn / iᴇnjænian / iæn
元三等開i̯æniɐnĭɐnɨanjoniɤnjɐniɑn
先四等開ienenienɛnenenieniɛn
桓一等合uɑnuɑnuɑnwanwanʷɑnuɑnuɑn
山二等合wănuɛnwænwəɨnwɛnʷɰɛnuɐnuan
刪二等合wanuanwanwaɨnwænʷɰænuanuæn
仙三等合i̯wɛniuɛn / juɛnĭwɛnwianjwen / jwienʷɻiᴇn / ʷiᴇnjuæniuan / iuæn
元三等合i̯wæniuɐnĭwɐnuanjwonʷiɤnjuɐniuɑn
先四等合iwenueniwenwɛnwenʷeniueniuɛn
臻攝 痕一等開ənənənənonənənən
眞三等開i̯ĕniĕn / jĕnĭĕnin / jinin / jinɻin / injenien / iɪn
欣三等開i̯əniənĭənɨnjɨnɨnjəniən
魂一等合u̯ənuənuənwənwonu̯onuənuən
眞三等合i̯ĕniuĕn / jĕnĭĕnin / jinin / jinʷɻin / -jeniuen
諄三等合i̯wĕniuĕnĭwĕnwinwinʷinjueniuɪn
文三等合i̯uəniuənĭuənunjuniunjuəniuən
宕攝 唐一等開ɑŋɑŋɑŋɑŋɑŋɑŋ
陽三等開i̯aŋiaŋĭaŋɨaŋjaŋiaŋjɑŋiɑŋ
唐一等合wɑŋuɑŋuɑŋwaŋwaŋʷɑŋuɑŋuɑŋ
陽三等合i̯waŋiuaŋĭwaŋuaŋjwaŋʷiaŋjuaŋiuaŋ
江攝 江二等開ɔŋɔŋɔŋaɨwŋæwŋɰɔŋ
曾攝 登一等開əŋəŋəŋəŋəŋəŋəŋ
蒸三等開i̯əŋiəŋĭəŋɨŋjəŋiəŋ
登一等合wəŋuəŋuəŋwəŋwoŋʷəŋuəŋuəŋ
蒸三等合i̯wəŋiuəŋĭwəŋwiŋwiŋʷɨŋjəŋiuəŋ
梗攝 庚二等開æŋɐŋɐŋaɨjŋæŋɰæŋɐŋ
耕二等開ɛŋɛŋæŋəɨjŋɛŋɰɛŋæŋ
庚三等開i̯æŋiɐŋĭɐŋiajŋjæŋɰiæŋjɐŋiaŋ
清三等開i̯ɛŋiɛŋĭɛŋiajŋ / jiajŋjeŋ / jieŋ- / iᴇŋjæŋiæŋ
青四等開ieŋieŋɛjŋieŋiɛŋ
庚二等合wæŋuɐŋwɐŋwaɨjŋwæŋʷɰæŋuɐŋuaŋ
耕二等合wɛŋuɛŋwæŋwəɨjŋwɛŋʷɯɛŋuaŋuæŋ
庚三等合i̯wæŋiuɐŋĭwɐŋwiajŋjwæŋʷɰiæŋjuɐŋiuaŋ
清三等合i̯wɛŋiuɛŋĭwɛŋwiajŋ / jwiajŋjweŋ / jwieŋ- / ʷiᴇŋjuæŋiuæŋ
青四等合iweŋueŋiweŋwɛjŋweŋʷeŋiueŋiuɛŋ
通攝 東一等合əwŋuwŋ
冬一等合uoŋuoŋawŋowŋu̯oŋuoŋuoŋ
東三等合iuŋiuŋĭuŋuwŋjuwŋiuŋjuŋiuŋ
鍾三等合i̯woŋioŋĭwoŋuawŋjowŋio̝ŋjuoŋiuoŋ

声调

《切韵》把汉字分成四大部分来编排,每一部分是同一个声调,分别称作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其中入声就是韵尾收-p、-t、-k的字,但是其他声调由于缺乏资料,很难重构出准确的调值。唐代《元和韵谱》说:“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也有学者据此认为平声是平调,上声是高调或升调。

语音发展

对中古汉语语音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切韵音展开的,但是即使在《切韵》产生的年代,各地的口音也是不统一的。《颜氏家训》说:“南人以钱为涎,以石为射,以贱为羡,以是为舐;北人以庶为戍,以如为儒,以紫为姊,以洽为狎。”证明南北朝时期的南方和北方口音是不一样的。《切韵》所代表的语音系统,到中古后期又发生了若干变化。在声母方面,从幫、滂、並、明中产生了非(f)、敷(可能类似)、奉(v)、微(ɱ),已如前述。另外唐朝后期的译经师用鼻音对译梵语的不送气浊塞音,日本汉音用清音p来读《切韵》的b,而用浊音b来读《切韵》的m,有些学者认为是部分汉语方言出现了鼻音口音化现象(如今也出现在闽南语)。

韵母系统也发生了变化,总的来说,是相近的韵母合并了。《广韵》有些韵注明与其他韵同用,韵图把不同的韵放在同摄同等,都反映了实际语音的变化。也有小部分字归类的变化,例如白居易琵琶行》:“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拿有韵的“妇”字押暮韵的“故”字,可见“妇”一类字已经转到暮韵去了。

在声调方面,原来全浊音(浊塞音、浊塞擦音和浊擦音)开头的上声字变成了去声。韩愈《讳辨》说:“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简言之,韩愈认为“杜”(《切韵》上声)和“度”(《切韵》去声)是同音的,因为他把“杜”也读成去声了。其次是四声根据声母是清辅音还是浊辅音,各分成了两部分。日本安然《悉昙藏》说:“承和之末,正法师来,初习洛阳,中听太原,终学长安。声势大奇,四声之中,各有轻重。”

參見

參考

  1. Edwin G. Pulleyblank. 1984. Middle Chinese: A Study in Historical Phonology. UBC Press.
  2. 潘悟雲; 张洪明. . 语言研究 (湖北省武汉市: 华中科技大学). ISSN 1000-1263 (中文).
  3. 此表拟音部分改写自东方语言学 Archive.is存檔,存档日期2012-08-01的中古音查询。白一平方案见Baxter, William H. III 1992. A Handbook of old Chinese phonology. Trends in Linguistics Studies and Monographs 64.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Stimson方案见Stimson, Hugh M. 1976. T'ang Poetic Vocabulary. Far Eastern Publications, Yale University.
  4. 據polyhedron, zgheng, blankego:《廣韻全字表,2007年4月7日。
  1. 守温三十字母是:不、芳、並、明、端、透、定、泥、知、徹、澄、日、見、溪、群、來、疑、精、清、從、審、穿、禅、照、心、邪、曉、匣、喻、影。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