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数 (数学)

在日常交流中,基數量數是對應量詞,例如「一顆蘋果」中的「一」。與序數相對,序數是對應排列的數,例如「第一名」中的「一」及「二年級」中的「二」。

基本

正數
自然数
正整數
小数
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
循环小数
有理数
代數數
实数
複數
高斯整數

负数
整数
负整數
分數
單位分數
二进分数
規矩數
無理數
超越數
虚数
二次无理数
艾森斯坦整数

延伸

二元数
四元數
八元數
十六元數
超實數
大實數
上超實數

雙曲複數
雙複數
複四元數
共四元數
超复数
超數
超現實數

其他

質數
可計算數
基數
阿列夫數
同餘
整數數列
公稱值

規矩數
可定義數
序数
超限数
p進數
數學常數

圓周率
自然對數的底
虛數單位
無窮大

數學上,基數,即集合中包含的元素的「个数」(參見势的比较),是日常交流中基數的概念在數學上的精確化(並使之不再受限於有限情形)。有限集合的基數,其意義與日常用語中的「基數」相同,例如的基數是3。無限集合的基數,其意義在於比較兩個集的大小,例如整數集和有理數集的基數相同;整數集的基數比實數集的小。

歷史

阿列夫數Aleph-0,最小的無限基數

康托尔在1874年-1884年引入最原始的集合論(現稱樸素集合論)時,首次引入基數概念。 他最先考慮的是集合,它們並非相同,但有相同的基數。驟眼看來,這是顯而易見,但究竟何謂兩個集合有相同數目的元素?

康托爾的答案,是透過所謂的一一對應,即把兩個集合的元素一對一的排起來——若能做到,兩個集合的基數自然相同。這答案,容易理解但卻是革命性的,因為用相同的方法即可比較任意集合的大小,包括無窮集合。

最先被考慮的無窮集合是自然數及其無限子集。他把所有與能一一對應的集為可數集。令康托爾意外的是,原來的所有無限子集都能與一一對應。他把的基數稱為,是最小的艾禮富數

康托爾發現,原來有理數集合與代數數集合也是可數的。於是乎在1874年初,他嘗試證明是否所有無限集合均是可數,其後他得出了實數集不可數的結論。原先的證明用到了涉及區間套的複雜論證,而在他1891年的論文中,他以簡單而巧妙的對角論證法重新證明了這一結果。實數集的基數,記作c,代表連續統

接着康托爾構作一個比一個大的集合,得出一個比一個大的基數,而這些巨大集合的元素已不可如實數般書寫出來。因此關於基數的一般理論,需要一個新的語言描述,這就是康托爾發明集合論的主因。

康托爾隨後提出連續統假設:c就是第二個超窮基數,即継之後最小的基數。現已知這假設是不能證明的,即接受或否定它會得出兩套不同但邏輯上可行的公理化集合论

动机

在非正式使用中,基数就是通常被称为计数的东西。它们同一于开始于自然数(就是)。计数可以形式化地定义为有限基数,而无限基数只出现在高等数学和逻辑中。

更正式地,一個非零的数可以用于两个目的:描述一个集合的大小,或描述一个元素在序列中位置。对于有限集合和序列,可以轻易的看出着两个概念是相符的,因为对于所有描述在序列中的一个位置的数,我们可以构造一个有正好大小的集合,比如3描述了在序列中的位置,并且我们可以构造有三个元素的集合。但是在处理无限集合的时候,在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是本质的—这两个概念对于无限集合实际上是不同的。考虑位置的方面會引申出序数的概念,而大小則被这里描述的基数所廣義化。

在基数的形式定义背后的直觀想法是,可以构造一个記號來指明集合的相对大小,而不需理會它有哪些種類的成员。对于有限集合这是容易的;只需简单的數算一个集合的成员数目。为了比较更大集合的大小,得借助更加巧妙的概念。

一个集合至少等大小于(或稱大于等于)一个集合,如果有从的一个单射(一一映射)。一一映射对集合的每个元素确定了一个唯一的集合的元素。通过例子就最易理解了;假设有集合,我们可以注意到有一个映射

这是一对一的,使用上述的大小概念,我們因此總結出有大于等于的势。注意元素没有元素映射到它,但这是允许的,因为我们只要求一一映射,而不必须是一对一并且完全的映射。这个概念的好处是它可以扩展到无限集合。

我们可以把这个概念扩展到一个類似於等式的关系。两个集合X和被称为有相同的'势',如果存在之间的双射。通过Schroeder-Bernstein定理,这等价于有从和从的两个一一映射。我们接着記之为 的基数自身经常被定义为有着 的最小序数。这叫做冯·诺伊曼基数指派;为使这个定义有意义,必须证明所有集合都有同某个序数一样的势;这个陈述就是良序原理。然而即使不給集合的勢指派一個名字,討論集合之間相對的勢還是可以的。

一個经典例子是无限旅馆悖论,也叫做希尔伯特旅馆悖论。假设你是有无限个房间的旅馆主人。旅馆客满,而又来了一个新客人。可以让在房间1的客人转移到房间2,房间2的客人转移到房间3,以此类推,腾空房间1的方式安置这个新客人。我们可以明确的写出这个映射的一个片段:

...
...

在这种方式下我们可以看出集合和集合有相同的势,因为已知这两个集合之间存在双射。这便給"无限集合"提供了一個合適的定義,即是與自身某個真子集有著相同的勢的任何集合;在上面的例子中的真子集。

当我们考虑这些大对象的时候,我们还想看看计数次序的概念是否符合上述为无限集合定义的基数。事實上是不一致的;通过考虑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有“比无限大一”的某个对象存在,它必须跟起初的无限集合有一样的势。這時候可以使用另一種稱為序数的形式概念,它是建基于计数并依次考虑每个数的想法上。而我们會发现,势和序(ordinality)的概念对于无限的情況是有分歧的。

可以证明实数的势大于刚才描述的自然数的势。透過对角论证法可以一目瞭然;跟势相關的经典问题(比如连续统假设)主要关注在某一对无限基数之间是否有別的基数。現時数学家已经在描述更大更大基数的性质。

因为基数是数学中如此常用的概念,有各种各样的名字指涉它。势相同有时也叫做等势、均势或等多(equipotence, equipollence, equinumerosity)。因此称有相同势的两个集合为等势的、均势的或等多的(equipotent, equipollent, equinumerous)。

定義

首先,給出集合,我們稱的勢小於等於,記作 ,當且僅當存在由單射;稱的勢與相等,記作 , 當且僅當存在由雙射(即一一對應)。

康托尔-伯恩斯坦-施罗德定理指出如果

假設選擇公理,所有集合都可良序,且對於所有集合,有 。因此,我們可以定義序數,而 集合基數則是與等勢的最小序數

(若不接受選擇公理,我們也可對非良序集定義基數,就是所有與等勢的集的階中最小者。)

有限集的基数

自然數的一種定義是。可以見到,與數等勢的集必有個元素。如集合的基数为

以下是有限集的三個等價定義:它與某自然數等勢;它只有一個等勢的序數,就是它的基數;它沒有等勢的真子集。

无限集的基数

最小的無限集合是自然數集。基数相同,因为可以让前一集合的与后一集合的一一对应。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对于一个无穷集合来说,它可以和它的一个真子集有相同的基数。

以下是无限集的四個等價定義:它不與任何自然數等勢;它有超過一個等勢的序數;它有至少一个真子集和它等勢;存在由自然數集到它的單射。

基數算術

我們可在基數上定義算術運算,這是對自然數運算的推廣。

給出集合,定義 ,則基數和是

不相交,則

基數積是

其中笛卡儿积

基數指數是

其中是所有由函數的集合。

在有限集時,這些運算與自然數無異。一般地,它們亦有普通算術運算的性質:

  • 加法和乘法是可交換的,即
  • 加法和乘法符合結合律
  • 分配律,即

無窮集合的加法及乘法(假設選擇公理)非常簡單。若皆非空而其中之一為無限集,則

注意幂集之基數。由对角论证法可知,是以並不存在最大的基數。事实上,基数的真类

還有些關於指數的性質:

  • (特别地,)。
  • ,若非空。
  • ,則
  • 俱有限且大於1,而是無窮集,則
  • 若X是無窮而是有限及非空,則

基數序列及連續統假設

對每一個基數,存在一個最小比它大的基數。這在自然數當然是對的。自然數集的基數是,康托尔稱下一個為,相类似的,还定义了如下一个序列

注意。连续统假设猜想,就是

連續統假設是與一般集論公理(即Zermelo-Fraenkel公理系統加上選擇公理)是獨立的。

更一般的假設,即

广义连续统假设,就是對所有無窮基數,都不存在介乎之間的基數。

參考文獻

  • Hahn, Hans, Infinity, Part IX, Chapter 2, Volume 3 of The World of Mathematics.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56.
  • Halmos, Paul, Naive set theory. Princeton, NJ: D. Van Nostrand Company, 1960. Reprinted by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1974. ISBN 0-387-90092-6 (Springer-Verlag edition).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