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戎

山戎,中國春秋时期對中原北方的定居部落的稱呼,約生活於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遼寧省西北部與河北省東北部。曾建立無終國,統領令支孤竹國,遭齊國擊敗後消失。

春秋時的北戎,在古代記載中,與山戎為同族。

歷史

據記載,山戎歷史可追溯到商朝之前,為夏人後代,居住在中原之東北,為匈奴前身[1],曾有進貢周朝記錄[2]。有記載認為北狄起源於山戎[3]

山戎曾经一度强大,势力范围在战国时期燕国赵国齐国之间。时常骚扰燕国,并于周平王东迁后第65年(公元前706年),越过燕国攻打齐国。[4]

公元前679年,齐桓公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代第一个霸主,并意图解决山戎对中原的骚扰。

公元前664年(周惠王十三年)山戎再次出兵伐燕国,燕向齐国求援,齐桓公为救燕出兵伐山戎,但次年山戎已经退回北方。

齐燕联军继续北征,攻克山戎国无终山(今河北省迁安市燕山一带),但山戎王逃亡到孤竹国孤竹国出自商王族的旁支墨胎氏氏族。),齐燕联军最终“北伐山戎,刜令支,斩孤竹而南归”,齐桓公在伐山戎时,同时把孤竹国也灭了。至此,孤竹国在历史上就消亡了。而燕国也开辟了疆土,成为霸主齐国的北方屏障。

四年后(公元前660年),齐桓公又率领军队“北举事于孤竹、离支(令支)”,彻底征服了山戎。

歸屬

山戎曾经被認為是存在于燕山的游牧民族,與後世的匈奴相提並論[5],但此觀點被現代學者所否定[6],據研究指出,夏家店上層文化是屬山戎的遗存,而夏家店上層文化是一種半農半牧經濟所支持的定居文化,根據大山前遺址所獲的162塊可鉴定動物骨骼中,豬占59.9%,狗12.96%、牛12.96%、羊11.73%,馬和馬鹿各一例。可見山戎的畜牧業並不是很發達,並非遊牧文化。該文化已知騎馬术並已掌握馬車。又指出從新石器時代到春戰之際生活在北方長城地帶的是均屬高顱的居民,和均以低顱為特征的漢代匈奴和鮮卑顯屬不同的種系[7]。也有研究指出晚商以前北方地區皆為華夏族群的活動地域,所謂『戎狄』族群只是從華夏族群中分裂出去的一部分,因此,華夏與戎狄在血緣上本亦同源[8]

後裔

山戎一部分成為漢族先民之一,可能也有一部分融入了东胡。有人认为成为鲜卑人族源之一。

考古

古代文獻記載山戎的居住地,考古挖掘出夏家店上層文化紅山文化,可能與山戎有關。

参考文献

  1. 《史記》〈匈奴列傳〉:「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居于北蠻,隨畜牧而轉移。」
  2. 《逸周書》〈王會解〉:「成周之會……北方臺正東……孤竹距虛,不令支玄模,不屠何青熊,東胡黃羆,山戎戎菽。」
  3. 應劭《風俗通》注佚文:「春秋傳曰:『狄本山戎之別種也,其後分居,號曰赤翟、白翟。』」
  4. 《左传》〈桓公六年〉:「北戎伐齐,齐使乞师于郑。」
  5.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
  6. 《戎狄非胡論》
  7. 林沄《夏至戰國中國北方長城地帶遊牧文化帶的形成過程》
  8. 赵越云、樊志民《農業類型的演變與戎狄族群的興起》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邊裔典·山戎部》,出自《古今圖書集成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